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NKL/RNAK/OPG信号通路影响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王皓 凃峰 +1 位作者 赵文斌 张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7-572,共6页
目的研究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在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8只小鼠以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实验组,最终均分别纳入12只。实验组通过在胫骨近端骨髓腔中注射钴铬颗粒悬液建立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 目的研究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在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8只小鼠以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实验组,最终均分别纳入12只。实验组通过在胫骨近端骨髓腔中注射钴铬颗粒悬液建立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等渗盐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界膜组织中RANKL、RNAK、OPG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界膜组织中RANKL、RNAK、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建模后6、12周界膜组织RANKL、RNAK mRNA及蛋白表达量,RANKL/OPG升高,OPG 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建模后6周比较,正常组建模后12周界膜组织RANKL、RNAK mRNA及蛋白表达量及RANKL/OPG降低,OPG 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实验组界膜组织RANKL、RNAK mRNA及蛋白表达量及RANKL/OPG升高,OPG 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建模后6、12周界膜组织TRAP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建模后6周比较,正常组建模后12周界膜组织TRAP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实验组界膜组织TRAP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界膜组织中RANKL、RNAK表达量及RANKL/OPG升高,OPG表达量降低,RANKL/RNAK/OPG信号通路表达失衡与其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 核因子ΚB受活化因子配 细胞核因子κB受活化因子 骨保护蛋白
下载PDF
应重视膝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并发症假体松动的诊治
2
作者 秦海 张桂云 那开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通过一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并发症假体松动的典型案例,认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并发症假体松动诊治的重要性.方法通过该典型案例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认识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及晚期假体松动的特点、如何诊断... 目的通过一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并发症假体松动的典型案例,认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并发症假体松动诊治的重要性.方法通过该典型案例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认识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及晚期假体松动的特点、如何诊断假体松动及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患者中早期组中的翻修原因主要为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关节不稳、疼痛,其中以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关节不稳较为常见.晚期组中翻修的主要原因为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关节不稳、聚乙烯磨损和疼痛,其中以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感染较为常见.假体松动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假体松动等并发症.X线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结论应重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并发症假体松动诊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松动 疼痛 X线检查 翻修手术
原文传递
膝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内轴型与后稳定型假体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3
作者 金修俊 张亚 白杨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OA)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内轴型(MP)与后稳定型(PS)假体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7—2024-07信阳市人民医院骨二科行TKA治疗的104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MP假体52例(MP组),采用PS假体52... 目的比较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OA)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内轴型(MP)与后稳定型(PS)假体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7—2024-07信阳市人民医院骨二科行TKA治疗的104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MP假体52例(MP组),采用PS假体52例(PS组)。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术前、术后第7天的X线检查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髋膝踝角、关节面夹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时,2组患者的髋膝踝角较术前升高、关节面夹角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P组患者的髋膝踝角高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关节面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H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和PS假体用于KOA患者的TKA,均能形成良好力线,并有助于恢复膝关节功能,安全性好。但MP假体更符合人体膝关节的自然解剖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 内轴型 后稳定型
下载PDF
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时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超 赵永强 +3 位作者 黄遂柱 许先玲 赵甲军 郑稼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08-2910,共3页
目的 观察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时关节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方法 实验组选择4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患者,对照组为20例初次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观察滑膜的镜下病理性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 观察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时关节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方法 实验组选择4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患者,对照组为20例初次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观察滑膜的镜下病理性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在蛋白质及mRNA水平上检测标本中IL-17及TNF-α的表达.结果 翻修组较初次置换组,滑膜出现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中IL-17在蛋白水平的表达(0.10 ±0.01)较对照组中(0.03±0.01)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TNF-α在蛋白水平的表达(0.13±0.03)较对照组中明显增加(0.05±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RNA水平,IL-17在实验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中的表达增加1.62倍(P<0.05),TNF-α在实验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中的表达增加1.98倍(P<0.05).IL-17及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1、0.63,P<0.05).结论 IL-17及TNF-α可能参与了膝关节假体的无菌性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人工 无菌松动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钴铬颗粒刺激制备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昇源 李丹 +2 位作者 姜建浩 杨上游 杨淑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钴铬颗粒刺激制备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8周龄雄性SCID小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n=12),于右后肢膝关节胫骨近端髓腔植入钛钉,以模拟人工关节假体置换;其中实验组植入钛钉前于髓腔内注入钴铬颗粒... 目的探讨钴铬颗粒刺激制备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8周龄雄性SCID小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n=12),于右后肢膝关节胫骨近端髓腔植入钛钉,以模拟人工关节假体置换;其中实验组植入钛钉前于髓腔内注入钴铬颗粒悬液。术后观察小鼠存活情况;术后即刻、2 d及5周时行影像学检查(X线片、CT及Micro-CT骨扫描),观察钛钉位置及胫骨近端骨密度;5周时行生物力学测试以及组织学染色,观察胫骨周围骨组织溶解程度。结果术后实验组2只小鼠死亡,其余小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影像学检查示对照组钛钉无明显移位,钛钉周围有新生骨痂;实验组钛钉周围存在明显骨溶解。术后5周实验组小鼠右胫骨近端骨密度值为91.25%±0.67%、钛钉-骨界面最大剪切力为(5.93±0.85)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07%±1.87%、(16.76±3.09)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2,P=0.041;t=3.760,P=0.046)。组织学观察示实验组钛钉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对照组无明显炎症细胞且有明显骨组织生成。结论采用钴铬颗粒刺激能成功制备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松动 人工 骨溶解 动物模型 磨损颗粒 小鼠
原文传递
CR假体与PS假体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渊 崔西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保留后交叉韧带型(CR)假体与后交叉韧带替代型(PS)假体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中采用不同的... 目的分析保留后交叉韧带型(CR)假体与后交叉韧带替代型(PS)假体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中采用不同的假体将其分为CR假体组(40例,CR假体)和PS假体组(40例,PS假体)。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CR假体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PS假体组,术后第3天的疼痛评分低于PS假体组,住院时长短于PS假体组(P<0.05)。CR假体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PS假体组(P<0.05)。术后3、6个月,CR假体组的膝关节肌肉力量总功值及平均功率均低于PS假体组(P<0.05)。术后1、3、6个月,CR假体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SS)评分均低于PS假体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假体选择中,CR假体较之PS假体可最大程度保留本体感觉,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其术后膝关节肌肉力量与功能的恢复效果低于PS假体,可见两者各有优势与缺点,在临床选择中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并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假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 保留后交叉韧带型 后交叉韧带替代型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假体松动时滑膜液中的诊断性标志物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旭红 伍骥 +1 位作者 李松林 初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6期4782-4788,共7页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后的无菌性假体松动一直是全膝关节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否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时的腱糖蛋白c、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许多细胞因子的作用密切相关?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无菌性假体松动发生时假体滑膜液中白...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后的无菌性假体松动一直是全膝关节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否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时的腱糖蛋白c、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许多细胞因子的作用密切相关?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无菌性假体松动发生时假体滑膜液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腱糖蛋白c的表达。方法:实验组选择45例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患者,对照组为25例首次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实验排除炎性关节炎、二次关节炎感染至全身或自身免疫病以及合并肝炎、恶性肿瘤、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疾病史的患者。取各组患者假体滑膜液,Westernblot检测腱糖蛋白c剪切变异体的表达,ELISA分析假体滑膜液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腱糖蛋白c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假体松动后假体滑膜液中存在大的腱糖蛋白c突变体。假体松动后滑膜液中白细胞介素6、腱糖蛋白c的水平大约是对照组的3倍,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大约是对照组的2.5倍。证实假体松动后假体滑膜液中腱糖蛋白c的含量升高,提示腱糖蛋白c可以作为诊断假体松动有效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植入物 人工 关节置换 无菌松动 滑膜液 腱糖蛋白c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标志物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吴炳友 万千 +1 位作者 马海鱼 赵强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研究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外翻畸形治疗中应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外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所用假体的不同分为两组,A... 目的:研究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外翻畸形治疗中应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外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所用假体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46例)给予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B组(46例)给予后方稳定型假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膝外翻角、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水平。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7,P<0.05);术后2周,A组膝外翻角小于B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5、2.080,P<0.05);术后3个月,A组膝关节评分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2.003、3.001,P<0.05);术后3个月,A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生理机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4、2.617、2.519,P<0.05)。结论: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后方稳定型假体行TKA治疗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前者术中出血量更少,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 膝外翻畸形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下载PDF
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与感染性假体松动的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张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99m)TC-MDP骨血流、血池、静态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与感染性假体松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2例疑似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进行常规检查)与实验组(11例,进行^(99m)TC... 目的探讨^(99m)TC-MDP骨血流、血池、静态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与感染性假体松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2例疑似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进行常规检查)与实验组(11例,进行^(99m)TC-MDP骨三项同位素扫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64%(P<0.05)。结论 ^(99m)TC-MDP骨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对诊断无菌性假体松动和感染性假体松动有较高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松动 放射核素显像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陈攀宇 黄治龙 +2 位作者 杨茂祥 曾垂剑 李伟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效果,对比部分翻修与全部翻修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15例织金县人民医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翻修术,并根据翻修程度将... 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效果,对比部分翻修与全部翻修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15例织金县人民医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翻修术,并根据翻修程度将患者分为部分翻修组(6例)与全部翻修组(9例)。比较不同翻修类型手术相关指标及临床指标。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均提高,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双下肢差值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输血量、术后KS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翻修组手术时间更短,血红蛋白(Hb)减少量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的近期疗效显著,且保留部分稳定膝关节假体的部分翻修术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Hb丢失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翻修术 体无松动
下载PDF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易晗 刘蒙飞 +3 位作者 苏巴提江·帕尔哈提 高健 雷鹏飞 孙荣鑫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佳方法,虽然初次TKA的15年生存率高达96%[1],但仍可能因种种原因进行翻修[2]。随着初次TKA患者数量不断增加[3-4],研究发现感染是其早期失败的主要原因,...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佳方法,虽然初次TKA的15年生存率高达96%[1],但仍可能因种种原因进行翻修[2]。随着初次TKA患者数量不断增加[3-4],研究发现感染是其早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无菌性松动是最常见的原因[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关节 无菌松动 膝关节置换术 患者数量 TKA 胫骨 固定方式 早期失败
下载PDF
透视立体影像分析技术在假体无菌性松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杨涵 雷浩 +6 位作者 徐彼得 吴淏 马寻君 皇艳波 毛远青 张经纬 王金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068,共8页
目的·验证基于2D‒3D配准的透视立体影像分析(fluoroscopic stereophotogrammetric analysis,FSA)技术在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早期迁移检测的精度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通过图像合成实验验证以光源为中心和以投影物体为中心的... 目的·验证基于2D‒3D配准的透视立体影像分析(fluoroscopic stereophotogrammetric analysis,FSA)技术在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早期迁移检测的精度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通过图像合成实验验证以光源为中心和以投影物体为中心的二维(two dimension,2D)‒三维(three dimension,3D)配准算法在不同工况下FSA技术的精度,通过真实模型实验验证临床应用可行性。图像合成实验通过在虚拟环境下建立与真实环境参数相同的透视投影,记录3D模型(骨或假体)在六自由度变换时的2D透视图像,使用不同的2D‒3D配准算法还原3D模型的六自由度变换,计算配准算法的误差。真实模型验证通过骨‒假体高精度迁移模拟器模拟关节置换术后骨与假体之间的迁移,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及光学扫描重建骨或假体的3D模型,使用透视设备拍摄假体迁移前后的2D透视图像,再通过基于2D‒3D配准的FSA技术还原假体的迁移,计算FSA技术的误差。结果·以光源为中心的2D‒3D配准算法在不同工况下的精度均高于以投影物体为中心的算法。配准初始条件较好时,以光源为中心的算法与以投影物体为中心的算法相比:旋转误差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1);位移误差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并且,以光源为中心的算法满足临床应用要求所需的相似度更低、配准次数更少。结论·基于2D‒3D配准的FSA技术在人工关节假体早期迁移检测中精度满足临床应用要求。该技术可通过检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的早期迁移预警假体的晚期无菌性松动,有望通过进一步研究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无菌松动 早期迁移检测 透视分析技术
下载PDF
3D打印截骨导板在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多半径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迪 司丽娜 +5 位作者 武丽珠 王建华 罗金伟 常乾坤 吕永明 杨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重度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多半径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创伤、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123例重度KOA患者,随...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重度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多半径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创伤、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123例重度KOA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2)。对照组行多半径假体TKA,观察组行3D打印截骨导板下多半径假体TKA。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比较两组手术创伤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皮质醇(Cor)、肌酸激酶(CK)]、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EG2)、β-内啡肽(β-EP)]、关节功能(HSS)、膝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角度。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2)术后5 d,观察组血清IL-1β、Cor、CK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3)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β-EP高于对照组,PEG2、S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4)术后1、3个月两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角度高于术前(P <0.05);(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1%vs. 14.75%,P <0.05)。结论 3D打印截骨导板在重度KOA患者多半径假体TKA中效果确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且手术炎症应激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膝骨关节 3D打印截骨导板 多半径 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创伤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常用假体材料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覃小东 李朝健 符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257-2260,共4页
背景:理想的假体材料对人工膝关节的功能、预后至关重要。目的:评价各种人工膝关节生物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其生物相容性,寻找合理的膝关节替代物。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9-01/... 背景:理想的假体材料对人工膝关节的功能、预后至关重要。目的:评价各种人工膝关节生物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其生物相容性,寻找合理的膝关节替代物。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9-01/2009-12有关生物材料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组织工程,人工膝关节,生物材料"。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17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传统的金属和骨水泥材料仍广泛运用于人工膝关节假体中,随着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合成生物材料相继出现。近来出现了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生物陶瓷及高分子复合材料,但存在易磨损的缺点,改进上述材料的缺点,寻求理想的人工膝关节假体材料是当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虽然传统的金属、骨水泥、生物陶瓷及高分子复合材料均在临床上大量应用于人工膝关节,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理想的人工膝关节假体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 材料 生物相容 人工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髋-膝-踝角及股骨假体角与假体松动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耘豪 钟镇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1期2980-2984,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髋-膝-踝角及股骨假体角与假体松动率的相关性。方法对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5例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前后髋-膝-踝角、股骨假体角及假... 目的分析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髋-膝-踝角及股骨假体角与假体松动率的相关性。方法对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5例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前后髋-膝-踝角、股骨假体角及假体松动率、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5例患者(共117膝)按髋-膝-踝角大小分为内翻组(34例,41膝,髋-膝-踝角<177°)、中立组(41例,49膝,髋-膝-踝角177°~183°)、外翻组(20例,27膝,髋-膝-踝角>183°)。将95例患者(共117膝)按股骨假体角大小分为股内翻组(31例,35膝,股骨假体角<87°)、股中立组(45例,56膝,股骨假体角87°~93°)、股外翻组(19例,26膝,股骨假体角>93°)。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髋-膝-踝角及股骨假体角与假体松动率的相关性。结果与术前相比,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髋-膝-踝角、股骨假体角、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立组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内翻组和外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中立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股内翻组和股外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髋-膝-踝角、股骨假体角与假体松动率不具有相关性(r=-0.113,-0.109,P>0.05)。结论中立位依然是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恢复力线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髋-膝-踝角 股骨 松动
下载PDF
不同生物标记物预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与无菌性松动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玉革 王国栋 +2 位作者 张元民 赵晓伟 牛帅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4期7097-7102,共6页
背景: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后一种难以处理的并发症,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寻找到一种反应快速的、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可显著优化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过程。目的:监测血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并... 背景: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后一种难以处理的并发症,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寻找到一种反应快速的、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可显著优化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过程。目的:监测血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并与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明确上述指标鉴别关节置换后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招募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关节置换后疼痛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患者81例。所有的感染患者修复手术分为两期,一期彻底清创,安装临时占位器,平均3个月后进行二期重建。术前1 d采集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脂多糖结合蛋白、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术中采集滑膜及假体周围假包膜的样本,行细菌及组织形态学检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与结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最大,为0.962,95%置信区间0.924-1.000,诊断价值最佳,此时的临界值为23.5μg/L,表明术前患者血脂多糖结合蛋白超过23.5μg/L时,诊断为假体周围感染的可能最大;其次是C-反应蛋白,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为0.871;而白细胞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接近0.5,术前根据白细胞计数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价值不大。提示检测脂多糖结合蛋白对于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它对假体周围感染的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人工 感染 关节置换 脂多糖结合蛋白 周围感染 无菌松动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当归续断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防治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贾丙申 焦拓 +1 位作者 纪志华 付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观察当归续断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防治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拟定接受THA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 目的观察当归续断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防治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拟定接受THA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喷鼻治疗,观察组49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续断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2组术后1年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率,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髋关节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率为6.12%(3/49),对照组为18.75%(9/4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时段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2个月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中单项评分与总分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当归续断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可有效降低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率,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机制可能与改善骨密度和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续断汤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体无松动 骨代谢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的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在治疗骨性关节炎中的疗效 被引量:4
18
作者 胥成平 向艾力 +2 位作者 宋鑫 白云鹏 李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4期3658-3661,共4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的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在治疗骨性关节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治疗并初次接受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骨水泥型假体的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组(骨水泥型假体组)...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的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在治疗骨性关节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治疗并初次接受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骨水泥型假体的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组(骨水泥型假体组)和非骨水泥型假体的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组(非骨水泥型假体组),每组各45例,术后随访1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骨水泥型假体组的手术时间比非骨水泥型假体组长,住院时间比非骨水泥型假体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近期膝关节功能评分(HSS)高于非骨水泥型假体组,远期HSS低于非骨水泥型假体组,近期效果优于非骨水泥型假体组,远期效果较非骨水泥型假体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假体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近期效果优于非骨水泥型假体,远期效果差于非骨水泥型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型 非骨水泥型 膝关节关节 表面置换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星星 周临东 +1 位作者 杜斌 沈计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48-250,共3页
人工关节置换是作为一种重建关节功能有效的方法之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随着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的延长,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受限的最主要原因,并严重妨碍了人工关节的发展和推广。尽管对于人工... 人工关节置换是作为一种重建关节功能有效的方法之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随着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的延长,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受限的最主要原因,并严重妨碍了人工关节的发展和推广。尽管对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基础和临床研究很多,但其确切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无菌松动
下载PDF
破骨细胞性骨溶解与关节假体无菌松动 被引量:6
20
作者 贾庆卫 孙俊英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19-620,共2页
关键词 破骨细胞骨溶解 关节体无松动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