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傅丽东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比较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方法 (在应用异丙酚麻醉诱导前给予 30mg小剂量异丙酚 )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 18~ 5 5岁ASAⅠ -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M -P组 (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组 )、P... 目的 :比较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方法 (在应用异丙酚麻醉诱导前给予 30mg小剂量异丙酚 )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 18~ 5 5岁ASAⅠ -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M -P组 (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组 )、P -P组 (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组 )和P组 (异丙酚诱导组 )。M -P组与P -P组在给予异丙酚诱导之前 ,分别给予咪唑安定 3mg、异丙酚 30mg ,P组直接应用异丙酚诱导。记录异丙酚诱导剂量、患者诱导前和气管插管前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HR)。结果 :异丙酚诱导剂量 :P组为 2 .2 1mg/kg ,P -P组为 1.86mg/kg ,M -P组为 1.78mg/kg。M -P组与P组相比气管插管前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心率的降低都明显减小。P -P组与P组相比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心率的降低无明显差异。P -P组与M -P组相比气管插管前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心率的降低都明显增大。结论 :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方法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方法两者均能减少麻醉诱导中异丙酚用量 ,但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方法相比 ,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方法对于维持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并无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自身复合诱导 咪唑安定 异丙酚 复合诱导 临床应用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