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基本内涵、适用范围与构建思路
1
作者 杨洋 李哲 韩军徽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支撑和必然要求。其中,构建和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本文认为,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把握以下重...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支撑和必然要求。其中,构建和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本文认为,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把握以下重点:在基本内涵上,理解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是同时抓住“举国”这个原内核和“新型”这个新内核,正确认识两个内核的关系;在适用范围上,运用新型举国体制的前提是提出需求明确、仅靠市场竞争难以突破的战略科技任务,并注意适用范围的动态演化性;在构建思路上,要围绕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系统化思维推进相关改革,强化中央层面的决策指挥体系,完善技术攻关组织管理体系,建立适配新型举国体制的政策体系;在推进实施上,应根据事项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当前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涵特征、评价指标与实现路径
2
作者 盛朝迅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0,共11页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科技自立和高水平科技自强的有机统一,具有自主性、引领性、开放性、体系性、可持续性等重要特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标志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重要创新成果全球领先、国际科技合作紧密高效...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科技自立和高水平科技自强的有机统一,具有自主性、引领性、开放性、体系性、可持续性等重要特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标志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重要创新成果全球领先、国际科技合作紧密高效、体系化创新支撑能力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可以用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高被引论文占全球比重、三方专利拥有量占全球比重、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知识产权出口额占全球比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等18个指标进行衡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亟须抓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这个关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筑完善的新型举国体制、原创技术激发机制、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生态育成机制和持续投入机制,形成符合科研规律,有效满足国家发展和市场需求,鼓励创新、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系统有效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下载PDF
自立自强逻辑下双元协同创新与引领共创机制研究
3
作者 陶金元 张玲娜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7-108,共12页
自立自强的理论、战略、实践和价值逻辑重塑了双元协同创新的逻辑基础。经济价值视角下双元创新悖论表现为单一模式陷阱、二元对立关系和序贯跃迁风险。自立自强逻辑下,有意义的创新理论重构双元创新悖论问题,转换必要性决策为重要性决... 自立自强的理论、战略、实践和价值逻辑重塑了双元协同创新的逻辑基础。经济价值视角下双元创新悖论表现为单一模式陷阱、二元对立关系和序贯跃迁风险。自立自强逻辑下,有意义的创新理论重构双元创新悖论问题,转换必要性决策为重要性决策,拓展了问题解空间;双元协同创新机制遵循辩证法的矛盾规律,其交互关系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依据量变质变规律向颠覆式创新推进。自立自强的战略逻辑赋予企业引领创新的历史使命;实践逻辑要求企业构建创新网络、突破边界约束并破解时空配置冲突,打造竞合优势;价值逻辑要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备系统性、针对性,并整合创新网络外部客观视角和创新网络内部主观视角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自强 引领创新 双元创新 共创机制
下载PDF
大力弘扬自立自强精神 引领石油炼制技术未来发展
4
作者 许友好 《中国石化》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我国石油炼制技术经百年持续奋斗,走到世界先进之列,在一些技术方面起引领作用,研发方式也是率先进入自主创新。未来,在立足自立自强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开放创新,引领石油炼制技术进步,同时要大力弘扬石油炼制界的自立自强精神。百年奋斗... 我国石油炼制技术经百年持续奋斗,走到世界先进之列,在一些技术方面起引领作用,研发方式也是率先进入自主创新。未来,在立足自立自强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开放创新,引领石油炼制技术进步,同时要大力弘扬石油炼制界的自立自强精神。百年奋斗,百年图强1949年前,我国石油炼制工业规模极小,更没有自己的技术。在苦难的抗战年代,抗日后方发生了严重的油荒,度过了“一滴汽油就是一滴血”的艰难时光。实现石油产品自给自足是我国石油炼制领域先驱们的梦想和几代人的毕生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创新 石油炼制工业 自立自强 石油炼制技术 自主创新 自给自足 研发方式 引领作用
下载PDF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5
作者 刘筱敏 《国际人才交流》 2024年第4期2-2,共1页
人才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从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发展历史看,汇聚全球人才是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重要特征。高端人才跨国流动已经成为影响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更为... 人才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从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发展历史看,汇聚全球人才是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重要特征。高端人才跨国流动已经成为影响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近年来,各省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都纷纷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落地实施人才高地建设工作,对人才给予科研条件、研究项目、后勤服务等方面的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条件 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 中国式现代化 自立自强 高端人才 跨国流动 人才引进政策
下载PDF
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路先锋
6
作者 张继红 《前线》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持续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积极探索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现实路径,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提升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持续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积极探索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现实路径,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科技创新竞争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自强 协同创新 产业协作 科技创新竞争力 京津冀区域 京津冀协同发展 示范带动作用 根本遵循
下载PDF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着力点
7
作者 潘伟 《学习月刊》 2024年第2期32-34,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束缚、赢取新一轮科技革命主导权的重要手段,能够从源头上解决技术发明突破难、实际应用转化慢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束缚、赢取新一轮科技革命主导权的重要手段,能够从源头上解决技术发明突破难、实际应用转化慢的现实问题,进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只有在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下,我们才能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 力量支撑 应用转化 关键核心技术 新一轮科技革命 主导权 着力点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逻辑、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
8
作者 宋河发 刘安琪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共9页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科技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纵观我国科技发展史,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是基本原则,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制度主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客观要求。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科技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纵观我国科技发展史,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是基本原则,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制度主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客观要求。科技自立自强与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一脉相承,科技自立自强是指我国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创造出适合发展需要的足够数量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这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能够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强调通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和自主应用来减少对外部科技资源的依赖,从根本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知识产权严格保护制度、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和科技评价考核制度,建设科研兴趣导向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历史逻辑 理论内涵 实现路径
原文传递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9
作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共2页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近期,美国人工智能技术公司OpenAI发布的文本转视频模型Sora引发全球关注,这款模型具备将文本提示快速转化为高清视频的能力,被认为将颠覆视频内容生成方式,对全球科技产业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CP...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近期,美国人工智能技术公司OpenAI发布的文本转视频模型Sora引发全球关注,这款模型具备将文本提示快速转化为高清视频的能力,被认为将颠覆视频内容生成方式,对全球科技产业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CPU、HBM、AI芯片、服务器等生成式AI科技的“底层建筑”的半导体等产业将迎来变革风雨。Sora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AI技术新的里程碑,但从国家竞争意义上来说,这或许意味着新一轮的科技较量正在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AI技术 OPEN 视频模型 服务器 高清视频 视频内容 自立自强
下载PDF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春力量
10
作者 吴善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已经和正在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要抢抓科技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战略机遇,迫切需要一大批敢为天下先的青年英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审视环球科技大势,洞察变革于端倪,... 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已经和正在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要抢抓科技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战略机遇,迫切需要一大批敢为天下先的青年英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审视环球科技大势,洞察变革于端倪,把握先机于初始,引领方向于“无人区”,推进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创新探索,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科技人才 硬举措 新生态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高校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意义与现实路径
11
作者 李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6,共3页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做出的战略抉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我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做出的战略抉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我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高校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提升科技研发原创力、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力、加强科技资源组织力、发挥创新文化引领力、形成科技发展持续力把握科技发展主动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科技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战略意义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基础研究科学家座谈会
12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0,共1页
2024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召开基础研究科学家座谈会,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畅谈新时代我国基... 2024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召开基础研究科学家座谈会,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畅谈新时代我国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取得的历史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自立自强 集体学习 人才培养 科学家 座谈会 高水平
下载PDF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四个面向、逻辑与实践要求
13
作者 吴乔 《经济师》 2024年第1期222-223,225,共3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把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能够引领人类迈向现代化,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尺度,科技创新人才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科技事业的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既遵循一般规律和原则,又有典型特...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把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能够引领人类迈向现代化,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尺度,科技创新人才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科技事业的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既遵循一般规律和原则,又有典型特征和实践要求。必须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快建设科学强国,努力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四个面向 科技创新 科技强国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14
作者 陈慧玲 《理论建设》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阐释。从继创性贡献来说,强调“继承+创新”的认知模式,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科技思想的科学认知与能动把握,具体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劳动价... 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阐释。从继创性贡献来说,强调“继承+创新”的认知模式,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科技思想的科学认知与能动把握,具体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的继承与创新。从集创性贡献来说,强调“集成+创新”的认知模式,着眼于“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及“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核心较量两个方面,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各要素间的高效联动与整体协同。从原创性贡献来说,强调“初始与创造”的认知模式,形成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生动展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背景论、战略地位论、目标导向论、方针举措论、精神文化论和国际治理论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继创性贡献 集创性贡献 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科技观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生成背景、主要内容及时代价值
15
作者 武豹 《理论导刊》 2024年第3期12-18,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趋势、国际科技制高点激烈竞争态势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趋势、国际科技制高点激烈竞争态势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使命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回应。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当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南,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 科技强国
下载PDF
同频共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互构理路
16
作者 郭清 《理论导刊》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联系、相互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先导力量,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稳定器”、促进发展大局的“加速器”、助力文明建设的“推进器”。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高水平科技...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联系、相互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先导力量,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稳定器”、促进发展大局的“加速器”、助力文明建设的“推进器”。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目标导向,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创设“新课题”、指明“新方向”、开辟“新路径”。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需从夯实政治认同根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制度组织优势、统筹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紧贴社会民生现实入手,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栏征稿通知
17
作者 《创新科技》编辑部 《创新科技》 2024年第3期92-92,共1页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备高科技、高效率与高质量特征,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以及新动能,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力。当前,新质生产力得到了学术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自强 产业创新 生产力理论 集体学习 新动能 颠覆性技术 支撑力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国企力量
18
作者 《前线》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高精尖科技企业的政治任务和使命担当。必须牢牢把握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要求,发挥国有高科技企业组织雄厚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高精尖科技企业的政治任务和使命担当。必须牢牢把握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要求,发挥国有高科技企业组织雄厚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盘活科技创新性资源、发挥铸造国之重器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自立自强 航天科工 国有企业
下载PDF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改革路径与重点
19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马名杰 +1 位作者 田杰棠 戴建军 《中国发展观察》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本文节选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22”中的《科技自立自强:体制与政策》一书。该书立足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讨论辨析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义和重要内涵。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是形成符合科研规律,有效满足国家发展和市场需求,鼓... 本文节选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22”中的《科技自立自强:体制与政策》一书。该书立足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讨论辨析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义和重要内涵。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是形成符合科研规律,有效满足国家发展和市场需求,鼓励探索创新、开放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本书从科技力量布局、科技计划组织、科研管理制度、科研评价体系、科技转化机制、创新开放制度等角度系统梳理了我国当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提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路径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科研评价体系 自立自强 科研管理制度 改革路径 体制机制障碍 研究丛书 创新开放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党建引领科技自立自强的建构逻辑
20
作者 白世林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基石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底气所在。党建引领科技自立自强遵循着以科技改造自然、以科技变革社会和以科技推动自由与解放的理论逻辑。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基石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底气所在。党建引领科技自立自强遵循着以科技改造自然、以科技变革社会和以科技推动自由与解放的理论逻辑。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继承与发展,党建引领科技发展在酝酿时期、形塑时期、延展时期和跃升时期显示出自主探索、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的实践范式。立足新时代,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应加强党建引领科技自立自强,始终坚持完善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理念;秉持科技为民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