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胸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熊凯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抗生素使用时机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的方式,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急诊胸腹部手术的98例患者,包含其围术期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n=27)与未...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抗生素使用时机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的方式,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急诊胸腹部手术的98例患者,包含其围术期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n=27)与未感染组(n=71),先对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探讨不同时机下应用抗生素与感染的关系。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心血管疾病、BMI、切口长度、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参观手术室人数、ASA评分相比不具有差异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有糖尿病、出血量多、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手术用时≥5 h为引发急诊胸腹部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为急诊胸腹部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保护因素(OR<1,P<0.05)。98例患者中,80例使用抗生素,占比为81.63%,18例未使用抗生素,占比为18.37%,早期组与术前组感染率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418,P=0.120);早期组与术后3 h内组感染率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097,P=0.756)。术中组与术前30 min组感染率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078,P=0.149)。术前30 min组与术前组感染率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054,P=0.816);术中组与术后3 h内组感染率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021,P=0.884)。术前组与术后3 h内组感染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1.335,P=0.248);术前30 min组的感染率低于早期组、术后3 h内组(χ^(2)=4.871,P=0.027)(χ^(2)=3.951,P=0.047)。结论影响急诊胸腹部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结合诸多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同时严格把控抗生素使用时机以降低急诊创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抗生素
下载PDF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BIS监测下异丙酚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模式的麻醉效果比较
2
作者 姚朋 张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异丙酚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异丙酚开环靶控输注(OLTCI)]和研究组38例[采用异丙酚闭环靶控输注(CLTCI)...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异丙酚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异丙酚开环靶控输注(OLTCI)]和研究组38例[采用异丙酚闭环靶控输注(CLTCI)]。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药物使用情况、不同时间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在麻醉诱导阶段和麻醉维持阶段,研究组患者麻醉满意时间占比高于对照组,麻醉过深时间占比低于对照组,且麻醉维持阶段的麻醉过浅时间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患者异丙酚诱导总量少于对照组,每小时泵调整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时的心率(HR)均慢于麻醉诱导前,但研究组患者意识消失、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时的HR均快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患者诱导阶段各时期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意识消失、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时的MAP水平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时的MAP水平低于研究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行BIS监测下异丙酚CLTCI时,可按照BIS的数值及时调整异丙酚用量,避免了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大幅度波动,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异丙酚 闭环靶控输注 开环靶控输注 老年 腹部手术
下载PDF
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血清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牛帅 姜广伟 杨永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血清D-二聚体(D-D)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28)和非DVT组(...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血清D-二聚体(D-D)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28)和非DVT组(n=52),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血清D-D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血清D-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RI、PI与血清D-D水平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腹部手术术后DVT的诊断价值。结果:DVT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水平低于非DVT组,RI、PI以及血清D-D水平高于非DVT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与血清D-D水平呈负相关,RI、PI与血清D-D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血清D-D对腹部手术术后DVT的预测灵敏度为96.4%,特异度为92.3%,均高于各项参数单独检测。结论:腹部手术术后DVT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PSV、RI、PI与血清D-D水平密切相关,且各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腹部手术术后DVT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清D-二聚体
下载PDF
血糖管理路径在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娟 李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2-0025,共4页
对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予以临床血糖管理分析,探讨血糖管理路径的干预效果。方法 收入患者均为腹部手术患者且伴随糖尿病疾病,录入时间为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患者有70人,分析对照组(35例,常规管理),观察组(35例,血糖路径管理)结果。结... 对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予以临床血糖管理分析,探讨血糖管理路径的干预效果。方法 收入患者均为腹部手术患者且伴随糖尿病疾病,录入时间为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患者有70人,分析对照组(35例,常规管理),观察组(35例,血糖路径管理)结果。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满意率更高,并发症例数更少,术后3d血糖水平改善结果更好,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腹部手术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血糖管理路径能够规范医护的诊查护理行为,医患共赢,可在临床开展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管理路径 糖尿病 腹部手术
下载PDF
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体温及并发症影响
5
作者 李珊 宣炜嘉 杭岚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体温及并发症影响。方法: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1月间收治的全麻下腹部手术患儿中抽取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与研... 目的:探讨分析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体温及并发症影响。方法: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1月间收治的全麻下腹部手术患儿中抽取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与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护理,研究组给予复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体温变化及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进入手术室后(T_(0))、麻醉后15 min(T_(1))、切皮时(T_(2))、切皮后30 min(T_(3)),两组患儿核心温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60 min(T_(4)),对照组核心温度明显降低,并持续至切皮后120 min(T_(6))(P<0.05);研究组围术期不同时间节点核心温度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低体温、术中发热、术后寒战发生率(3.4%、0.0%、0.0%)均低于对照组(22.0%、6.8%、13.6%)(P<0.05)。结论:复合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核心温度稳定,降低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温措施 全身麻醉 腹部手术 围术期体温 并发症
下载PDF
中医联合护理对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6
作者 王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39-0142,共4页
探讨中医联合护理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实际影响。方法 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妇产科患者中选取78名患者(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组成研究样本群体,研究样本群体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术后护理方式... 探讨中医联合护理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实际影响。方法 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妇产科患者中选取78名患者(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组成研究样本群体,研究样本群体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术后护理方式。具体来说,应用常规护理方式的39名患者命名为普通组。应用中医联合护理措施的39名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术后各项关键指标缓解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同时观察患者术后护理过程完成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可见,应用中医联合护理措施实施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对于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肠功能恢复效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患者在术后的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也更高,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得到显著降低,这几项指标的对比结果均显示出了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比观察可知,中医联合护理措施对于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而言,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肠功能恢复。同时,保证患者在经过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到显著减低,应当在此类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优先考虑应用中医联合护理措施,为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联合护理 妇产科 腹部手术 肠功能恢复 满意度
下载PDF
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普外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低钾血症中的应用
7
作者 黄秀菊 李晓曦 +1 位作者 刘桂萍 杜开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97-0100,共4页
研究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预防低钾血症中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腹腔镜腹部手术后的200例患者资料。这些患者主要患有肝肿瘤、胃肠肿瘤、胆囊及/或胆总管结石、化脓性阑尾炎等... 研究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预防低钾血症中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腹腔镜腹部手术后的200例患者资料。这些患者主要患有肝肿瘤、胃肠肿瘤、胆囊及/或胆总管结石、化脓性阑尾炎等疾病。通过蒙特卡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结果 经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术后康复指标普遍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态度、病房管理等方面的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总体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值得一提的是,采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后,低钾血症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具有显著优势,不仅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术后低钾血症的发生,还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患一体化模式 普外腹腔镜腹部手术 术后低钾血症 应用
原文传递
吴茱萸敷脐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和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欣 沈毅 +1 位作者 潘刚 彭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敷脐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和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吴茱萸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运动功能、胃... 目的探讨吴茱萸敷脐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和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吴茱萸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运动功能、胃肠激素分泌和营养状况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水平、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给予吴茱萸敷脐,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敷脐 腹部手术 胃肠运动 胃肠激素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杰 陈永学 +2 位作者 赵兴 高杨 李思远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省邯郸明仁医院收治的120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省邯郸明仁医院收治的120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0.2 mg/kg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B组患者给予0.3 mg/kg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C组患者给予0.4 mg/kg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D组患者给予2.0 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分析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镇静效果、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一氧化氮(NO)]、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D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镇静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D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镇静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D组患者的MAP均低于A组、B组和C组,HR均低于A组、B组,B组患者的ACTH、NO均低于A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A组、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和C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 mg/kg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在维持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的同时,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且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全身麻醉 腹部手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充气式保温毯不同保温模式维持腹部手术患者核心体温有效性的Meta分析
10
作者 徐鑫欣 李玲利 +4 位作者 朱玲 梁智敏 杨雪 郭雨辰 袁邻雁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5期20-25,5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身上型和身下全身型充气式保温毯维持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的有效性,为腹部手术患者选择合适、有效的主动保温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I... 目的系统评价身上型和身下全身型充气式保温毯维持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的有效性,为腹部手术患者选择合适、有效的主动保温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收集身上型和身下全身型充气式保温毯对维持腹部手术患者核心体温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追溯其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3月。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总样本量为3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身下全身型充气式保温毯能升高患者术中核心体温[95%CI为0.13(0.02~0.29),P<0.001],降低围术期非计划低体温的发生率[95%CI为0.15(0.03~0.79),P=0.020],并减少术后寒战的发生[95%CI为0.17(0.05~0.63),P=0.008]。结论身下全身型充气式保温毯对维持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有效,可降低围术期非计划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低体温 META分析 腹部手术 充气加温 核心体温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对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周群 刘珊 +1 位作者 林舜艳 孙鹏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4期23-27,共5页
目的:探究肺保护性通气对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的80例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通气,观察组则进行肺保护性... 目的:探究肺保护性通气对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的80例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通气,观察组则进行肺保护性通气。比较两组术后的认知障碍发生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的氧合功能状态[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氧合指数(OI)]、认知功能相关指标[血清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及氧化损伤指标[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活性氧(ROS)]。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氧合功能状态、认知功能相关指标及氧化损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的氧合功能状态及TAC、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相关指标及MDA、RO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可有效控制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障碍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且对于氧化损伤的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 老年患者 全麻 腹部手术 认知状态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作用
12
作者 成巧 巫青 +2 位作者 罗颖 姚晖 马如瑜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8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在腹部手术后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TCM、TCMSP数据库筛选出四磨汤口服液的活性成分,利用TCMSP靶点预测模型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DigS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在腹部手术后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TCM、TCMSP数据库筛选出四磨汤口服液的活性成分,利用TCMSP靶点预测模型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和DigSee等数据库检索手术后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相关靶点;利用Biogenet分别对药物与疾病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并提取交集网络以获得四磨汤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得到药效成分37个、药物靶点241个、疾病靶点1315个,最终获得关键靶点24个、KEGG通路144条。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主要成分为槲皮素、橙皮苷等,关键靶点为ALB、MAPK14、AKT1、MAPK8、EGFR、IGF1、NR3C1、RHOA,关键的生物学进程和通路可能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四磨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机制,为四磨汤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四磨汤口服液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护理主动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13
作者 杨翔 姚利 +1 位作者 富桂彬 烟晓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护理主动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确诊腹部肿瘤需要手术的患者2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护理主动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确诊腹部肿瘤需要手术的患者2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护理主动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口渴、饥饿发生率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24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渴、饥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10/100)、8%(8/100)比53%(53/100)、39%(39/100),P均<0.05],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4 h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及术后咽喉炎、尿路感染、低体温发生率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护理主动干预能明显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口渴、饥饿感,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腹部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邓嘉陵 李海龙 张玉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脑电双频指数(BIS)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浅麻醉,BIS≥45)和研究组(深麻醉,30<BIS<45),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脑电双频指数(BIS)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浅麻醉,BIS≥45)和研究组(深麻醉,30<BIS<45),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输液量、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3 d,血清IL-6、S-100β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0.05),且研究组术后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麻醉后研究组T1、T2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T1、T2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3、7 d,研究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度麻醉(BIS:30~45)可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发生POCD的几率及血清IL-6和S-100β水平,在减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麻醉深度 老年腹部手术 术后认知功能 MMSE评分 白细胞介素6 拔管时间
下载PDF
经膀胱腹内压监测法在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葵芬 陈亚燕 +2 位作者 帅意好 区燕云 张启鹤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65-1669,共5页
目的观察经膀胱腹内压监测法在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行腹部手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予以基于经... 目的观察经膀胱腹内压监测法在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行腹部手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予以基于经膀胱腹内压监测法的胃肠功能恢复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同时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rating scale,GSRS)、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GSRS量表各症状评分及总分明显降低(P<0.05);GCQ量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中应用经膀胱腹内压监测法的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改善患者胃肠不适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膀胱腹内压监测法 腹部手术 胃肠症状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血清IL-6、PCT、CRP及WBC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相丽 王克洛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汝阳县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肺部感染...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汝阳县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27)、未感染组(n=53);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72 h时血清IL-6、PCT、CRP、WBC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24 h血清各指标联合检测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根据肺部感染(CPIS)评分评估患者感染程度;对比不同程度感染患者术后24 h、术后72 h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术后24 h血清各指标与肺部感染(CP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72 h时血清IL-6、PCT、CRP、WBC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血清IL-6、PCT、CRP、WBC水平联合诊断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重度感染患者术后24 h、72 h时血清IL-6、PCT、CRP、WBC水平均高于轻度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后24 h血清IL-6、PCT、CRP、WBC与CPIS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PCT、CRP、WBC水平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其水平对临床诊断术后患者早期肺部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PCT CRP WBC 老年腹部手术 术后肺部感染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治疗妇科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周爱龙 万玉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治疗妇科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行妇科腹部手术治疗后发生尿潴留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治疗妇科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行妇科腹部手术治疗后发生尿潴留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甲硫酸新斯的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首次排尿时间、胀痛程度、膀胱残余尿量、导尿管重置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尿潴留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胀痛程度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导尿管重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甲硫酸新斯的明治疗妇科腹部手术后尿潴留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胀痛程度,减少膀胱残余尿量,降低导尿管重置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部手术 尿潴留 温针灸 甲硫酸新斯的明 导尿管重置率
下载PDF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行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
18
作者 屈静 刘丹丹 陈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分析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估对其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60例,以随机... 目的 分析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估对其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处理方式,将纳选患者划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追加应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观察所有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激反应、苏醒相关指标和疼痛情况。结果 分析全麻苏醒期躁动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的数值较低(P<0.05)。术中和苏醒期获取的应激反应结果分析显示,观察组的血压和心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和完全苏醒时间均更早、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更短、苏醒时体温更高(P均<0.05)。术中、术后和苏醒期,2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及减轻疼痛,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苏醒期间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 苏醒期 躁动
下载PDF
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方 张秀萍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麻醉苏...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相关指标,EA评分及发生率、苏醒期血压、心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恢复室(PA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完全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A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发生率(4.45%)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可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EA发生,保持患者心率、血压稳定,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
下载PDF
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志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研究组采取罗哌卡因...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研究组采取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T_0),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T_1)、气腹后即刻(T_2)、结束气腹5 min(T_3),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T_0及同期对照组,对照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T_0;对照组T_1、T_2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T_0,T_3低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15 min Aldrete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促进苏醒及尽快拔管,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腹部手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