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李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06-009,共4页
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2022年1月~2023年12月,60例),常规护理方案(对象: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象:观察组),效果分析。结果 ... 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2022年1月~2023年12月,60例),常规护理方案(对象: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象:观察组),效果分析。结果 观察组指标(①HSS评分、②Barthel指数、③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④术后3d、7d患侧上周径、患侧下周径)更佳(P均<0.05)。结论 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疼痛症状和患肢肿胀症状,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膝关节功能 疼痛症状 患肢肿胀症状
下载PDF
双反牵引复位器联合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陈艺鹏 康鹏飞 +2 位作者 许文生 赖煌杰 陈贤伟 《医疗装备》 2025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比较双反牵引复位器联合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ORIF)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于医院行内固定术治疗的7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ORI... 目的比较双反牵引复位器联合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ORIF)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于医院行内固定术治疗的7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ORIF治疗,试验组给予双反牵引复位器联合ORIF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情况[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 h静息状态及术后6、24 h活动状态,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静息状态及术后12 h活动状态,试验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12个月,试验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反牵引复位器联合ORIF治疗有利于加快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内固定术 双反牵引复位器 复位钢板螺钉
下载PDF
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3
作者 陈陶 杨挺伟 +1 位作者 冯敏 罗文丽 《中外医疗》 2025年第6期104-108,共5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康复活动中,应用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宜兴市善卷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 目的研究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康复活动中,应用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宜兴市善卷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开展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为(2.85±0.46)分、(1.72±0.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3±0.51)分、(3.09±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095,26.934;P均<0.05)。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出院后3个月服药依从性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应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可缓解疼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 生活质量 膝关节周围骨折
下载PDF
未成年膝关节周围骨折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郑艳 彭琳瑞 赵华国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通过对未成年膝关节周围骨折(fracture around knee joint,FAKJ)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影响FAKJ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对364例FAKJ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居住环境、受伤原因、骨折... 目的:通过对未成年膝关节周围骨折(fracture around knee joint,FAKJ)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影响FAKJ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对364例FAKJ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居住环境、受伤原因、骨折类型、骨折治疗方式、制动时间、康复师指导、患者依从性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FAKJ的危险因素。观察结果为随访期间内患侧肢体出现疼痛、关节活动减少或跛行之一,定义为FAKJ恢复不良。结果:364例FAKJ患者中出现恢复不良51例(14.01%),膝关节活动受限35例(9.61%),膝关节疼痛10例(2.75%),功能性跛行5例(1.37%),再骨折1例(0.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制动时间、患者依从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岁[OR=1.512,95%CI(1.019,2.118),P<0.05],胫骨近端骨折[OR=3.813,95%CI(3.189,5.334),P<0.05],制动时间≥4周[OR=1.299,95%CI(1.081,8.418),P<0.05]和依从性差[OR=1.282,95%CI(1.119,3.921),P<0.05]是影响FAKJ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7岁)、胫骨近端骨折、制动时间≥4周和依从性差是影响患者FAKJ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可帮助临床医生筛选高风险患者以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关节僵硬 疼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护理干预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5
作者 李五妹 刘兰英 李周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护理干预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随访共得到48例...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护理干预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随访共得到48例患者完整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治疗3 d、7 d后,观察组患者患侧上、下周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后,观察组患者患侧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周、5周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膝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3周、5周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膝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护理配合实施雷火灸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疼痛,促进康复,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膝关节周围骨折 术后康复 中医护理 肿胀 疼痛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6
作者 林敏 吴文永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试验... 目的 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试验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膝关节功能(HSS)各子项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疼痛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42.0%(P <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P <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膝关节周围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鸡尾酒疗法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周鹏飞 李城至 韦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鸡尾酒疗法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膝关节周围骨折(FAK)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病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86例FAK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将2020年1月1日至... 目的探讨鸡尾酒疗法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膝关节周围骨折(FAK)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病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86例FAK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收集的病例纳入对照组(n=44),在围手术期给予ERAS干预并于术中相同部位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将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的病例纳入研究组(n=42),在围手术期给与ERAS干预并于术中行鸡尾酒局部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满意度及术后12 h内阿片类药物镇痛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ROM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镇痛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12 h内阿片类药物镇痛的补救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尾酒疗法联合ERAS理念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并有效缓解FAK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加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尾酒疗法 加速康复外科 膝关节 膝关节周围骨折
下载PDF
三期功能锻炼联合中医三期用药对膝关节周围骨折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刘德明 席云卫 +3 位作者 赵林钢 马勇 朱垚 许春彦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293-3300,共8页
目的:分析采用三期功能锻炼联合中医三期用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三期功能锻炼联合中医三期... 目的:分析采用三期功能锻炼联合中医三期用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三期功能锻炼联合中医三期用药方案。术后2周、4周、1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S)、HSS膝关节评分。术后1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与术前对比,两组患者LKSS评分、HS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各时间点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均获得了较高的治疗优良率,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3个月内骨折临床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三期功能锻炼联合中医三期用药的渐进式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防止膝关节粘连强直,增加膝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加速膝关节周围骨折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中医三期用药 三期功能锻炼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因素分析:基于PSM法
9
作者 卢家宁 贾金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2期2156-2161,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43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分为发生组(n=69)和...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43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分为发生组(n=69)和未发生组(n=36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于PSM匹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匹配后发生组(n=67)和未发生组(n=67)一般资料,并对其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16.01%(69/431);匹配前两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BMI)、致伤方式、骨折分型、合并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半月板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机械轴对线偏移程度、术中解剖复位方面存在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除致伤方式外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OR=1.565,95%CI:1.070~2.289)、骨折分型(OR=1.669,95%CI:1.179~2.361)、合并糖尿病(OR=1.619,95%CI:1.167~0.246)、骨质疏松症(OR=1.645,95%CI:1.168~2.319)、半月板损伤(OR=1.657,95%CI:1.190~2.308)、受伤至手术时间(OR=1.706,95%CI:1.194~2.437)、机械轴对线偏移程度(OR=1.687,95%CI:1.195~2.382)、术中骨折非解剖复位(OR=2.012,95%CI:1.305~3.102)是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MI、骨折分型、合并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半月板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机械轴对线偏移程度、术中解剖复位是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膝关节周围骨折 内固定 创伤性关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关节康复器具的综合康复干预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10
作者 贾海丽 崔亚丽 +2 位作者 张雪华 韩秋珍 王双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36期79-82,87,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关节康复器具的综合康复干预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 目的 分析基于关节康复器具的综合康复干预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关节康复器具的综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1、2、4周及随访3个月的关节活动度(RO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关节康复器具的综合康复干预,可提高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康复器具 综合康复 膝关节周围骨折 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李红斌 罗艳敏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以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以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膝关节 微创手术 并发症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远程康复治疗在单侧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2
作者 用明金 王承烁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远程康复治疗运用在单侧膝关节周围骨折(FAK)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康复模式替代门诊康复。方法46例单侧FAK内固定术后患者,按照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均实施... 目的观察远程康复治疗运用在单侧膝关节周围骨折(FAK)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康复模式替代门诊康复。方法46例单侧FAK内固定术后患者,按照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均实施常规护理、康复指导及健康宣教。对照组患者到医院门诊与治疗师面对面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出院前与治疗师相互添加微信并建立远程康复组群聊进行远程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为(62.22±6.90)分,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51.55±7.92)分;观察组MBI评分为(62.50±6.17)分,HSS评分为(52.45±8.04)分。治疗后,对照组MBI评分为(91.66±5.42)分,HSS评分为(88.83±6.34)分;观察组MBI评分为(90.75±4.94)分,HSS评分为(88.30±6.05)分。治疗后,两组患者HSS评分与MBI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S评分与M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康复应用在单侧FAK内固定术后患者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且由于远程康复独特的优点,使其可以作为门诊康复治疗的替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康复 膝关节周围骨折 内固定术 康复指导
下载PDF
功能锻炼路径表联合ERAS理念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吴晓婷 蔡英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路径表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干预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风险、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接收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的6...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路径表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干预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风险、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接收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的6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A组、B组,各34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路径表联合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膝关节活动度(ROM)、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ROM、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4%,低于A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高于A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路径表联合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锻炼路径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 膝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振强 李海勇 刘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1期61-63,68,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持续被动活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12±0.09)分,低于对照组的(2.45±0.24)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为(80.04±3.27)分,高于对照的(70.73±4.0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20.23±12.55)°,大于对照组的(105.15±10.42)°,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44.97±4.64)分,高于对照组的(38.84±3.4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持续被动活动治疗可有效减轻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增大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机体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本体感觉训练 持续被动活动 疼痛程度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15
作者 洪志群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2024年5月就诊于莆田九十五医院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并将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总计60例,按随机分组法将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分组,由其中30... 目的:分析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2024年5月就诊于莆田九十五医院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并将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总计60例,按随机分组法将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分组,由其中30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组成常规组,由另外30例接受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的患者组成研究组,并设置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作为评价标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手术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更高,且疼痛VAS评分更低,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推荐使用关节镜下的微创技术进行治疗,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及膝关节的功能评分,并能有效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微创技术 膝关节周围骨折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6
16
作者 张英泽 冯和林 李增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周围骨折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股骨髁上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各60例,髌骨骨折32例。治疗组以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周围骨折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股骨髁上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各60例,髌骨骨折32例。治疗组以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均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结果: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康复训练 主动运动 被动运动 Lysholm膝关节评分 膝关节活动范围
下载PDF
CPM活动器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欢 韦兆祥 朱亚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手术后 CPM活动器 康复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动脉损伤救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国兵 耿成龙 +5 位作者 王怀云 李秋举 李远东 陈祥 徐建平 陈雄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54-256,276,共4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动脉损伤的保肢治疗过程及功能恢复情况,探讨保肢手术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动脉损伤患者,急诊行骨折固定、腘动、静脉探查修复术,2例行大腿下段1例行膝关节水平截肢术,其余患者的肢体经...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动脉损伤的保肢治疗过程及功能恢复情况,探讨保肢手术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动脉损伤患者,急诊行骨折固定、腘动、静脉探查修复术,2例行大腿下段1例行膝关节水平截肢术,其余患者的肢体经3-5次(平均4次)手术治疗,肢体得以保留。3例患者的肢体软组织缺损经行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其余患者的软组织缺损经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或局部直接随意筋膜皮瓣转移修复。术后随访12-24(16±2.39)个月。参照Puno等的标准对康复后肢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无死亡,3例患者行患肢截肢,24例患者肢体得以保留,其中4例患者存在明显的足下垂、垂趾等畸形,功能评定为差。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动脉损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早诊断及早治疗,疑有腘动脉损伤者尽早探查;对伴有足踝部软组织及踝关节损伤,或足底难以恢复保护性感觉,估计小腿肌肉会发生广泛的坏死和感染者,应考虑一期行截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动脉损伤 截肢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玉华 茹江英 +4 位作者 胡传亮 徐长明 王长峰 杜广军 姜景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7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对83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膝关节周围骨折,首先采用可靠、快捷的方法稳定骨折;血管损伤分别行血管断端直接吻合术、大隐静脉逆转桥接修复术和人工血管修复术;神经损...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对83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膝关节周围骨折,首先采用可靠、快捷的方法稳定骨折;血管损伤分别行血管断端直接吻合术、大隐静脉逆转桥接修复术和人工血管修复术;神经损伤分别行神经松解术、直接修复缝合术及神经移植术。结果19例截肢;2例术后于吻合口处血栓形成,其中1例虽保住肢体,但遗留严重功能障碍。2例行人工血管修复术后因血栓广泛形成并发感染而失败。3例腓总神经损伤术后足背伸较差,其中1例遗留固定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结论及早诊断和处理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膝周骨折对改善预后固然重要,但同时需重视诸如骨折固定物的选择、修复顺序、血管吻合质量等影响修复成功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神经 损伤 修复 膝关节周围骨折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疼痛干预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戴五英 姜丽娟 +2 位作者 陈天喜 俞莲莲 朱玉琴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疼痛干预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膝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酮咯...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疼痛干预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膝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疼痛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膝关节屈曲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度、被动屈曲度均高手术前,且术后7 d时均高于术后3 d,而术后14 d时均高于术后7 d及术后3 d(P<0.05);且观察组术后3,7,14 d的膝关节屈曲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术后48 h时VAS评分低于术后24 h,术后72 h时VAS评分低于术后48 h及术后24 h(P<0.05);且观察组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实施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疼痛干预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提升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镇痛 疼痛干预 膝关节周围骨折 膝关节屈曲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