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1
作者 陶国清 许其威 李海锋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治疗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HH患者,其中46例接受MWA治疗,48例接受LH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治疗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HH患者,其中46例接受MWA治疗,48例接受LH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MWA组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日为(17.2±3.5)mL、(22.8±4.4)min、(158.0±31.8)min和(6.3±1.9)d,均显著少于或短于LH组【分别为(208.4±39.7)mL、(26.3±5.1)min、(228.5±43.2)min和(8.1±2.4)d,P<0.05】;手术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5 d,MWA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51.3±7.5)pg/ml和(18.3±3.5)pg/ml,均显著低于LH组【分别为(65.9±10.4)pg/ml和(26.8±4.9)pg/ml,P<0.05】;术后,MWA和LH治疗组感染或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和8.3%,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发现,LH组无肝内血管瘤复发,MWA组43例(93.5%)病灶缩小幅度超过75%。结论采取MWA或LH治疗HH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但考虑到手术风险,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地采取MWA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微波消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
2
作者 张山峡 刘绍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5-0048,共4页
探究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院内42名发生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内。对病人予以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n=21)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21),并在研究结束后... 探究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院内42名发生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内。对病人予以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n=21)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21),并在研究结束后采集病人各项信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围术期状况更好(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更好(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更好(P<0.05)。结论 经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明显提高病人的预后,提高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病人的心理压力。因此证明本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内胆管结石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胸腔积液风险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
3
作者 陈琳 施海虹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究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胸腔积液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关处理对策。方法纳入100例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后3个月内胸腔积液出现情况将患者分为胸腔积液组(n=48)及对照组(n=5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究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胸腔积液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关处理对策。方法纳入100例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后3个月内胸腔积液出现情况将患者分为胸腔积液组(n=48)及对照组(n=5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出现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及各因素对胸腔积液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胸腔积液组术中出血量>400 ml、低蛋白血症、术后输血量≥200 ml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χ^(2)分别=7.72、8.87、4.54,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400 ml、低蛋白血症、术后输血量≥200 ml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OR分别=1.83、2.37、1.63,P均<0.05);各危险因素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术中出血量、低蛋白血症、术后输血量单独检测(Z分别=4.20、4.16、3.48,P均<0.05)。结论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大、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出现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需注意低蛋白血症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胸腔积液 危险因素 处理对策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处理 被引量:16
4
作者 江现强 俞渊 陆世锋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提出对应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131例,按照性别、年龄、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关于麻醉前患者体质状况和对手术...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提出对应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131例,按照性别、年龄、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关于麻醉前患者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分类标准)、Child-Pugh分级、体质指数(BMI)、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肿瘤直径、出血量、是否输血、腹部手术史、中转开腹和手术时间为条件进行分类,对以上经单因素分析后得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31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30例(22.9%),其中肺部感染12例(9.2%)、胆瘘5例(3.8%)、腹腔积液6例(4.6%)、胸腔积液4例(3.1%)、气体栓塞2(1.5%)、休克1例(0.8%);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5%,显著低于年龄≥60岁患者的31.7%(P<0.05),ASA分级为II级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2%,显著低于III级患者的30.2%(P<0.05),Child A级患者并发症为14.3%,显著低于B级患者的32.8%(P<0.05),AFP水平<400μg//L的患者并发症为15.4%,显著低于≥400μg//L患者的33.9%(P<0.05),出血量<800 ml的患者并发症为15.1%,显著低于≥800 ml患者的37.8%(P<0.05),有中转开腹的患者并发症为58.3%,显著高于未中转开腹患者的19.3%(P<0.05),手术时间<3 h的患者并发症为14.6%,显著低于≥3h患者的36.7%(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hild分级、出血量、中转开腹和手术时间五个因素为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高龄、Child评分高、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和中转开腹患者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需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原发性 良性肿瘤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对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CA199和AL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伟力 《当代医学》 2021年第9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对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开腹肝叶切除术,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对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开腹肝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血清CA199、ALT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CA199、ALT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A199、ALT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血清糖类抗原 谷丙转氨酶 并发症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叶明春 《益寿宝典》 2020年第19期0114-0114,共1页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 104 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2 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肝叶切除+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肝实质...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 104 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2 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肝叶切除+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 结果:观察组结石取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联合治疗时,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纤维胆道镜取石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下载PDF
联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和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年付 汪晓峰 李向国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7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讨联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和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 目的 :探讨联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和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在此基础上,对参照组患者进行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联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和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纤维胆道镜取石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发生腹腔积液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俊超 刘稳君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0期1471-1472,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发生腹腔积液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腹腔积液的43例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腹腔积液...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发生腹腔积液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腹腔积液的43例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腹腔积液的43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发生腹腔积液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的术前Child-Pugh分级B级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hild-Pugh分级B级、手术时间长是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发生腹腔积液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Child-Pugh分级B级、手术时间长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发生腹腔积液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实施针对性干预方案,以减少腹腔积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腹腔积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栋 邱伟 刘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7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肝...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标、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P)、白细胞介素-6(IL-6)]、生活质量及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OR、CRP、E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术后康复,改善肝功能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内胆管结石 生活质量 功能指标 应激反应指标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玉彬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0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探讨其价值,为进一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提供参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实施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120例,将所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探讨其价值,为进一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提供参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实施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120例,将所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方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按设定的观察指标详细记录、并统计分析,总结最佳护理方案。结果: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不同方案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6.67%,两组患者的下床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方案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期护理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研究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术... 目的研究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结石取净率(85.29%)较对照组高(76.47%、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1/34)]与对照组[5.88%(2/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结石取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纤维胆道镜取石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义鹏 侯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每组48例。腔镜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传统开腹组患者应用传统开腹肝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每组48例。腔镜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传统开腹组患者应用传统开腹肝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86.70±10.17)min、(390.10±10.76)ml、(30.50±1.71)h、(9.10±2.17)d,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的(237.20±12.70)min、(739.70±18.74)ml、(58.20±2.56)h、(13.25±1.5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为(9.17±5.20)μmol/L、血清白蛋白为(32.79±3.25)g/L、AST为(125.76±50.17)U/L、ALT为(136.10±55.72)U/L,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的(16.17±7.21)μmol/L、(26.52±3.16)g/L、(211.20±57.92)U/L、(198.10±61.70)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4/48)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的22.92%(1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传统开腹切除 治疗效果 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建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0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4月—2016年11月9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效果;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4月—2016年11月9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效果;手术和手术后康复相关指标;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和手术后康复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高,可减轻创伤,维持机体稳态,减少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内胆管结石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60例临床体会
14
作者 游宇来 江德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总结手术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4月于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行完全腹腔镜肝叶切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者28例,行腹腔镜左...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总结手术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4月于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行完全腹腔镜肝叶切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者28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者32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150.9±35.4)min,平均术中出血为(220±23)m L,肿瘤均完整切除,无破裂。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1±0.9)d。随访(13.1±4.5)个月,所有患者均健在,肿瘤患者术后未发生转移、复发,术后3周,复查甲胎蛋白或癌胚抗原均降至正常水平,肝功能情况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不断提高医生的手术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切除 左半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肠黏膜屏障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变化研究
15
作者 赵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2期85-90,共6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肠黏膜屏障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肝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肠黏膜屏障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肝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和术后7 d的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肠黏膜屏障(D-乳酸、二胺氧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MMP-9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及MMP-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围术期肠黏膜屏障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术后肝功能恢复较好,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肠黏膜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兰义富 任继美 兰立春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8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1月80例复杂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按照入院ID号实施平分,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1月80例复杂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按照入院ID号实施平分,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生化指标、围术期基本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的ALT指标及CA199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ALT指标及CA199指标下降幅度更大,两组Cor指标升高,但观察组Cor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长,但术中出血量更少,肛门排气时间更早,引流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胆漏2例、胆道出血2例、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胆漏2例、胆道出血2例、切口感染5例、肠梗阻4例,并发症发生率32.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复杂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快,引流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安全性及疗效突出,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胆道镜 复杂原发性内外胆管结石 血清生化指标 期基本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聂胜峰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对比应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 目的对比应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中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镇痛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可将其作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开腹手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干预价值
18
作者 韦文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0096-0099,共4页
研究分析护理配合方式干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90例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实施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选入研究,随机分配,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护理配合,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在组别间较好(P&... 研究分析护理配合方式干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90例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实施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选入研究,随机分配,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护理配合,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在组别间较好(P<0.05),统计,研究组生命体征较参照组更为稳定,指标项数据较良好(P<0.05),并发症发病情况,两组相比研究组略低(P<0.05),生活质量评测,显示研究组得到明显提高(P<0.05),诊疗依从性调查,研究组略高(P<0.05)。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护理,以护理配合临床干预作用较为良好,护理后可使患者诊疗依从性得以提高,维持其生命体征稳定,临床干预效果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护理配合 干预价值
下载PDF
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佘婷 崔颖 李硕玮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规... 目的:探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手室护理 腹腔镜切除 满意度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曾磊 杨芦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0171-0171,173,共2页
探究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开展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的6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依据医院标签平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接受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术... 探究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开展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的6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依据医院标签平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接受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观察组接受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评估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88%)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97%)更高(P<0.05);与对照组的结石取净率(60.61%)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81.82%)较高(P<0.05);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21%)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更低(P<0.05)。结论:在临床中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案时,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患者结石取净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胆道镜取石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内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