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肝病
1
作者 肖潇 马雄 《肝脏》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近年来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愈发受到临床医师和科研学者的关注,在这个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对2023年度自身免疫性肝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重点回顾。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下载PDF
肝功能指标与自身抗体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2
作者 马丽玲 朱启泰 +2 位作者 徐俊驰 胥萍 吴敏娟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肝功能指标与自身抗体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不同类型AILD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81例AI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和评价肝功能指标与自身抗体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不同类型AILD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81例AI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种的不同,将单纯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设为AIH组(n=100),将单纯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设为PBC组(n=48),将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设为AIH-PBC组(n=33);分析和比较3组患者间肝功能指标与自身抗体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在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腺苷脱氢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等指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患者的ALB水平显著低于PBC组、AIH-PBC组(P<0.05),而其GLB水平显著高于PBC组、AIH-PBC组(P<0.05);AIH-PBC组患者的ALP、ADA水平均明显高于AIH组、PBC组(P<0.05);AIH组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前5自身抗体指标依次为抗核抗体(ANA)(90.22%)、抗线粒体M2型抗体(AMA-M2)(28.26%)、抗线粒体抗体(AMA)(25.26%)、抗GP210抗体(GP210)(24.14%)、抗SS-A52抗体(SS-A52)(24.14%);PBC组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前5自身抗体指标依次为AMA-M2(70.00%)、ANA(65.52%)、AMA(61.54%)、抗着丝点抗体(ACA)(24.14%)、GP210(20.69%);AIH-PBC组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前5自身抗体指标依次为ANA(77.78%)、AMA-M2(37.04%)、ACA(33.33%)、AMA(32.14%)、GP210(23.08%);AIH组患者的ACA阳性率明显高于AIH-PBC组(P<0.05),PBC组患者AMA和AMA-M2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IH-PBC组(P<0.05)。结论:ALB、GLB、ALP、ADA等肝功能指标和ACA、AMA、AMA-M2等自身抗体指标,能够为单纯性AIH、PBC与AIH-PBC重叠综合征之间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进而为临床上AILD的尽早确诊和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
原文传递
继发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抗NMDAR和抗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赵仲艳 徐志育 +3 位作者 吴婵姬 赵二义 黄丹 黄仕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2,共7页
目的:分析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HSVE继发抗NMDAR和抗GABA... 目的:分析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HSVE继发抗NMDAR和抗GABA_(BR)双阳性A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36岁,以头痛起病,随后出现肢体抽搐,并进展为意识障碍。入院后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测异常,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IgG抗体阳性,脑脊液和血清NMDAR抗体检测阳性,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右侧枕叶白质异常信号,诊断为HSVE继发抗NMDAR脑炎。数月后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症状,血清NMDAR抗体和GABA_(BR)抗体均阳性,诊断为HSVE继发抗NMDAR脑炎和抗GABA_(BR)脑炎。给予激素冲击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患者精神症状完全消失,遗留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结论:HSVE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恢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再度恶化时,应高度怀疑继发AE的可能,应尽快完善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抗体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
下载PDF
3例以不同症状慢性起病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临床特点分析
4
作者 高雅 郭彤彤 +3 位作者 李海婷 杜晓萍 王琼 王慧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不同症状慢性起病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细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1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3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 目的:探讨以不同症状慢性起病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细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1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3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转归等资料。结果:3例病人年龄分别为17,41,47岁,男女比例为2∶1。2例病人(病例1,3)有感冒样前驱症状。起病症状多样,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发作性抽搐,以及排尿困难伴尿潴留。3例病人均为慢性病程,症状进行性加重。脑脊液分析发现1例病人(病例3)脑脊液压力增高(250 mmH2O),2例病人(病例1,3)蛋白增高。2例病人(病例2,3)脑电图监测提示慢波活动。头颅和脊髓强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2例病人(病例1,2)出现脑室旁放射状异常信号影,1例病人(病例2)出现双侧海马信号增高,1例病人(病例3)脊髓斑片信号影。自身免疫性脑炎和副肿瘤抗体谱检测提示血和脑脊液中GFAP抗体阳性。3例病人肿瘤筛查未见异常。所有病人均满足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随访4~12个月(平均7个月),2例病人(病例2,3)症状完全消失,复查MRI病灶缩小,血和脑脊液中GFAP抗体滴度下降或转阴,1例病人(病例1)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缓解,但遗留双下肢疼痛。随访过程中3例病人均未出现疾病复发。结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可慢性起病,症状复杂多样。临床中对于可疑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需完善GFAP抗体检测,警惕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 慢性起病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临床特点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炎并发培养阴性抗原阳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姚怡婷 潘允琪 +1 位作者 曾健 徐伟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分析1例隐球菌培养阴性,宏基因组测序检出新型隐球菌序列,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并发肺隐球菌感染病例的诊治过程,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肺隐球菌病提供帮助。方法分析1例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 目的分析1例隐球菌培养阴性,宏基因组测序检出新型隐球菌序列,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并发肺隐球菌感染病例的诊治过程,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肺隐球菌病提供帮助。方法分析1例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微生物培养和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等方法进行复查,明确肺炎感染类型,并结合文献对肺隐球菌病进行复习讨论。结果该例患者HIV检测阴性,痰液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阴性;痰液、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结果为正常菌群生长,隐球菌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脑脊液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微生物培养结果均正常,隐球菌抗原阴性,墨汁染色未检出隐球菌;气管镜肺泡灌洗液mNGS结果提示新型隐球菌,序列数6,相对丰度46.15%,覆盖度0.0010%。口服氟康唑治疗3个月后患者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下叶类圆形结节影伴空洞较之前缩小。结论临床工作中遇到免疫功能低下、且肺部影像学检查出空洞的患者,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呼吸道标本mNGS联合检测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对肺隐球菌病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自身免疫性脑炎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致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综合征1例
6
作者 庞婕 郭玉竹 骆继业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1,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79岁,体质量70 kg。2022年10月19日因“烦渴5 d,纳差乏力伴恶心、呕吐2 d”收治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既往体健,20余年前行胆囊切除术,否认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障碍史,否认家族恶性肿瘤史,否认药物和食... 1病例介绍患者,男,79岁,体质量70 kg。2022年10月19日因“烦渴5 d,纳差乏力伴恶心、呕吐2 d”收治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既往体健,20余年前行胆囊切除术,否认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障碍史,否认家族恶性肿瘤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输血史。患者2021年8月18日行腹部增强CT示右肾上极见巨大团块样软组织密度影,最大横截面约107 mm×111 mm,腹膜后可见数枚增大淋巴结,较大者约23 mm×10 mm,2021年9月5日肾穿刺病理见透明细胞癌,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T2bN1M0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综合征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误诊分析
7
作者 王媛媛 朱丽 丁秀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诊治措施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AIH误诊为病毒性肝炎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主要症状为食欲缺乏、乏力、黄疸、发热,伴腹胀12例,恶心5例,胸闷和胸痛4例,呕吐...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诊治措施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AIH误诊为病毒性肝炎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主要症状为食欲缺乏、乏力、黄疸、发热,伴腹胀12例,恶心5例,胸闷和胸痛4例,呕吐及关节痛各3例。体形消瘦,巩膜及皮肤黏膜黄染明显。查血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7例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升高各6例。腹部B超检查示肝大18例,肝内回声不均。初期外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予相应治疗15 d无好转,遂转我院。查血抗平滑肌抗体(SMA)、抗核抗体(ANA)阳性,血γ-球蛋白、IgG升高,结合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阴性及相关病史,遂明确诊断为AIH。误诊时间18~21 d。确诊后,18例予泼尼松单独治疗,3例予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治疗1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无复发。结论AIH发病较隐匿,以年轻女性高发,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行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及ANA、SMA、抗肝肾微粒体、免疫球蛋白或肝组织病理检查可区分二者,确诊后应及时予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误诊 肝炎 病毒性 抗平滑肌抗体 抗核抗体 γ-球蛋白 IGG 肝炎病毒检测
下载PDF
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中的检验效果评价
8
作者 王芳 秦惠萍 +2 位作者 安公保 王琰 王宝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7-0020,共4页
探究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有效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30例LADA患者样本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T2MD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同时检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酪氨酸磷酸酶抗... 探究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有效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30例LADA患者样本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T2MD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同时检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抗人胰岛素抗体(IAA)及生化指标中空腹血糖(GLU)、餐后2h血糖(GLU)、空腹C肽(CP-S)、餐后2hC肽(CP-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结并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LADA诊断中可将相关自身抗体和生化指标作为疾病鉴别诊断、病情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生活指标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下载PDF
心理激励式对策在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艳 秦寒冬 暴月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激励式对策在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接受治疗的102例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 目的:探讨心理激励式对策在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接受治疗的102例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激励式对策;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智力与记忆能力[包括智力商(IQ)、记忆商(MQ)]、心智运动发育[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成长发展[采用Gesell发展量表(GDS)]。结果:干预3、6个月后,两组IQ、MQ、PDI、MD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GD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心理激励式对策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患者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激励式对策 青少年 自身免疫性脑炎 健康水平
下载PDF
硼替佐米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雯瑾 姚淑美 郭守刚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最常见。AE治疗分为免疫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以及康复治疗。最...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最常见。AE治疗分为免疫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以及康复治疗。最主要的是免疫治疗,包括一线免疫治疗、二线免疫治疗和长程免疫治疗。一线免疫治疗2周疗效仍欠佳的难治性AE患者需要采取升级免疫治疗或添加免疫治疗。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作为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在难治性AE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对BTZ应用于难治性AE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脑炎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硼替佐米 治疗
下载PDF
不同抗体状态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组织病理学与临床特征的比较
11
作者 王宗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57-0160,共4页
对自身抗体阳性和阴性的自体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AIH患者,按是否有自身抗体将其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n=40)和自身抗体阴性组(n=20)... 对自身抗体阳性和阴性的自体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AIH患者,按是否有自身抗体将其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n=40)和自身抗体阴性组(n=20),并将其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症状体征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界面性炎症、组织肉芽肿、点灶状坏死、桥接坏死、玫瑰花环样表现、胆管损伤或消失、假小叶形成、凋亡小体形成、淋巴细胞穿入现象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淋巴细胞浸润、浆细胞浸润更高(P<0.05)。两组女性、乏力、尿黄、腹胀肝区不适、皮肤瘙痒、发热、口干、肝掌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纳差、皮肤巩膜黄染均要更多(P<0.05)。结论 与自身抗体阳性的AIH患者相比,自身抗体为阴性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肝脏病理特征也不明显,因此早期积极的肝组织活检术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 肝炎肝脏组织 病理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T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
12
作者 穆秉桃 于婧文 +7 位作者 刘春云 郭敏芳 孟涛 杨鹏伟 魏文悦 宋丽娟 尉杰忠 马存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7-1062,共6页
背景:多发性硬化初始阶段,中枢免疫细胞激活并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起白质脱髓鞘甚至累及灰质神经元。CD4^(+)T细胞不同亚群之间的分化平衡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病程进展中发挥... 背景:多发性硬化初始阶段,中枢免疫细胞激活并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起白质脱髓鞘甚至累及灰质神经元。CD4^(+)T细胞不同亚群之间的分化平衡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病程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内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能够调节EAE小鼠体内免疫反应,其是否对T细胞亚群分化具有调节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EAE小鼠治疗效果及其对T细胞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将C57BL/6雌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疾病模型组和黄芪甲苷治疗组,每组8只,后2组使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制备EAE模型,免疫后第10-28天,黄芪甲苷治疗组以40 mg/(kg·d)灌胃给药。免疫当天至第28天,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及临床评分;免疫后第28天取小鼠脊髓制成冰冻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固蓝染色观察脊髓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细胞亚群百分比,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脾细胞上清液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EAE疾病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治疗能够减少EAE小鼠体质量丢失(P<0.05),缓解临床症状(P<0.05),减轻脊髓炎症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病理改变(分别为P<0.01和P<0.05);(2)与EAE疾病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治疗可抑制表达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7的CD4^(+)T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P<0.001和P<0.001),上调表达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分别为P<0.001和P<0.01);(3)黄芪甲苷可下调脊髓和脾脏中γ干扰素(分别为P<0.05和P<0.01)、白细胞介素17(分别为P<0.05和P<0.05)、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P<0.05和P<0.05)的表达,上调脾脏中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的表达(P<0.01);(4)结果说明,黄芪甲苷可以减轻EAE小鼠的临床症状,其机制与调节脾脏免疫细胞亚群进而抑制炎症细胞向中枢浸润、减少髓鞘脱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 黄芪甲苷 T细胞 炎症
下载PDF
抗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
13
作者 李晓桐 赵晓斌 +4 位作者 吕瑞娟 袁磊磊 陈谦 王群 艾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头部^(18)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 目的研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头部^(18)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特点,探讨PET/CT在抗LGI1-A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LGI1-AE的43例患者[其中急性期24例(56%),慢性期19例(44%)]的资料,分析患者^(18)F-FDG PET/CT的影像及临床特征。结果^(18)F-FDG PET显像结果显示,40例(93%)LGI1-AE患者出现明显的代谢异常,而只有26例(60%)患者出现异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信号(P<0.05)。^(18)F-FDG PET代谢异常在治疗后是可逆的,大多数患者出院后^(18)F-FDG PET的代谢几乎均正常。LGI1-AE患者的高代谢区位于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和内侧颞叶(medial temporal lobe,MTL)。在33例(77%)患者中观察到BG区高代谢,72%的患者表现出MTL高代谢。共有22例患者(51%)表现出面臂肌张力障碍性癫痫发作(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s,FBDS),其余患者表现出非FBDS症状(49%)。FBDS患者中有7例(7/21)检测到仅BG区高代谢,而非FBDS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2/19)检测到BG区高代谢(33%vs 10%,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抗LGI1-AE患者的早期诊断阳性率高。FBDS患者多表现为仅BG区高代谢,这表明BG区可能参与FBDS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LGI1抗体 脑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邹晓琳 刘子玉 +3 位作者 王智民 宋囡 高天舒 杨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2,共3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晰,临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仍有欠缺,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靶点及疾病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目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晰,临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仍有欠缺,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靶点及疾病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目前已被应用于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指导。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研究,阐明单药或者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生物过程及通路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此外,总结网络药理学的不足,以期中医药可以通过此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桥本甲状腺炎
原文传递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分析
15
作者 张彪 曾丽娥 +4 位作者 卢鑫鑫 黄肖利 陈少婷 梅端容 江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895-899,共5页
目的分析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29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的分析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29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8例、类风湿关节炎(RA)45例、干燥综合征(SS)37例、强直性脊柱炎(AS)60例、皮肌炎(DM)14例和系统性硬化症(SSc)15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2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血清标本中的25(OH)D进行检测,分析25-羟维生素D_(2)[25(OH)D_(2)]、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和总25(OH)D水平在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差异;分析总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血清总25(OH)D水平表现为缺乏或不足的比例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25(OH)D_(3)和总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疾病亚组25(OH)D_(3)、总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25(OH)D_(3)和总25(OH)D水平最低,与S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血清25(OH)D_(3)和总25(OH)D水平低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血清总25(OH)D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呈负相关(P<0.05),RA组血清总25(OH)D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呈负相关(P<0.05),DM组总25(OH)D水平与ESR呈负相关(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且存在性别差异。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血清总25(OH)D水平与ESR、CREA、BUN及RF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25-羟维生素D 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下载PDF
白芍及白芍总苷治疗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阳 陈睿轩 +2 位作者 闵力 马致洁 梅雪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保肝、镇痛等作用,在临床上白芍及白芍总苷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白芍及白芍总苷在抗炎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逐步被认识,它们在免疫相关性、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得到了不断扩展,... 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保肝、镇痛等作用,在临床上白芍及白芍总苷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白芍及白芍总苷在抗炎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逐步被认识,它们在免疫相关性、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得到了不断扩展,通过抗炎、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机制在增效减毒、降低疾病复发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白芍及白芍总苷治疗免疫相关性、炎症性皮肤病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白芍总苷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机制研究
下载PDF
28例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分析
17
作者 曾燕华 李红芳 +6 位作者 张亮 乔保俊 亚白柳 张爱梅 刘丽霞 任海涛 关鸿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的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细胞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8例确诊AE患者的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颅内压等结果,分...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的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细胞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8例确诊AE患者的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颅内压等结果,分析其特点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28例AE患者中,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11例,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protein 1,LGI1)抗体相关脑炎13例,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B receptor,GABA BR)抗体相关脑炎4例。CSF检查中,颅内压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27.5(41.0)mmH 2O,蛋白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0.48(0.15)g/L,糖和氯化物基本正常。28例中,7例患者CSF常规检查可见炎性反应;9例患者CSF细胞学检查可见炎性反应,其中6例为抗NMDAR脑炎患者,炎性反应类型均为淋巴细胞炎性反应,轻、中、重度炎性反应分别为4、3、2例,检测到激活淋巴细胞4例,浆细胞2例。CSF细胞学检查炎性细胞阳性率高于CSF常规检查炎性细胞阳性率(P=0.02),抗NMDAR脑炎患者CSF细胞学的炎性反应程度与患者入院时的改良Rankin评分(mRS)呈正相关(r=0.23,P<0.01)。结论本组AE患者CSF细胞学检查多表现为淋巴细胞炎性反应,抗NMDAR脑炎患者的CSF炎性反应阳性率最高,炎性反应程度最重。与CSF常规检查相比,CSF细胞学能够更敏感地发现AE的炎性反应,可作为诊断AE及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N-甲基-D-天冬氨酸 脑脊液 细胞学
下载PDF
急性表现与非急性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
18
作者 金伯旬 张丽 +5 位作者 娜仁图雅 齐丽艳 边新渠 刘海霞 王鑫 栗光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P-AIH)与非急性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NAP-AIH)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差异,为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诊治AP-AIH患者30例和NAP-AIH患者22例,常规行肝穿刺,通... 目的探讨急性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P-AIH)与非急性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NAP-AIH)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差异,为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诊治AP-AIH患者30例和NAP-AIH患者22例,常规行肝穿刺,通过医院标准化的电子病历系统搜集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两组年龄(54.0±14.5岁对53.4±15.0岁)和性别(男性23.3%对2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IH组血清ALT、AST、TBIL、ALP、GGT和IgG水平分别为714.4(153,2061)U/L、590.5(147,2168)U/L、81.6(43.3,106.2)μmol/L、146.2(70.7,164)U/L、81.4(38.5,150.3)U/L和220.0(128.0,245.1)mg/L,均显著大于NAP-AIH组【分别为116.5(85,172)U/L、105.8(78,176)U/L、23.4(17.4,30.8)μmol/L、113.2(66.7,176.4)U/L、83.6(41.6,153.8)U/L和142.5(90.6,243.7)mg/L,P<0.05】;两组均接受标准的免疫抑制治疗,AP-AIH组应答率为80.0%,显著高于NAP-AIH组的54.5%(P<0.05);AP-AIH组肝组织肝细胞坏死、中重度肝细胞卵石样外观、卵石样外观区玫瑰花样结构、肝实质内浆细胞浸润和中重度界面性肝炎发生率分别为76.7%、50.0%、20.0%、33.3%和56.7%,均显著高于NAP-AIH组(分别为40.9%、22.7%、0.0%、13.6%和18.2%,P<0.05)。结论顾名思义,AP-AIH患者更多显示急性肝损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对治疗应答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急性表现 组织病理学 应答
下载PDF
性激素和Treg/Th17失衡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玉春 高春 +4 位作者 郑立婷 李斌 张久聪 卢利霞 于晓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无特定的临床表现,且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紊乱,尤其是Treg/Th17失衡密切相关。AIH好发于围...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无特定的临床表现,且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紊乱,尤其是Treg/Th17失衡密切相关。AIH好发于围绝经期女性,性激素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表达进而引起AIH的发生、发展。本文就性激素和Treg/Th17失衡在AIH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围绝经期 性激素 Treg/Th17平衡
下载PDF
Graves病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黄蝶 张鑫赫 +2 位作者 佟静 林旭勇 李异玲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肝损伤的原因有甲状腺激素增多引起的损伤、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及可能合并的其他肝脏疾病等[1,2]。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肝损伤的原因有甲状腺激素增多引起的损伤、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及可能合并的其他肝脏疾病等[1,2]。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2010年一项研究报道,另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在GD患者的发生率为9.7%,在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率为14.3%[3]。近年来,部分文献报道了GD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但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或合并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的情况还比较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GD患者在治疗期间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经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其合并PBC-AIH OS,经积极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GRAVES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