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NLR、PLR、CRP检测在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林蓉宇 陈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诊断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PDR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50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DRI分为PDRI组(n=45)和非PDRI组(n=2...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诊断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PDR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50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DRI分为PDRI组(n=45)和非PDRI组(n=2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检验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RI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CRP及三者联合诊断PDRI的临床价值。结果:PDRI组患者血清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NLR、PLR高于非PDRI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肾脏病类型、血红蛋白(Alb)、血清白蛋白(Hb)、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NLR、PLR是老年PDR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R、CRP诊断老年PDRI的AUC值分别为0.887、0.792、0.775,三者联合诊断PDRI的AUC值为0.954,敏感度为95.56%,特异度为81.82%。结论:NLR、PLR、CRP均对诊断老年PDRI有诊断价值,三者联合可提高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
下载PDF
NLR和PLR在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方味味 刘桂凌 +3 位作者 李庆根 赵文曼 陈晓莉 李丹丹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腹膜透析并发相关感染的患者及10...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腹膜透析并发相关感染的患者及102例同期入院行腹膜功能及透析充分性评估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按照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NLR及PLR的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分析NLR、PLR等指标与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NLR、PLR、NLR联合PLR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相关性分析提示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与NLR、PLR、腹透液白细胞计数及hs-CRP呈正相关(均P<0.01);而与血清白蛋白、血镁、血磷呈负相关(均P<0.01)。NLR与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PLR、腹透液白细胞计数及hs-CRP呈正相关(均P<0.01);与血镁及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均P<0.01);与血磷无相关性(P>0.05)。PLR与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NLR、腹透液白细胞计数及hs-CRP呈正相关(均P<0.01);与血镁、血磷及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血清白蛋白(OR=0.808,95%CI 0.748~0.874,P<0.01)、低血镁(OR=0.001,95%CI 0.000~0.015,P<0.01)、低血磷(OR=0.324,95%CI 0.165~0.635,P=0.01)、高hs-CRP(OR=1.246,95%CI 1.149~1.351,P<0.01)、高NLR(OR=1.570,95%CI 1.315~1.815,P<0.01)、高PLR(OR=1.010,95%CI 1.006~1.014,P<0.01)是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低血清白蛋白(OR=0.837,95%CI 0.704~0.995,P=0.043)、高hs-CRP(OR=1.296,95%CI 1.149~1.461,P<0.01)及高NLR(OR=1.522,95%CI 1.055~2.195,P=0.025)是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从ROC曲线可以看出,NLR、PLR、NLR联合PLR及hs-CRP诊断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64.8%、53.5%、94.4%、93.0%,特异度分别为87.3%、87.3%、98.0%、90.2%。结论与腹膜透析未发生相关性感染的患者相比,腹膜透析相关感染人群的NLR、PLR、腹透液白细胞计数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而白蛋白、血镁、血磷明显降低。且高NLR、高hs-CRP、低血清白蛋白是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此外,NLR联合PLR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hs-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2010年国际腹膜透析学会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指南解读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德天 张蓓茹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5-447,共3页
腹膜透析(PD)相关性感染是PD主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退出PD的主要原因。各中心需结合自身情况,遵循指南建议对PD相关感染进行个体化治疗。腹膜炎的治疗目的应该是迅速控制感染以及保护腹膜功能,而不是挽救PD导管。
关键词 腹膜 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 腹膜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与白细胞介素-6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钱春梅 岑玉蓉 +5 位作者 张泽锦 夏世国 严春华 周毅 王秦 汪年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白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227例次腹膜透析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非感染组(193例),检...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白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227例次腹膜透析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非感染组(193例),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动态观察以上各指标在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27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患者中,感染组34例次,非感染组193例次,感染组中PCT、IL-6、CRP值分别为(4. 75±6. 09)μg/L、(20. 10±18. 46) pg/ml、(102. 56±82. 63) mg/L,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感染组患者经治疗后PCT、IL-6、CRP分别为(0. 52±0. 99)μg/L、(17. 37±28. 30)pg/ml、(17. 37±28. 30) mg/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 01)。结论:PCT、IL-6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 PCT IL-6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液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尤伟波 李慧霞 +2 位作者 丁卉 任建敏 黄建胜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0期1507-150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液标本中的细菌培养阳性情况、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9年本院389份腹透液标本的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K-B法和MIC法,判读标准参照CLSI的规定。结果389份腹透液标本中...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液标本中的细菌培养阳性情况、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9年本院389份腹透液标本的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K-B法和MIC法,判读标准参照CLSI的规定。结果389份腹透液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标本162份(41.6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38.27%,革兰阳性菌占58.02%,真菌占3.09%,抗酸杆菌占0.62%。主要的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23.46%)、肺炎克雷伯菌(6.17%)、阴沟肠杆菌(3.09%)。主要的阳性菌为表皮葡萄球菌(17.90%)、缓症链球菌(9.88%)、肠球菌(4.94%)、溶血葡萄球菌(4.94%)、金黄色葡萄球菌(3.70%)。主要的真菌为白念珠菌(1.23%)、热带念珠菌(1.23%)。其他,有抗酸杆菌(0.62%)。革兰阴性菌中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庆大霉素、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在20%以上,未检出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菌株,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类抗菌药物有较低的耐药率,均在5%以下。革兰阳性菌中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在20%以上,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及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应尽早送检腹透液标本,明确病原菌后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
下载PDF
腹膜透析护士导管出口处护理实践调查分析
6
作者 尹唱 廖玉梅 +1 位作者 张丽 黄辉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2期151-155,共5页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PD)患者导管出口处护理(以下简称“出口处护理”)的培训现状及PD护士出口处护理操作的实践情况,为制定PD出口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版《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护理实践调查表...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PD)患者导管出口处护理(以下简称“出口处护理”)的培训现状及PD护士出口处护理操作的实践情况,为制定PD出口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版《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护理实践调查表》,通过问卷星和微信APP于2018年4~5月对广东省某沿海地区开设有PD门诊的10家医院中26名PD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开设有PD门诊的10家医院PD导管相关性感染平均发生率约为0.15次/年;10家医院中5家医院设有专职及兼职护士,另5家医院仅有兼职护士(由病房护士兼任)。26名PD护士中专职PD护士9人(34.62%),护患比约为1∶95.67;兼职PD护士17人(65.38%),护患比约为1∶37.76。专职护士培训患者的平均时间为(15.39±5.06)h,兼职护士培训患者的平均时间为(11.13±5.85)h;所有PD护士均会对患者进行再培训,其中13名PD护士再培训频率固定。92.31%的PD护士要求患者淋浴后进行出口处护理;84.62%的PD护士要求患者出口处感染时每天换药1次,其他换药频率更为频繁;只有2名PD护士要求患者每次换药时常规涂抹抗菌软膏预防感染。92.31%的PD护士能够完成出口处评估;73.08%的PD护士使用生理盐水+碘伏进行消毒换药;出口处成熟前和感染时,所有PD护士均会使用敷料覆盖出口处。结论目前该地区开展PD治疗的医院中一半医院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医院间护患比差别较大,PD护士在患者培训方法、换药前出口处观察评估情况和换药时护理要点三个方面基本与《国际腹膜透析协会导管相关性感染指南》的建议保持一致,但换药时是否涂抹抗菌软膏预防感染与该指南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护士 导管出口处护理 培训 再培训 腹膜导管相关性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