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自然目的论到道德目的论——康德历史哲学奠基的疑难与演变
1
作者 陈永庆 《哲学评论》 2023年第2期84-100,共17页
康德把历史哲学奠基在目的论学说而不是所谓的“历史理性批判”之上。但批判哲学的目的论思想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从《纯粹理性批判》中缺乏先天根据的逻辑原理最终转变为《判断力批判》中拥有先天根据的先验原理,它的先天根据也从178... 康德把历史哲学奠基在目的论学说而不是所谓的“历史理性批判”之上。但批判哲学的目的论思想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从《纯粹理性批判》中缺乏先天根据的逻辑原理最终转变为《判断力批判》中拥有先天根据的先验原理,它的先天根据也从1788年《论目的论原则在哲学中的应用》中的纯粹实践理性转变为《判断力批判》中的反思判断力。历史哲学的奠基因此充满了疑难,经历了从自然目的论到道德目的论的转变,并导致康德历史哲学的诸多具体观点产生了重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论 历史哲学 自然目的论 道德目的论 反思判断力
原文传递
论康德的自然目的论思想——兼评现代生物学哲学中的目的性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毛新志 刘星 向云霞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4,共3页
自然目的论思想在康德那里是以一种先验的形式出现的。康德认为自然界是有目的的,生物有机体也是有目的的。康德的自然目的论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现代生物学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生物学哲学结合现代生物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 自然目的论思想在康德那里是以一种先验的形式出现的。康德认为自然界是有目的的,生物有机体也是有目的的。康德的自然目的论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现代生物学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生物学哲学结合现代生物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自然目的论的合理思想,并对其发展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然目的论 超越
下载PDF
从实体转向调节性思维原则的目的论——自然目的论从古希腊到康德的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南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共6页
传统实体化的目的论很难脱离神学的窠臼,康德把自然目的论变成了具有调节性作用的思维原则,在这条原则的指导下把整个大自然看作是一个以人的道德为终极目的的系统并由此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由于该原则在康德那里并不是关于自然的... 传统实体化的目的论很难脱离神学的窠臼,康德把自然目的论变成了具有调节性作用的思维原则,在这条原则的指导下把整个大自然看作是一个以人的道德为终极目的的系统并由此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由于该原则在康德那里并不是关于自然的客观知识,而只是像人这样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对自然所应该具有的一种主观看法和态度,因此不能真正实现由自然向自由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 调节性的 自然目的论
下载PDF
康德提出自然目的论的思路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建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34-37,共4页
当18世纪的自然科学理论对生命的自律和自然的统一性的难题无能为力时,康德提出了自然目的论。但其自然目的论不是独立的自然哲学,而是作为一种特殊认识能力(判断力)的批判,以弥补《纯粹理性批判》中知性和决定的判断力的不足,... 当18世纪的自然科学理论对生命的自律和自然的统一性的难题无能为力时,康德提出了自然目的论。但其自然目的论不是独立的自然哲学,而是作为一种特殊认识能力(判断力)的批判,以弥补《纯粹理性批判》中知性和决定的判断力的不足,同时也是作为先验原理以适应先验体系的需要,从而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建起一道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然目的论 思路
下载PDF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南海 《科技广场》 2007年第6期246-249,共4页
自然目的论是康德用来打通其批判哲学的体系、实现由自然向自由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康德看来,通过目的论原则的运用就可以把整个自然与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以人的道德(自由本体)为终极目的的系统并由此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由于... 自然目的论是康德用来打通其批判哲学的体系、实现由自然向自由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康德看来,通过目的论原则的运用就可以把整个自然与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以人的道德(自由本体)为终极目的的系统并由此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由于自然目的论在康德那里并不是关于自然的客观知识,而只是像人这样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对自然所应该具有的一种主观看法和态度,因此并不能真正实现由自然向自由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目的论 自然 历史
下载PDF
康德的自然目的论及其对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的解答
6
作者 许恒兵 陈凡亚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4-17,共4页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根本出发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将世界划分成现象和本体两个领域,认为自由只能存在于本体领域,而必然只能存在于现象领域。通过将整个大自然设想为合目的性的,康德又为实现两个领域的...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根本出发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将世界划分成现象和本体两个领域,认为自由只能存在于本体领域,而必然只能存在于现象领域。通过将整个大自然设想为合目的性的,康德又为实现两个领域的过渡提供了可能。这种解决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进路同样体现在康德的历史哲学体系中,在他看来,整个历史就是"大自然计划"的实行和展开,但须通过人的自由行动来实现,人类的自由行动无意中造成了整个大自然计划的实现。康德对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也存在着根本性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必然 自然目的论
下载PDF
何谓教育技艺--基于柏拉图自然目的论的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长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4,共8页
教育技艺是教育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在古典的教育世界中,柏拉图从自然目的论的角度审视了教育技艺。就教师的自然生命与教育技艺之关系而言,教育技艺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教师自然生命的实践方式和公开显现。就学生的自然生命与教育技艺之... 教育技艺是教育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在古典的教育世界中,柏拉图从自然目的论的角度审视了教育技艺。就教师的自然生命与教育技艺之关系而言,教育技艺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教师自然生命的实践方式和公开显现。就学生的自然生命与教育技艺之关系而言,教育技艺的目的在于治疗学生灵魂的疾病,促进灵魂的完善。如同专门的技艺不同于赚钱的技艺,教育的技艺也不是赚钱的技艺,否认这一点,教师就会变成出售自己技艺的智术师。对于现代人来说,重温柏拉图基于自然目的论的教育技艺观,有助于我们反思和改进当下的教育技艺,恢复教育技艺的本真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 教育技艺 自然目的论 智术师
下载PDF
“技艺模仿自然”——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二卷第8章的自然目的论 被引量:1
8
作者 鲍秋实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92,共11页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第二卷第8章为自然目的论提供了“驳运气论证”和“自然—技艺类比论证”。第一个论证通过反驳恩培多克勒的运气论思想,充分证明了自然中存在目的,从而证明了自然目的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又提出“自然—技艺类...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第二卷第8章为自然目的论提供了“驳运气论证”和“自然—技艺类比论证”。第一个论证通过反驳恩培多克勒的运气论思想,充分证明了自然中存在目的,从而证明了自然目的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又提出“自然—技艺类比论证”,并不是想要添加一个并列的论证,而是为揭示自然目的论对于自然世界的普遍性以及存在论上的基础性。其普遍性和基础性就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同样服从自然目的论,理性的思虑活动并不能为人类的实践活动赢得超自然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 自然目的论 技艺 实践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本质主义、功能主义和自然目的论 被引量:12
9
作者 聂敏里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54,共17页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个长期引起人们争论和困惑的问题。本文从对《形而上学》Γ卷开始的一段话的分析入手,在澄清了人们的种种误解之后,表明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以一类特殊的实体亦即不动的动者为研究对象的根本特征。在此基...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个长期引起人们争论和困惑的问题。本文从对《形而上学》Γ卷开始的一段话的分析入手,在澄清了人们的种种误解之后,表明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以一类特殊的实体亦即不动的动者为研究对象的根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这个理论的本质主义的、功能主义的、目的论的内涵,最终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体系是一个自然目的论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主义 功能主义 自然目的论 本质个体 功能个体
原文传递
论康德“自然目的论”之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叶秀山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20,160,共11页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目的论判断力批判"是康德从《纯粹理性批判》就开始构思好的"批判哲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康德限制知识,为信仰留有余地,实际上意味着为"目的论"留下了余地。人作为"感性的...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目的论判断力批判"是康德从《纯粹理性批判》就开始构思好的"批判哲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康德限制知识,为信仰留有余地,实际上意味着为"目的论"留下了余地。人作为"感性的存在者"属于自然,就"自然合目的性"来看,可以说人是一个"目的王国"的成员,是一个"追求幸福者"。然而,人还是"有理性者",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王国"的成员,而且是"道德王国"的成员,不仅仅是"幸福追求者",而且更是一个"自由追求者"。人在本质上是一个自由者,以至善为自己的终极目的。在"目的论"意义上说,"道德—自由"的王国是一个单纯的"目的王国",它无需靠外在手段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理性"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然目的论 《判断力批判》 普遍性
原文传递
康德的自然目的论批判与理性的自我理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磊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7,160,共12页
康德对自然目的论的批判既不是对传统自然目的论的简单拒斥,也不是对后者的重建或复兴,而本质上属于理性批判的工作。一方面,自然的目的论判断基于与目的论自我理解的类比,另一方面,机械因果解释威胁着后者的意义。康德对目的论判断力... 康德对自然目的论的批判既不是对传统自然目的论的简单拒斥,也不是对后者的重建或复兴,而本质上属于理性批判的工作。一方面,自然的目的论判断基于与目的论自我理解的类比,另一方面,机械因果解释威胁着后者的意义。康德对目的论判断力的考察揭示了人类认知活动未反思的前提,即理性自身的目的论特征。只有承认理性具有将自然中的个别存在理解为具有绝对统一性的目的的需要,对有机体的目的论判断才能得到证成。理性虽只能在道德—实践的运用中认识到具有实在性的绝对目的概念,但在对个别自然对象的反思中,判断力使道德—实践的自我认识以间接方式充当反思自然的基础。同时拥有两种反思自然的准则的判断力,造成了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的一种过渡。自然目的论批判由此最终导向了一种理性的自我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然目的论 生命 技术 理性的自我理解
原文传递
康德自然目的论的两个“要求”新解
12
作者 刁亚红 孙道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107,共7页
将自然与艺术类比,得出自然的形式合目的性;将自然本身看作目的,得出自然的内在合目的性。此二者是康德自然目的论得以成立的两个要求。自然目的论的两个要求作为第三批判的基石,为康德超越机械论自然观,进而为填平自然概念领地与自由... 将自然与艺术类比,得出自然的形式合目的性;将自然本身看作目的,得出自然的内在合目的性。此二者是康德自然目的论得以成立的两个要求。自然目的论的两个要求作为第三批判的基石,为康德超越机械论自然观,进而为填平自然概念领地与自由概念领地之间的鸿沟提供了可能。就此而言,学界关于两个要求的逻辑关系及其作用的解读是尚需深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然目的论 机械论 要求 类比
原文传递
目的论自然与康德美学中的先验转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友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3,共8页
目的论自然在康德美学中至关重要,它一方面保证了康德有机整体自然观念建构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康德鉴赏判断的实现。它是康德美学从经验美学走向先验美学的契机所在,同时也是理解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关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目的论自然 康德美学 先验转向
下载PDF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康德自然合目的论的再思考
14
作者 陶立霞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0-33,共4页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康德哲学的巨大历史课题。自然合目的论作为康德哲学——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独特的理解。康德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目的论自然观,在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给予了深...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康德哲学的巨大历史课题。自然合目的论作为康德哲学——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独特的理解。康德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目的论自然观,在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给予了深刻反思,具有当代和谐自然观的意蕴,对当代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康德 自然目的论
下载PDF
从自然目的到“人是目的”——康德历史哲学新论
15
作者 杜仕菊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5,共7页
康德的历史哲学是康德批判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自然目的论为出发点,论述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其中,历史发展的动力是"非社会的社会性";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走向永久和平;而康德历史哲学的目的则是从... 康德的历史哲学是康德批判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自然目的论为出发点,论述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其中,历史发展的动力是"非社会的社会性";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走向永久和平;而康德历史哲学的目的则是从自然到自由的人,从而得出了"人是目的"的结论。正是在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康德建立了他的历史哲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目的论 非社会的社会性 永久和平
原文传递
论康德对机械论和目的论之关系的特殊态度及其历史意义
16
作者 胡满英 《时代人物》 2008年第5期151-153,共3页
康德的自然目的论的独特在于,其认为自然是一个有目的可依的自组织的有机系统,系统内部各部分相互依存,互为目的和手段,本文主要阐发了康德自然目的论的独特内涵及他的自然机械论与自然目的论的相容性以及自然目的论思想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目的 目的 机械论 自然目的论
下载PDF
经典科学宇宙观中的目的论因素
17
作者 邓然怡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3-27,52,共6页
经典科学对自然目的论的批判并不代表目的论的消失。毋宁说,对内在动因的排斥,以及对外在动因的推崇,恰恰为神学目的论的生长腾出了空间。在宗教的合法性、科学家幸福的源泉以及理性的自身诉求等原因推动下,经典科学主动地阐述神学目的... 经典科学对自然目的论的批判并不代表目的论的消失。毋宁说,对内在动因的排斥,以及对外在动因的推崇,恰恰为神学目的论的生长腾出了空间。在宗教的合法性、科学家幸福的源泉以及理性的自身诉求等原因推动下,经典科学主动地阐述神学目的论,以此来解释规律性的来源以及申言自身心灵的诉求。因此,在经典科学的宇宙观中不仅仍然存在着目的论,而且目的论在经典科学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科学 宇宙观 目的论 自然目的论 神学目的论
下载PDF
追溯人本生态美学的近代源头——康德“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维内涵阐释
18
作者 曾永成 《鄱阳湖学刊》 2023年第3期80-89,126,共11页
康德的“自然辩证法”,以有机系统中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原理为自然事物生成的先验根据,蕴含了深厚的生态思维内涵,与植根于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说的人本生态美学精神相通,可以说就是后者的思想源头。它们在自然目的论的共同基础上生发... 康德的“自然辩证法”,以有机系统中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原理为自然事物生成的先验根据,蕴含了深厚的生态思维内涵,与植根于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说的人本生态美学精神相通,可以说就是后者的思想源头。它们在自然目的论的共同基础上生发的生态思维,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和审美的生态本性,并且突破流行的把美学等同于审美学的观念,回归到康德美学的美生本体论的整体性格局。在康德美学对音乐感觉的论述中,还可看到与人本生态美学节律感应论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目的论 自然辩证法 生态本性 美生本体论 节律感应
下载PDF
康德“人是目的”思想的系统建构与批判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凤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康德的自然目的论和道德目的论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整体,它们之间互相补充、相互对应,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得到完整呈现。在自然目的论中,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和终极目的,其自身的自然禀赋的发展与其道德性... 康德的自然目的论和道德目的论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整体,它们之间互相补充、相互对应,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得到完整呈现。在自然目的论中,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和终极目的,其自身的自然禀赋的发展与其道德性素质的培养,分别是整个自然界的内在的最后目的和外在的终极目的。而在道德目的论中,人不仅应当将其自身看做是目的,也应将他人看做是目的,从中就衍生出人的自我完善和促进他人幸福两种同时是义务的目的,并分别与自然目的论中的两种目的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 自然目的论 自在目的
下载PDF
当代美学转型的一种可能性——读《居间美学》
20
作者 孙彤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I0010-I0010,共1页
《居间美学》一书探讨当代美学转型的一种可能性。作者给出了一个被命名为“居间美学”的方向导引。什么是居间美学?这一概念首先来自对康德《判断力批判》的重审,力图超越以“趣味美学”为核心的对康德美学的理解,重新恢复“自然目的... 《居间美学》一书探讨当代美学转型的一种可能性。作者给出了一个被命名为“居间美学”的方向导引。什么是居间美学?这一概念首先来自对康德《判断力批判》的重审,力图超越以“趣味美学”为核心的对康德美学的理解,重新恢复“自然目的论”判断在“第三批判”中的核心位置,它代表了当代美学转型的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力批判》 美学转型 康德美学 自然目的论 一种可能性 居间 核心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