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的调控治疗机制及策略
1
作者 杨溢珂 任亚锋 +4 位作者 李冰 尚文雅 黄靖 郭佳 刘慧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85-3896,共12页
背景:细胞自噬通过自噬体-溶酶体降解途径来维持代谢和体内平衡,其与脊髓损伤后远端神经元细胞死亡和功能恢复受损密切相关,靶向细胞自噬来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是比较有前景的治疗方向。目的:对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细胞自... 背景:细胞自噬通过自噬体-溶酶体降解途径来维持代谢和体内平衡,其与脊髓损伤后远端神经元细胞死亡和功能恢复受损密切相关,靶向细胞自噬来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是比较有前景的治疗方向。目的:对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细胞自噬的相关调控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方法:以“spinal cord injury,autophagy,regulatory mechanisms,autophagy pathway,therapeutic target”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脊髓损伤,细胞自噬,调控机制,自噬通路,治疗靶点”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最终纳入133篇英文文献和4篇中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的一种,在脊髓损伤的进展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研究表明,适度激活或促进自噬能够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少数研究表明,过度激活自噬相反,会阻碍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②脊髓损伤后,PI3K/AKT/mTOR、MAPK、AMPK、p53信号通路及Beclin-1、ATG和LC3等因子正向或负向调节细胞自噬的发生发展。③促进或抑制自噬可能是调控创伤性脊髓损伤发病机制的有前景的治疗策略,西药氨氯地平、二甲双胍、米诺环素,中医药山楂叶总黄酮、白桦脂酸、氧化苦参碱、针灸,以及细胞外囊泡、外泌体、活性氧响应的复合纤维等作为细胞自噬的激活剂,通过激活细胞自噬,减轻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伤反应;而西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依拉达奉,中医药人参皂苷、针灸,以及水凝胶搭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为细胞自噬的抑制剂,通过抑制过度的细胞自噬来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④细胞自噬的相关调控因子之间相互联系,而细胞自噬对于脊髓损伤的双向作用使得调控细胞自噬的主导因素尚需进一步探讨。⑤以自噬作为脊髓损伤治疗靶点的研究多在动物模型中进行,尚无应用于临床领域的自噬相关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自噬 调控机制 自噬通路 治疗靶点 自噬激活 自噬抑制 组织工程 工程化细胞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对MPTP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作用
2
作者 周旭 逯冉冉 +2 位作者 任芳丽 彭小雨 杨新玲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8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 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8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及EGCG低剂量组[25 mg/(kg·d)]和EGCG高剂量组[50 mg/(kg·d)]。连续7 d腹腔注射MPTP 30 mg/(kg·d)制备PD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指标检测、Western blot方法分析EGCG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1)在行为学检测中,与模型组比较,经EGCG低、高治疗后小鼠的运动路程和速度得到明显改善(均P<0.001),经EGCG高剂量治疗组的小鼠在中心路程所占百分比中也呈现出显著优势(P<0.001)。(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α-突触核蛋白沉积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EGCG低、高剂量组均降低了α-突触核蛋白沉积(均P<0.001)。(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黑质区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均P<0.001),p6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01);经EGCG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EGCG低剂量组小鼠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P<0.001),p6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1),EGCG高剂量组小鼠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量有显著的增加(均P<0.001),p6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1)。结论EGCG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降低了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起到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自噬 自噬-溶酶体途径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生物学机制
3
作者 谢铱子 林雪莹 +4 位作者 张欣欣 黄秀芳 詹少锋 江勇 蔡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708-6716,共9页
背景:线粒体自噬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线粒体自噬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生物学机制,为临床特发性肺纤维化风险预测及亚型区分提供思路。方法:通过GEO和Reactome Pathway数据库等获取特发... 背景:线粒体自噬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线粒体自噬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生物学机制,为临床特发性肺纤维化风险预测及亚型区分提供思路。方法:通过GEO和Reactome Pathway数据库等获取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基于组间差异、随机森林模型筛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线粒体自噬特征基因。采用g:Profiler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Reactome、WIKI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共识聚类法区分特发性肺纤维化线粒体自噬亚型,进行亚型间免疫浸润分析,并筛选出线粒体自噬关键基因。最后,通过列线图模型量化线粒体自噬关键基因对临床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并探索线粒体自噬关键基因与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特发性肺纤维化中与线粒体自噬相关的基因共13个,经组间差异、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线粒体自噬特征基因5个,分别是PINK1、RPS27A、SRC、HIF1A和CDH6;②GO分析主要涉及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细胞对缺氧的反应;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PINK1-PRK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NOTCH信号通路、EGFR的信号传递和血管生成等;③HIF1A在不同特发性肺纤维化亚型间具有显著的表达差异,可能成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线粒体自噬亚型区分的关键基因;④免疫浸润分析提示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中性粒细胞与1型辅助性T细胞可能在不同亚型之间存在浸润差异,而HIF1A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⑤列线图模型提示通过HIF1A的表达水平可能预测临床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风险;⑥临床特征分析提示,HIF1A高表达患者可能肺功能更差,纤维化程度更严重。结果表明,PINK1、RPS27A、SRC、HIF1A和CDH6可能通过线粒体自噬影响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中HIF1A可能成为特发性肺纤维化风险预测及临床亚型区分的关键基因,且与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 自噬关键基因 亚型分析 富集分析 免疫浸润分析 肺功能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自噬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鸿雁 张译丹 +1 位作者 季威 刘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10-2318,共9页
背景:2型糖尿病损害肾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以保护肾脏;鸢尾素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恢复自噬,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目的:探讨运动能否通过抑制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背景:2型糖尿病损害肾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以保护肾脏;鸢尾素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恢复自噬,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目的:探讨运动能否通过抑制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来恢复自噬,改善肾损伤,以及分析不同方式运动产生影响的差异。方法:将6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和糖尿病组,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经过高脂高糖喂养加腹腔注射低剂量1%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糖尿病组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模型组、中强度持续运动组和高强度间歇运动组。两个运动组大鼠分别进行8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取材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大鼠空腹血糖,使用试剂盒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RT-PCR检测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Beclin-1、podocin、nephrin的基因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雷帕霉素靶蛋白及自噬标记蛋白LC3-1、LC3-2、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极显著性升高,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上升,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两种运动均能使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极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下降,胰岛素水平显著上升;与中强度持续运动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组胰岛素水平显著上升。②2型糖尿病大鼠podocin、nephrin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两种不同形式运动均能显著提高其表达;与高强度间歇运动组相比,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组足细胞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有进一步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③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2表达量以及LC3-2/LC3-1显著降低;两种不同形式运动均能使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雷帕霉素靶蛋白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2以及LC3-2/LC3-1显著升高;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Beclin-1、LC3-2以及LC3-2/LC3-1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但仅Beclin-1有显著性差异。④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肾脏足细胞损伤,自噬受到抑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密切相关。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可以保护糖尿病肾脏,减少足细胞损伤,促进自噬恢复,这可能与运动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恢复自噬的效果呈更优趋势,但足细胞蛋白表达稍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自噬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 PI3K AKT mTOR
下载PDF
SNARE复合物在自噬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彩银 刘源 +3 位作者 郭柔佳 卜晶晶 闫向丽 栗俞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4,共7页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保守的生理现象,在饥饿或营养缺乏时通过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以促进细胞存活。自噬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oluble N-elthylmaleimide-sensiti...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保守的生理现象,在饥饿或营养缺乏时通过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以促进细胞存活。自噬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oluble N-el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NARE)复合物是一种介导膜融合的蛋白质,在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SNARE复合物组装异常可引起自噬流阻滞,进而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和疾病的发生。本文对SNARE复合物在自噬过程的作用,以及在相关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为以SNARE复合物为靶点研究自噬和疾病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RE复合物 自噬 自噬 溶酶体
下载PDF
自噬在皮肤黑色素瘤中的双重效应及耐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罗文 吕明君 +2 位作者 张珍 张雪 姚志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CM)是一种由黑色素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高度恶性肿瘤,易发生远处转移,具有高致死率。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显著提高了晚期CM患者的生存率,但肿瘤耐药性限制了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自... 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CM)是一种由黑色素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高度恶性肿瘤,易发生远处转移,具有高致死率。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显著提高了晚期CM患者的生存率,但肿瘤耐药性限制了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自噬作为一种关键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在CM的致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自噬是利用溶酶体降解和再循环各种细胞组分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大量研究证实,自噬在CM中的作用复杂且具有争议性。在肿瘤发展早期阶段,自噬可能通过清除损伤的细胞组分,抑制肿瘤细胞异常增殖。但随着肿瘤的进展,自噬可能发挥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在晚期CM中,自噬的激活有助于肿瘤细胞在压力环境下存活。尤其是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突变的CM中,自噬活动常常增强,削弱BRAF抑制剂靶向治疗的效果。该文深入分析自噬在CM进展中的双重效应,并探讨自噬在CM耐药中的作用,以期为开发靶向治疗CM新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黑色素瘤 自噬 自噬相关蛋白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细胞自噬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中药调控机制
7
作者 周盼盼 崔应麟 +3 位作者 张文涛 王姝瑞 陈佳慧 杨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0-1658,共9页
背景:研究表明缺血诱发的细胞自噬失调是脑损伤的关键因素,自噬相关基因6、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p62等自噬关键蛋白参与神经元轴突变性、死亡、细胞内稳态维持等过程,对神经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目的:综述细胞自噬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 背景:研究表明缺血诱发的细胞自噬失调是脑损伤的关键因素,自噬相关基因6、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p62等自噬关键蛋白参与神经元轴突变性、死亡、细胞内稳态维持等过程,对神经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目的:综述细胞自噬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中药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以“缺血性中风,脑组织损伤,细胞自噬,信号通路,中药,复方,萜类,生物碱,黄酮,皂苷,木脂素,苯酞类等”为中文检索词,以“Ischemic stroke,brain tissue damage,cellular autophagy,signaling pathway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mpounds,terpenoids,alkaloids,flavonoids,saponins,lignans,phthalate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有关细胞自噬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中药调控机制的文献,排除与文章相关性不高、重复及过时的文献。共检索出1746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9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大量文献研究证实,细胞自噬在脑缺血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适度的自噬可促进细胞存活,过度自噬则加重脑损伤;而中药可在脑缺血的不同时期,通过调节PI3K/Akt/mTOR、AMPK-mTOR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调节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抑制神经元坏死、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损伤 细胞自噬 中医药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自噬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睿 梁跃 +4 位作者 白杨 张桂悦 王楠楠 乔松林 张改平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2-801,共10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一种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动脉炎病毒。PRRSV感染猪后引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导致妊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一种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动脉炎病毒。PRRSV感染猪后引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以及各年龄段猪呼吸系统疾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全面解析PRRSV感染机制有助于防控PRRS,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自噬是一种依赖于溶酶体对异常蛋白质、受损细胞器、入侵病原微生物等进行降解回收的过程,包括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3种类型。其中,巨自噬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自噬类型,可进一步分为非选择性自噬和选择性自噬。自噬在维持细胞稳态、控制细胞器质量、运输胞内物质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自噬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能够清除入侵宿主细胞的病毒;然而,病毒进化出一系列策略拮抗自噬降解甚至利用自噬为自身感染服务。文章通过笔者自身的研究经历和近年来自噬在PRRSV感染过程中的研究报道,系统梳理介绍了自噬在PRRSV感染中发挥的双重作用:一方面,PRRSV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包括内质网自噬、线粒体自噬、聚集体自噬、脂噬等选择性自噬在内的巨自噬和CMA,随后这些诱导的巨自噬和CMA参与PRRSV复制、拮抗细胞凋亡、抑制宿主免疫反应等过程促进病毒感染;另一方面,宿主细胞通过内质网自噬等选择性巨自噬和CMA降解PRRSV非结构蛋白、激活抗病毒免疫应答等抑制病毒感染,以期从自噬角度深入揭示PRRSV感染机制。另外,文章还通过总结自噬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提出该研究领域仍然存在争议或尚未解答的科学问题,为今后研究提供线索;同时通过列举靶向自噬的抗病毒研究,提出自噬可作为抗PRRSV策略研发的潜在靶点,为防控PRRS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感染 自噬 作用机制 抗病毒靶点
下载PDF
纤毛生成与自噬的分子机制探究及疾病治疗前景
9
作者 胡昊良 汪锦 +4 位作者 刘佳妍 黄仕芳 李玉婷 陈哲 陈临溪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1-637,共7页
初级纤毛是细胞中的一种感受性细胞器,在其生成和运输过程中参与调控细胞自噬、分解代谢等生物学过程。自噬则是一种细胞自我保护的机制,通过清除受损细胞器、蛋白质聚集和病毒来维持细胞内稳态。结合近期研究报道,本综述全面阐述了初... 初级纤毛是细胞中的一种感受性细胞器,在其生成和运输过程中参与调控细胞自噬、分解代谢等生物学过程。自噬则是一种细胞自我保护的机制,通过清除受损细胞器、蛋白质聚集和病毒来维持细胞内稳态。结合近期研究报道,本综述全面阐述了初级纤毛与自噬之间存在的复杂双向串扰,即纤毛依赖的信号通路对于激活细胞自噬至关重要,自噬能够通过降解特定纤毛蛋白来调节纤毛的生成和长度。此外,初级纤毛和自噬的失调参与到多囊肾病、结节性硬化症等多种纤毛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在药物治疗方面,该文对靶向纤毛生成的小分子抑制剂进行了全面总结,如细胞骨架药物、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等。尽管该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使用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开发高度特异性的靶向纤毛生成小分子抑制剂、以及纤毛病和相关癌症的治疗指明了方向。综上,该文通过系统性探讨了纤毛生成、自噬、及其关联疾病和治疗药物,为未来深入阐明纤毛生成与自噬的互作网络、探索其在疾病发展中的病理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 自噬 纤毛形成 纤毛相关疾病 小分子抑制剂 选择性自噬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对ERCP术后胰腺炎大鼠胰腺自噬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陈萌 蔡淦 +5 位作者 龚彪 张晞文 吕婵 李涛 胡永红 李甫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9-766,共8页
目的探索芍药甘草汤调控胰腺自噬水平预防泛影葡胺诱导大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机制研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低、高剂量组(1.5、3.0 g/kg),消炎痛栓组。采用恒压向胰胆管注射泛影葡胺以诱导大... 目的探索芍药甘草汤调控胰腺自噬水平预防泛影葡胺诱导大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机制研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低、高剂量组(1.5、3.0 g/kg),消炎痛栓组。采用恒压向胰胆管注射泛影葡胺以诱导大鼠ERCP术后胰腺炎模型。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炎性细胞浸润、胰腺组织出血及坏死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MS、IL-1β、IL-6、IL-8、TNF-α、IL-10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胰腺腺泡细胞自噬泡情况;IHC法检测胰腺组织Beclin1、TRAF2、p-JNK表达;RT-qPCR法检测胰腺组织Beclin1、TRAF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Beclin1、LC3B、p62、p-JNK、TRAF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甘草汤高剂量组大鼠胰腺组织无明显出血,腺泡细胞及间质水肿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血清AMS活性及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腺泡细胞内自噬小体数量减少,Beclin1、LC3、p62、TRAF2、p-JNK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可通过改善胰腺组织损伤,降低血清炎性反应水平,干预胰腺腺泡细胞异常自噬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且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RAF2蛋白表达、干预p-JNK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ERCP术后胰腺炎 自噬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戴昕晴 林德健(综述) 徐海霞(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4,共7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目前心力衰竭中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尚不明确。心肌细胞的主要能量来自于线粒体,包括产生三磷酸腺苷和参与能量代谢,因此...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目前心力衰竭中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尚不明确。心肌细胞的主要能量来自于线粒体,包括产生三磷酸腺苷和参与能量代谢,因此线粒体完整性和功能丧失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线粒体自噬是一种细胞内针对衰老或损伤线粒体的选择性降解机制,在细胞的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文章主要就线粒体自噬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线粒体自噬的定义与分子机制,线粒体自噬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自噬 线粒体自噬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蠲痹汤含药血清调控线粒体自噬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12
作者 郑永智 陈飞飞 +2 位作者 康乾 晋春阳 王若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82-2891,共10页
背景: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缺陷会引起细胞凋亡和基质消失等软骨细胞退行性病变的变化。目的:探讨蠲痹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给予生理盐水、... 背景: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缺陷会引起细胞凋亡和基质消失等软骨细胞退行性病变的变化。目的:探讨蠲痹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给予生理盐水、蠲痹汤低、中、高剂量(1.24,2.48,4.96 g/kg)、塞来昔布(阳性药物),连续灌胃2周后获得含药血清。①分离软骨细胞,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组、蠲痹汤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及阳性药物血清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双染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磷酸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TEN诱导激酶1/Parkin通路相关蛋白和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3表达、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②分别采用PTEN诱导激酶1 siRNA和Compound C进行干预,探究AMPK/PTEN诱导激酶1/Parkin通路在蠲痹汤含药血清调控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1β组软骨细胞存活率、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磷酸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PTEN诱导激酶1、Parkin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蛋白水平以及线粒体自噬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3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白细胞介素1β组比较,蠲痹汤各剂量含药血清组和阳性药物血清组上述各项指标呈现相反的变化(P<0.05);②PTEN诱导激酶1 siRNA可显著抑制蠲痹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处理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降低蠲痹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与凋亡的保护作用;Compound C逆转了蠲痹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处理软骨细胞中PTEN诱导激酶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论:蠲痹汤含药血清通过影响线粒体自噬水平来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和凋亡,从而减轻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退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PTEN诱导激酶1/Parkin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痹汤 软骨细胞 线粒体自噬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AMPK PTEN诱导激酶1/Parkin
下载PDF
机器学习联合生物信息学筛选与自噬相关的肺纤维化关键基因及实验验证
13
作者 巩月红 王梦君 +6 位作者 任航 郑辉 孙佳佳 刘军鹏 张飞 杨建华 胡君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5期7679-7689,共11页
背景:肺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是及时开展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的基础,因此,探索并发现能够有效应用于肺纤维化早期诊断的理想生物标志物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肺纤维化过程中涉及的与自噬相关关键基因进行深... 背景:肺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是及时开展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的基础,因此,探索并发现能够有效应用于肺纤维化早期诊断的理想生物标志物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肺纤维化过程中涉及的与自噬相关关键基因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与自噬相关的肺纤维化核心基因是否可以作为评估肺纤维化进展中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基于GEO数据库(是由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开发和维护的一个公共数据库,用于存储和共享生物信息学数据)下载肺纤维化GSE24206和GSE110147两个数据集,利用R软件中的“limma”包将两组基因表达矩阵归一化处理。从GeneCards数据库(由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创建,该知识库自动整合了约200个Web来源的以基因为中心的数据,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遗传、临床和功能信息)提取自噬相关基因集;对肺纤维化数据集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将差异基因与自噬基因集交叉对比提取共同基因,识别肺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的自噬基因。交集基因通过GO、KEGG进行功能富集和细胞免疫浸润分析。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机器学习筛选与自噬相关的肺纤维化核心基因,并对核心基因进行集富集分析。将筛选出的核心基因构建诊断模型,用校准曲线来评估线形图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外部数据集GSE21369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验证与自噬相关的肺纤维化基因的表达特征,通过Coremine数据库预测与基因IL6、COL1A2相关的中药。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处理造模,利用qRT-PCR技术验证IL6、COL1A2在模型细胞中的相对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获得肺纤维化差异基因51个、与自噬基因交集基因25个,GO分析显示25个交集基因与细胞外基质组织、胶原代谢过程、胶原原纤维组织、生长因子结合等过程有关,KEGG分析显示25个交集基因主要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有关;②免疫浸润分析发现,肺纤维化组活化记忆性CD4+T细胞、M0巨噬细胞、静息树突状细胞表达显著升高(P<0.05),呈强相关性;③共筛选出2个参与肺纤维化进展的自噬特征基因:COL1A2、IL6,列线图模型显示两核心基因预测肺纤维化的发病较为准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2个特征基因均具有诊断意义;COL1A2、IL6与细胞周期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相关;预测到与COL1A2、IL6相关的中药共20味,功效以清热解毒、活血行气为主;细胞实验验证了COL1A2、IL6在肺纤维化中高表达。结果表明:COL1A2、IL6可能是肺纤维化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但是它们与肺纤维化相关的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自噬 机器学习 生物信息学 免疫浸润 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 基因富集分析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血红素氧化酶1调控自噬对脓肿分枝杆菌胞内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刘爱凤 罗海军 +1 位作者 谢仁峰 马小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3-87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O-1)调控自噬对脓肿分枝杆菌(M.abs)胞内生长的影响。方法:M.abs标准株ATCC19977按照指定的感染复数(MOI)刺激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特定时间,Western blot检测HO-1蛋白表达水平和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Ⅱ、p62...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O-1)调控自噬对脓肿分枝杆菌(M.abs)胞内生长的影响。方法:M.abs标准株ATCC19977按照指定的感染复数(MOI)刺激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特定时间,Western blot检测HO-1蛋白表达水平和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Ⅱ、p6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HO-1特异性诱导剂CoPP和酶活性抑制剂SnPP预处理巨噬细胞12 h,加入M.abs共孵育2 h,阿米卡星去除胞外菌后继续培养至指定时间,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LysoTracker Red检测HO-1蛋白与自噬相关蛋白的调节关系;菌落计数、ELISA分别检测细胞内细菌存活情况和TNF-α分泌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abs能诱导HO-1和Atg5、LC3Ⅱ、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HO-1过表达和抑制能有效调控M.abs诱导的Atg5、LC3Ⅱ和p62表达。LysoTracker Red、菌落计数和ELISA结果显示,SnPP促进细胞内溶酶体增加,显著抑制M.abs胞内繁殖并减少TNF-α分泌。结论:抑制HO-1能增强M.abs诱导的自噬流,减少M.abs胞内生长,为研发以抑制HO-1为靶点的靶向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分枝杆菌 血红素氧化酶1 自噬 菌落计数
下载PDF
银杏黄酮苷介导NR4A2/p53/Bax通路调控自噬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15
作者 李涵 魏东升 +3 位作者 曹慧敏 吴欣悦 韩叶蕾 张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苷减轻H9c2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3-甲基腺嘌呤(3-MA,自噬抑制剂)组、LPS+银杏黄酮苷组和LPS+3-MA+银杏黄酮苷组。采用CCK-8法及细胞毒性检测法检测细胞活力以及细胞...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苷减轻H9c2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3-甲基腺嘌呤(3-MA,自噬抑制剂)组、LPS+银杏黄酮苷组和LPS+3-MA+银杏黄酮苷组。采用CCK-8法及细胞毒性检测法检测细胞活力以及细胞毒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LC3表达,细胞自噬染色(MDC)检测各组心肌细胞自噬小体形成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PCR检测NR4A2/p53/Bax通路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NR4A2、p53、Bax、LC3、Beclin-1、p62、cleaved caspase-3以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LPS组相比,银杏黄酮苷显著升高LC3荧光水平和MDC荧光强度,降低细胞凋亡率,上调NR4A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53、Bax mRNA和蛋白表达,提高了LC3、Beclin-1和Bcl-2蛋白表达,同时也降低了p62、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0.05);3-MA自噬抑制剂的干预进一步验证银杏黄酮苷通过调控自噬,对LPS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结论银杏黄酮苷通过调控NR4A2/p53/Bax通路增强自噬通量,减轻LPS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从而缓解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黄酮苷 H9C2细胞 自噬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丹寿汤调控mTOR/S6K通路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自噬及增殖、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于喜乐 卫爱武 +2 位作者 石少琦 崔天薇 宋红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丹寿汤调控mTOR/S6K通路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自噬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TR-8/Svneo分为对照组、丹寿汤低(丹寿汤-L,100μmol/mL)、中(丹寿汤-M,150μmol/mL)、高剂量(丹寿汤-H,200μmol/mL)组、mTOR通路激活... 目的探讨丹寿汤调控mTOR/S6K通路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自噬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TR-8/Svneo分为对照组、丹寿汤低(丹寿汤-L,100μmol/mL)、中(丹寿汤-M,150μmol/mL)、高剂量(丹寿汤-H,200μmol/mL)组、mTOR通路激活剂MHY1485(100 nmol/mL)组、丹寿汤-H+MHY1485组,处理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与迁移,观察自噬小体变化,检测LC3、p62、Beclin1 mRNA表达及mTOR/S6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丹寿汤组增殖率、侵袭、迁移率、自噬小体/细胞质总面积、LC3、Beclin1 mRNA、p-mTOR/mTOR、S6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p62 mRNA表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MHY1485组增殖率、侵袭、迁移率、自噬小体/细胞质总面积、LC3、Beclin1 mRNA、p-mTOR/mTOR、S6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凋亡率、p62 mRNA表达降低(均P<0.05);与丹寿汤-H组相比,丹寿汤-H+MHY1485组增殖率、侵袭、迁移率、自噬小体/细胞质总面积、LC3、Beclin1 mRNA、p-mTOR/mTOR、S6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凋亡率、p62 mRNA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丹寿汤调控mTOR/S6K通路抑制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自噬、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寿汤 mTOR/S6K通路 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自噬
下载PDF
抵当汤含药血清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自噬
17
作者 董妍妍 张可敬 +1 位作者 储俊 储全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69,共9页
目的观察抵当汤含药血清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GECs)自噬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连续过筛法结合胶原酶法提取... 目的观察抵当汤含药血清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GECs)自噬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连续过筛法结合胶原酶法提取与培养原代RGECs,使用第Ⅷ因子免疫荧光法对其鉴定。通过高糖培养基诱导RGECs模拟糖尿病环境下的细胞状态。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正常培养的RGECs)、高糖模型组(使用高糖培养基诱导的RGECs)、抵当汤组(在高糖诱导基础上加入抵当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的RGECs)、3-MA组(在高糖诱导基础上加入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的RGECs)和抵当汤+3-MA干预组(在高糖诱导基础上同时加入抵当汤含药血清和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的RGECs)。CCK-8法筛选最佳造模条件和含药血清干预浓度,利用单丹磺酰卡巴胺(MDC)法观察自噬囊泡荧光强度,RT-qPCR法检测Beclin-1、p62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I3K、p-Akt、p-mTOR、Beclin-1、p62、LC3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模型组RGECs自噬荧光信号减少,荧光强度降低,Beclin-1 mRNA表达减少,p62 mRNA表达升高,Beclin-1蛋白表达和LC3Ⅱ/Ⅰ水平下降,P6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上升(P<0.01);与高糖模型组比较,抵当汤组RGECs自噬荧光面积与强度明显升高,Beclin-1 mRNA表达上升,p62 mRNA表达下降,Beclin-1蛋白表达上升,p6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抵当汤含药血清可通过部分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RGECs的自噬,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抵当汤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肾小球内皮细胞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与NLRP3炎症小体的相互作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亦山 罗向霞 +1 位作者 苏莉 柳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05,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视网膜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维持视网膜细胞的功能稳态和防止氧化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核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视网膜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维持视网膜细胞的功能稳态和防止氧化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是DR中促炎性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线粒体自噬通过清除受损线粒体,减少线粒体源性活性氧(ROS)的过度产生,进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相反,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进一步加剧视网膜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因此,本文综述了线粒体自噬与NLRP3炎症小体在DR中的独立作用及其相互调控机制,为以线粒体自噬和NLRP3炎症小体为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线粒体自噬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Homer 1a过表达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神经损伤
19
作者 王远 王孟阳 +1 位作者 张修民 罗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Homer蛋白同源物1a(Homer 1a)过表达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TBI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Homer 1a过表达慢病毒(Lv-Homer 1a)组和Lv-Homer 1a联... 目的探讨Homer蛋白同源物1a(Homer 1a)过表达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TBI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Homer 1a过表达慢病毒(Lv-Homer 1a)组和Lv-Homer 1a联合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激动剂740 Y-P(Lv-Homer 1a联合740 Y-P)组,每组12只。于造模前5 d原位注射相应慢病毒至小鼠大脑皮层内,而740 Y-P于造模前1 d经腹腔注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构建TBI模型,并于术后72 h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测定小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和Nissl染色分别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神经元丢失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脑组织细胞自噬小体形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Homer 1a、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Beclin 1、PI3K、磷酸化的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的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小鼠mNSS和脑含水量显著升高,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神经元大量丢失,自噬小体形成增加,脑组织中Homer 1a、Beclin 1蛋白表达和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显著升高,而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显著降低。与TBI组比较,Lv-Homer 1a组小鼠mNSS和脑含水量降低,脑组织病理损伤和神经元丢失得到改善,自噬小体形成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增加,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降低。与Lv-Homer 1a组比较,Lv-Homer 1a联合740 Y-P组小鼠神经损伤加重,自噬小体形成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减少,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过表达Homer 1a可有效减轻TBI小鼠神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TBI) Homer 1a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黄芪甲苷通过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0
作者 马莉 赵俊杰 +2 位作者 王鹏 钱建华 李良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08,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通过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抑制氧化应激及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通过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抑制氧化应激及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sham、MCAO/R、AS-IV及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1,Mdivi-1)组。AS-IV及Mdivi-1组腹腔注射AS-IV(20 mg/kg,每天1次,连续7 d),Mdivi-1组同时给予Mdivi-1腹腔注射(1.2 mg·kg^(-1)·d^(-1)),sham和MCAO/R组则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Zea-Longa法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自噬,酶标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MCAO/R组大鼠经AS-IV治疗后,脑组织神经元及线粒体的损伤明显减轻,自噬小体增多(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亦明显减轻(P<0.05),PINK1、parkin及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ROS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Mdivi-1干预后则完全逆转了ASIV的作用,阻抑了PINK1/parkin通路的激活,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调,线粒体明显损伤,自噬小体减少,ROS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脑梗死体积增加,神经功能缺损加剧(P<0.05)。结论:AS-IV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线粒体自噬 氧化应激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