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3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1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9,共1页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和单位召开会商会,对2024年3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综合分析认为,随着气温升高,2024年3月份全国自...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和单位召开会商会,对2024年3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综合分析认为,随着气温升高,2024年3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较为复杂,华东、华中等部分地区强对流天气增多,洪涝风雹灾害风险增大,黄河内蒙古段2024年3月中旬将全线开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资源部 风雹灾害 中国气象局 黄河内蒙古段 强对流天气 气温升高 办公室
下载PDF
多维度呈现自然灾害风险全景 科学支撑“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的编制与展望
2
作者 吴圣楠 邹强 +2 位作者 王姣 雷雨 崔鹏 《中国减灾》 2023年第23期10-13,共4页
“一带一路”沿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灾害风险最大、灾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居高不下的自然灾害风险,严重威胁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可最... “一带一路”沿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灾害风险最大、灾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居高不下的自然灾害风险,严重威胁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风险造成的损失。作为“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国际合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针对典型自然灾害类型,以全球视角全景展示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时空格局。本文通过总结图集主要具备的四点特色,介绍了该图集的编制背景、内容、过程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地图 自然灾害种类 灾害风险 综合减灾 国际合作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 一带一路 编制背景
下载PDF
石油石化企业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系统性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苏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8期56-60,共5页
简要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现状,分析了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从建设项目前期环节、建设项目设计环节、建设施工环节、生产运营环节、应急与灾后管理5个方面提出自然灾害防范对策,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系统性做好自然灾害... 简要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现状,分析了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从建设项目前期环节、建设项目设计环节、建设施工环节、生产运营环节、应急与灾后管理5个方面提出自然灾害防范对策,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系统性做好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石化企业 自然灾害风险 系统性防范 防灾减灾 灾后管理 长效机制
下载PDF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依据探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绍玉 唐桂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8,共6页
自然灾害风险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之后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而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深入探讨,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影响因素的认识。在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学界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认识的基础上,力求... 自然灾害风险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之后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而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深入探讨,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影响因素的认识。在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学界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认识的基础上,力求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做进一步的诠释,进而从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再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致灾因素的强化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的系统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为制定科学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模型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理论依据
下载PDF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发布4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5
《中国减灾》 2023年第8期7-7,共1页
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林草局等部门单位召开会商会,对4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资源部 减灾 商会 办公室 应急 月份 委员会
下载PDF
港口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工作指南
6
作者 《中国水运》 2023年第2期39-40,共2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成果应用,提升港口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 综合风险 承灾体 防控工作 风险防控能力 港口 普查成果 决策部署
下载PDF
防范自然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7
《浙江国土资源》 2023年第5期1-1,共1页
营造安全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与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防灾减灾工作,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永恒课题,更是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自然资源管理 自然灾害风险 永续发展 防灾减灾工作 防灾减灾日 永恒课题 护航 防范
下载PDF
城中村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及治理对策
8
作者 徐璨 何刚成 《中国减灾》 2023年第14期52-53,共2页
《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调查报告》的公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让人们把目光转向有着大量自建房的城中村。很多城中村集中面临大量的安全隐患,其中就包括自然灾害风险隐患,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笔者对... 《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调查报告》的公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让人们把目光转向有着大量自建房的城中村。很多城中村集中面临大量的安全隐患,其中就包括自然灾害风险隐患,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笔者对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策建议 自然灾害风险 事故调查报告 城中村 自建房 治理对策 安全隐患 湖南长沙
下载PDF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9
作者 高振 宁盛奇 《江苏应急管理》 2023年第9期33-34,共2页
2020年至2022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这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这次普查工作具有“涉及领域广、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等特点。笔者参与了这项工作,工作中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各... 2020年至2022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这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这次普查工作具有“涉及领域广、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等特点。笔者参与了这项工作,工作中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有不少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成果 自然灾害风险 国情国力调查 综合性强 实施难度 难点及对策 有序推进 通力合作
下载PDF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
10
作者 郑国光 《中国减灾》 2023年第9期10-13,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推动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 统筹发展 综合防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 大变局 历史进程 高质量发展 战略全局
下载PDF
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英文) 被引量:57
11
作者 史培军 杜鹃 +2 位作者 冀萌新 刘婧 王静爱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0-177,共8页
本文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和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构建了反映城市承灾体的综合城市化水平(CL)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城市脆弱性水平指数。考虑对城市具有结构性破坏和易于造成交通灾情的主要灾种,即水灾、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沙尘暴,... 本文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和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构建了反映城市承灾体的综合城市化水平(CL)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城市脆弱性水平指数。考虑对城市具有结构性破坏和易于造成交通灾情的主要灾种,即水灾、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沙尘暴,构建了反映城市主要致灾因子的综合自然灾害强度(QC)指标,并得到城市综合自然灾害强度指数。据此,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半定量计算,将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划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5个等级,编制了中国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图,并对灾害链的综合风险评价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城市化水平 灾害脆弱性 综合自然灾害强度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价
下载PDF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68
12
作者 张继权 冈田宪夫 多多纳裕一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7,共9页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目前国际上防灾减灾和灾害管理较先进的措施和模式,是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全灾害的管理,是贯穿于灾害管理全过程,集中于灾害风险和承灾体脆弱性分析并强调多层面、多元化和多学科参与合作的全面整合的灾害管理模...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目前国际上防灾减灾和灾害管理较先进的措施和模式,是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全灾害的管理,是贯穿于灾害管理全过程,集中于灾害风险和承灾体脆弱性分析并强调多层面、多元化和多学科参与合作的全面整合的灾害管理模式。介绍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概念和本质,探讨了综合自然灾害管理的基本理论、对策及其实施过程和实施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实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建议,为强化和推动我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风险 危险性 暴露性 脆弱性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4
13
作者 马九杰 崔卫杰 朱信凯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耕地保护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讨论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对粮食生产能力培育、降低...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耕地保护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讨论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对粮食生产能力培育、降低粮食不安全性的作用。认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自然灾害风险 农业 农田水利建设 抵御能力 耕地保护 保障能力 相关分析 粮食安全 能力培育 粮食生产 不安全性 描述性 统计
下载PDF
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 被引量:28
14
作者 史培军 叶涛 +2 位作者 王静爱 邹铭 何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0-136,共7页
自然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甚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安全破坏因素。因此,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工作。根据当前各国及地区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管理模式,以及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复杂性和链性... 自然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甚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安全破坏因素。因此,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工作。根据当前各国及地区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管理模式,以及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复杂性和链性的特征,提出建设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即“和则”、“合则”与“谐则”共存,“和度”、“合度”与“谐度”合一,纵向协调、横向协调与政策协调集成为一体,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三维矩阵管理”模式。以此加强辖区减灾区划、立法、规划、风险管理标准、规范、指标体系,以及应急预案编制、物资储备、应急行动、救灾救济能力建设。据此,提出中国各级政府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即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下设减灾法规、信息共享、科技、应急管理、应急行动、物资储备、救灾救济、装备管理等部门。在此基础上,明晰并完善辖区现有的气象、海洋、地震、地质、水旱、生物、火灾与病虫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与预警、风险评价、应急预案编制等相关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系统 自然灾害 区域自然灾害风险 风险综合行政管理
下载PDF
中国小麦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俊晔 张峭 赵思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5-714,共10页
【目的】探索建立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对省级单元小麦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方法】基于区域自然灾害理论,构建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差异化赋权方法,综合加权得到灾害风险综合评价... 【目的】探索建立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对省级单元小麦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方法】基于区域自然灾害理论,构建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差异化赋权方法,综合加权得到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I),基于I进行风险综合评价和分级,并利用小麦因灾损失估算值(L)进行验证。【结果】基于以小麦为承灾体的不同类型灾害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分析致灾因子的构成和危险性的区域分异;利用14个评价指标对不同省区小麦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不稳定性(S)、致灾因子危险性(H)、承灾体脆弱性(V)和抗灾减灾能力(C)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利用各省区小麦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值,借助GIS技术将风险评价结果进行直观化表达,显示西北麦区、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省区具有较高的灾害综合风险,风险评价值与基于灾情数据的小麦灾损估算值显著相关。【结论】评价方法和结果可用于寻求和发展风险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等缓解小麦生产风险的综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自然灾害风险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明媛 袁永博 周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6-711,共6页
从风险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入手,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看做是基于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不确定系统.通过判断风险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基于集对分析思想,建立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利用客观的降维方法——投影寻踪确定了因素的权... 从风险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入手,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看做是基于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不确定系统.通过判断风险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基于集对分析思想,建立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利用客观的降维方法——投影寻踪确定了因素的权重,降低了风险分析问题的复杂性.重点研究了集对联系度中差异性系数的客观量化方法,将其偏向性和偏向程度加入风险不确定性的计算中,得到了风险阈值的范围,进而得出了风险不确定性的大小.利用该方法对某市做了动态风险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并得出该市处于中度风险的可能性为52%的结论.该方法解决了以往灾害风险分析中多需要历史灾害数据或大样本数据的问题,为更多的目标物风险分析提供了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 不确定性 集对分析 投影寻踪 风险阈值
下载PDF
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 被引量:21
17
作者 苏桂武 高庆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6,共8页
文章认为:要正确理解灾害风险的概念内涵,首先必须深刻认识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即,自然灾害风险是相对于行为主体———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而言的;灾害风险依赖风险载体某种"价值"的存在而存在;灾害风险随人类某种社会... 文章认为:要正确理解灾害风险的概念内涵,首先必须深刻认识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即,自然灾害风险是相对于行为主体———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而言的;灾害风险依赖风险载体某种"价值"的存在而存在;灾害风险随人类某种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变化而变化。文章还认为:时间尺度问题,尽管比较复杂,但却是深刻认识、正确评价和有效管理灾害风险所必须澄清的基本问题,灾害风险中的时间尺度可通过如下几方面加以理解和认识,即,不同类别的风险载体具有不同的灾害风险有效时间尺度;不同种类的灾害风险具有不同的时间尺度特性;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同类灾害风险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 行为主体特性 时间尺度 风险 风险载体 风险承担者
下载PDF
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的标准化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鹏 李宁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0-64,共5页
2012年3月,我国民政部门首次正式批准发布《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行业推荐性标准,标志着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进入标准化时代。为了使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者了解该标准,促进该标准更好地实施和应用,在回顾该标准... 2012年3月,我国民政部门首次正式批准发布《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行业推荐性标准,标志着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进入标准化时代。为了使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者了解该标准,促进该标准更好地实施和应用,在回顾该标准编制背景的基础上,对标准进行了全面解读。在介绍《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行业标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标准选用的分级指标的适用性进行了说明,为科研工作者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人员使用该标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 标准 标准化
下载PDF
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燕群 蒙吉军 康玉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83,95,共7页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关系到城市灾害预警、预案、灾害风险管理、城市防灾规划等诸多方面,是城市安全和人类安身的基础。该文从城市防灾规划的需要出发,首先,定义了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内涵,针对城市防灾...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关系到城市灾害预警、预案、灾害风险管理、城市防灾规划等诸多方面,是城市安全和人类安身的基础。该文从城市防灾规划的需要出发,首先,定义了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内涵,针对城市防灾规划的特点和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评价目标,构建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评估模型与评估流程。其次,将风险分析过程分为致灾因子分析、暴露性分析、脆弱性分析3部分,并介绍了常用的评估方法。最后提出:服务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应搭建时空桥梁,强化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成果在城市防灾规划中的应用;着重将多灾种风险评估服务于综合规划,单灾种风险评估服务于专项规划;通过完善评估模型,合理运用GIS、RS等技术深化自然灾害风险分析评估在城市防灾规划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防灾规划 自然灾害风险 分析与评估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及其格局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游珍 蒋庆丰 娄彩荣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30,共8页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是了解区域灾害现状、制定应急预案、规划区域发展的重要环节。以往的自然灾害评价多以灾害危险性和受灾体易损性叠加后的斑块为基本评价单元,理论性强,但实用价值弱,而且忽略了人类活动在灾害中的主导因素。以土地利...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是了解区域灾害现状、制定应急预案、规划区域发展的重要环节。以往的自然灾害评价多以灾害危险性和受灾体易损性叠加后的斑块为基本评价单元,理论性强,但实用价值弱,而且忽略了人类活动在灾害中的主导因素。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本评价单元,从风险源、风险受体和风险效应三个方面建立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除了考虑原有的灾害危险度、受灾体易损性外,还考虑了灾害应急体系、区域危险源布局、灾后重建难度、受灾体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等要素。最后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绘制了该市的台风灾害风险图,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格局 自然灾害风险 模型 启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