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共混和层层自组装方法协同交联剂对琼胶/海藻酸钠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牌 杨少玲 +7 位作者 戚勃 杨贤庆 李春生 王迪 赵永强 李来好 胡晓 陈胜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7,共9页
以琼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基质,通过共混和层层自组装两种方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共混膜和双层膜,并引入交联剂柠檬酸和阿魏酸,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耐水性、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 以琼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基质,通过共混和层层自组装两种方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共混膜和双层膜,并引入交联剂柠檬酸和阿魏酸,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耐水性、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微观结构等指标,探究了不同制膜方式结合交联剂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共混膜相比,双层膜表现出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添加交联剂后,膜的水蒸气透过率(P<0.05)显著降低,拉伸强度、热稳定性和不透明度提高。其中柠檬酸交联的双层膜综合性能最佳,即拉伸强度51.57 MPa,断裂伸长率26.02%,水溶性24.42%,溶胀率101.67%。FT-IR分析表明柠檬酸通过与琼胶和海藻酸钠发生酯化反应形成CO进行共价交联,而阿魏酸通过与成膜基质形成氢键进行非共价交联。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琼胶和海藻酸钠的相容性良好,各膜表面均平整、光滑,而添加交联剂后,膜截面褶皱减少,膜结构更加紧密。由此表明,层层自组装技术和交联剂的结合使用可以制备出综合性能更好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胶 海藻酸钠 层层自组装 交联剂
下载PDF
多酚自组装抗菌生物材料的构建及其应用进展
2
作者 徐伟 俞蓉欣 +7 位作者 张相春 张以稳 陈红平 田宝明 郑芹芹 吴媛媛 夏琛 韦兵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细菌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抗生素一直是治疗细菌感染类疾病的主要策略,但抗生素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已导致多种细菌产生耐药性,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植物多酚具有天然的抗菌特性,但酚羟基结构的不稳定性限制了... 细菌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抗生素一直是治疗细菌感染类疾病的主要策略,但抗生素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已导致多种细菌产生耐药性,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植物多酚具有天然的抗菌特性,但酚羟基结构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其生物利用。为解决这个难题,研究者将多酚与其他物质自组装构建新型纳米生物材料,不仅提高了多酚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还使其协同发挥抗菌活性,在抗菌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优势。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类型的多酚自组装生物纳米材料构建策略及抗菌性能,包括多酚-金属、多酚-水凝胶、多酚-壳聚糖、多酚-蛋白质和多酚-脂质体等材料,指出了新型多酚自组装生物材料在抗菌领域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自组装 纳米材料 抗菌应用
下载PDF
1,3,5,7,9-五吡唑心环烯的合成及配位自组装
3
作者 张逸璐 姚春瑞 +1 位作者 张前炎 谢素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目的]由于结构张力等因素,碗状心环烯分子通常难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笼状超分子结构.为了构筑碗状心环烯分子的配位笼结构,在其分子边缘修饰上具有配位功能的基团,研究其与金属间的配位自组装行为.[方法]通过1,3,5,7,9-五氯心环烯与... [目的]由于结构张力等因素,碗状心环烯分子通常难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笼状超分子结构.为了构筑碗状心环烯分子的配位笼结构,在其分子边缘修饰上具有配位功能的基团,研究其与金属间的配位自组装行为.[方法]通过1,3,5,7,9-五氯心环烯与吡唑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1,3,5,7,9-五吡唑心环烯,通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其光学性质,并通过核磁滴定和高分辨质谱,探究1,3,5,7,9-五吡唑心环烯分别与富勒烯C_(60)和AgSO_(3)CF_(3)在液相中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结果]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1,3,5,7,9-五吡唑心环烯具有C_(5)对称性,吡唑基团的引入扩展了π共轭体系导致其吸收波长红移,同时增强了其荧光性能.核磁滴定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显示,在液相中,1,3,5,7,9-五吡唑心环烯与C_(60)仅发生弱的主客体自组装行为,而可与Ag^(+)发生配位形成M_(5)L_(2)分子笼状结构.[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C_(5)对称且含有5个配位位点的1,3,5,7,9-五吡唑心环烯,可在液相中与Ag^(+)发生配位自组装行为,可能形成了一种M_(5)L_(2)形式的配位笼状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环烯 1 3 5 7 9-五吡唑心环烯 配位自组装
下载PDF
多元有机酸自组装硅碳复合材料用于高效储锂
4
作者 贲淼 刘少卿 +3 位作者 陶丽娟 李群寅 张燕青 刘建文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相比于传统物理打浆式简易硅碳材料的复合,本工作利用自组装的方式让有机酸碳源材料与纳米硅粉进行内部结合,羧酸碳源保护层在抑制硅材料膨胀的同时,通过相互间串联起的网络增加导电性,得到稳定性更好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该方法首先在... 相比于传统物理打浆式简易硅碳材料的复合,本工作利用自组装的方式让有机酸碳源材料与纳米硅粉进行内部结合,羧酸碳源保护层在抑制硅材料膨胀的同时,通过相互间串联起的网络增加导电性,得到稳定性更好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该方法首先在纳米硅粉表面进行修饰,使其表面带上氨基,通过酰胺化反应,让柠檬酸与纳米硅键合。此外过量的碳源材料包附于外层,形成多个单纳米硅颗粒聚集的微米级多核卵壳型颗粒。这种结构使得该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500 mA/g下,经过600圈的长循环下具有1073.4 mAh/g的比容量。在2 A/g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比容量为751.2 mAh/g,在300圈循环后比容量维持在573.0 mAh/g,容量保持率为76.3%。该实验工作为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单低成本的实用性合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负极 自组装 多元羧酸 锂储存
下载PDF
基于PS球自组装技术的GaN纳米柱阵列ICP刻蚀工艺研究
5
作者 谢婷 冯林 +2 位作者 杨丽艳 邹继军 邓文娟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273-277,共5页
选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P型氮化镓为材料,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的PS球为掩膜,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干法刻蚀的方法来制备形状规则、周期均匀的纳米结构。在制备过程中,氮化镓纳米结构的形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胶体球掩膜自组装的... 选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P型氮化镓为材料,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的PS球为掩膜,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干法刻蚀的方法来制备形状规则、周期均匀的纳米结构。在制备过程中,氮化镓纳米结构的形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胶体球掩膜自组装的形貌,ICP刻蚀所通入的气体类型、气体比例、刻蚀功率源、刻蚀时间等。系统地研究了刻蚀过程中通入的气体类型、气体比例和刻蚀功率源、刻蚀时间对氮化镓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并进行调整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氮化镓进行的形貌分析表明:(1)随着刻蚀功率源和刻蚀时间的增大,掩膜层PS球的尺寸会随之减小使得刻蚀得到的纳米结构直径减小;(2)氮化镓纳米结构的形貌、刻蚀速率受到刻蚀通入的气体类型和比例影响,在Ar和CF_(4)或SF_(6)的组合气体作用下刻蚀速率相对非常缓慢,最高为15 nm/min,而Cl_(2)和BCl_(3)的组合气体作用速率可达到150 n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球自组装 ICP刻蚀 GaN纳米柱 刻蚀速率
下载PDF
Q[6]-PW_(12)自组装体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6
作者 单春燕 胡智 +3 位作者 刘琪 庞会霞 曾庆雨 张云黔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以六元瓜环(Q[6])及Keggin型磷钨酸(PW_(12))为原料,制备Q[6]-PW_(12)自组装体。将Q[6]-PW_(12)自组装体作为催化剂应用于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结果表明,Q[6]与PW_(12)发生了自组装作用,且Q[6]-PW_(12)自组装体具有多孔结... 以六元瓜环(Q[6])及Keggin型磷钨酸(PW_(12))为原料,制备Q[6]-PW_(12)自组装体。将Q[6]-PW_(12)自组装体作为催化剂应用于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结果表明,Q[6]与PW_(12)发生了自组装作用,且Q[6]-PW_(12)自组装体具有多孔结构特征;Q[6]-PW_(12)自组装体对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具有催化作用,且自组装体催化剂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依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六元瓜环 磷钨酸 自组装 乙酸乙酯
下载PDF
基于自组装交联的水凝胶在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超 郭玉凤 党旭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849,共11页
自组装水凝胶具有高吸水性、高保水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三维立体结构等物理优势,同时具备止血、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功能优势。因此自组装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伤口敷料,在皮肤损伤的创面愈合和调节再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 自组装水凝胶具有高吸水性、高保水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三维立体结构等物理优势,同时具备止血、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功能优势。因此自组装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伤口敷料,在皮肤损伤的创面愈合和调节再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讨论自组装水凝胶的交联机制,阐述自组装水凝胶的功能,明确其作为伤口敷料在皮肤损伤中的优势,总结自组装水凝胶在皮肤损伤应用中的发展趋势,展望自组装水凝胶的未来方向,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自组装水凝胶,为自组装水凝胶的多技术联合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水凝胶 皮肤损伤 创面愈合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大豆7S蛋白-壳聚糖自组装核壳纳米颗粒的载体性质研究
8
作者 刘玲玲 刘思琪 +2 位作者 刘晨 陈培鑫 班兆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利用尿素分子破坏大豆7S和壳聚糖(CS)的分子间作用力,使两者充分解离。解离的7S和CS在疏水及静电引力的驱动下,自组装制备7S蛋白-CS纳米颗粒(SCP)。SCP颗粒的ζ-电位与CS的电位值相近,说明颗粒结构为“核-壳”型结构,该结构通过透射电镜... 利用尿素分子破坏大豆7S和壳聚糖(CS)的分子间作用力,使两者充分解离。解离的7S和CS在疏水及静电引力的驱动下,自组装制备7S蛋白-CS纳米颗粒(SCP)。SCP颗粒的ζ-电位与CS的电位值相近,说明颗粒结构为“核-壳”型结构,该结构通过透射电镜(TEM)得到进一步的证实。SCP颗粒在整个体外消化过程中均匀缓慢释放,表明SCP颗粒在胃肠道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颗粒稳定性。为进一步探究SCP颗粒的载体性质,研究了SCP颗粒对姜黄素抗癌活性的影响,发现与游离姜黄素相比,包埋在SCP颗粒后,姜黄素对Caco-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该方法是一种提高姜黄素生物效价和生物活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大豆7S蛋白 壳聚糖 姜黄素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偶氮苯基小分子光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在离子液体中的自组装
9
作者 李佩琪 王彩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偶氮苯基材料因其具有可逆的光致顺反异构特性,可调控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而受到广泛关注。采用不同结构且广泛商业化的偶氮苯基小分子(偶氮苯(AZO)、对羟基偶氮苯(AZO-OH)、对氨基偶氮苯(AZO-NH2)、二甲基黄[AZO-N(CH_(3))_(2)])作为光... 偶氮苯基材料因其具有可逆的光致顺反异构特性,可调控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而受到广泛关注。采用不同结构且广泛商业化的偶氮苯基小分子(偶氮苯(AZO)、对羟基偶氮苯(AZO-OH)、对氨基偶氮苯(AZO-NH2)、二甲基黄[AZO-N(CH_(3))_(2)])作为光分子开关,控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在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C2mim][NTf_(2)])离子液体中的自组装行为,探讨不同偶氮苯基末端基元对于PNIPAm自组装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偶氮苯基小分子均能有效调控PNIPAm在[C2mim][NTf_(2)]离子液体中的相变响应行为,但不同的末端基元对于PNIPAm的相变温度及相变区间影响甚微。结合原位变温红外谱图分析可知,紫外光照强化了PNIPAm与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PNIPAm侧链间的相互聚集,这将促进紫外光照条件下“溶剂化”效应的发生,可获得更低的相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苯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离子液体 自组装 分子开关 相变 响应行为
下载PDF
掺钨VO_(2)纳米粉双相界面自组装成膜及微结构的光学性质
10
作者 周杨洋 姜佳彤 +3 位作者 张笑然 田梦杰 董博文 朱亚彬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8-208,共11页
VO_(2)的相变温度68℃限制了其在室温环境中的应用和安全性,采用W^(6+)离子掺杂的方法可有效降低VO_(2)相变温度。利用涂有真空硅脂的聚苯乙烯模具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的W_(x)V_(1-x)O_(2)纳米溶液,在玻璃基底上通过双相界面自组装方法将... VO_(2)的相变温度68℃限制了其在室温环境中的应用和安全性,采用W^(6+)离子掺杂的方法可有效降低VO_(2)相变温度。利用涂有真空硅脂的聚苯乙烯模具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的W_(x)V_(1-x)O_(2)纳米溶液,在玻璃基底上通过双相界面自组装方法将水热法合成的W_(x)V_(1-x)O_(2)纳米粉末制备成薄膜,在此基础上加装直径1μm的聚乙烯线制备W_(x)V_(1-x)O_(2)/glass微结构。直接观察到液/固双相界面上毛细管流的运动过程,以及微结构两侧对称出现半月形的现象。液-固-气系统复杂的动态变化的过程,遵循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规律。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自组装W_(x)V_(1-x)O_(2)薄膜为多晶结构,主要成分为M相VO_(2)和少量钒的其他价态氧化物及少量钨钒的氧化物(WVO_4);近红外透过率测试显示W_(x)V_(1-x)O_(2)/glass薄膜随温度变化规律与理论模拟计算的趋势吻合;其温度-透过率曲线“突变”特性优于旋涂法制备的薄膜;可见光的微结构衍射图样类似光栅衍射图样,表明此种薄膜和微结构制备方法可行。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防护涂层制备和微结构光学调控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微结构 掺钨二氧化钒 双相界面自组装 光学透过率 衍射图样
下载PDF
环形偶氮苯功能化聚类肽的合成与自组装
11
作者 王永秀 赵崇浩 +1 位作者 陶鑫峰 林绍梁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
首先采用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引发N-烯丙基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AG-NTA)和N-乙基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EG-NTA)开环聚合,制备环形结构的聚(N-烯丙基甘氨酸)-b-聚(N-乙基甘氨酸)(c-PNAG-b-PNEG)。然后通过聚合后修饰反应,在P... 首先采用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引发N-烯丙基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AG-NTA)和N-乙基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EG-NTA)开环聚合,制备环形结构的聚(N-烯丙基甘氨酸)-b-聚(N-乙基甘氨酸)(c-PNAG-b-PNEG)。然后通过聚合后修饰反应,在PNAG嵌段的双键上引入偶氮苯基团,合成了新型的环形偶氮苯聚类肽c-P(NAG-Azo)-b-PNEG。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了c-P(NAG-Azo)-b-PNEG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和光响应特性,并与线形结构的l-P(NAG-Azo)-b-PNEG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P(NAG-Azo)-b-PNEG和l-P(NAG-Azo)-b-PNEG可以组装得到球形胶束、树枝状聚集体和球形大复合胶束,并且它们均具有良好的光致顺反异构特性。环形结构限制分子链的运动,不利于偶氮苯基团的有序堆积,也会使c-P(NAG-Azo)-b-PNEG组装体的光致形貌转变程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苯 聚类肽 环形聚合物 自组装 光响应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一维自组装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郑雨卉 张太亮 刘一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45,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研究的重要内容——金纳米粒子一维自组装结构的构建与应用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纳米粒子相互作用的溶液自组装以及外场诱导自组装等构建策略;总结了金纳米一维自组装材料在比色传感、拉曼增强、电子器件和生物...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研究的重要内容——金纳米粒子一维自组装结构的构建与应用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纳米粒子相互作用的溶液自组装以及外场诱导自组装等构建策略;总结了金纳米一维自组装材料在比色传感、拉曼增强、电子器件和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对金纳米一维自组装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自组装 比色传感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子器件 生物成像
下载PDF
原位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欣欣 郑翠霞 +2 位作者 牛梦亚 赵荦 王蕾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2,54,共13页
目的对原位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基于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递送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原位自组装”、“免疫治疗”、“肿瘤”等检索词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查阅,总结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在... 目的对原位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基于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递送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原位自组装”、“免疫治疗”、“肿瘤”等检索词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查阅,总结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在肿瘤部位的构建情况,并对其增强免疫疗效的机制进行归纳。结果原位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能够通过体外辅助靶向到达病灶部位,在疏水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配位键等多种作用力的驱动下,触发体外刺激或体内生理病理环境刺激进而原位自组装形成新的物质。该策略能够通过增加免疫药物滞留、提高肿瘤免疫原性、促进抗原呈递细胞的成熟以及增加免疫效应细胞浸润来增强机体免疫,综合提高免疫效力。结论今后应深度挖掘原位自组装纳米药物在抗肿瘤药物递送方面的意义,促使自组装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原位自组装 纳米递药系统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POSS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
14
作者 李东霞 薛雨欣 +2 位作者 孙祥峰 桂雪峰 许凯 《广州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5,I0001,F0003,共7页
用不同结构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水解缩合和环氧化的方法合成了环氧基苯基低聚笼型倍半硅氧烷,再利用胺基和环氧开环反应与聚醚胺反应合成POSS基嵌段共聚物(PEA-POSS),最后将苯基结构羧酸化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A-POSS-COOH)。利... 用不同结构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水解缩合和环氧化的方法合成了环氧基苯基低聚笼型倍半硅氧烷,再利用胺基和环氧开环反应与聚醚胺反应合成POSS基嵌段共聚物(PEA-POSS),最后将苯基结构羧酸化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A-POSS-COOH)。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PEA-POSS-COOH的化学结构。采用溶剂挥发诱导法促使PEA-POSS-COOH自组装,形成以疏水POSS为核、亲水PEA链为壳的球形胶束。利用扫面电子显微镜(SEM)、能量分散型X射线光谱(EDS)、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小角X射线散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组装体的形貌与结构性能。结果表明,POSS基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可组装成粒径约1.14μm的球形胶束,且POSS结构中的π-π堆叠作用使得球形胶束具有较为稳定结构,熔点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聚醚胺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 自组装 球形胶束
下载PDF
基于发夹DNA动态自组装树枝状聚合物放大策略的荧光传感体系测定水中Pb^(2+)的含量
15
作者 陈贺 郑洋 +1 位作者 蒋旭燕 吴继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基于GR-5脱氧核酶(GR-5 DNAzyme)对Pb^(2+)的特异性识别和发夹DNA动态自组装树枝状聚合物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无酶、高灵敏检测Pb^(2+)的荧光传感体系。分别于95℃恒温孵育合成序列扩展GR-5 DNAzyme复合物(GR-5E-S,由GR-5 DNAz... 基于GR-5脱氧核酶(GR-5 DNAzyme)对Pb^(2+)的特异性识别和发夹DNA动态自组装树枝状聚合物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无酶、高灵敏检测Pb^(2+)的荧光传感体系。分别于95℃恒温孵育合成序列扩展GR-5 DNAzyme复合物(GR-5E-S,由GR-5 DNAzyme酶链GR-5E和底物链GR-5S合成)以及Y型骨架(由骨架链Y1、Y2、Y3合成),于25℃恒温孵育合成发夹三聚体(由Y型骨架和发夹链H1、H2、H3合成,其中发夹链H1上修饰有荧光团和猝灭团)。将水样4μL添加到96μL含400 nmol·L^(-1)GR-5E-S,400 nmol·L^(-1)发夹三聚体的反应溶液中,于25℃孵育40 min。当水样中存在Pb^(2+)时,GR-5E-S识别Pb^(2+),底物链被切割,酶链和底物链分开并释放出目标链T,目标链T与发夹链H1杂交触发动态自组装过程,生成树枝状聚合物,于520 nm处测量荧光强度。结果显示:建立的荧光传感体系可在40 min内完成检测;Pb^(2+)的浓度在0.1~10.0 nmol·L^(-1)内与对应的传感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19 pmol·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0%~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不大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5脱氧核酶 催化发夹自组装等温扩增技术 Pb^(2+) 荧光传感体系
下载PDF
层状ABC星型三嵌段共聚物和纳米颗粒的自组装
16
作者 晏妙 张迎彤 王向红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层状ABC星型三嵌段共聚物和纳米颗粒的协同自组装.主要考虑了不同密度下纳米颗粒的聚集行为及其对层状结构的影响.当纳米颗粒密度较低时,纳米颗粒呈囊泡状聚集;当纳米颗粒密度较高时,纳米颗粒呈柱状聚...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层状ABC星型三嵌段共聚物和纳米颗粒的协同自组装.主要考虑了不同密度下纳米颗粒的聚集行为及其对层状结构的影响.当纳米颗粒密度较低时,纳米颗粒呈囊泡状聚集;当纳米颗粒密度较高时,纳米颗粒呈柱状聚集.通过分析体系能量和共聚物链的回转半径研究了该动力学过程;通过界面张力的计算,对体系中微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探索.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复杂的嵌段共聚物,也可以为探索嵌段共聚物和纳米颗粒的微结构提供思路,对研究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潜在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 ABC星型三嵌段共聚物 纳米颗粒 自组装
下载PDF
壳聚糖-磺化石墨烯层层自组装涂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抑烟性能研究
17
作者 徐锦佳 黄腾 +6 位作者 柏志成 沈佳豪 谢清怡 朱俊辉 戴进峰 刘元强 詹先旭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共6页
采用以水为溶液的层层自组装法(LBL)在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表面构筑了不同层数的壳聚糖-磺化石墨烯的生物基阻燃涂层,探索了不同层数(x BL)对RPUF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覆有防火涂层的RPUF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和抑... 采用以水为溶液的层层自组装法(LBL)在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表面构筑了不同层数的壳聚糖-磺化石墨烯的生物基阻燃涂层,探索了不同层数(x BL)对RPUF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覆有防火涂层的RPUF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和抑烟能力,且其性能随着涂覆层数增加而增强;与未处理的样品相比,经过5层自组装涂覆的RPUF-5BL可通过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35.1%)和800℃残炭量(34.9%,质量分数,下同)分别提高了78.2%和85.6%;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163.9 kW/m^(2))、总产烟量(TSP,9.1 m^(2))、最大烟密度(MSD,22.9%)和烟密度等级(SDR,14.9)分别下降了30.6%、14.2%、61.9%和1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泡沫 阻燃 抑烟 磺化石墨烯 层层自组装
下载PDF
可缓释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的新型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制备及性能表征
18
作者 祁凤英 王蕾 +8 位作者 李东东 阎少多 刘坤 郑义哲 何子心 易晓阳 王东根 付秋霞 梁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64-2370,共7页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由于生长因子的突发释放与伤口部位蛋白酶的快速清除,导致生长因子在伤口部位的停留时间较短,近年来研究者关注利用水凝胶材料包封富血小板血浆,以改善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的不足。目的:制备自组装多肽-富血小板...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由于生长因子的突发释放与伤口部位蛋白酶的快速清除,导致生长因子在伤口部位的停留时间较短,近年来研究者关注利用水凝胶材料包封富血小板血浆,以改善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的不足。目的:制备自组装多肽-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探究其对富血小板血浆生物活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自组装多肽,以D-PBS配制成溶液。将不同体积的多肽溶液分别与富血小板血浆、氯化钙/凝血酶溶液混合制备水凝胶,使体系中多肽的最终质量分数分别为0.1%,0.3%,0.5%,观察成水凝胶状态,并体外检测富血小板血浆中生长因子释放情况。将质量分数1%多肽溶液与质量分数1%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混合激发多肽自组装,使多肽的最终质量分数分别为0.1%,0.3%,0.5%,观察液体流动状态,并检测自组装多肽的流变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多肽(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01%)-人血清白蛋白溶液的微观结构。结果与结论:①不同体积多肽溶液与富血小板血浆均可形成水凝胶,与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相比,0.1%,0.3%多肽-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可缓解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突发释放,延长释放时间至48 h。②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后,0.1%多肽组仍呈流动液体,0.3%多肽组呈半液体状态,0.5%多肽组激发自组装形成水凝胶,确定富血小板血浆中人血清白蛋白可激发多肽自组装;随着多肽质量分数的提高,自组装多肽的存储模量越高,越容易成胶。③透射电镜下可见,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前,多肽纳米纤维较短且无序堆积;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后,多肽纳米纤维明显变长,并且相互交联成束,形成致密的纤维网络结构。扫描电镜下可见,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前,多肽呈无序堆积的片状结构;添加人血清白蛋白后,多肽自组装成相互交联且有序密集排列的多孔状结构。④结果显示,新型自组装多肽可由富血小板血浆激发自组装,根据人血清白蛋白与多肽的比例可精准调节自组装效果,且多肽对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有缓释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富血小板血浆水凝胶 多肽 自组装 纳米纤维 多孔状网络 生长因子 缓释
下载PDF
可磁场调控的三维自组装结构及其应用
19
作者 张聪 李瑞 +1 位作者 张亚超 陈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机械力诱导平面薄膜自组装为三维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成型方法。本文通过飞秒激光将聚合物薄膜切割为二维图案化结构,并利用紫外光刻在二维结构上加工磁性层,随后经机械力诱导自组装为三维磁响应结构,并探讨了该方法制作的结构在仿生... 机械力诱导平面薄膜自组装为三维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成型方法。本文通过飞秒激光将聚合物薄膜切割为二维图案化结构,并利用紫外光刻在二维结构上加工磁性层,随后经机械力诱导自组装为三维磁响应结构,并探讨了该方法制作的结构在仿生抓手、仿生舌头等方面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分析可精确预测二维平面结构在机械力诱导自组装后三维结构形貌。实验表明:三维结构依托其上磁性层可对外界磁场做出快速响应,实现对三维自组装结构的可逆非接触形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响应 自组装 飞秒激光 紫外光刻 仿生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自组装包埋单细胞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20
作者 贺斌 方一帆 +4 位作者 成琳 郑旭磊 王科尧 朱兴 宋顺喜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利用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天然高分子功能材料,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壳层结构易调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基于此,本综述总结了利用淀粉、壳聚糖、海藻酸钠、明胶、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单细胞壳... 利用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天然高分子功能材料,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壳层结构易调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基于此,本综述总结了利用淀粉、壳聚糖、海藻酸钠、明胶、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单细胞壳层的策略,讨论了自组装过程对细胞活性、pH耐受性等性能的影响,为固定化细胞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 单细胞表面 层层自组装 壳层构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