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摘要)(英文)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娜 尹礼国 +2 位作者 陈超众 魏琴 李华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5期130-133,共4页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方法]制备了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和蒸馏水4种臭牡丹提取物,采用菌饼法研究臭牡丹根的抑菌能力,包括抑菌圈直径(十字交叉法)、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并以小...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方法]制备了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和蒸馏水4种臭牡丹提取物,采用菌饼法研究臭牡丹根的抑菌能力,包括抑菌圈直径(十字交叉法)、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并以小麦赤霉为指示菌,观察了pH值为5~8范围内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臭牡丹根的4种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蒸馏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乙酸乙酯、乙醚,8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差。4种溶剂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的抑制效果几乎都优于其他的菌种,而对玉米大斑的抑制效果最差,可能是其抑菌机理不同,导致对不同菌的抑菌能力产生差异。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小麦赤霉、小麦纹枯、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20、20、25mg/ml;80%乙醇提取液对水稻纹枯和小麦赤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0mg/ml,而对小麦纹枯和玉米大斑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5mg/ml;蒸馏水提取液对小麦纹枯和小麦赤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mg/ml,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20mg/ml;乙醚提取液对小麦赤霉、小麦纹枯、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10、20、20、30mg/ml。总的看来,臭牡丹根提取物对这几种常见植物致病菌的MIC均在35mg/ml以下。臭牡丹根提取物在pH值5~8的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8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好,然后,随着pH值增加或减小而变差;乙醚提取物在酸性条件下,对小麦赤霉的抑制作用大于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而蒸馏水的则与乙醚相反,表明其抑菌活性受pH值的影响较大。[结论]臭牡丹根对4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抑菌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根 提取物 抑菌效果
下载PDF
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林娜 尹礼国 +2 位作者 陈超众 魏琴 李华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884-15886,15898,共4页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菌饼法研究臭牡丹根的抑菌能力。[结果]臭牡丹根的4种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菌饼法研究臭牡丹根的抑菌能力。[结果]臭牡丹根的4种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蒸馏水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乙醚提取液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最小抑菌浓度都MIC都为10mg/ml。臭牡丹根提取物在pH值5~8的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结论]臭牡丹根对4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抑菌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根 提取物 抑菌效果
下载PDF
臭牡丹根提取物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邹晓琴 欧阳娟 黄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臭牡丹根提取物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4,7,10,14,21天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各组于术后21... 目的探讨臭牡丹根提取物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4,7,10,14,21天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各组于术后21天处死大鼠,通过酶联免吸附法测定大鼠腰段脊髓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术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升高(P<0.05),大鼠腰段脊髓TNF-α、IL-1β、IL-6降低。中剂量组术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术后热缩组反射潜伏期升高,TNF-α、IL-1β、IL-6含量均下调(P<0.05),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牡丹根提取物低剂量(10 g/kg)、中剂量(30 g/kg)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剂量(30 g/kg)效果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根提取物 神经病理性痛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臭牡丹根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眭荣燕 宋桂兰 +2 位作者 刘建新 周俐 连其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臭牡丹根提取液对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用排水法测定大白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肿胀度。结果:臭牡丹提取液5、10g/kg于致炎前3d开始腹腔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27天,不仅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急性足爪肿胀,而且对于... 目的:探讨臭牡丹根提取液对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用排水法测定大白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肿胀度。结果:臭牡丹提取液5、10g/kg于致炎前3d开始腹腔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27天,不仅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急性足爪肿胀,而且对于继发性的足爪肿胀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臭牡丹根具有防治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根 佐剂性关节炎 防治作用
下载PDF
臭牡丹根治疗肾炎90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林振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924-924,共1页
关键词 臭牡丹根 中医药疗法 肾炎
下载PDF
傣药红花臭牡丹根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应彩 彭霞 +2 位作者 李清 卯明霞 仁绍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11期36-40,共5页
目的:建立红花臭牡丹根饮片质量标准。方法:观察红花臭牡丹根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参照《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及《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建立薄层鉴别方法;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测定水分、总灰分... 目的:建立红花臭牡丹根饮片质量标准。方法:观察红花臭牡丹根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参照《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及《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建立薄层鉴别方法;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砷盐、重金属、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浸出物;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线性关系、准确度、精密度、不同产地以及试验条件的考察来建立红花臭牡丹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波长为357 nm。结果:性状及鉴别方法专属性好,3个不同产地10批红花臭牡丹根饮片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总黄酮的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93%、2.24%、0.12%、13.57%、5.47%。砷盐均符合规定、重金属均小于百万分之十、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均未检出。结论:所建立方法可应用于红花臭牡丹根饮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臭牡丹根饮片 紫外分光光度法 芦丁 薄层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臭牡丹根伍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慢性肾炎16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群 张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3期2543-2545,共3页
目的:探讨臭牡丹根伍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本文采用臭牡丹根伍用小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慢性肾炎16例,其小剂量CTX用量为200 mg/日,采用静脉滴注的连续给药方式,其总有效率为93.75%,且BUN、Sc... 目的:探讨臭牡丹根伍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本文采用臭牡丹根伍用小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慢性肾炎16例,其小剂量CTX用量为200 mg/日,采用静脉滴注的连续给药方式,其总有效率为93.75%,且BUN、Scr明显下降,复发率为6.25%,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果:臭牡丹根伍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慢性肾炎疗法疗效显著,肾功能改善明显,复发率低,且该单味中药来源广泛,使用方便。结论:臭牡丹根伍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慢性肾炎,不失为一种治疗慢性肾炎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根 小剂量环磷酰胺 慢性肾炎
原文传递
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建新 李燕 +1 位作者 连磊凡 张文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49-1850,共2页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提取物的不同组分在体外抗菌实验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试管连续稀释法等完成最低抑菌实验、最低杀菌实验。结果臭牡丹根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氯仿提取物等组分,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提取物的不同组分在体外抗菌实验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试管连续稀释法等完成最低抑菌实验、最低杀菌实验。结果臭牡丹根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氯仿提取物等组分,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弱,而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具有对一些细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根 体外抗菌
原文传递
治疣二方
9
作者 王国辉 《农村百事通》 1994年第3期58-59,共2页
一、鲜臭牡丹根50克,洗净切片;鲜猪皮50克。加水300毫升,煎成一半,取汤,加食盐少许,温服。每日2次,连服3—5日。
关键词 臭牡丹根 木贼草 涂搽 内层 黄丹 香蕉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