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蒸馏处理脱硫废水过程中污染物组成、分布及形成机理
1
作者 李棒 田腾飞 +5 位作者 吴俊峰 朱新锋 韩昌睿 崔璐雪 张霞 贠延滨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膜膜蒸馏处理脱硫废水过程中污染物对膜通量的影响,并确定处理过程中不同时期造成通量变化的先驱污染物和主导污染物。流速对污染物的分布起主导作用。采用三维单相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来评估膜模块系统中的流...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膜膜蒸馏处理脱硫废水过程中污染物对膜通量的影响,并确定处理过程中不同时期造成通量变化的先驱污染物和主导污染物。流速对污染物的分布起主导作用。采用三维单相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来评估膜模块系统中的流动状态,并通过SEM、X射线能谱仪(SEM-EDS)、FTIR分析不同污染时期污染物在膜表面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组成和结构。研究发现,膜通量的变化主要分为2个阶段:缓慢下降阶段和快速下降阶段,两阶段截然不同的通量变化归因于主导污染物的差异。有机污染物是前期导致通量缓慢下降时的先驱性污染物,矿物结垢是后期通量急速下降的主导因素。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腐殖酸和富里酸,在膜蒸馏过程中通过与膜表面的疏水-疏水相互作用首先沉积在膜表面造成通量的缓慢下降;矿物污染物主要是硫酸钙,随着进料液的浓缩,在液体中成核结晶,在膜表面快速生长导致通量的快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膜蒸馏 有机污染物 无机污染物 污染
下载PDF
蒸汽诱导相分离法制备PVDF多孔膜及其膜蒸馏性能研究
2
作者 马忠 陈晓蓉 +5 位作者 彭艳 蒋帅 刘鑫如 周守勇 李梅生 赵宜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
制备具有优异抗润湿性能的膜蒸馏(MD)用膜是膜分离领域的一个挑战.本文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膜材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1,2-丙二醇为添加剂,采用蒸汽诱导相分离法(VIPS)制备了高疏水性PVDF多孔膜.考察了暴露时间、相对湿度以... 制备具有优异抗润湿性能的膜蒸馏(MD)用膜是膜分离领域的一个挑战.本文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膜材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1,2-丙二醇为添加剂,采用蒸汽诱导相分离法(VIPS)制备了高疏水性PVDF多孔膜.考察了暴露时间、相对湿度以及蒸汽温度等工艺参数对PVDF多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暴露时间为1 min,相对湿度为85%,蒸汽温度为60℃时,PVDF多孔膜表面呈现出微/纳米分级结构,静态水接触角为141°,孔隙率约为78%.在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盐溶液作为进料液的DCMD实验中,所制备的PVDF疏水膜表现出20 L/(m^(2)·h)的稳定水通量和接近100%的盐截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聚偏氟乙烯 蒸汽诱导相分离 结构 润湿
下载PDF
面向膜蒸馏的抗润湿、抗污染、抗结垢新型膜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超 赵一 +2 位作者 Muhammad Mujahid 任龙飞 邵嘉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7,共11页
膜蒸馏(MD)作为一种有前景的高盐废水处理技术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实际废水成分复杂,MD的实际应用面临膜润湿、膜污染和膜结垢三大关键挑战,易导致膜通量和选择性降低,甚至膜失效.本文首先简述不同种类污染物诱导的膜润湿、污染和... 膜蒸馏(MD)作为一种有前景的高盐废水处理技术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实际废水成分复杂,MD的实际应用面临膜润湿、膜污染和膜结垢三大关键挑战,易导致膜通量和选择性降低,甚至膜失效.本文首先简述不同种类污染物诱导的膜润湿、污染和结垢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随后,重点介绍了目前抗润湿、抗污染、抗结垢新型膜的研究进展,包括超疏水膜、全疏膜、常规Janus膜和致密Janus膜的设计原则、抗性机理及其适用范围.此外,讨论了通过对进料预处理、操作条件调控的辅助手段以及膜再生来进一步保证MD长期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润湿 污染 结垢 新型
下载PDF
“共价”型全疏/滑移表面构建及膜蒸馏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鹏 李猛 +3 位作者 薛宇轩 张庆五 陈晓玲 张轩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
由于孔隙润湿、矿物结垢或结构不稳定等引起的膜功能层失效问题是膜蒸馏(MD)技术的关键挑战,严重影响其长期运行稳定性.本文提出一种“全共价”接枝修饰的方法,制备具有优异MD性能的全疏/滑移膜蒸馏膜材料.具体而言,通过使用聚多巴胺型... 由于孔隙润湿、矿物结垢或结构不稳定等引起的膜功能层失效问题是膜蒸馏(MD)技术的关键挑战,严重影响其长期运行稳定性.本文提出一种“全共价”接枝修饰的方法,制备具有优异MD性能的全疏/滑移膜蒸馏膜材料.具体而言,通过使用聚多巴胺型插层将纳米硅球共价键合在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并采用巯基-烯烃点击化学进行直接表面氟化改性.通过接触角测试,发现所制备的PDA/PVDF-C膜具有超高的静态水接触角(163.5°±0.9°)和极低的滚动角(5.6°±1.2°).在不同表面张力液体的侵蚀作用下,该膜均未出现膜孔的润湿现象,体现出优异的抗润湿性能.由于该膜表面特殊的全疏/滑移特性,该膜能够持久并稳定地处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高盐卤水,延缓石膏垢的形成,运行性能显著优于商用疏水膜.该膜初始通量约为23.5 L/(m^(2)·h),运行前后始终保持对盐高达99%的截留.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方法开发“全共价”型MD膜,该膜具有优异的抗润湿、抗无机结垢以及结构稳定性,可用于高盐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全疏/滑移 润湿 结垢 高盐水
下载PDF
太阳能驱动膜蒸馏中光热疏水膜研究进展
5
作者 田海碧 于水利 +2 位作者 李平 宁荣盛 白成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太阳能驱动膜蒸馏技术是目前膜蒸馏领域的研究热点,光热疏水膜的性能直接决定其光热转换效率和运行成本。本文综述了适用于太阳能驱动膜蒸馏技术的光热疏水膜制备方法及其脱盐效能;重点分析了不同种类光热疏水膜的渗透性能和光热转换性... 太阳能驱动膜蒸馏技术是目前膜蒸馏领域的研究热点,光热疏水膜的性能直接决定其光热转换效率和运行成本。本文综述了适用于太阳能驱动膜蒸馏技术的光热疏水膜制备方法及其脱盐效能;重点分析了不同种类光热疏水膜的渗透性能和光热转换性能;指出了光热疏水膜结构和性质对其SMD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其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太阳能 光热疏水 脱盐
原文传递
光热膜蒸馏水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蓝晓萌 王安琪 +2 位作者 丁明梅 孙敏 陈卫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利用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对海水、苦咸水脱盐淡化,以及将工业废水循环再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问题的关键。目前应用较多的膜分离技术尚存在高能耗、低热效率、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光热膜蒸馏技... 利用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对海水、苦咸水脱盐淡化,以及将工业废水循环再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问题的关键。目前应用较多的膜分离技术尚存在高能耗、低热效率、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光热膜蒸馏技术具有热效率高、能耗低、零排放等特点,在海水淡化、水资源再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已展现出良好前景。文章综述了光热膜蒸馏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光热膜材料的研发和光热膜蒸馏系统的设计研究进展,并对光热膜蒸馏的综合实际应用进行详细阐述。另外,还探讨了当前光热膜蒸馏技术的局限性及未来的挑战,以期为光热膜蒸馏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 光热膜蒸馏 低能耗 零排放 原理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不同尺寸单层氧化石墨烯用于膜蒸馏分离H_(2)O/HDO
7
作者 孙大鹏 张鑫 +3 位作者 陈闽 杨昊崴 张国书 徐赐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10,I0003,共12页
核电站运行产生的放射性氚化水(HTO)的处理涉及到H_(2)O/HTO分离难题。实验室研究常把无放射性H_(2)O/HDO(氘化水)分离作为研究模型来代替H_(2)O/HTO分离。近年来,基于多层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膜的膜蒸馏分离工艺显示出较好的... 核电站运行产生的放射性氚化水(HTO)的处理涉及到H_(2)O/HTO分离难题。实验室研究常把无放射性H_(2)O/HDO(氘化水)分离作为研究模型来代替H_(2)O/HTO分离。近年来,基于多层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膜的膜蒸馏分离工艺显示出较好的H_(2)O/HDO分离效果,但进一步提高分离性能仍需开发新型膜材料或结构。本工作采用不同横向尺寸单层GO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支撑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用于研究膜蒸馏分离H_(2)O/HDO:(1)选用两种不同横向尺寸的单层GO研究GO横向尺寸对膜的H_(2)O/HDO分离性能影响,基于横向尺寸较小GO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分别可达0.944 L/(m^(2)·h)和1.043,整体分离性能比基于横向尺寸较大GO膜高;(2)为结合不同横向尺寸单层GO的结构特点,把不同横向尺寸单层GO混合制备复合膜,当两种石墨烯质量比例为1∶1时,所得GO复合膜的渗透通量可达0.806 L/(m^(2)·h),比基于横向尺寸较大GO复合膜的渗透通量高,而两者分离因子相近;(3)对横向尺寸较大GO进行刻蚀处理,可提高膜蒸馏分离H_(2)O/HDO性能。结果表明:单层氧化石墨烯的横向尺寸可影响膜蒸馏分离H_(2)O/HDO性能;基于横向尺寸较小单层氧化石墨烯或混合不同横向尺寸单层氧化石墨烯制备的膜具有较好的膜蒸馏分离H_(2)O/HDO性能;并且刻蚀处理横向尺寸较大GO也可提高膜蒸馏分离H_(2)O/HDO性能。因此,本工作可指导后续发展新型膜材料或膜结构以实现H_(2)O/HDO分离效果更好的膜蒸馏工艺,为含HTO的放射性废水处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单层氧化石墨烯 复合 H_(2)O/HDO分离 氚化水
下载PDF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结晶回收沼液氨氮性能
8
作者 张军 张鸿宇 +2 位作者 周婷 晏水平 贺清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9-245,共7页
为解决现有沼液氨氮膜回收技术中氮肥浓度低和副产物价值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采用膜蒸馏结晶技术实现沼液中氨氮的结晶回收。研究中,通过提升近饱和接收液的温度来平衡膜两侧的水蒸气分压,在保证氨氮传质通量的情况下最小化水分传质。... 为解决现有沼液氨氮膜回收技术中氮肥浓度低和副产物价值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采用膜蒸馏结晶技术实现沼液中氨氮的结晶回收。研究中,通过提升近饱和接收液的温度来平衡膜两侧的水蒸气分压,在保证氨氮传质通量的情况下最小化水分传质。操作结束后接收液中铵盐达到超饱和状态,冷却至常温即可回收铵盐晶体。结果表明,当进料侧沼液温度为40℃时,近饱和磷酸二氢铵温度需提高至47℃,而使用硫酸为吸收剂时,近饱和硫酸铵溶液温度需提高至65℃。酸液温度升高对氨通量也有促进作用,氨通量由40℃时的10.70 g/(m^(2)·h)小幅提升至70℃时的14.90 g/(m^(2)·h)。进料侧氨氮质量浓度的提升可显著增加氨氮回收通量。磷酸二氢铵为吸收剂时,试验6 h后晶体中的氨氮回收率为77.60%,采用硫酸为吸收剂时可提高至92.20%。继续延长处理时间,晶体中的氨氮回收率甚至超过100%。显然,采用膜蒸馏结晶技术回收沼液氨氮具一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沼液氨氮的高价值回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结晶 膜蒸馏 水分传质 高价值回收
下载PDF
热泵-减压膜蒸馏工艺优化及能效分析
9
作者 刘铮 丁平 +1 位作者 刘国昌 邢玉雷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针对热泵-膜蒸馏过程中热量不平衡问题展开试验研究,采用两支减压膜蒸馏组件并入料液循环流路,使其分别发挥热量回收及排放富余热量的作用,实现热泵系统的热量平衡.通过试验测试,显示MD1200和MD200被认为是最佳双膜组合.采用该双膜组合... 针对热泵-膜蒸馏过程中热量不平衡问题展开试验研究,采用两支减压膜蒸馏组件并入料液循环流路,使其分别发挥热量回收及排放富余热量的作用,实现热泵系统的热量平衡.通过试验测试,显示MD1200和MD200被认为是最佳双膜组合.采用该双膜组合进行连续8 h的含盐料液处理,结果显示,双膜组合可以获得稳定、连续的膜蒸馏运行效果,总产水量平均为1.9 L/h,系统比能耗最高310 W·h/kg产水,能耗性能优于无热量回收的膜蒸馏工艺,与已工业化的多效膜蒸馏工艺相当,有望成为可获得工业应用的低能耗膜蒸馏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膜蒸馏 疏水 产水量 比能耗
下载PDF
导电膜膜蒸馏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棱威 宁荣盛 +1 位作者 袁江 于水利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膜蒸馏是一种利用低品位能处理高含盐水的节能技术,然而目前使用过程中面临膜污染严重、润湿等问题。导电膜利用外加电场所带来的静电排斥、电化学氧化还原、焦耳加热等作用,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膜蒸馏过程中膜污染、润湿和温度极化等问题... 膜蒸馏是一种利用低品位能处理高含盐水的节能技术,然而目前使用过程中面临膜污染严重、润湿等问题。导电膜利用外加电场所带来的静电排斥、电化学氧化还原、焦耳加热等作用,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膜蒸馏过程中膜污染、润湿和温度极化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膜蒸馏的结构、原理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并对比了导电膜在膜蒸馏中采用电容模式、电阻模式和交流电模式运行的结构、作用机理及各运行模式的特点。电容模式主要通过静电排斥、电化学氧化还原、电致气泡等作用解决污染和润湿问题,电阻模式通过更高的电压形成更高的蒸汽压和纯水通量,并通过焦耳加热减轻生物污垢,交流电模式通过极性交换使得污垢层变得松散从而防止膜污染。最后详细阐述了导电膜膜蒸馏的处理效能、抗污染效能、抗润湿效能和抗温度极化性能,从而为导电膜膜蒸馏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导电 污染 润湿
下载PDF
负压膜蒸馏中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机理研究
11
作者 谢松辰 侯春光 +3 位作者 庞志广 余子昱 岳殿鹤 彭跃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表面活性剂导致的膜润湿是膜蒸馏技术在处理实际废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缓解膜润湿现象,采用新型的负压膜蒸馏来评价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盐溶液的润湿能力,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等手段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和污染机理.首... 表面活性剂导致的膜润湿是膜蒸馏技术在处理实际废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缓解膜润湿现象,采用新型的负压膜蒸馏来评价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盐溶液的润湿能力,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等手段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和污染机理.首先,恒浓处理0.1 mmol/L SDS、CTAB以及Tween-20盐溶液,当料液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时,膜通量稳定,冷凝液电导率保持在3μS/cm以内.而料液含阳离子(C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时,膜通量都衰减,甚至出现负值.通过分析污染膜表面以及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粒径,证实CTAB和Tween-20是通过胶束污染膜表面,造成膜润湿.为了探究胶束污染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分别测试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CMC、0.5CMC、1.0CMC的盐溶液,其中SDS、CTAB以及Tween-20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9.6×10^(-3)mol/L、9.1×10^(-5)mol/L和6×10^(-5)mol/L.当分别处理9.1×10^(-6)mol/LCTAB(0.1CMC)和6×10^(-6)mol/LTween-20(0.1CMC)盐溶液时,膜通量都能维持稳定;更高浓度时,膜润湿.但对于SDS盐溶液,膜通量都出现衰减,这种原因主要是SDS的临界胶束浓度(9.6×10-3mol/L)比其他两种表面活性剂高两个数量级,且具更高的亲水亲油平衡值(40),使得盐溶液都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26.4 mN/m),最终导致膜润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负压膜蒸馏 润湿 污染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光热膜蒸馏用光热转换材料的研究现状
12
作者 厉宗洁 王鑫慧 +3 位作者 贾梦格 孙晓斌 王树业 刘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4,70,共5页
面对全球淡水资源的短缺,光热膜蒸馏因具有能源环保可持续、低能耗、高截盐、不易结垢等优势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其渗透通量与膜的光热转换性能密切相关。介绍了以金属纳米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碳基材料、聚合物材料及... 面对全球淡水资源的短缺,光热膜蒸馏因具有能源环保可持续、低能耗、高截盐、不易结垢等优势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其渗透通量与膜的光热转换性能密切相关。介绍了以金属纳米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碳基材料、聚合物材料及其他材料为光热转换材料的光热膜蒸馏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光热膜蒸馏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热转换 膜蒸馏
原文传递
海水淡化膜蒸馏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3
作者 许正 李泽华 +3 位作者 苏铭晗 王若琳 牛春梅 李田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5,共11页
海水淡化技术(热法和膜法)是一项有望使人类摆脱淡水资源短缺困境的有效方法,其中,膜蒸馏技术是一种能源消耗低、脱盐能力强且有望实现淡水经济可持续生产的新型膜分离技术,但是膜蒸馏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膜污染与温度极化的制约,严重阻... 海水淡化技术(热法和膜法)是一项有望使人类摆脱淡水资源短缺困境的有效方法,其中,膜蒸馏技术是一种能源消耗低、脱盐能力强且有望实现淡水经济可持续生产的新型膜分离技术,但是膜蒸馏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膜污染与温度极化的制约,严重阻碍了其规模化应用,为此,研究人员围绕膜改性做了系列研究,以提高膜抗污染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温度极化。从阻碍膜蒸馏发展的问题入手,简要介绍了膜污染与温度极化及其对膜蒸馏造成的不利影响,综合分析了当前通过构造特殊润湿性表面抵抗膜污染以及利用限域加热降低/消除温度极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当今膜蒸馏膜面临的问题,认为未来对于膜蒸馏膜的研究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选用高导热/高光吸收的材料制造有限域加热功能并具有特殊润湿性表面的膜;2)设计能够适应多元污染物进料液的膜蒸馏膜;3)构筑一体化的具有高导热/光吸收性亲水层的Janus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膜蒸馏 海水淡化 污染 温度极化 超疏水 超双疏 Janus 限域加热
下载PDF
基于气扫式膜蒸馏的果汁快速浓缩研究
14
作者 陈雨 陈东 +2 位作者 刘明权 文鑫 宋鑫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针对果汁浓缩时间较长,导致有益成分损失较多的问题,设计基于气扫式膜蒸馏的快速浓缩膜蒸馏组件。建立其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出膜组件料液浓度、倍浓时间随料液温度、膜管内径、吹扫气(空气)流速、膜孔直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典型运... 针对果汁浓缩时间较长,导致有益成分损失较多的问题,设计基于气扫式膜蒸馏的快速浓缩膜蒸馏组件。建立其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出膜组件料液浓度、倍浓时间随料液温度、膜管内径、吹扫气(空气)流速、膜孔直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典型运行参数时,料液的倍浓时间为40~100 s,随料液温度、膜管内径、空气流速、膜孔直径的相对影响系数分别为130.6%,10.2%,9.8%,5.9%,提高料液温度、减小膜管内径、提高空气流速、增大膜孔直径都有利于减少料液浓缩时间;当料液温度60℃、进膜组件的料液浓度10%、出膜组件的料液浓度40%时,橙汁中活性成分维生素C、总酚类、类胡萝卜素含量保留率分别为97.99%,98.59%,98.30%。研究可为热敏食品料液快速浓缩装置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浓缩 快速浓缩 低温浓缩 常压蒸发浓缩 气扫式膜蒸馏
下载PDF
疏水微孔膜蒸馏膜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徐浩然 张娜 +2 位作者 张娇娇 陈越 王志宁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膜蒸馏作为一种热法与膜法耦合的高效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膜蒸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疏水膜的润湿、污染、结垢等瓶颈,以及能量利用效率低、实际通量低等问题,尚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 膜蒸馏作为一种热法与膜法耦合的高效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膜蒸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疏水膜的润湿、污染、结垢等瓶颈,以及能量利用效率低、实际通量低等问题,尚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本文从膜蒸馏技术的简要介绍出发,总结了膜蒸馏技术的发展历程.之后综述了膜蒸馏技术在国内外企业的商业应用情况,分析了疏水微孔膜蒸馏膜在多个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最后总结了制约膜蒸馏应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膜蒸馏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疏水 改性 脱盐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膜蒸馏技术在油气田采出水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丹 王庆吉 +1 位作者 张晓飞 刘淑永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6-251,共6页
针对膜蒸馏技术特点及现阶段研究进展与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从膜材质特性、膜润湿及污染、膜材料改性、在油气田采出水中的研究及应用等方面梳理膜蒸馏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膜蒸馏技术在处理油田采出水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利... 针对膜蒸馏技术特点及现阶段研究进展与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从膜材质特性、膜润湿及污染、膜材料改性、在油气田采出水中的研究及应用等方面梳理膜蒸馏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膜蒸馏技术在处理油田采出水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利用低品位热能、耦合其它工艺可以改善膜蒸馏技术的耗能限制。对膜材料进行改进获得高通量、抗污染的疏水膜是实现膜蒸馏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疏水 污染 耦合技术
下载PDF
气隙膜蒸馏回收绿色氨水性能研究
17
作者 石明菲 刘梦飞 贺清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3,122,共7页
回收沼液中的氨氮可实现低成本和低碳足迹的氮肥生产.理论上气隙膜蒸馏能以绿色氨水形式将沼液中氨氮加以回收,然而该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对气隙膜蒸馏以氨水形式回收沼液中氨氮的具体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气隙厚... 回收沼液中的氨氮可实现低成本和低碳足迹的氮肥生产.理论上气隙膜蒸馏能以绿色氨水形式将沼液中氨氮加以回收,然而该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对气隙膜蒸馏以氨水形式回收沼液中氨氮的具体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气隙厚度、进料温度、初始氨氮浓度和进料流速等因素对模拟沼液中氨氮回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通量和水通量均随着进料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气隙厚度的增加而降低.进料流速为90 mL/min时,氨氮分离因子和氨氮脱除率均为最高值.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正交实验探究气隙膜蒸馏回收氨氮的最佳实验变量组合.结果表明,气隙厚度3 mm、进料温度54℃、初始氨氮浓度800 mg/L和进料流速90 mL/min是以氨氮分离因子为评价参数时的最佳实验变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膜蒸馏 氨氮回收 沼液 氨氮 分离因子
下载PDF
光热膜蒸馏过程去除高盐有机废水中苯酚的性能研究
18
作者 石明浩 廖祥军 廖园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膜蒸馏技术对于非挥发性物质具有100%的理论截留率,但对于挥发性物质的截留效果不佳。本研究使用光热膜蒸馏技术,利用光能对膜表面进行原位加热,改善温差极化问题,提高水通量,降低苯酚/水透过比值.本工作通过喷涂法在聚四氟乙烯(PTFE)... 膜蒸馏技术对于非挥发性物质具有100%的理论截留率,但对于挥发性物质的截留效果不佳。本研究使用光热膜蒸馏技术,利用光能对膜表面进行原位加热,改善温差极化问题,提高水通量,降低苯酚/水透过比值.本工作通过喷涂法在聚四氟乙烯(PTFE)基膜上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复合膜.膜表面CNTs层赋予了复合膜优异的光吸收和光热转换性能,在全光谱范围内光吸收率可达90.64%.在1个太阳光强度下,膜表面温度可上升至(61±1)℃.在使用200 mg/L苯酚、3.5%(质量分数)NaCl溶液在35℃下作为进料液并施加1个太阳光辐射的光热膜蒸馏系统中,膜通量提高了34.4%,太阳能利用率为33.1%,同时盐的截留率始终大于99.9%.光热膜蒸馏对于高盐苯酚溶液中苯酚的分离效果相比传统膜蒸馏有明显提高:在进料液苯酚浓度为200 mg/L的条件下,施加1个太阳光强度后苯酚/水的透过比降低了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膜蒸馏 苯酚 复合 光热转换
下载PDF
具有坚固孔隙结构的超疏水纳米纤维膜设计用于膜蒸馏
19
作者 吴强 周军浩 +4 位作者 李一心 刘子强 张路 王暄 吕晓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膜蒸馏技术在海水淡化及高盐废水处理中展现出极大的优势与潜力,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因其较高的水通量和较低的传质阻力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但其疏松多孔的孔隙结构易受到水流剪切力的作用导致膜孔变形,引起膜孔润湿.本研究从膜的... 膜蒸馏技术在海水淡化及高盐废水处理中展现出极大的优势与潜力,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因其较高的水通量和较低的传质阻力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但其疏松多孔的孔隙结构易受到水流剪切力的作用导致膜孔变形,引起膜孔润湿.本研究从膜的结构出发,对热压后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TiO2纳米颗粒(TiNPs)混合溶液浸渍涂覆,制备出了具有坚固孔隙结构的超疏水纳米纤维膜.该膜接触角高达160.3°,具有良好的膜蒸馏性能,在测试中表现出了39.3 kg/(m^(2)·h)的高水通量和长达102 h的耐久性,且截留率大于99.99%,为今后膜蒸馏膜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PVDF纳米纤维 孔隙结构 抗润湿 静电纺丝
下载PDF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探索膜蒸馏过程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杰 程良红 +1 位作者 徐期勇 李炜怡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7,共9页
膜污染、膜结垢和膜润湿现象的发生是制约膜蒸馏(MD)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的主要阻碍.深刻揭示这些现象的演化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推动新型表征方法的探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是一种新兴的、能够对各种膜分离过程进行非侵入性表... 膜污染、膜结垢和膜润湿现象的发生是制约膜蒸馏(MD)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的主要阻碍.深刻揭示这些现象的演化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推动新型表征方法的探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是一种新兴的、能够对各种膜分离过程进行非侵入性表征的技术.本综述在简要介绍OCT表征相关原理的基础上,旨在阐明如何利用基于OCT的技术对MD过程进行定性(例如污染层的可视化)和定量(例如污染层的原位结构测量)分析.除了评价应用OCT研究MD过程的优缺点外,本综述也为在水资源再生以及其他分离领域中设计高效的MD系统提供了实用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原位表征 污染 结垢和润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