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PD-L1阴性胸腺鳞状细胞癌1例
1
作者 王雪 杜雄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8期162-165,共4页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已作为二线治疗药物用于胸腺鳞状细胞癌治疗。由于胸腺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帕博利珠单抗是否对PD-L1阴性患者治疗有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报道1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治疗PD-L1阴性且双肺及胸膜多...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已作为二线治疗药物用于胸腺鳞状细胞癌治疗。由于胸腺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帕博利珠单抗是否对PD-L1阴性患者治疗有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报道1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治疗PD-L1阴性且双肺及胸膜多发转移的胸腺鳞状细胞癌患者病例,患者的无病进展生存期延长2倍至9.2个月,且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本病例报道旨在为PD-L1阴性胸腺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鳞状细胞癌 联合治疗 帕博利珠单抗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下载PDF
胸腺鳞状细胞癌肝脏多发转移1例
2
作者 马梦飞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8期54-55,共2页
胸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上皮细胞的纵隔恶性肿瘤,呈侵袭性生长,发展迅速,早期便可侵及周围器官并有胸膜及远处转移的风险[1]。我院收治1例胸腺鳞状细胞癌肝脏多发转移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3岁,因“体检发现胸... 胸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上皮细胞的纵隔恶性肿瘤,呈侵袭性生长,发展迅速,早期便可侵及周围器官并有胸膜及远处转移的风险[1]。我院收治1例胸腺鳞状细胞癌肝脏多发转移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3岁,因“体检发现胸腺包块半年”于2020年6月14日外院行“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提示“胸腺鳞状细胞癌”,术后规律行“紫杉醇(135 mg/m^(2))+顺铂(80 mg/m^(2))”方案化学治疗(化疗)4个周期,未行放射治疗(放疗),病情好转出院,期间未规律复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鳞状细胞癌 肝脏 多发转移
下载PDF
空肠原发性腺鳞状细胞癌1例
3
作者 苏红 韩磊 +1 位作者 步鹏 王晋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7-868,共2页
患者男性,6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持续性绞痛3个月,可自行缓解,无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排便排气停止症状。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提示胰腺前缘空肠癌,横结肠受侵。2018年9月10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术中见肿瘤位于空肠起始... 患者男性,6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持续性绞痛3个月,可自行缓解,无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排便排气停止症状。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提示胰腺前缘空肠癌,横结肠受侵。2018年9月10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术中见肿瘤位于空肠起始处,大小7 cm×7 cm×4.5 cm,与横结肠远端、胰尾粘连,向后与肠系膜下静脉,向右与肠系膜上血管粘连,无法游离,予以姑息切除肿瘤,一并切除部分空肠、横结肠。术后PET-CT检查未见其他肿瘤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肿瘤 腺鳞状细胞癌 原发性 病例报道
下载PDF
CT征象对胸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4
作者 路利军 张明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7期692-697,共6页
目的:探讨CT征象对胸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并与同时期病理证实的胸腺瘤低危组12例、胸腺瘤高危组14例共26例胸腺瘤对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χ^(2)... 目的:探讨CT征象对胸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并与同时期病理证实的胸腺瘤低危组12例、胸腺瘤高危组14例共26例胸腺瘤对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及k-w检验,进行组间CT征象差异比较。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胸腺鳞状细胞癌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最终得到与胸腺鳞状细胞癌诊断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独立危险因素诊断胸腺鳞状细胞癌的效能。结果:25例胸腺鳞状细胞癌均位于前上纵隔。CT形态学征象单因素分析显示,胸腺鳞状细胞癌与胸腺瘤(低危组及高危组)在肿块形态、边界、大血管侵犯、心包侵犯、淋巴结转移、纵隔脂肪浸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形态分叶状、淋巴结转移、纵隔脂肪浸润为诊断胸腺鳞状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子(OR值分别为2.998、10.558、42.251,P<0.05),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699、0.788;肿块形态、分叶状诊断灵敏度最高(79.2%),纵隔内脂肪浸润的特异度最高(90.9%)。结论:前上纵隔肿瘤形态呈分叶状,伴淋巴结转移及纵隔脂肪浸润时,提示为胸腺鳞状细胞癌。CT征象对诊断胸腺鳞状细胞癌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肿瘤 腺鳞状细胞癌 组织病理学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王全志 李劲松 +3 位作者 郭元丽 郭艳风 李振强 周红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3年第10期1907-1912,共6页
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MSCGP)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肺的肿瘤,其组织形态多变,易与多种原发于肺的良、恶性肿瘤相混淆。冰冻切片极易误诊,多数患者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才可明确诊... 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MSCGP)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肺的肿瘤,其组织形态多变,易与多种原发于肺的良、恶性肿瘤相混淆。冰冻切片极易误诊,多数患者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才可明确诊断。病灶体积较大的患者需广泛取材以避免漏掉更重要的病变。本文对2例MSCGP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表明MSCGP主要由鳞状及腺上皮细胞混合的乳头状结构组成,这些乳头状肿块大小不一,其从表面至深部依次为腺上皮细胞、鳞状细胞及基底细胞。腺上皮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7,鳞状及基底细胞表达p40、p63和CK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鳞状细胞、腺上皮细胞中均呈部分弱阳性表达,天冬氨酸肽酶A(napsin A)、Epstein-Barr病毒原位杂交均呈阴性。病例2术后经广泛取材局部检出非典型增生的腺样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乳头 肺混合性上皮和性乳头 免疫组织化学 细支气管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4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田兆华 王志启 +2 位作者 黄强 王建六 魏丽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观察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并抽取相同时期住院的6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观察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并抽取相同时期住院的6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及临床特征与对照组较一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高分化比例(30.4%)明显低于对照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肿瘤中分化(41.3%)和低分化(28.3%)比例均高于对照组(30.2%,1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肿瘤分期、肿瘤细胞浸肌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随访31.4±17.6个月,观察组死亡及复发共4例(8.7%,4/46),对照组共3例(4.8%,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以中低分化为主,但其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与普通型子宫内膜样腺癌无明显差别,临床处理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伴上皮分化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喉腺样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胜泉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09-209,I015,共2页
关键词 细胞癌 病理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手术治疗 切除术
下载PDF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腺性乳头状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陈杰 孙思柏 李世兰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89-91,94,共4页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腺性乳头状瘤(MSCGP)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MSCGP 24例,其中某医院2例和文献报道22例,对其临床、影像、病理、免疫组化等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4例中,平均年龄56.1岁。肿瘤主要位于支气管壁及肺实质细...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腺性乳头状瘤(MSCGP)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MSCGP 24例,其中某医院2例和文献报道22例,对其临床、影像、病理、免疫组化等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4例中,平均年龄56.1岁。肿瘤主要位于支气管壁及肺实质细支气管内,影像学显示与支气管壁相连的息肉样肿物或肺实质内境界清楚的类圆形肿物。镜检,肿瘤内见富含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结构,表面被覆基底样细胞、鳞状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纤毛柱状上皮和粘液腺上皮),鳞状上皮细胞主要位于腺上皮的下方。上皮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像罕见,无明显的坏死及浸润性依据。免疫组化,鳞状细胞及基底细胞表达p63及p40,腺上皮表达CK7、CEA及TTF-1,Ki-67增殖指数低。结论:MSCGP为主要发生于成人的罕见肺良性肿瘤,无明显性别差异,治疗主要以完整切除为主,由于病例较为罕见,加强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避免出现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乳头 混合性细胞性乳头 性乳头
下载PDF
罕见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沙 刘繁荣 +1 位作者 杨高亮 程秀芝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44-244,249,共2页
患者女性,63岁。因咳嗽半年入院。无吸烟史。胸部加全腹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占位,考虑肿瘤可能;两肺散在小结节,建议随访;胆囊多发结石,右肾小囊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支气管炎症。血Syn 2.67 ng/ml,CA 193.81 ng/ml,AFP 3.6 ng/ml,... 患者女性,63岁。因咳嗽半年入院。无吸烟史。胸部加全腹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占位,考虑肿瘤可能;两肺散在小结节,建议随访;胆囊多发结石,右肾小囊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支气管炎症。血Syn 2.67 ng/ml,CA 193.81 ng/ml,AFP 3.6 ng/ml,CEA 1.62 ng/ml。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背段切除术,并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乳头 混合性细胞和性乳头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肺腺鳞癌的CT表现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秋实 李云 +4 位作者 苏惠群 陈培青 张伟 岳勇 郑家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的CT表现特点及瘤内的腺癌、鳞癌成分含量与CT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我院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腺鳞癌,男13例,女2例,全部病例均行胸部CT检查。根据病理光镜下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所占比例分为鳞癌成分占...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的CT表现特点及瘤内的腺癌、鳞癌成分含量与CT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我院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腺鳞癌,男13例,女2例,全部病例均行胸部CT检查。根据病理光镜下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所占比例分为鳞癌成分占优势组(1组)和腺癌成分占优势组(2组)两组。结果:15例中1组7例,2组8例。①CT表现:中央型3例,表现为肺门肿块伴肺不张;周围型12例,主要征象有分叶征、毛刺征、小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尾征。②肿瘤内腺、鳞癌成分含量与病变的影像分型、大小及分布有一定相关性,与其他CT表现无明显关系。结论:肺腺鳞癌男性好发,周围型多见;中央型肺腺鳞癌中鳞癌成分占优势,周围型肺腺鳞癌的CT表现与肺腺癌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鳞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8例肺腺鳞癌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石芳 许磊 +1 位作者 翁秀琴 王世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肺腺鳞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收集10年来2所医院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8例。男16例 ,女2例。年龄39~71岁。主要症状 :咳嗽 ,痰中带血 ,胸痛 ,气促 ,发热与全身痛。主要体征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骨转移 ... 目的 :探讨肺腺鳞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收集10年来2所医院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8例。男16例 ,女2例。年龄39~71岁。主要症状 :咳嗽 ,痰中带血 ,胸痛 ,气促 ,发热与全身痛。主要体征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骨转移 ,胸水。18例有胸片 ,8例行胸部CT检查。结果 :手术治疗7例 ,取出37个淋巴结均阳性。放、化疗11例。在镜下按两种肿瘤的任何一种必须占全部肿瘤的20 %以上的标准诊断。本组以瘤内腺癌含量<40 % ,40 %~60 % ,>60 %分3组 ,结果<40 %6例 ,40~60 %7例 ,>60 %5例。影像学表现为周围型10例 ,中央型8例。单发17例 ,多发1例 ,8例中央型腺鳞癌合并肺不张大小平均4.88~6.90cm ,10例周围型腺鳞癌肿块大小平均4.05~5.05cm。结论 :据报道发病率大约占10 % ,发病率与分型标准、取材多少有关。认为瘤内腺癌成分与影像学所表现的肿瘤分型、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无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鳞状 CT 诊断 病理
下载PDF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3例报道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荣美 孟庆大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7期533-534,共2页
孤立性支气管内乳头状瘤(solitary endobronchial papilloma,SEP)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约占肺肿瘤的0.38%。根据乳头被覆上皮的不同,该肿瘤被分为3种亚型:鳞状细胞乳头状瘤、腺性乳头状瘤和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ixed squ... 孤立性支气管内乳头状瘤(solitary endobronchial papilloma,SEP)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约占肺肿瘤的0.38%。根据乳头被覆上皮的不同,该肿瘤被分为3种亚型:鳞状细胞乳头状瘤、腺性乳头状瘤和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MSCGP)。和前2种亚型相比,MSCGP更为罕见,在临床和病理上很容易误诊为各种类型的癌,例如黏液表皮样癌、腺癌等[1,2]。因此,熟悉并掌握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者报道3例MSCGP,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复习相关文献,加强对该肿瘤的认识,以期减少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乳头 混合性细胞和性乳头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7例胰腺腺鳞癌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泉宁 王益林 +5 位作者 王建承 程东峰 韩宝三 林晓珠 袁平 彭承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总结胰腺腺鳞癌的诊治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7例胰腺腺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胰腺腺鳞癌病人的肿瘤位于胰头部者5例,胰体尾部2例;肿瘤的平均直径为(3.57&#... 目的:总结胰腺腺鳞癌的诊治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7例胰腺腺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胰腺腺鳞癌病人的肿瘤位于胰头部者5例,胰体尾部2例;肿瘤的平均直径为(3.57±1.48)cm;行胰十二指肠切除5例,其中1例合并部分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胰体尾切除2例术后病理示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2例合并有神经侵犯,1例侵犯十二指肠,1例侵犯左侧肾上腺包膜,1例胰腺切缘阳性;获随访的6例,死亡4例,术后生存12.5~55个月,平均26.6个月。结论:胰腺腺鳞癌是一种少见的胰腺恶性肿瘤,组织学上肿瘤由导管腺癌成分和鳞状细胞癌成分混合构成,其临床表现与胰腺导管腺癌相似。通过早期诊断与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腺鳞状 诊断 综合疗法
下载PDF
肺腺鳞癌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预后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鉴 张德超 +3 位作者 赫捷 刘向阳 牟巨伟 张良泽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肺腺鳞癌预后的因素,为改进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症状、病程、肿瘤部位、X线分型、肿瘤边缘、分叶、密度、手术方法、胸膜皱缩、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 目的探讨影响肺腺鳞癌预后的因素,为改进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症状、病程、肿瘤部位、X线分型、肿瘤边缘、分叶、密度、手术方法、胸膜皱缩、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手术性质、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模式、转移度(阳性淋巴结个数/淋巴结总数)、分化程度、病理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病理T项、病理N项、病理分期、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等24个非重复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统计分析运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腺鳞癌根治术后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29.1%和15.4%。Log-rank检验示X线分型、手术方法,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手术性质、肿瘤最大直径、病理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病理T项、病理N项、淋巴结转移模式、转移度、病理分期、术后复发转移及术后放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示术后复发转移、病理分期、手术性质因素对预后影响最大。结论肺腺鳞癌是一种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单纯外科治疗效果尚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鳞状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误诊分析
15
作者 车稳 柳蒋书 +3 位作者 陈晓炎 王朝夫 袁菲 王璇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476-481,共6页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pulmonary 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PMSGP)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该病的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2019年至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术...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pulmonary 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PMSGP)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该病的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2019年至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PMSGP的病例2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误诊的原因。结果:2例患者分别为74岁的女性及66岁的男性,均为体检发现肺占位,其中1例伴有胸闷胸痛,影像学检查均考虑为恶性肿瘤,行肺叶切除术。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1例考虑为黏液腺癌,1例考虑为PMSGP,但不能排除黏液表皮样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显示,2例患者的肿瘤体积分别为3.0 cm×2.5 cm×2.5 cm和1.7 cm×1.7 cm×1.6 cm,肿瘤细胞排列呈乳头状,表面被覆腺上皮及鳞状上皮,乳头轴心有较多炎症细胞,鳞状上皮有轻-中度不典型性,核分裂象罕见,无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2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腺上皮细胞表达CK7和TTF-1,黏液柱状上皮表达MUC5AC,鳞状上皮及基底细胞表达CK5/6、P63和P40,Ki-67仅在基底层高表达。2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均未发现MAML2基因重排。2例患者分别随访9个月及24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复习相关文献报道的39例PMSGP患者,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的肿瘤性质误诊率高达52.6%,误诊原因主要为PMSGP与黏液表皮样癌及黏液腺癌等恶性肿瘤存在形态学交叉,且被覆鳞状上皮的不典型性在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时容易被放大。结论:PMSGP为肺部少见的良性肿瘤,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误诊率高。冷冻切片中,PMSGP肿瘤的形态特征包括境界清楚,呈乳头状结构,乳头被覆鳞状上皮及腺上皮,基底细胞沿纤维血管轴心栅栏状排列,细胞排列有层次感,无异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混合性细胞和性乳头 冷冻切片病理检查 误诊
原文传递
乳腺腺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宏艳 刘光 +1 位作者 贾志凌 刘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报告1例曾被误诊、误治的乳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和治疗情况,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6篇。结果:乳腺腺鳞癌属于化生性癌,通常肿块较大,预后较好,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乳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报告1例曾被误诊、误治的乳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和治疗情况,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6篇。结果:乳腺腺鳞癌属于化生性癌,通常肿块较大,预后较好,病理特点是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出现聚集的鳞状细胞癌成分,免疫表型多表现为ER(-)、PR(-)、c-erbB-2(-)、CK(+)。结论:乳腺腺鳞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型乳腺癌,需与乳腺鳞癌、髓样癌、乳腺间质肉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鳞状/病理学/诊断 肿瘤/病理学/诊断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诊断 鉴别 人类
下载PDF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时玉 周新成 +4 位作者 石国儿 邓茜 李海莉 郭亚男 陈洁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536-1538,I0007,共4页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SCGP)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9年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肺MSCGP患者,观察其临床、形态学、免疫表型等特征。结果(1)巨检结果显示,4例肺MSCGP患者的肺肿瘤分别位于左上肺、...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SCGP)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9年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肺MSCGP患者,观察其临床、形态学、免疫表型等特征。结果(1)巨检结果显示,4例肺MSCGP患者的肺肿瘤分别位于左上肺、左下肺、右中肺及右下肺,其中右下肺者见结节2枚;2例患者行肺楔形切除,另2例行肺叶切除,肿瘤体积最大者为5.0 cm×4.0 cm×3.0 cm,其中质地硬1例,界不清1例,伴黏液感2例;肿瘤最大者周围肺组织伴不同程度的实变。(2)镜检结果显示,肺MSCGP分为两种组织学结构,组织学结构一:3例患者肺肿瘤位于扩张的小支气管或细支气管腔内,局灶延伸至肺泡腔;组织学结构二:1例患者可见2枚位于肺外周部边界清楚的小结节,直径为0.7、0.8 cm,位于支气管腔外。4例患者被覆上皮均未见异型、核分裂象及坏死。周围肺组织肺泡间隔稍增宽,可见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充满粉染渗出液。(3)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4例患者肿瘤细胞均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鳞状上皮及基底细胞均表达p63、p40、细胞角蛋白5/6,所有肿瘤细胞均不表达波形蛋白、天冬氨酸肽酶A,Ki-67增殖指数<5%,组织学结构一中的3例患者鳞状上皮及腺上皮均表达细胞角蛋白7(CK7)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组织学结构二中的1例患者仅腺上皮表达CK7及TTF-1。结论肺MSCGP非常罕见,形态学与免疫组化染色可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细胞和性乳头 病理
下载PDF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秋平 李莹莹 +5 位作者 杨仕坤 董丽儒 唐慧 熊艳杰 李双 宋旭东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的相关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观察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1例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病理形态主要是鳞状上皮和腺上皮两...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的相关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观察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1例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病理形态主要是鳞状上皮和腺上皮两种成分组成,可见纤维脉管轴心。免疫组化:肿瘤乳头被覆的腺上皮细胞表达CK7、CK8/18,鳞状上皮表达p40、p63,TTF-1在鳞状上皮和腺上皮均有表达。结论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需要与支气管腔内乳头状型鳞癌、乳头状腺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混合性细胞和性乳头 免疫组化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食道腺样鳞状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19
作者 王利 王守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38-38,共1页
食道腺样鳞状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王利,王守华(江苏省泗阳县医院病理科223700)腺样鳞状细胞癌(adenoidsquamouscellcarcinoma,AS-CC)为一种由角化鳞癌细胞形成、有实性和腺样结构癌巢... 食道腺样鳞状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王利,王守华(江苏省泗阳县医院病理科223700)腺样鳞状细胞癌(adenoidsquamouscellcarcinoma,AS-CC)为一种由角化鳞癌细胞形成、有实性和腺样结构癌巢的罕见肿瘤[1,2]。自194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肿瘤 细胞癌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