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肝病
1
作者 肖潇 马雄 《肝脏》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近年来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愈发受到临床医师和科研学者的关注,在这个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对2023年度自身免疫性肝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重点回顾。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下载PDF
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究
2
作者 蔡秋裕 杨子涵 裴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14,共9页
目的 以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DI-AILH)为... 目的 以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DI-AILH)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展开多方面研究,以探寻有助于鉴别诊断它们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各组患者的肝穿刺标本进行HE、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结合判读结果量化分析AIH、PBC和OS之间及AIH和DI-AILH之间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差异;并针对DI-AILH和AIH之间显著性差异因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组织学评估中,AIH出现显著的界面性肝炎、Rosette花环形成、界板处成簇的浆细胞浸润;PBC出现汇管区浆细胞浸润、明显的淋巴细胞性小叶间胆管炎;OS出现更高的汇管区和肝小叶内炎症分级。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半定量评分显示,AIH和PBC在汇管区和界板处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AIH出现IgG小叶内和汇管区沉积、PBC出现IgA沿小叶间胆管线状沉积。DI-AILH和AIH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界板处炎症差异明显,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0.80。结论 尽管在临床病理特点方面存在重叠,AIH、PBC和AIH-PBC OS仍存在有助于各自诊断的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荧光特点,根据肝组织损伤模型,病理医师也可以给出关于AIH和DI-AILH较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下载PDF
肝功能指标与自身抗体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3
作者 马丽玲 朱启泰 +2 位作者 徐俊驰 胥萍 吴敏娟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肝功能指标与自身抗体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不同类型AILD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81例AI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和评价肝功能指标与自身抗体指标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不同类型AILD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81例AI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种的不同,将单纯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设为AIH组(n=100),将单纯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设为PBC组(n=48),将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设为AIH-PBC组(n=33);分析和比较3组患者间肝功能指标与自身抗体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在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腺苷脱氢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等指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患者的ALB水平显著低于PBC组、AIH-PBC组(P<0.05),而其GLB水平显著高于PBC组、AIH-PBC组(P<0.05);AIH-PBC组患者的ALP、ADA水平均明显高于AIH组、PBC组(P<0.05);AIH组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前5自身抗体指标依次为抗核抗体(ANA)(90.22%)、抗线粒体M2型抗体(AMA-M2)(28.26%)、抗线粒体抗体(AMA)(25.26%)、抗GP210抗体(GP210)(24.14%)、抗SS-A52抗体(SS-A52)(24.14%);PBC组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前5自身抗体指标依次为AMA-M2(70.00%)、ANA(65.52%)、AMA(61.54%)、抗着丝点抗体(ACA)(24.14%)、GP210(20.69%);AIH-PBC组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前5自身抗体指标依次为ANA(77.78%)、AMA-M2(37.04%)、ACA(33.33%)、AMA(32.14%)、GP210(23.08%);AIH组患者的ACA阳性率明显高于AIH-PBC组(P<0.05),PBC组患者AMA和AMA-M2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IH-PBC组(P<0.05)。结论:ALB、GLB、ALP、ADA等肝功能指标和ACA、AMA、AMA-M2等自身抗体指标,能够为单纯性AIH、PBC与AIH-PBC重叠综合征之间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进而为临床上AILD的尽早确诊和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
原文传递
老年人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谱的检测及临床特征
4
作者 洪海龙 占启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自身抗体谱检测法进行老年人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检测的价值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90例老年AILD患者,根据病情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 目的分析采用自身抗体谱检测法进行老年人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检测的价值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90例老年AILD患者,根据病情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B组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病(primary biliary liver disease,PBC),C组为原发性硬化胆管病(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3组均进行自身抗体谱检测。比较3组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检测结果和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oluble liver antigen/liver pancreas,SLA/LP)、抗肝肾微粒体(liver-kidney microsomal,LKM)抗体Ⅰ型、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SMA)滴度检测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AMA阳性率(90.00%)高于A组(0)、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NA阳性率(93.33%)高于B组(66.67%)、C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ANA阳性率、A组与C组AM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40.00%)SLA/LP阳性率高于B组(0)、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LKM抗体Ⅰ型阳性率(26.67%)高于B组(0)、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40.00%)SMA滴度(≥1∶320)阳性率高于B组(0)、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发生率B组(60.00%)>A组(20.00%)>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33%)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发生率低于C组(46.67%)、B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贫血、慢性乙型肝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谱检测法对于老年AILD诊断具有积极意义,不同类型AILD在抗原抗体检测阳性率和并发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谱检测 自身免疫性肝病 老年患者 抗线粒体抗体 抗核抗体 并发症
下载PDF
免疫指标及肝病相关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性
5
作者 曾丽梅 冯阳修 +5 位作者 谢银光 梁建尤 高志芳 刘金莲 邵金扬 范秀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71-373,共3页
目的:分析肝病相关抗体及机体免疫指标与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就诊于广宁县中医院AILD患者50例为研究组,根据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n=33)、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n=1... 目的:分析肝病相关抗体及机体免疫指标与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就诊于广宁县中医院AILD患者50例为研究组,根据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n=33)、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n=17),同期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3组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检测3组受检者免疫指标、肝功能指标及肝病相关抗体情况。结果:AIH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ASMA、SLA/LP、LKM阳性比例明显高于PBC组;PBC组患者ASMA、AMA、SLA/AP、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AMA、AMA-M2阳性比例明显高于AI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PBC组患者谷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IH组患者ALT水平明显高于PBC组,PBC组患者TBIL水平明显高于AI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PBC组补体C3、补体C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M、IgG、IgG4水平高于对照组,AIH组C4水平明显低于PBC组,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及PBC组,IgG、IgG4水平明显高于P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LD可表现肝功、免疫指标及肝病相关抗体异常表达,综合分析肝功、免疫指标及肝病相关抗体等指标在鉴别AILD类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 相关性
下载PDF
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检验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夏金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20-0123,共4页
探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检验自身抗体水平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取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诊治的30例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根据临床检测结果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在分组前完成目标对象的信息统计记录,指标... 探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检验自身抗体水平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取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诊治的30例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根据临床检测结果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在分组前完成目标对象的信息统计记录,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通过观察患者不同的疾病类型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组别,包括病毒性肝炎组(1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组(9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6例)。检测所有患者自身抗线粒体抗体(AMA-M2)、抗肝细胞浆I型抗原抗体(LC-1))阳性率及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结果 与病毒性肝炎组患者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ALT、AST和GGT水平明显更高,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患者血清中ALT、AST和GGT水平最高(P<0.05);与病毒性肝炎组患者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AMA-M2阳性率水平明显更高(P<0.05),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水平最高,而LC-1抗体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所有检测对象中,患者的肝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存在显著差异,其可作为疾病的鉴别依据,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临床检测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肝病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潇 马雄 《肝脏》 2023年第1期25-27,共3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s)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目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自我免疫耐受突破和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s)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目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自我免疫耐受突破和免疫反应激活是重要的发病机制。2022年,在疫情继续席卷全球的时候,国内外的肝病学者们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这个领域依然取得了不少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免疫介导 肝脏疾病 免疫耐受 免疫反应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新生儿自身免疫性肝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刘欣 杨梅 +2 位作者 崔京京 陈芳 郭亚平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上述任意2种疾病主要特征同时出现的重叠综合征[1]。目前认为遗传易...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上述任意2种疾病主要特征同时出现的重叠综合征[1]。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环境促发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参与了AILD发病[2]。AILD以血清中出现相关自身抗体为发病特点。自身抗体多具有损伤性,可与靶抗原结合发生免疫应答,损伤其结构和功能,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目前,关于自身抗体在新生儿体内分布状况的研究较少,已报道的抗体有抗Ro/SSA抗体、抗SSB抗体等,而新生儿抗线粒体抗体-M2(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M2,AMA-M2)阳性罕见。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新生儿自身抗体阳性及其造成的系统性损伤的重视程度。本研究报道1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Ro52抗体、AMA-M2、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 antibody,AHA)阳性的AILD新生儿,并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M2 抗核抗体 抗Ro-52抗体 新生儿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的检测意义
9
作者 蔡文杰 何敏 李同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早期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及补体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50例自...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早期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及补体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5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归为观察组,再收集15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将其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期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差异,分析患者早期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生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早期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早期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生均呈正相关(P<0.05)。早期外周血RDW、ADA、ADA补体水平曲线均明显高于参考线(P<0.05),其cut-off值分别为16.61%、25.10 U/L、59.91%。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临床早期检测外周血RDW、ADA及补体水平,有利于预防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生,具有较高临床检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 腺苷脱氨酶 腺苷脱氨酶补体
下载PDF
睡不饱的自身免疫性肝病
10
作者 贾建伟 郭丽颖 《肝博士》 2023年第2期30-30,共1页
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持依赖昼夜节律和规律的睡眠。睡不饱可打破免疫功能的自稳状态,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尤其是T淋巴细胞长期睡不饱的患者普遍存在CD4+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亢进或低下,部分人群还存在慢性炎症反应。《难经》曰:“... 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持依赖昼夜节律和规律的睡眠。睡不饱可打破免疫功能的自稳状态,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尤其是T淋巴细胞长期睡不饱的患者普遍存在CD4+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亢进或低下,部分人群还存在慢性炎症反应。《难经》曰:“人之安卧……五脏各安其位而寝”,讲述睡眠时间是养五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难经》 慢性炎症反应 睡眠时间 昼夜节律 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细胞数量和功能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联合肝功能在肝病诊断中价值探讨
11
作者 薛晶莹 韦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035-0038,共4页
通过收集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以及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联合肝功能检测在肝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其中包括88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31例自身免疫性肝... 通过收集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以及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联合肝功能检测在肝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其中包括88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3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1例和7例重叠综合征(OS)。另外有病毒性肝炎34例,药物性肝损害54例。对PBC、AIH与OS两两比较自身肝病抗体(AMA-M2、SLA/LP、LKM-1、LC-1、SP100、GP210)。对比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自身抗体以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r-GT、ALP和TBA)。结果 PBC与AIH或OS患者比较,其IL-1或GP210有显著性差异,P<0.001。AILD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之间ALT、TBIL、DBIL及AMA有显著性差异。AILD与病毒性肝炎患者TBA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联合肝功能检测有助于肝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
原文传递
基于肠道菌群与抑木扶土理论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机与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一珺 吕文良 +3 位作者 强睿 冯佳琪 姚子昂 张丽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5-58,共4页
肠道微生物通过肠-肝轴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的发生与发展。吕文良教授将调节肠道菌群与中医抑木扶土理论结合,探讨AILD的病机治疗。吕文良教授指出,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肝脾同病是AILD的发病基础,患者... 肠道微生物通过肠-肝轴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的发生与发展。吕文良教授将调节肠道菌群与中医抑木扶土理论结合,探讨AILD的病机治疗。吕文良教授指出,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肝脾同病是AILD的发病基础,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是中医脾气虚弱,脾失健运的病理表现之一。在治疗上应以抑木扶土,实脾理肝,健脾为主作为治疗大法,通过肠-肝轴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恢复肝脏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肠道微生态 抑木扶土 吕文良 经验传承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腹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尹全乐 张红霞 +2 位作者 陈旭 周璐 王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1-1207,共7页
目的探讨CT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腹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136例AILD患者(设为AILD组),并以65例其他慢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腹部CT资料,统计... 目的探讨CT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腹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136例AILD患者(设为AILD组),并以65例其他慢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腹部CT资料,统计腹部不同区域淋巴结的体积及数目分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腹部淋巴结肿大对AILD的诊断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周淋巴结肿大的危险因素。结果AILD组腹部淋巴结的平均体积[(0.47±0.61)cm^(3)vs.(0.25±0.20)cm^(3)]及数目[(8.10±4.97)个vs.(4.26±3.25)个]均较对照组增大或增加(P<0.001)。肝周淋巴结数目联合肠系膜淋巴结体积诊断AILD的AUROC为0.816(P<0.001)。77例行肝组织活检的AILD患者中,肝周淋巴结阳性组肝组织中界面性肝炎的发生率高于肝周淋巴结阴性组(52.31%vs.16.67%,χ^(2)=5.16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gG抗体水平增高是肝周淋巴结肿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2,95%CI 1.000~1.024,P<0.05)。结论肝周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助于AILD的鉴别诊断,肝周淋巴结肿大与AILD肝炎性活跃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腹部淋巴结 疾病活动性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圆梦 孙菲菲 黄丽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7-760,共4页
超声弹性成像(UE)是一种新型无创性超声诊断技术,能定量测量组织弹性,其作为非侵入性评估组织硬度的成像方法,已在慢性肝病的肝脏纤维化分期等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目前,关于UE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中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现阶段UE在A... 超声弹性成像(UE)是一种新型无创性超声诊断技术,能定量测量组织弹性,其作为非侵入性评估组织硬度的成像方法,已在慢性肝病的肝脏纤维化分期等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目前,关于UE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中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现阶段UE在AILD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自身免疫性肝病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用药规律
15
作者 姚子昂 赵鑫 +2 位作者 吕文良 张丽丽 强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5期4-11,共8页
目的通过整理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案,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调取吕文良教授于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的门诊病历信息,筛选其... 目的通过整理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案,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调取吕文良教授于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的门诊病历信息,筛选其中西医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提取中西医诊断、处方用药等信息,利用Excel 2016将处方信息规范化整理成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和R语言(R 4.2.1)对处方进行药物使用频数、功效、四气、五味及归经的分布规律统计,再进行组方规律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纳排标准筛选整理出658首方剂,158味中药;分析用药规律可知所用中药的四气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五味以苦味、甘味、辛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肺经、胃经四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类、清热类、消食类为主。在药物使用频数上,最高频使用5味药物是黄芪、白芍、山楂、黄芩、黄连。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使用频数最高的对药为黄芪-白芍;使用频数最高的角药为黄芪-白芍-山楂。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可将处方分为4个聚类,并得出核心处方药物。结论吕文良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处方具有鲜明的用药规律,治疗上以“益气活血、柔肝健脾、清热祛湿”为原则,用药上注重气血同调、寒温相配、气机升降、消补兼施;为现今中医临床诊治自身免疫性肝病提供了辨治思路和遣方用药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吕文良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 R语言 处方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
16
作者 甄永利 张亚飞 张振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率的影响。方法2016年5月~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2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34例和AIH-PBC重叠综合征(OS)患者46...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率的影响。方法2016年5月~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2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34例和AIH-PBC重叠综合征(OS)患者46例,按照指南要求,给予每种疾病患者规范的治疗。另选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和甲状腺球蛋白(Tg)。结果AIH组、PBC组和OS组血清FT3水平分别为4.5(3.9,5.0)pmol/L、4.4(4.0,4.5)pmol/L和4.1(3.7,4.7)pmol/L,血清FT4水平分别为14.8(13.0,16.5)pmol/L、14.6(13.0,16.0)pmol/L和14.8(13.1,15.9)pmol/L,均显著低于健康人【分别为4.8(4.5,5.0)pmol/L和15.7(14.5,16.9)pmol/L,P<0.05】;OS组血清TSH水平为3.4(2.1,6.4)mIU/L,显著高于健康人【2.8(2.0,3.3)mIU/L,P<0.05】;AIH组血清TRAb、TGAb、TPOAb、TBG和Tg阳性率分别为5.4%、21.6%、29.7%、8.1%和0.0%,PBC组分别为6.9%、13.8%、17.2%、10.3%和3.4%,OS组分别为12.5%、18.8%、21.9%、0.0%和3.1%,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IH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分别为9.6%和13.5%,PBC组分别为20.6%和23.5%,OS组分别为6.5%和30.4%,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末,AIH、PBC和OS患者治疗应答者分别为21例(41.2%)、25例(73.5%)和12例(26.7%),合并与未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治疗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8.6%对45.9%、66.7%对81.3%和38.9%对18.5%,均P>0.05)。结论AIH、PBC、OS三组中血清FT3、FT4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SH水平明显升高。是否合并甲状腺疾病对AIH、PBC、OS三种疾病的治疗应答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甲状腺激素 抗甲状腺抗体 治疗应答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彭雪莹 李慧 +3 位作者 赵美云 史瑞雪 侯英键 王阳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88-591,598,共5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些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本文从遗传易感性、肝脏免疫自稳、肠道微生物三个方面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作出综述。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发病机制 遗传易感性 肝脏免疫自稳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18
作者 陈虹秀 吴雨泉 刘光伟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2期60-66,共7页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近5年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2017-2021年发表的AILD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年度分布、国家、机构、作者、文献共被引情况及关...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近5年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2017-2021年发表的AILD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年度分布、国家、机构、作者、文献共被引情况及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580篇AILD相关文献,发文量逐年增长,2020-2021年呈井喷式增长,研究国家以美国为主,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Christoph Schramm为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研究热点集中于AILD危险因素、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药物治疗、肠肝轴研究、NK细胞表达、肝组织活检及AILD相关性疾病研究。主要研究趋势为AILD重叠综合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相关研究。结论AILD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重叠综合征研究,研究层面不断深入,可视化分析图谱形象地展示了疾病领域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流行病学、肝脏菌群多样性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刘琳 李罗红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流行病学、肝脏菌群多样性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AILD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2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28例,同时选...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流行病学、肝脏菌群多样性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AILD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2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28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肝囊肿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肝组织菌群丰度及多样性,同时分析PBC和AIH患者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AIL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肝脏组织嗜热厌氧孢杆菌丰度、莱比托游动球菌丰度、乳酸杆菌丰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8±0.04)%、(0.10±0.03)%、(0.22±0.08)%、(0.71±0.14)和(1.62±0.1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BC组嗜热厌氧孢杆菌丰度为(0.22±0.16)%,明显高于AIH组(P<0.05),莱比托游动球菌丰度为(0.08±0.02)%,明显低于AIH组(P<0.05)。AIH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碱酯酶(CHE)分别为(98.29±23.32)U/L和(4895.55±412.21)U/L,明显高于PBC患者(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为(161.10±34.34)U/L,明显低于PBC患者(P<0.05)。观察组饮酒、肝周淋巴结肿大、肝外自身免疫病和自身免疫病家族史比例分别为64.81%、35.19%、37.04%和31.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外自身免疫病和自身免疫病家族史是AILD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ILD患者肝脏菌群多样性有所增加,其中PBC和AIH患者肝脏菌群分布有一定差异,同时肝功能指标存在差异;AILD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肝外自身免疫病和自身免疫病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流行病学 肝脏菌群多样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