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5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混合和预沉积MIEX-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膜污染控制
1
作者 马聪 张萌 +1 位作者 王冠英 王亮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了降低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膜污染,探究了预混合和预沉积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膜污染控制。对实验过程中的总阻力、可逆阻力及不可逆阻力进行分析,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荧光光谱、不可逆污染组分及超滤过滤模型... 为了降低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膜污染,探究了预混合和预沉积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膜污染控制。对实验过程中的总阻力、可逆阻力及不可逆阻力进行分析,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荧光光谱、不可逆污染组分及超滤过滤模型对膜污染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投加量下,预沉积MIEX比预混合MIEX膜污染的控制更好,最大预沉积量为235.2 mL/m^(2)时,膜污染控制最好,此时预沉积MIEX的总阻力、可逆阻力和不可逆阻力分别比预混合MIEX的相应值低52.7%、65.7%和50.1%;蛋白质均是造成2种投加方式不可逆阻力的主要原因;随着预混合投加量的增加,滤饼层厚度从4.82 m降低至4.07 m,滤饼层内藻细胞及胞外有机物(EOM)含量降低;在预沉积MIEX中,随着沉积量的增加,沉积层形态发生变化,当沉积量最大时,沉积层拦截较多藻细胞和EOM,形成明显的藻类滤饼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 含藻水 膜污染 预混合 预沉积
下载PDF
MBR膜污染、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梦园 卞晓峥 +1 位作者 黄健平 吴永惠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废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然而膜污染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探讨了MBR的膜污染问题,介绍了MBR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类型,阐述了膜污染的分类。分析了膜表面特性、污泥混合液性质和系统操作条件等因素对膜污染的影...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废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然而膜污染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探讨了MBR的膜污染问题,介绍了MBR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类型,阐述了膜污染的分类。分析了膜表面特性、污泥混合液性质和系统操作条件等因素对膜污染的影响,总结了膜污染的控制措施。旨在为MBR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 膜污染 膜污染控制
下载PDF
操作条件与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关系
3
作者 杨非 杨丽 《冶金动力》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结构紧凑等诸多优点,在污水处理和回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膜污染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与解决,其中操作条件是影响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在总结了MBR中膜...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结构紧凑等诸多优点,在污水处理和回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膜污染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与解决,其中操作条件是影响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在总结了MBR中膜污染的概念、分类及膜污染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操作条件与膜污染的关系,以期为相关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 膜污染 操作条件 膜污染控制
下载PDF
基于知识模糊迁徙的城市污水处理膜污染决策
4
作者 何政 赵楠 +5 位作者 李杰 陈行行 阜崴 顾剑 韩红桂 刘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6,共8页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膜污染难以精准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模糊迁徙的膜污染决策方法。首先,结合城市污水处理运行过程数据和运行经验,利用模糊规则的形式实现膜污染决策知识的表达;其次,提出一种知识重构机制(knowledge reconstruct...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膜污染难以精准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模糊迁徙的膜污染决策方法。首先,结合城市污水处理运行过程数据和运行经验,利用模糊规则的形式实现膜污染决策知识的表达;其次,提出一种知识重构机制(knowledge reconstruction mechanism,KRM),动态平衡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并采用知识迁徙的方法完成决策知识重构;最后,建立一种基于数据和知识驱动的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data-knowledge-driven interval type-2 fuzzy neural network,DK-IT2FNN)的决策模型,利用模糊规则设计模型参数,采用迁徙梯度下降算法动态调整网络权值,提高决策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膜污染的精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 膜污染 知识重构机制(knowledge reconstruction mechanism KRM) 模糊神经网络 模糊迁徙 梯度下降算法
下载PDF
纳滤膜对不同水源中无机物处理效果及膜污染特性分析
5
作者 张百强 陈发明 +4 位作者 糜自栋 孙韶华 宋武昌 刘建广 贾瑞宝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7-301,共5页
针对不同水源地(引黄水库、微污染湖泊、河流)水质差异问题,分别选取了不同典型水体(鹊山水库、南阳湖和沂河)开展纳滤实验,探究了NF1、NF2两种纳滤膜对不同水源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与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3种原水经过预处理和纳滤... 针对不同水源地(引黄水库、微污染湖泊、河流)水质差异问题,分别选取了不同典型水体(鹊山水库、南阳湖和沂河)开展纳滤实验,探究了NF1、NF2两种纳滤膜对不同水源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与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3种原水经过预处理和纳滤处理后pH值略有下降,浊度均在0.186 NTU之下,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TDS)的含量均较低。NF1和NF2对一价离子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35%,42.35%以上,对二价离子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7.87%,85.67%以上;NF2在处理南阳湖原水后,无机污染情况较为严重;酸碱联合冲洗对污染膜的修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无机物 去除率 膜污染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膜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燕翔 李清雪 +2 位作者 吴其洋 郑利兵 魏源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简述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成像原理和监测优势;由于可快速生成高分辨率的污染层二维和三维图像,可用于表征污染层形成过程、定量分析污染层、表征膜内部污染与润湿、耦合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膜污染,促... 简述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成像原理和监测优势;由于可快速生成高分辨率的污染层二维和三维图像,可用于表征污染层形成过程、定量分析污染层、表征膜内部污染与润湿、耦合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膜污染,促进对膜污染形成过程和机制的理解;总结了OCT在膜污染分析中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膜污染 污染层图像 在线监测 分离
原文传递
东江水有机物特性变化规律及超滤膜污染中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健鑫 陈淦茁 +3 位作者 李婧 邹康兵 陈康 柳君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超滤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广泛采用,然而天然水体中有机物会造成严重的膜污染。以东江水为超滤原水,首先对原水中有机特性成分变化规律进行调研,然后通过中试试验研究超滤衔接位置、预处理工艺、不同膜材质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江... 超滤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广泛采用,然而天然水体中有机物会造成严重的膜污染。以东江水为超滤原水,首先对原水中有机特性成分变化规律进行调研,然后通过中试试验研究超滤衔接位置、预处理工艺、不同膜材质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江水中腐殖类、蛋白类、多糖类在冬春季节含量较低,在夏秋季节含量较高,8月达到最高峰。水厂常规工艺能一定程度降低污染物负荷,砂滤池出水腐殖质、蛋白质、多糖在冬春季分别低于0.8、0.5、1.0mg/L;在夏秋季分别低于1.5、1.0、3.6 mg/L。对于超滤在水厂的衔接,相比衔接在沉淀池后,额外的砂滤工艺并不能更为有效地控制膜污染。相比水厂单一的混凝(聚铝),组合预处理(聚铝+粉末炭)更能有效的控制跨膜压差,且能够将腐殖酸、多糖、蛋白质去除率提高10~40个百分点。针对东江水,内压式聚醚砜(PES)膜比外压式聚偏氟乙烯(PVDF)膜具有更好的抗污染能力。研究成果对超滤在东江水处理中的应用、原水预处理工艺以及超滤膜材料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水 超滤 膜污染 中试 有机物组分
原文传递
膜污染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欣然 蒋才芳 +2 位作者 王健 刘彦伶 夏圣骥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32-42,117,共12页
膜法水处理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然而膜污染是降低膜通量、缩短膜寿命期限的主要原因之一。膜污染表征技术的开发有助于深入了解膜污染过程,为研究膜污染机理和膜污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膜污染表征技术复杂多样,研究者在选择合适方法时存... 膜法水处理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然而膜污染是降低膜通量、缩短膜寿命期限的主要原因之一。膜污染表征技术的开发有助于深入了解膜污染过程,为研究膜污染机理和膜污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膜污染表征技术复杂多样,研究者在选择合适方法时存在一定困惑。文章以研究目的为分类依据,将现有膜污染表征技术划分为污染层可视化、污染物识别、污染过程分析3种类型,分别总结了每种膜污染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不足,对膜污染表征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表征技术 污染层可视化 污染物识别 污染过程分析
下载PDF
超滤膜污染分析及EFM清洗效果研究
9
作者 段小冰 王保霞 +3 位作者 翟秋月 吕立铭 王振芳 杨进许 《冶金动力》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以某钢铁公司中水回用系统为例,对超滤膜的污染类型和污染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超滤维护性化学清洗(EFM)方式和最佳清洗加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污染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和少量的无机污染物。EFM清洗以NaClO清洗为主,间歇采... 以某钢铁公司中水回用系统为例,对超滤膜的污染类型和污染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超滤维护性化学清洗(EFM)方式和最佳清洗加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污染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和少量的无机污染物。EFM清洗以NaClO清洗为主,间歇采用柠檬酸清洗。NaClO最佳加药量为800 mg/L,柠檬酸最佳加药量为600 mg/L。该清洗方式及药剂投加量,可以确保超滤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对同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污染物分析 清洗方式
下载PDF
膜污染的光学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任芝军 白莹 +2 位作者 王秋稳 韩金龙 刘晓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8,169,共10页
光学监测技术具备原位、快速、无损等优势,能够对膜污染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对于膜污染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膜污染控制方法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较多、发展较快的几类膜污染光学实时监测技术,包括穿透膜直接观察、光学相干... 光学监测技术具备原位、快速、无损等优势,能够对膜污染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对于膜污染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膜污染控制方法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较多、发展较快的几类膜污染光学实时监测技术,包括穿透膜直接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显微成像技术,三维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分子光谱技术以及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阐述了各技术的工作原理、衍生技术及在膜污染领域的典型应用,着重从监测区域和提供的膜污染信息等方面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未来光学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有助于推动其在实际膜法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光学技术 实时监测 显微成像 分子光谱
下载PDF
MBR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及膜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施春红 江嘉诚 +2 位作者 张玉琦 黄煦越 朱立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排放量小但分布分散,污染物浓度较高。而膜生物反应器(MBR)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因此,MBR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市场的前景较为广阔。这里主要从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及处理技...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排放量小但分布分散,污染物浓度较高。而膜生物反应器(MBR)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因此,MBR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市场的前景较为广阔。这里主要从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及处理技术、国内外利用MBR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膜污染的作用机制和类型以及控制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通过国内外应用现状对比,发现分质处理能更好地实现资源回收,并减轻MBR在脱氮除磷方面的压力;针对膜污染问题,建议从改性膜材料、改良污泥混合液特性、改善操作条件和膜清洗入手,以此来减缓膜污染,降低运行成本,从而更好地推进该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农村生活污水 膜污染 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基于逻辑斯谛方程对纳滤膜污染预测的建模分析
12
作者 张超 张立卿 +1 位作者 胡吉玉 刘贵彩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67,共6页
为了解决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膜种纳滤膜的膜污染极大地限制了纳滤膜工艺发展的问题,从而在错流过滤条件下更好地预测纳滤膜污染的过程,对减缓纳滤膜污染进行指导,基于逻辑斯谛方程,对纳滤膜通量衰减曲线进行拟合,建立逻辑斯谛纳滤膜污染... 为了解决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膜种纳滤膜的膜污染极大地限制了纳滤膜工艺发展的问题,从而在错流过滤条件下更好地预测纳滤膜污染的过程,对减缓纳滤膜污染进行指导,基于逻辑斯谛方程,对纳滤膜通量衰减曲线进行拟合,建立逻辑斯谛纳滤膜污染预测模型;利用所建立模型对不同型号纳滤膜的膜通量衰减曲线进行拟合,考察污染物种类、纳滤膜型号、跨膜压差、错流速率、水力条件等关键因素对纳滤膜通量衰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实验数据与所建立模型拟合数据的拟合度较高,决定系数R2大于0.95;纳滤膜通量衰减速率越小,则过滤稳定后的纳滤膜通量累积衰减率越大,进而通过调整运行条件和原水质条件等因素,达到调整纳滤膜通量衰减速率,减少纳滤膜污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衰减速率 逻辑斯谛方程 纳滤 通量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导电膜原位电化学清洗缓解膜污染研究
13
作者 王凌雪 于童 +3 位作者 王子维 杨英杰 李苹 施雪卿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应用周期性电化学清洗方法,系统评价电化学清洗缓解超滤膜有机、生物及有机/生物混合污染的效果及作用机理。采用真空抽滤方式制备碳纳米管(CNT)-聚四氟乙烯(PTFE)导电膜,研究电化学清洗对缓解海藻酸钠(SA)、铜绿假单胞菌(PA)及两者混... 应用周期性电化学清洗方法,系统评价电化学清洗缓解超滤膜有机、生物及有机/生物混合污染的效果及作用机理。采用真空抽滤方式制备碳纳米管(CNT)-聚四氟乙烯(PTFE)导电膜,研究电化学清洗对缓解海藻酸钠(SA)、铜绿假单胞菌(PA)及两者混合污染后标准化膜通量恢复效果。结果表明,经SA、PA及两者混合污染后,标准化膜通量均迅速下降,而电化学清洗通过直接氧化与间接氧化相结合的方式,使标准化膜通量分别恢复至初始通量的99%、74%和94%。此外,在3 V电压下持续电化学清洗3 min,截留在膜面的活细菌从6×10^(6) CFU/cm^(2)降低为6 CFU/cm^(2),去除率达到6 lo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清洗 碳纳米管 导电 膜污染
下载PDF
改性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及膜污染缓解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申渝 毛鑫 +2 位作者 申静 张冰 时文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2-1151,共10页
以聚合氯化铝(PAC)与改性微生物絮凝剂(MMF)为复合絮凝体系,系统考察了预混凝在菌藻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ABGMBR)处理污水过程中的应用和膜污染缓解机理.膜过滤试验表明,与其他絮凝体系相比,PAC/MMF预混凝可有效缓解膜污染,并且当MMF... 以聚合氯化铝(PAC)与改性微生物絮凝剂(MMF)为复合絮凝体系,系统考察了预混凝在菌藻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ABGMBR)处理污水过程中的应用和膜污染缓解机理.膜过滤试验表明,与其他絮凝体系相比,PAC/MMF预混凝可有效缓解膜污染,并且当MMF用量为20mg/L时具有最佳的絮凝能力和膜污染控制性能.扩展的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理论阐明了PAC/MMF体系具有优越的防污性能.PAC/MMF絮凝体系会极大的抑制污染物在膜上的粘附和积累,从而在膜表面形成了疏松多孔且薄的滤饼层.相关性分析表明,显著的膜污染缓解可主要归因于原污水中悬浮物浓度的下降以及zeta电位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微生物絮凝剂 ABGMBR 膜污染 预混凝 XDLVO理论
下载PDF
膜蒸馏处理炼油化工高含盐废水的膜污染及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淑永 王丹 +3 位作者 王庆吉 李婷 王毅霖 邵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83,共5页
膜蒸馏(MD)以其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低、可处理高盐度废水、耦合利用低品味热源等优点,在炼油化工高含盐废水脱盐处理方面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但膜污染问题一直是膜蒸馏走向工业化应用的障碍。介绍了膜蒸馏在处理炼油化工高含盐废水中所... 膜蒸馏(MD)以其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低、可处理高盐度废水、耦合利用低品味热源等优点,在炼油化工高含盐废水脱盐处理方面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但膜污染问题一直是膜蒸馏走向工业化应用的障碍。介绍了膜蒸馏在处理炼油化工高含盐废水中所遇到的3种膜污染类型,梳理总结了目前控制膜污染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高含盐废水 膜污染 膜污染控制
原文传递
水处理中超滤膜污染成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班福忱 于涵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7,共6页
超滤膜污染是限制超滤膜在水处理得到应用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导致超滤工艺的运行维护费用增加,膜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等。本文首先总结了超滤膜污染的原因、膜污染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膜前预处理技术、膜清洗技术、改性膜应用等目... 超滤膜污染是限制超滤膜在水处理得到应用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导致超滤工艺的运行维护费用增加,膜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等。本文首先总结了超滤膜污染的原因、膜污染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膜前预处理技术、膜清洗技术、改性膜应用等目前控制膜污染的主要方法以及超滤与其它工艺组合控制膜污染新方法,最后指出了超滤膜污染防治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膜污染 预处理 清洗 改性
原文传递
冲厕污水多反应区MBR 工艺膜污染控制研究
17
作者 李海燕 曹汉鹏 +2 位作者 刘建伟 张紫阳 谭朝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该文在温度为(15±2)℃条件下,采用多反应区MBR工艺处理冲厕污水,在分析工艺运行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了工艺沿程的膜污染特性及颗粒活性炭对膜污染的控制效果,探讨了相关机制。结果表明,多反应区MBR工艺在低温条件下对冲厕污水具有较... 该文在温度为(15±2)℃条件下,采用多反应区MBR工艺处理冲厕污水,在分析工艺运行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了工艺沿程的膜污染特性及颗粒活性炭对膜污染的控制效果,探讨了相关机制。结果表明,多反应区MBR工艺在低温条件下对冲厕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氨氮和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34%、97.42%和52.98%。多糖与蛋白随着工艺沿程不断累积,膜污染潜力上升。颗粒活性炭能够有效控制膜污染,SMP、LB-EPS以及TB-EPS中多糖、蛋白去除率分别达66.91%、58.57%、40.00%和79.28%、66.38%、88.61%。不同组分在吸附和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降解或转化,疏水性腐殖酸浓度降低,从而工艺膜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冲厕污水 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原文传递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不同浓度高硫酸盐有机废水污泥性质和膜污染研究
18
作者 肖小兰 干永鹏 +2 位作者 冯永锐 王潇 阮文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54-2766,共13页
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SO_(4)^(2-)的高浓度有机物废水,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分别考察了1.6%和2.6%SO_(4)^(2-)浓度下反应器运行性能、污泥性质和膜污染变化情况.经过110d的运行时间对比发现,1.6%SO_(4)^(2-... 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SO_(4)^(2-)的高浓度有机物废水,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分别考察了1.6%和2.6%SO_(4)^(2-)浓度下反应器运行性能、污泥性质和膜污染变化情况.经过110d的运行时间对比发现,1.6%SO_(4)^(2-)浓度下MBR获得的最大有机负荷为1.0kg(md)COD,其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2%、92.5%和89.5%.2.6%SO_(4)^(2-)浓度下微生物受到的抑制更强,其获得的最大有机负荷仅为0.5kg(m^(3)·d)^(-1)COD,其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6.3%、82.6%和80.7%.此外,SO_(4)^(2-)浓度为1.6%的反应器在更高的膜运行通量下,膜污染速率反而比2.6%系统更慢.进一步分析其污泥性质发现SO_(4)^(2-)浓度为1.6%系统内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和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稳定在7.1g·L^(-)和5.9gL左右,MLVSS/MLSS值较初始污泥有所提高,从80.2%升高到83%.SOO_(4)^(2-)浓度为2.6%体系内MLSS和MLVSS稳定在6g·L^(-)和4.5g·L^(-)左右,MLVSS/MLSS较初始污泥有所降低,最终稳定在75%左右.较低的MLSS和MLVSS/MLSS加速了膜表面滤饼层的形成,导致2.6%SO_(4)^(2-)系统膜污染更快.经过长期的高盐环境驯化后,1.6%SO_(4)^(2-)和2.6%SO_(4)^(2-)系统成熟污泥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结合性的胞外聚合物(BEPS)均有所上升,SMP从13.5mg:g VSS上升到20.4mgglVSS和65.3mgglVSS,BEPS从36.9mgglVSS上升到181.8mggVSS和227.3mg·g^(-1)VSS.2.6%SO_(4)^(2-)系统的SMP和BEPS的值均大于1.6%SO_(4)^(2-)系统,从而使得2.6%SO_(4)^(2-)系统的TMP上升加快,膜污染加剧.1.6%系统MBR中污泥粒径从接种时的82.3μm增加至125.84μm,而2.6%SO_(4)^(2-)系统中污泥粒径降至78.23μm.相较于1.6%SO_(4)^(2-)系统,2.6%SO_(4)^(2-)系统的污泥粒径更小,更容易堆积于膜表面,使得滤饼层更加紧致,加速了膜污染的形成.两套装置的膜阻力都主要来源于外部阻力,但2.6%SO_(4)^(2-)系统的内部阻力占比较1.6%SO_(4)^(2-)系统更高.综上,不同盐度对MBR体系的运行效能、污泥性质及膜污染情况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可为MBR应用于高盐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有机物 高硫酸盐废水 好氧生物反应器 水处理 膜污染
原文传递
正渗透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向溶质通量和膜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段亮 李世龙 邢飞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0-1160,共11页
正渗透微生物燃料电池(OsMFC)采用正渗透(FO)膜代替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的质子交换膜,可以在回收生物电的同时借助FO膜对原料液即阳极污水进行处理并提取高质量水,该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MFC相比,OsMFC在产电性能和出水水质... 正渗透微生物燃料电池(OsMFC)采用正渗透(FO)膜代替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的质子交换膜,可以在回收生物电的同时借助FO膜对原料液即阳极污水进行处理并提取高质量水,该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MFC相比,OsMFC在产电性能和出水水质方面均有提升。但是,FO膜的引入使得OsMFC系统反向溶质扩散和膜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进而导致FO膜的水通量降低,OsMFC的产电和产水性能下降,限制了OsMFC的发展和应用。随着近年来材料和生物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解决。从优化OsMFC性能出发,重点从反向溶质通量(RSF)控制和膜污染控制2个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通过膜材料的选择、汲取液的选择和OsMFC系统内产电对RSF进行抑制,以及通过膜污染形成机制、膜污染的技术调控、膜污染清洗、膜材料的改性和阳极微生物的筛选与培养对膜污染进行控制,并对未来OsMFC的RSF和膜污染的控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微生物燃料电池(OsMFC) 反向溶质通量(RSF) 汲取液 膜污染 正渗透(FO) 产电 材料
下载PDF
厌氧MBR的应用与膜污染研究
20
作者 华洁平 黄健平 +1 位作者 卞晓峥 王小楠 《河南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1-4,17,共5页
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eMBR)相比,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具有能源回收效率高、能耗低、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AnMBR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也可应用于城市废水处理,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沼气产量高,有利于能源回收。介绍了AnMB... 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eMBR)相比,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具有能源回收效率高、能耗低、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AnMBR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也可应用于城市废水处理,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沼气产量高,有利于能源回收。介绍了AnMBR膜污染的成因,阐述了通过膜材料选取、膜污染缓解策略和控制操作参数等具体方法来减缓AnMBR的膜污染,为AnMBR的广泛应用和成本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材料 膜污染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