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分析
1
作者 张彪 曾丽娥 +4 位作者 卢鑫鑫 黄肖利 陈少婷 梅端容 江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895-899,共5页
目的分析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29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的分析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29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8例、类风湿关节炎(RA)45例、干燥综合征(SS)37例、强直性脊柱炎(AS)60例、皮肌炎(DM)14例和系统性硬化症(SSc)15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2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血清标本中的25(OH)D进行检测,分析25-羟维生素D_(2)[25(OH)D_(2)]、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和总25(OH)D水平在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差异;分析总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血清总25(OH)D水平表现为缺乏或不足的比例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25(OH)D_(3)和总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疾病亚组25(OH)D_(3)、总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25(OH)D_(3)和总25(OH)D水平最低,与S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血清25(OH)D_(3)和总25(OH)D水平低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血清总25(OH)D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呈负相关(P<0.05),RA组血清总25(OH)D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呈负相关(P<0.05),DM组总25(OH)D水平与ESR呈负相关(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且存在性别差异。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血清总25(OH)D水平与ESR、CREA、BUN及RF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25-羟维生素D 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白细胞介素-17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艳 莫馨霈 熊秋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36-41,共6页
白细胞介素(IL)-17主要源自辅助性T细胞17,IL-17家族包含6个成员,分别是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IL-17作为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机体内的广泛表达同时受IL-17受体调节。IL-17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 白细胞介素(IL)-17主要源自辅助性T细胞17,IL-17家族包含6个成员,分别是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IL-17作为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机体内的广泛表达同时受IL-17受体调节。IL-17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与IL-17特异性结合后。本文旨在综述IL-17细胞因子家族及其受体、IL-17介导的信号通路及IL-17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理解IL-17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回顾目前的研究可更好地把握IL-1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7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3
作者 仲人前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3-77,共5页
细胞因子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不同的细胞因子谱可反映特定器官受累程度;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发病、进展和晚期不同疾病进程中有不同细胞因子谱的水平升高;在青少年特... 细胞因子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不同的细胞因子谱可反映特定器官受累程度;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发病、进展和晚期不同疾病进程中有不同细胞因子谱的水平升高;在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中细胞因子风暴参与巨噬细胞激活综合征的发生;在特应性皮炎中细胞因子可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酶导致表皮屏障缺陷;在银屑病中细胞因子又可介导微生物群失衡导致血管生成和慢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自身免疫性疾病 ANCA相关性血管炎 溃疡性结肠炎 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 特应性皮炎 银屑病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朱小琴 陈月英 曹嘉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8期3148-3151,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D)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该科收治的AD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 目的 探讨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D)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该科收治的AD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2组均随访6个月。对比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健康认知、发病频次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5.69±1.10)分]高于对照组[(4.12±0.86)分],家属健康认知中的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措施及预后注意事项各方面评分[分别为(80.89±7.60)、(81.88±7.74)、(79.85±8.14)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74±6.78)、(77.71±7.22)、(76.15±7.64)分],出院6个月后发病频次[(3.11±0.43)次]低于对照组[(3.38±0.6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升AD患儿家属健康认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发病频次,利于预后,家属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健康教育 以家庭为中心 治疗依从性 健康认知 满意度 儿童
下载PDF
青蒿素衍生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述评
5
作者 赵雪琦 韩曼 +4 位作者 郭子琳 庞枫韬 宋梦歌 姜泉 唐晓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439-1444,F0003,共7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病情复杂、病程漫长,大多需要长期用药。传统治疗药物长期使用不仅有耐药倾向,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临床迫切需要高效低毒的替代药物。本文对近20年国内青蒿素衍生物(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病情复杂、病程漫长,大多需要长期用药。传统治疗药物长期使用不仅有耐药倾向,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临床迫切需要高效低毒的替代药物。本文对近20年国内青蒿素衍生物(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ARTs)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我国ARTs治疗AID相关领域初步形成少数研究团队,研究方式多为基础医学实验,研究内容聚焦在该类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疾病疗效作用机制方面。研究发现ARTs对AI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均有干预作用,包括免疫细胞功能紊乱、炎症通路异常激活、组织细胞异常分化等。ARTs在治疗AID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治疗潜力,有望成为治疗AID的新型药物。目前研究尚局限于机制探索、基础实验干预等,相关临床研究亟待开展以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衍生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 研究述评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6
作者 查蔷 李建勇 沈文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2,共6页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一类以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及骨髓异常增生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CMML患者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AID与CMML合并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给...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一类以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及骨髓异常增生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CMML患者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AID与CMML合并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给此类患者治疗的选择带来了一定挑战。已有研究提示合并AID对CMML患者的预后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CMML患者合并AID的类型、可能发病机制、预后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文献复习及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凌青 文振华 +1 位作者 王敏 唐小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1895-1898,共4页
目的探讨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269例AID患者作为AID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及51例非AID(消化系统疾病、呼... 目的探讨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269例AID患者作为AID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及51例非AID(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采用流式荧光免疫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的抗核抗体谱,进行一致性评价,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以免疫印迹法作为金标准,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各组360例样本的灵敏度为92.64%,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0.00%,Kappa值为0.755;AID组中不同抗体的准确度为72.12%~98.51%,Kappa值为0.281~0.874。结论以免疫印迹法为金标准,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谱诊断AID的准确度较高,可同时检测不同抗体并精准定量,大大减少了实验室工作量,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抗核抗体谱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荧光免疫 免疫印迹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谱
下载PDF
CAR-T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与挑战
8
作者 李思源 张炎 张路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16-524,共9页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赋予患者自体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近年来已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CAR-T细胞疗法的不断发展,其研究领域逐渐扩展至自身免...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赋予患者自体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近年来已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CAR-T细胞疗法的不断发展,其研究领域逐渐扩展至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综述了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合成酶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了深度B细胞耗竭及免疫重建的潜力。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部分难治性患者中显示出长期无药物缓解的疗效,但仍在生产难度、安全性、持久性等方面存在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于提高治疗的个性化,以期更好地管理疾病复发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富马酸二甲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前景及作用机制
9
作者 杨莹洁 黄鸣清 +1 位作者 郑燕芳 陈剑钰 《海峡药学》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一线治疗药物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前景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检索DMF 2D、3D结构以及Canonical SMILES号,在Target...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一线治疗药物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前景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检索DMF 2D、3D结构以及Canonical SMILES号,在Targetnet数据库预测其靶点并利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进行靶点去重及标准化。综合GeneCards、DisGeNET、OMIM和TTD数据库对不同免疫疾病靶点进行汇总;Venny在线获取DMF靶点与不同免疫疾病靶点交集基因;交集基因结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软件进行PPI网络构建得到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药物-疾病-靶点-通路”关系网络图,Network Analysis分析图中各因素(节点)的关联性及重要性;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分别进行分子对接,Pymol软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结果DMF潜在的作用靶点216个,通过其中19个关键靶点治疗多种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Psoriasis)、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结肠炎、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 osus,SLE),重要靶点是MMP9、PTGS2、TNF等;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DMF对细胞分子功能、生物学功能及细胞组成均有影响,KEGG结果表明DMF调控上述功能主要与PI3K/AKT、TNF、NF-κB和IL-17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DMF与核心靶点具有结合。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发现DMF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分别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干预多种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提示作为MS一线治疗药物DMF除MS治疗外,还具有治疗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二甲酯 自身免疫性疾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10
作者 尹建运 董庆华 +2 位作者 苏杭 黄莉 倪倩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80-86,共7页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具有独特免疫效应的细胞,其在机体的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促进疾病的发展并对机体造成损伤。近年来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功能、在某些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机...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具有独特免疫效应的细胞,其在机体的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促进疾病的发展并对机体造成损伤。近年来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功能、在某些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机制以及相关的免疫治疗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深入探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机体中的作用,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Ⅰ型干扰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 免疫疗法
下载PDF
HIF-1α介导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失衡在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希越 何艳 +5 位作者 赵艳芳 赖霁佳 谢剑飞 黄敏 刘春华 刘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4-858,共5页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Treg)平衡是机体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机制,该平衡的失调引起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介导Th17细胞/Treg失衡的可能途径之一为炎症环境引起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Treg)平衡是机体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机制,该平衡的失调引起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介导Th17细胞/Treg失衡的可能途径之一为炎症环境引起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升高,进而在促进Th17细胞发挥免疫炎症作用的同时,抑制Treg的免疫调节功能。HIF-1α可通过介导Th17细胞/Treg失衡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风湿性关节炎(RA)等多种疾病的免疫病理损伤,研究HIF-1α介导Th17细胞/Treg失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是阐明多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Treg)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炎症 综述
原文传递
纳米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12
作者 敖正宏 王玥 +1 位作者 梅雅贤 罗文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4,共7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失去免疫耐受而发生的一类异质性疾病。近年来,抗体药物已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选择。单克隆抗体因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穿透实体组织而应用受限,而纳米抗体是目前已知的具有完整抗原识别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失去免疫耐受而发生的一类异质性疾病。近年来,抗体药物已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选择。单克隆抗体因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穿透实体组织而应用受限,而纳米抗体是目前已知的具有完整抗原识别能力的最小抗体片段,具有易于改造、穿透力强、能够靶向更加隐蔽的表位等特点,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重点阐述纳米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银屑病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展望纳米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因子
下载PDF
lncRNA H19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13
作者 蒋志行 刘冬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640,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至少为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的RNA。现有证据表明lncRNA通过各种机制影响着人类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且在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激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进程中扮演...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至少为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的RNA。现有证据表明lncRNA通过各种机制影响着人类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且在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激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lncRNA H19被发现在炎症、纤维化等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独特的调节功能,因此H19参与的分子机制有望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靶点。本综述基于H19已知的功能讨论了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相关机制,并总结了H19在几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H19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中枢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范诗宇 张军风 +1 位作者 闫隆 于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51-856,861,共7页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引发CNS功能障碍的疾病,其种类繁杂,具有高致残性,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类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人体胃肠道与大脑的沟通桥梁,已...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引发CNS功能障碍的疾病,其种类繁杂,具有高致残性,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类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人体胃肠道与大脑的沟通桥梁,已被证明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综述近年关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CNS自身免疫性疾病间相互影响的文献,并讨论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在CNS自身免疫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旨在从微生态学角度阐释靶向肠道微生物群相关诊治的机制并论证其有效性,以期为CNS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寻找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中枢神经系统 自身免疫性疾病 微生物群代谢产物
下载PDF
核仁型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聪聪 王希 +3 位作者 林芳 于乐 陈慧 董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 探讨核仁型抗核抗体(ANA)在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就诊患者临床样本71 78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临床标本的ANA,统计核仁型ANA在临床就诊患者中的阳性率,以及核仁型ANA... 目的 探讨核仁型抗核抗体(ANA)在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就诊患者临床样本71 78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临床标本的ANA,统计核仁型ANA在临床就诊患者中的阳性率,以及核仁型ANA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和实验室特征。结果 在71 780例患者ANA常规检测中,ANA阳性的有16778例,阳性率为23.37%。其中核仁型有1708例,占所有ANA常规检测的2.38%,在ANA阳性者中的比例为10.18%。>20~<50岁组和≥50岁组中不同性别患者核仁型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岁组中不同性别患者核仁型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女性的核仁型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20~<50岁组女性核仁型ANA阳性率为最高。不同年龄组男性核仁型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A阳性率以风湿免疫科患者为最高(70.35%),但核仁型ANA阳性主要见于生殖医学中心(12.90%)、呼吸内科(12.40%)及神经内科(11.29%)等科室,且科室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08例核仁型ANA阳性者中,420例做了ANA滴度,包括34例AID患者,386例非AID患者。核仁阳性滴度在非AID患者与AID患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仁型是ANA阳性者中的常见荧光模式,在ANA阳性者中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核仁型ANA阳性率和滴度在不同AID疾病中均存在差异。联合其他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A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型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关性探讨
16
作者 赵雅琪 刘春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4084-4089,共6页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法进行分析,探究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克罗恩病、银屑性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骶髂炎)与乳腺癌发病风险间的因果关联,并以克罗恩病为例探究中介因素,寻找疾病促进乳腺癌发展的原因。方法: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法进行分析,探究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克罗恩病、银屑性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骶髂炎)与乳腺癌发病风险间的因果关联,并以克罗恩病为例探究中介因素,寻找疾病促进乳腺癌发展的原因。方法: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数据中提取工具变量,选取自身免疫性疾病作为暴露因素,乳腺癌作为结局因素,筛选出与暴露因素明确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采用Egger-intercept法检验水平多效性,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逆方差加权分析法评估暴露与结局间的因果关系。结果:逆方差加权法分析结果显示克罗恩病(OR=1.001,95%CI:1.000~1.002)、银屑性关节病(OR=1.002,95%CI:1.001~1.005)、骶髂炎(OR=1.001,95%CI:1.000~1.002)是乳腺癌的危险性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OR=0.999,95%CI:0.998~1.000)是乳腺癌的保护性因素,克罗恩病与乳腺癌的因果关联中CD39^(+)CD4^(+)调节性T细胞是主要中介因子,中介占比为6%。C反应蛋白、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IL-17B受体等炎性因子均为乳腺癌的危险性因素。结论:炎症会加剧乳腺癌疾病进展,提示炎症生物标志物可能用于监测疾病进展及开发预防或治疗乳腺癌新的抗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孟德尔随机化 乳腺癌 克罗恩病
下载PDF
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良妊娠结局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7
作者 孙常凤 左建新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612-1621,共10页
目的:构建及验证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个体化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且入院诊断为妊娠合并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应用单因... 目的:构建及验证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个体化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且入院诊断为妊娠合并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应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SSO筛选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相应的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测试集评估预测效能,利用ROC曲线、Bootstrop自抽样法对模型进行验证,进一步评估模型的区分能力和校准性。结果:1) 经过单因素、多因素及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最优预测变量:高血压、其它并发症数量、血红蛋白、N/L比值、D-二聚体。2) 应用上述最优预测变量建立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模型的性能较好,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82.5%,AUC为0.843 (95% CI: 0.789~0.898),验证集模型的灵敏度为51.3%,特异度为93.1%,AUC为0.75 (95% CI: 0.656~0.845)。3) 通过Bootstrop重复自抽样法获得校准曲线,模拟曲线与实际曲线具有较强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构建预测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模型,可以作为预测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结局的较为简单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不良结局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自噬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18
作者 马瑜 严媚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自噬是一种由自噬体介导的真核细胞代谢过程,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作用。自噬异常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失调进而引发疾病。本文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例,对自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噬是一种由自噬体介导的真核细胞代谢过程,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作用。自噬异常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失调进而引发疾病。本文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例,对自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噬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关系及相关机制
19
作者 赵珍珠 叶喜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641-646,共6页
半数以上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病因尚未明确,其中免疫因素占4%~30%。POI可单独发病,但有时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sion病)、... 半数以上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病因尚未明确,其中免疫因素占4%~30%。POI可单独发病,但有时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sion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免疫系统异常活跃,卵巢常为其相关攻击靶点,自身免疫抗体(抗卵巢抗体、类固醇自身抗体)、免疫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与POI的免疫相关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The etiology of more than half of 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 has not been clarified, with immunologic factors accounting for 4%~30% of the cases. POI can develop alone, but sometimes coexis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such as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ITD), primary chronic adrenocortical hypoplasia (Addsion diseas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and others. Due to the abnormal activity of the immune system, the ovary is often the target of attack, and autoimmune antibodies (anti-ovarian antibodies, steroid autoantibodies), immune cells,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nd interleukin 6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mmune-related pathogenesis of P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抗体 免疫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