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9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1例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董昆 苏瑞玲 +2 位作者 陈军泽 陈冠妙 董淳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患者肾活组织检查显示多数肾小管管...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患者肾活组织检查显示多数肾小管管腔内可见盐类结晶沉积,偏振光阳性。经过别嘌醇、血液透析和抗结晶等治疗移植物功能逐渐恢复。术后随访1年,患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肾移植术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可能导致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或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 肾移植 2 8-二羟基腺嘌呤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移植物功能障碍 基因检测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生理功能及在疾病发生中的病理意义
2
作者 胡永灿 吕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552,566,共8页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对线粒体完整性和生物能量代谢至关重要。ANT有4种异构体,生理情况下ANT主要参与膜两侧的腺嘌呤核苷二磷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enosine triphosphate,AD...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对线粒体完整性和生物能量代谢至关重要。ANT有4种异构体,生理情况下ANT主要参与膜两侧的腺嘌呤核苷二磷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enosine triphosphate,ADP/ATP)交换,可能是构成线粒体渗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主要成分,并参与细胞凋亡和质子泄漏过程。ANT损伤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在代谢性疾病、心肌病及肿瘤发生进展中有着重要的病理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有关ANT的研究进展和知识,旨在为靶向ANT的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 代谢性疾病 恶性肿瘤 心肌病 线粒体 ADP/ATP载体 腺嘌呤核苷酸载体
原文传递
毛蕊花糖苷对腺嘌呤所致不育症大鼠的影响
3
作者 王志 侯强 +1 位作者 冉峥 杨建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1-779,共9页
目的 探讨毛蕊花糖苷对腺嘌呤诱导的不育症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00 mg/kg复方玄驹胶囊)和毛蕊花糖苷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150 mg/kg腺嘌呤,连续14 d... 目的 探讨毛蕊花糖苷对腺嘌呤诱导的不育症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00 mg/kg复方玄驹胶囊)和毛蕊花糖苷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150 mg/kg腺嘌呤,连续14 d,建立不育症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给药28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活动情况,计算脏器(肝脏、肾脏、睾丸、附睾)指数,于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肾脏及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精子发生评估(Johnsen评分法),ELISA法检测血清T、LH、FSH、GnRH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睾丸组织mTOR、LC3B、ULK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指数升高(P<0.05),精子计数、精子活动率及精子指数降低(P<0.05),血清T、GnRH水平降低(P<0.05),LH、FSH水平升高(P<0.05),肾脏和睾丸组织病理损伤明显,睾丸组织mTOR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LC3B、ULK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p-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毛蕊花糖苷高剂量组肾脏指数降低(P<0.05),精子计数、精子活动率升高(P<0.05),血清T水平升高(P<0.05),LH、FSH水平降低(P<0.05),肾脏和睾丸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改善,睾丸组织mTOR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LC3B、ULK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且毛蕊花糖苷高剂量作用与阳性对照药复方玄驹胶囊相当。结论 毛蕊花糖苷能有效提高不育症大鼠的精子质量,改善性激素紊乱、生殖功能及肾脏、睾丸组织病理性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正性调控自噬,调节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不育症 腺嘌呤 自噬 MTOR LC3B ULK1
下载PDF
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诱导CKD-MBD大鼠模型的探讨
4
作者 郭星云 杨荣禄 +7 位作者 任秋月 袁丽莎 石凯峰 孟祥飞 刘世巍 李同侠 张宁 柳诗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11-11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观察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方法诱导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大鼠模型。方法: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17只。实验第1~4周,每日予250 mg/kg腺嘌呤混悬液灌胃及含1.2%高磷饲料喂养,第5~8周腺嘌呤灌... 目的:观察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方法诱导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大鼠模型。方法: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17只。实验第1~4周,每日予250 mg/kg腺嘌呤混悬液灌胃及含1.2%高磷饲料喂养,第5~8周腺嘌呤灌胃改为隔日。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高纯水。共给药8周。8周后杀检取材,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马松(Masson)染色法观察两组大鼠肾脏病理,茜素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钙化结节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胫骨组织形态,显微CT(Micro-CT)与CT-AN软件对股骨进行三维分析,检测皮质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钙(Ca)、血磷(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Scr、BUN、P和iPT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Ca2+水平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肾小球结构紊乱,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扩张,管腔内有积水、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棕褐色结晶沉积,肾脏血管明显减少,肾脏间质纤维化,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主动脉中膜明显的呈连续性线性分布的钙化结节,局部血管破裂;模型组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平均光密度值表达明显降低,骨形态蛋白-2(BMP-2)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蛋白平均光密度值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胫骨近端干骺端的小梁骨网络之间的断开和分离增加,骨小梁表面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增加,骨小梁周围出现大量间质纤维化,模型组皮质骨组织密度显著降低(P<0.01)、皮质孔隙度显著增加(P<0.01),皮质骨体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是制备CKD-MBD大鼠模型较为快速、可行、准确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 血管钙化 高转运型骨病 腺嘌呤 高磷饮食
下载PDF
不同剂量腺嘌呤建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刘晓 李悦 +4 位作者 李静茹 陆蕾 谢娜 朱慧敏 舒占钧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腺嘌呤灌胃对模型大鼠一般状态、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组织的影响,确定腺嘌呤灌胃制备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disease,CRF)大鼠模型的最佳造模剂量。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腺嘌呤灌胃对模型大鼠一般状态、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组织的影响,确定腺嘌呤灌胃制备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disease,CRF)大鼠模型的最佳造模剂量。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分为M1组、M2组和M3组,每组6只。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M1组以腺嘌呤150 mg·kg^(-1)·d^(-1)灌胃、M2组以腺嘌呤200 mg·kg^(-1)·d^(-1)灌胃,M3组以腺嘌呤300 mg·kg^(-1)·d^(-1)灌胃。连续干预3周,造模前及造模后每周检测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 h-UTP)水平,3周后取肾脏病理组织采用苏木-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法对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进行模型评估。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不振,活动度降低,弓背蜷缩,毛发稀疏无光泽,耳缘及脚趾苍白发凉,小便频数,大便稀溏等现象。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各模型组大鼠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造模第2周,与M1组大鼠体重比较,M2组、M3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各模型组大鼠24 h尿量明显增多(P<0.05),Scr、BUN及24 h-UTP水平均升高(P<0.05),且M3组大鼠各指标升高最明显。各模型组大鼠Scr、BUN及24 h-UT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各模型组大鼠的肾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镜下见肾小球形态基本完整,部分肾小球结构破坏;部分近肾小管空泡变性严重,上皮萎缩,部分肾小管管腔扩张,管腔内见红染无结构的蛋白管型样物及较多红细胞;随着腺嘌呤灌注剂量增加,肾小球内可见大量黄绿色结晶沉淀物,存在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结论腺嘌呤灌胃可成功建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其中200 mg·kg^(-1)·d^(-1)灌胃组更接近临床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发展进程,且死亡率较低,符合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生理病理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脾肾阳虚 腺嘌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负载3-甲基腺嘌呤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与释药性能研究
6
作者 韩卓越 王秀 +2 位作者 巫业振 胡浩然 邢亚群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347-351,共5页
目的制备唑来膦酸(ZOL)修饰的聚多巴胺(PDA)包覆介孔二氧化硅(MSN)纳米颗粒,对其进行表征及释药性能研究。方法将ZOL与氨基-聚乙二醇-巯基连接作为骨靶向配体,通过加成反应修饰在PDA包覆的MSN表面,得到药物载体MSN@PDA-PEG-ZOL,通过1H-... 目的制备唑来膦酸(ZOL)修饰的聚多巴胺(PDA)包覆介孔二氧化硅(MSN)纳米颗粒,对其进行表征及释药性能研究。方法将ZOL与氨基-聚乙二醇-巯基连接作为骨靶向配体,通过加成反应修饰在PDA包覆的MSN表面,得到药物载体MSN@PDA-PEG-ZOL,通过1H-NMR、FT-IR、TEM、粒径及Zeta电位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为药物模型,设计不同药物浓度计算载药量及包封率,筛选最佳处方,并考察药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释放量。结果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为分散均匀的球形结构;粒径及Zeta电位分别为(229.1±8.8)nm、-(30.3±0.6)mV;载药浓度在1000μg·mL^(-1)时,其包封率为(90.87±0.05)%,载药量为(37.55±0.02)%。纳米颗粒在pH 7.4的PBS溶液中48 h内的药物释放率为(16.99±0.15)%,在pH 5.0的PBS溶液中的释放率为(65.11±1.64)%,有利于药物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释放。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负载3-MA且具有靶向性和pH响应性的纳米制剂,其分散性好,具有高载药量、高包封率等特点,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3-甲基腺嘌呤 骨靶向 PH响应
原文传递
3-甲基腺嘌呤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大鼠肝脏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观察
7
作者 惠瑜 安红梅 +1 位作者 窦岚 曹可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3-甲基腺嘌呤(3-M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PBS组、TGF-β+3-MA组。TGF-β+3-MA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 目的观察3-甲基腺嘌呤(3-M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PBS组、TGF-β+3-MA组。TGF-β+3-MA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后加入3-MA(0.5 mg/mL)处理24 h,TGF-β+PBS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后加入等量PBS处理24 h,空白组加入等量PBS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mRNA和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 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蛋白和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蛋白。结果TGF-β+PBS组、TGF-β+3-MA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mRNA和蛋白均高于空白组,且TGF-β+3-MA组均低于TGF-β+PBS组(P均<0.05)。TGF-β+PBS组、TGF-β+3-MA组细胞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 mRNA和蛋白均高于空白组,且TGF-β+3-MA组均低于TGF-β+PBS组(P均<0.05)。结论3-MA可抑制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腺嘌呤 肝脏星形细胞株 HSC-T6细胞 细胞活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自噬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残留的降解规律研究
8
作者 黄彬彬 王小珍 +3 位作者 裴黎艳 覃斌 黄春燕 黄镜洲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7期73-78,共6页
目的:研究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的降解规律。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未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的黄豆芽、绿豆芽为空白基质,采用加标回收试验研究样品在冷藏和冷冻条件下4-氯苯... 目的:研究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的降解规律。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未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的黄豆芽、绿豆芽为空白基质,采用加标回收试验研究样品在冷藏和冷冻条件下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的动态残留量。结果:冷冻条件下,黄豆芽、绿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4.1 d、90.0 d,6-苄基腺嘌呤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2.4 d、40.8 d。冷藏条件下,黄豆芽、绿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7.5 d、45.3 d,6-苄基腺嘌呤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1.8 d、31.8 d。结论:该研究为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因自身降解造成初检结论被推翻的情况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芽 降解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氯苯氧乙酸钠 6-苄基腺嘌呤
下载PDF
同位素内标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的6-苄基腺嘌呤
9
作者 夏宝林 扈战强 +4 位作者 张亚清 殷晶晶 沈凌志 杨娜 汪仕韬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本研究建立了植物源性食品中6-苄基腺嘌呤的同位素内标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多种植物源性食品中6-苄基腺嘌呤的检测。
关键词 6-苄基腺嘌呤 内标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植物源性食品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及其4种前体化合物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世婷 侯雪 +4 位作者 雷绍荣 韩梅 贺光云 李莹 覃蜀迪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烟酰胺核糖体(NR)、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烟酸(NA)和烟酰胺(NAM)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4个前体化合物,口服后可在体内转化为NAD^(+)发挥抗衰老等功效。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茶叶中NAD^... 烟酰胺核糖体(NR)、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烟酸(NA)和烟酰胺(NAM)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4个前体化合物,口服后可在体内转化为NAD^(+)发挥抗衰老等功效。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茶叶中NAD^(+)及其4种前体化合物含量的方法,茶叶经水提取,稀释后直接进行UPLC-MS/MS分析。经方法学验证,5种目标化合物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回收率为70.00%~120.00%,相对标准偏差为2.09%~14.50%,方法的定量限为0.10~0.50μg·L^(-1)。绿茶、红茶和黑茶中5种目标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绿茶和红茶是NR、NMN、NAD^(+)的良好天然食物来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根据5种化合物含量能对红茶、绿茶、黑茶进行良好的类群区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同一产地同一类型茶叶中5种化合物质量分布不均,离散度较高,无法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烟酰胺单核苷酸 烟酰胺核糖体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活性氧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及抗氧化剂干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黎 史先鹏 +2 位作者 周楠 武敏 周永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s)-活性氧(ROS)氧化应激通路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并考察抗氧化剂对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培养基中含有Compound48/80 (C48/80) ... 目的: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s)-活性氧(ROS)氧化应激通路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并考察抗氧化剂对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培养基中含有Compound48/80 (C48/80) 100μmol/L]和抗氧化剂组[培养基中含有C48/80 100μmol/L+二苯基氯化碘盐(DPI) 5μmol/L]。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胞内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组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及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4(IL-4)和IL-6水平。利用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细胞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2、3、4(Nox1、Nox2、Nox3、Nox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48/80诱导大鼠原代嗜碱性白血病细胞(RBL-2H3)释放β-Hex、组胺及炎症介质IL-4、IL-6,RBL-2H3细胞脱颗粒过程中胞内的SOD含量呈下降趋势,而LPO及ROS浓度升高。利用DPI处理脱颗粒的RBL-2H3细胞后,可以抑制胞内ROS水平,同时升高胞内SOD含量,降低LPO浓度,并且抑制了β-Hex、组胺、IL-4及IL-6的释放。当肥大细胞脱颗粒时,Nox1-4的蛋白表达均呈上升趋势,抗氧化剂DPI可以抑制这一反应。结论:阻断Noxs-ROS信号通路可以抑制过敏反应,抗氧化剂的应用为抗过敏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活性氧 大鼠原代嗜碱性白血病细胞 过敏反应 脱颗粒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腺嘌呤诱导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
12
作者 金波 朱妍 +4 位作者 鲁荐 粱妍 张庆燕 徐鹏飞 蒋春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6-1021,共6页
目的 评估达格列净在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中的保护作用和潜在的机制。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ICR背景小鼠,利用高腺嘌呤饲料诱导HN模型,予以达格列净干预。小鼠分为以下4组:正常组(n=8)、腺嘌呤组(n=8)、正常+达格列净组(n=8)和腺嘌呤+... 目的 评估达格列净在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中的保护作用和潜在的机制。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ICR背景小鼠,利用高腺嘌呤饲料诱导HN模型,予以达格列净干预。小鼠分为以下4组:正常组(n=8)、腺嘌呤组(n=8)、正常+达格列净组(n=8)和腺嘌呤+达格列净组(n=6)。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和乳酸脱氢酶的水平;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肾纤维化和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腺嘌呤诱导的HN小鼠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和乳酸脱氢酶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给予达格列净治疗的腺嘌呤肾病小鼠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和乳酸脱氢酶均显著下降(P<0.05)。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均发现,腺嘌呤诱导的HN小鼠肾中α-SMA表达显著上调,经过达格列净的治疗,肾中α-SMA得到明显抑制(P<0.05)。MASSON染色显示,腺嘌呤肾病小鼠肾间质纤维化(13.25±0.21)较正常组(1.49±0.12)严重(P<0.05),经过达格列净的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程度(8.66±0.78)较腺嘌呤组明显缓解(P<0.05)。腺嘌呤诱导的HN小鼠肾中NLRP3和Caspase-1表达显著上调和活化(P<0.05),经过达格列净的治疗,肾中NLRP3和Caspase-1的活化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有效减轻HN小鼠肾功能的恶化、肾间质纤维化和炎症浸润,这种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腺嘌呤 高尿酸血症肾病 肾功能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在昼夜节律紊乱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帅 彭良玉 +2 位作者 许继岩 夏天娇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昼夜节律紊乱在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表达及合成NAD^(+)相关的关键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受到NAD^(+)的调控,NAD^(+)表达减少可导致昼夜节律明显紊... 昼夜节律紊乱在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表达及合成NAD^(+)相关的关键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受到NAD^(+)的调控,NAD^(+)表达减少可导致昼夜节律明显紊乱。补充NAD^(+)的前体物质或者促进NAD^(+)生成在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的同时可以明显缓解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昼夜节律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的烟酰胺单核苷酸α、β异构体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莹涓 曾军 +1 位作者 白卫东 董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06-213,共8页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α、β异构体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5%甲醇水溶液超声提...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α、β异构体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5%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和混合型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分别净化,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HSS T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5 mmol/L乙酸铵含0.1%(V/V)甲酸水-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30℃;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定量分析,定量离子对NMN为m/z 335.0/123.0、NAD+为m/z 662.0/540.0。结果在最优条件下,α-NMN和β-NMN两种异构体的分离度为5.56。该方法中α-NMN、β-NMN和NAD+均在1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8和0.9995。α-NMN、β-NMN和NAD+的检出限分别为4.0、2.0和1.0 ng/mL,定量限分别为10.0、5.0和3.0 ng/mL,回收率为93.8%~103.8%,相对标准偏差为2.1%~6.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同时快速检测各种基质食品中NMNα、β异构体和NAD+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烟酰胺单核苷酸 β-烟酰胺单核苷酸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异构体拆分 固相萃取
原文传递
N6-甲基腺嘌呤修饰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桂佳伟 肖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187,共5页
近年来RNA修饰引起了全世界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70余个RNA修饰,其中N6-甲基腺嘌呤(m^(6)A)是mRNA最主要的修饰方式之一。它调节RNA的剪接、转位、翻译和稳定性,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 近年来RNA修饰引起了全世界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70余个RNA修饰,其中N6-甲基腺嘌呤(m^(6)A)是mRNA最主要的修饰方式之一。它调节RNA的剪接、转位、翻译和稳定性,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动态、可逆的修饰,m^(6)A的表达水平受RNA甲基转移酶、去甲基酶以及m^(6)A结合蛋白的共同调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6)A基因修饰与人类癌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m^(6)A异常修饰在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m^(6)A) 表观遗传学 癌症 靶标
下载PDF
N6-甲基腺嘌呤调控因子对宫颈癌预后及免疫浸润的作用
16
作者 郭依琳 白洋洋 +3 位作者 王璐 徐臻 王习亮 王武亮(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88-2594,共7页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m6A)RNA甲基化调控因子对宫颈癌预后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宫颈癌转录组表达数据和相应临床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组织验证实验分析m6A调控因子表达及相关性,LASSO ...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m6A)RNA甲基化调控因子对宫颈癌预后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宫颈癌转录组表达数据和相应临床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组织验证实验分析m6A调控因子表达及相关性,LASSO Cox回归分析建立m6A预后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一致性聚类分析确定2种m6A修饰模式,ssGSEA分析两组间免疫细胞浸润相对丰度。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RBM15、IGF2BP2、IGF2BP3、FMR1、YTHDF1、METTL3和YTHDF2表达显著上调,而ZC3H13、METTL14、YTHDC1、FTO和ALKBH3表达显著下调。选择5个m6A调控因子HNRNPC、LRPPRC、METTL3、ELAVL1和FMR1建立风险预后模型,HPA数据库和qRT-PCR验证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AUC=0.734)。基于25个m6A调控因子表达确定了2种m6A修饰模式,即m6Aclus⁃ter A和m6Acluster B,两组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存在差异。结论:m6A RNA甲基化调控因子与宫颈癌预后及免疫浸润密切相关,为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 宫颈癌 预后 肿瘤微环境 免疫浸润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大鼠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
17
作者 李怀玉 邱丽瑛 +4 位作者 陈微 李玮婷 付勇 简钰乘 杨军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43-1749,共7页
目的评估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所致慢性肾衰(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的改善作用,并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Smads通路探究其抗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机制... 目的评估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所致慢性肾衰(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的改善作用,并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Smads通路探究其抗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9.375 g·kg^(-1)、18.75 g·kg^(-1)、37.5 g·kg^(-1)组和氯沙坦钾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腺嘌呤灌胃复制CRF大鼠模型。给药阶段,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中药9.375 g·kg^(-1)、18.75 g·kg^(-1)和37.5 g·kg^(-1)组分别灌胃相应浓度的肾衰泄浊汤,阳性对照给予1.8 mg·kg^(-1)浓度的氯沙坦钾,每天1次,连续28天。检测血清中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TGF-β1含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Smad3、Smad4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肾衰泄浊汤能降低CRF大鼠血清Scr(9.375 g·kg^(-1)、18.75 g·kg^(-1)和37.5 g·kg^(-1):P<0.01)、BUN(18.75 g·kg^(-1)与37.5 g·kg^(-1):P<0.01)及β2-MG(18.75 g·kg^(-1)与37.5 g·kg^(-1):P<0.01)的含量;减轻肾组织的病理损害;降低血清中TGF-β1(18.75 g·kg^(-1)与37.5 g·kg^(-1):P<0.01)的水平;下调肾组织中Smad3与Smad4的mRNA(Smad3:9.375g·kg^(-1)、18.75g·kg^(-1)和37.5g·kg^(-1):P<0.01;Smad4:18.75 g·kg^(-1):P<0.05,37.5 g·kg^(-1):P<0.01)与蛋白(Smad3与Smad4:18.75 g·kg^(-1)与37.5 g·kg^(-1):P<0.01)表达水平。结论肾衰泄浊汤能减轻腺嘌呤灌胃所致CRF大鼠的肾脏损伤,其抗RIF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具体作用机制待后续研究以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泄浊汤 腺嘌呤 慢性肾衰竭大鼠 肾纤维化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TiN-Ag@Ag SERS基底制备及其对腺嘌呤的检测性能与增强机制研究
18
作者 安晓洁 赵静 +7 位作者 裴媛 王志武 刘艳坤 李波 魏颖娜 魏恒勇 吴振刚 李景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该文制备了TiN@Ag溶胶、TiN-Ag薄膜、TiN-Ag@Ag溶胶3种复合基底对腺嘌呤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并对拉曼增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与理论峰位相比,腺嘌呤的SERS图峰位发生偏移,可能是腺嘌呤吸附在增强基底上时分子构型和偶... 该文制备了TiN@Ag溶胶、TiN-Ag薄膜、TiN-Ag@Ag溶胶3种复合基底对腺嘌呤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并对拉曼增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与理论峰位相比,腺嘌呤的SERS图峰位发生偏移,可能是腺嘌呤吸附在增强基底上时分子构型和偶极距发生了改变(理论计算中过多的电子和外部溶剂的参与也会引起峰位偏移)。研究发现TiN-Ag@Ag溶胶基底上腺嘌呤的信号最强,这是因为该基底不仅具有TiN薄膜与Ag纳米颗粒发生共振耦合出现的可使SERS活性明显提高的“热点”,还存在Ag纳米颗粒聚集在Ag纳米棒之间形成的纳米间隙产生的更多“热点”。利用TiN-Ag@Ag溶胶基底对腺嘌呤进行灵敏检测,检出限可达10^(-5)mol/L。并通过紫外光电子能谱结合高斯软件中密度泛函理论和时域有限分差法,对各基底的增强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氮化钛 纳米银 腺嘌呤
下载PDF
至宝三鞭丸对腺嘌呤诱导的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研究
19
作者 王官连 刘佳霖 +5 位作者 张咏梅 鲍磊 刘传文 冉庆森 李琦 杜茂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732-2738,共7页
目的:以腺嘌呤诱导大鼠肾阳虚证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至宝三鞭丸对肾阳虚证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在末次给药2 h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检测大鼠睾丸系数、附睾系数、精囊腺系数等;显微观察大鼠精子数目,形态和活力;酶联免疫... 目的:以腺嘌呤诱导大鼠肾阳虚证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至宝三鞭丸对肾阳虚证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在末次给药2 h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检测大鼠睾丸系数、附睾系数、精囊腺系数等;显微观察大鼠精子数目,形态和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睾酮(T)、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脏、睾丸和附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的纤维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至宝三鞭组大鼠肾阳虚症状改善,大鼠体质量、睾丸系数、附睾系数,精囊腺系数增加;大鼠精子数目增多;精子畸形率降低,精子活力增强;肾脏、睾丸、附睾等生殖器官的病理改变减少;肾脏的纤维化水平降低;并且至宝三鞭丸能够使E2、FSH、LH、DA、NE和5-HT等含量降低;同时还能够使T含量升高。结论:至宝三鞭丸可基于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改善腺嘌呤致肾阳虚证模型大鼠的肾阳虚症状,呈现出良好的补肾助阳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宝三鞭丸 腺嘌呤 肾阳虚 性激素 神经递质 下丘脑-垂体-性
下载PDF
N6-甲基腺嘌呤修饰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徐昊志 尹昆 杨景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896-3900,共5页
N6-甲基腺嘌呤修饰(N6-methyladenosine,m6A)是在真核细胞中最广泛的RNA修饰,属于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一种,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胃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了解不完全,早期胃癌难发现,进展... N6-甲基腺嘌呤修饰(N6-methyladenosine,m6A)是在真核细胞中最广泛的RNA修饰,属于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一种,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胃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了解不完全,早期胃癌难发现,进展期胃癌手术机会少且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在胃癌中,m6A修饰相关因子表达异常,引发了m6A修饰失调,进而影响到胃癌的进展,这也提示我们m6A修饰相关因子有作为胃癌治疗靶点或诊断标志物的潜力。因此,本文就m6A修饰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治疗方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 m6A 胃癌 表观遗传学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