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1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G2基因p.Phe531Cys纯合突变所致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家系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分析
1
作者 徐文静 程维礼 +3 位作者 方旭 张莱 张郁青 陶琴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对桥粒芯糖蛋白2(DSG2)基因p.Phe531Cys罕见纯合突变所致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一个家系的基因型-表型进行分析,并对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临床观察性研究。收集2022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对桥粒芯糖蛋白2(DSG2)基因p.Phe531Cys罕见纯合突变所致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一个家系的基因型-表型进行分析,并对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临床观察性研究。收集2022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例确诊为ARVC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估。采集静脉血进行二代测序,并用Sanger测序验证。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获取DSG2基因野生型氨基酸序列,通过人工编辑获得突变型氨基酸序列,对DSG2蛋白二级及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先证者(Ⅲ2)符合ARVC诊断标准,其余家系成员均不符合。先证者为DSG2基因p.Phe531Cys纯合突变,先证者女儿(Ⅳ1)携带DSG2基因杂合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该突变位点在脊椎动物中保守性较好,氨基酸突变后蛋白质稳定性降低。突变型DSG2及野生型DSG2蛋白质二级结构无明显差异,三级结构突变位点处的折叠角度发生变化。结论DSG2基因p.Phe531Cys纯合突变可导致ARVC,不同的基因型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 桥粒芯糖蛋白2基因 纯合突变 蛋白质结构
下载PDF
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改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律失常患儿左心室重构及安全性观察
2
作者 何坤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改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律患儿失常左心室重构及安全性的观察。方法:选取11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伴心律失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胺碘酮片和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治... 目的:探讨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改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律患儿失常左心室重构及安全性的观察。方法:选取11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伴心律失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胺碘酮片和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PWT、LVEDD、IVST指标,评估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PWT、LVEDD、IVST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好(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DCM伴心律失常患儿给予缬沙坦胶囊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儿心功能水平,促进左心室重构,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 心律失常 胺碘酮 缬沙坦胶囊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心电图2例
3
作者 倪红林 黄玥 +1 位作者 刘岚 沈静秋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以右心室纤维脂肪浸润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病,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本文报道嘉兴市第一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例ARV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ARVC心电图线索包含的...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以右心室纤维脂肪浸润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病,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本文报道嘉兴市第一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例ARV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ARVC心电图线索包含的病理及生理信息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 除极复极 室壁瘤 左心室受累
下载PDF
CMR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因素预测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吕静 朱永琪 +7 位作者 朱彦芳 何瑛 胡茜 邵九杰 王艺霖 王霈 刘云 朱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1,87,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不同区域心肌的影像组学特征及相关临床因素在预测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s)中的价值。材料... 目的探讨基于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不同区域心肌的影像组学特征及相关临床因素在预测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s)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的122例确诊HCM患者的CMR图像及临床资料。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24-hour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24 h DCG)结果将其分为合并VAs组(40例)与未合并VAs组(82例)。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受试者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训练集用于构建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效能。选择从二尖瓣水平至心尖部的左心室短轴未增强亮血电影序列,以舒张末期壁厚为基础,将HCM患者心肌分为肥厚区域与非肥厚区域。在左心室短轴各层面心肌的心室舒张末期进行全室壁心肌、肥厚区域心肌及非肥厚区域心肌的感兴趣区勾画及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递归特征消除法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法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危险因素建立临床因素模型;并构建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和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模型。采用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DeLong检验评估和比较模型间的预测效能;使用列线图将联合模型可视化,并通过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检验及校正曲线评估联合模型拟合程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观察联合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在训练集中,左心室非肥厚区域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89)、左心室肥厚区域联合模型(AUC值=0.98)、左心室全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98)的AUC值高于左心室非肥厚区域心肌影像组学模型(AUC值=0.74)、左心室肥厚区域影像组学模型(AUC值=0.85)、左心室全心肌影像组学模型(AUC值=0.86)(P<0.05),亦高于临床因素模型(AUC值=0.81)(P<0.05);左心室非肥厚区域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89)的AUC值小于左心室肥厚区域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98)及左心室全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98)(P<0.05),左心室肥厚区域心肌联合模型与左心室全心肌联合模型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测试集中,左心室非肥厚区域心肌影像组学模型(AUC值=0.75)的AUC值低于左心室全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93)及左心室肥厚区域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95)(P<0.05);左心室肥厚区域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95)的AUC值高于左心室非肥厚区域心肌联合模型(AUC值=0.80)(P<0.05)。结论基于CMR不同区域心肌的影像组学特征及相关临床因素所构建的模型在预测HCM者合并VAs风险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室性心律失常 预测模型 心脏磁共振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陈康丽 袁平年 +3 位作者 王洋 刘通 赵晨 张娟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和研究组(采用小剂量胺碘酮+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各3... 目的探究小剂量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和研究组(采用小剂量胺碘酮+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心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率、收缩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可改善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水平,且不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胺碘酮 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肥厚性心肌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射频消融对儿童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雨 陈金花 谭晓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IC)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AIC患儿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射频消融治疗)和观察组(美托洛尔联合射频消融),各47例,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IC)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AIC患儿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射频消融治疗)和观察组(美托洛尔联合射频消融),各47例,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径(LVEDD)值分别为2.60 mm和1.70 mm,平均心率、最快心率分别为(113.61±20.13)次·min-1和(101.22±18.72)次·min-1、(151.75±27.63)次·min-1和(135.22±25.24)次·min-1,脑钠肽(BNP)升高率和肌钙蛋白Ⅰ(cTnI)升高率分别为44.68%和12.76%、23.40%和10.6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分别为(5.16±0.96)ng·mL^(-1)和(3.10±1.01)ng·mL^(-1)、(11.63±3.96)mm·h-1和(6.12±2.25)mm·h-1,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分数(LVFS)值分别为(55.89±5.82)%和(64.33±6.11)%、29.42%和32.63%,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5%)和对照组(6.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年,观察组有效率(78.71%和91.84%)高于对照组(57.44%和74.46%),再入院率(4.25%和6.38%)低于对照组(23.40%和3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儿童AIV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心肌 射频消融治疗 美托洛尔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心室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梁见弟 叶继亮 +1 位作者 姚永钊 李晓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左心室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80例DC...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左心室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80例DCM患者(DCM组)的临床资料,根据其VA发生情况,分为VA亚组(n=25)和非VA亚组(n=55)。并回顾性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30名为对照。收集并比较DCM组两个亚组患者入院24 h内的美国心脏病协会心功能(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比较3组研究对象24 h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cardiac cycles,SDNN)、每5 min 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s every 5 min,SDANN)、差值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difference,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大于50 ms计数占总窦性心博的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counts in total sinus beats between adjacent RR intervals of more than 50 ms,PNN50)、低频段功率(low-frequency power,LF)、高频段功率(high frequency power,HF)等HRV指标。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short axis shortening rate,FS%)等左心室重构相关指标。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DCM患者HRV及左心室重构对VA的影响。结果VA亚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比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非VA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00%vs.16.36%,P<0.05;28.00%vs.3.64%,P<0.05)。三组研究对象HRV指标、FS%及LVEF比较,对照组最高,其次为非VA亚组,VA亚组患者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LVEDV比较,对照组最小,其次为非VA组,VA组患者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V、LVEF、FS%、LVEDV为DCM患者VA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CM患者HRV及左心室重构指标与VA均密切相关,且其VA的发生可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 心率变异性 左心室重构 室性心律失常 关系
下载PDF
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室功能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焦方晓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62-1263,共2页
目的对扩张性心肌病(DCM)左心室功能与心律失常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抽取DCM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例64例,给予其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进行检查,分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组和LVEF>30%组,比较心脏大小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目的对扩张性心肌病(DCM)左心室功能与心律失常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抽取DCM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例64例,给予其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进行检查,分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组和LVEF>30%组,比较心脏大小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LVEF<30%组患者的左心房、左心室内径较LVEF>30%组大,且出现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DCM患者心律失常受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左心室功能损害程度与发生率呈正比,值得临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性心肌 心律失常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二级预防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复发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预测因素
9
作者 高宇 贾文杰 +1 位作者 柴慧 李润琴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分析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二级预防的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复发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VTA)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 目的:分析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二级预防的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复发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VTA)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受ICD二级预防的88例ICM幸存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观察患者随访5年内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的发生情况。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随访5年时发生复发性VT/VF的影响因素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的使用情况(HR=0.334,95%CI:0.159~0.705,P=0.004)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HR=1.006,95%CI:1.002~1.011,P=0.00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EI/ARB的使用情况以及LVEDV是影响患者随访5年时发生复发性VT/VF的独立临床因素(P<0.05)。LVEDV预测患者随访5年时发生复发性VT/V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1(95%CI:0.672~0.869),在最佳截断值为163.5 mL。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VEDV≤163.5 mL的患者随访1年(100.0%vs.76.7%,Log Rankχ^(2)=11.723,P=0.001)、3年(93.3%vs.58.1%,Log Rankχ^(2)=15.398,P<0.001)、5年(88.9%vs.46.5%,Log Rankχ^(2)=19.188,P<0.001)的无复发性VT/VF生存率明显更高。此外,57例患者在至少半年的医疗治疗后接受了随访超声心动图检查,LVEDV>163.5 mL的患者1年内复发性VTA发生率较高[LVEDV>163.5 mL vs.≤163.5 mL;37.9%(11/29)vs.7.1%(2/28);χ^(2)=7.670,P=0.006]。结论:LVEDV扩大可作为ICM患者随访5年内发生复发性VT/VF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二级预防 缺血性心肌 复发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心肌病影像学研究进展
10
作者 林丽苹 卢志娟 +1 位作者 周秀丽 林家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2429-2432,共4页
致心律失常心肌病是一种以纤维脂肪性心肌替代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其可累及右心室、左心室及双心室。该疾病目前尚无诊断金标准,主要根据心脏的结构、组织学、心电图、心律失常和家族特征等多模态的方案进行诊断。目前也无特定的治疗,临... 致心律失常心肌病是一种以纤维脂肪性心肌替代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其可累及右心室、左心室及双心室。该疾病目前尚无诊断金标准,主要根据心脏的结构、组织学、心电图、心律失常和家族特征等多模态的方案进行诊断。目前也无特定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专注于心律失常风险分层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临床管理,影像学技术在致心律失常心肌病的诊断和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对致心律失常心肌病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心肌 超声心动图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左心室心肌病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麻醉管理一例
11
作者 马璐璐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8-1239,共2页
患者,女,39岁,165 cm,90 kg,因“子宫肌瘤”入院。既往乏力、心悸多年,未予特殊诊治。2004年开腹子宫肌瘤剔除史,2006年和2013年两次剖宫史。2017年因急性心力衰竭外院就诊,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左心室心肌病,规律药物治疗(比索洛尔10 mg... 患者,女,39岁,165 cm,90 kg,因“子宫肌瘤”入院。既往乏力、心悸多年,未予特殊诊治。2004年开腹子宫肌瘤剔除史,2006年和2013年两次剖宫史。2017年因急性心力衰竭外院就诊,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左心室心肌病,规律药物治疗(比索洛尔10 mg、坎地沙坦24 mg,每天1次),目前日常生活不受限,代谢当量(MET)评分6分,夜间可平卧,劳累后有心慌。腹部超声提示:子宫9.8 cm×10 cm×10.8 cm,子宫多发肌瘤(肌壁间和浆膜下),左前壁8.5 cm×7.4 cm×7.2 cm,后壁5.1 cm×3.8 cm。心脏彩超示:左心增大,左室舒张末直径66 mm,EF 55%。左室下后壁运动幅度减低,三尖瓣微量反流,肺动脉压43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致心律失常 左心室心肌 运动幅度 麻醉管理 腹部超声 心脏彩超 肺动脉压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脏超声血流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邢益民 张天飞 +1 位作者 邱清勇 戴慧勇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脏超声血流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4:1:1的比例分为训练组(n=60)、验证组(n=15)和试验组(n=15)。训练组患...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脏超声血流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4:1:1的比例分为训练组(n=60)、验证组(n=15)和试验组(n=15)。训练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律失常分为并发组(n=20)和非并发组(n=40)。收集患者的一般数据,建立心脏超声血流成像的深度学习模型,提取图像数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e’、涡流面积变化率、循环强度变化率、平均血流速度和平均能量损耗(EL)值。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训练组中并发组与非并发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并发组的LAVI(P<0.01)、E/e’(P<0.01)、涡流面积变化率(P<0.01)、循环强度变化率(P<0.01)、平均血流速度(P<0.05)、平均EL(P<0.01)显著高于非并发组,LVEF则显著低于非并发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显示:涡流面积变化率、循环强度变化率、平均血流速度、平均EL与LAVI、E/e’均为HCM伴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LVEF是HCM伴发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训练组模型ROC曲线AUC值为0.985,验证组ROC曲线AUC值为0.989,试验组ROC曲线AUC值为0.980。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脏超声血流成像能更准确地识别心脏超声图像,对HCM并发心律失常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涡流面积变化率、循环强度变化率、平均血流速度、平均EL、LAVI和E/e’均是HCM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LVEF是HCM伴发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心脏超声血流成像 肥厚型心肌 心律失常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脏病理和心肌代谢组学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凯 陈晓 +5 位作者 张宁宁 常远 陈实 胡振良 宋伸 宋江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41-848,共8页
[目的]研究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脏病理和心肌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取35例接受心脏移植的ARVC患者受体心脏冠状动脉和心室6个部位(左心室前壁、侧壁、后壁以及右心室前壁、后壁、室间隔),冠状动脉组织... [目的]研究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脏病理和心肌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取35例接受心脏移植的ARVC患者受体心脏冠状动脉和心室6个部位(左心室前壁、侧壁、后壁以及右心室前壁、后壁、室间隔),冠状动脉组织切片行HE染色,并定量分析其狭窄程度;心室组织切片行Masson染色,经图像处理后定量分析心脏组织中心肌、纤维、脂肪成分所占比例。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心脏组织进行代谢物提取及代谢组学分析。无冠状动脉狭窄组、轻度冠状动脉狭窄(<50%)组、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50%)组的心脏组织中心肌、纤维、脂肪成分的差异和代谢物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5例ARVC患者中,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0例(28.6%),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1例(31.4%),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4例(40.0%)。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接受心脏移植的年龄显著高于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和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48.5±10.7)岁比(33.8±10.5)岁和(31.0±13.4)岁,P=0.015]。中重度、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和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心肌、纤维、脂肪成分所占比例在左心室前壁、侧壁、后壁和右心室前壁、后壁、室间隔6个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检测发现105种代谢物,集中于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戊糖磷酸代谢及糖酵解糖异生代谢等通路,与无狭窄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组织相比,中重度、轻度狭窄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组织中没有显著上调或下调的代谢产物。主成分分析和热图分析表明三组之间的代谢谱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ARVC患者中,中重度、轻度冠状动脉狭窄与无冠状动脉狭窄者的心脏组织中心肌、纤维、脂肪所占比例无明显组间差异,代谢组学检测亦无明显组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 冠状动脉狭窄 心脏 心肌代谢组学
下载PDF
心电图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7
14
作者 周萌 孙林 +3 位作者 李波 尹琳 张麟 冯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RV)、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120例.男性99例,女性21例,28~82岁,平均(60±13)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RV)、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120例.男性99例,女性21例,28~82岁,平均(60±13)岁.根据12导心电图QRS波形态分为3组:A组:fQRS组、B组:病理性Q波组、C组:fQRS合并病理性Q波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室性心律失常、HRV各项时域参数指标;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3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①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指标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Ⅲ级、ⅣA级、ⅣB级比较,A组(34.2%、36.8%、26.3%)、C组(33.3%、28.3%、16.7%)发生率均高于B组(9.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②AMI患者A组、C组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参数指标(SDNN、SDANN index、rMSSD、pNN50、三角指标)较B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③AMI患者的LVDD A组(51.71±8.44)、C组(50.32±7.35)的显著高于B组(45.14 ±6.44),LVEF A组(46.92±6.96)、C组(49.00±7.80)低于B组(53.23 ±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AMI患者fQRS波的出现可能与①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HVR明显降低有关;②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性 左心室收缩功能 碎裂QRS波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2
15
作者 边容 赵宇新 陈文权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834-837,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心电图QRS波形态的不同分为三组:A...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心电图QRS波形态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碎裂QRS波)41例,B组(病理性Q波)40例,C组(碎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36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测三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同时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三组Ⅰ级、Ⅱ级、Ⅲ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A组、C组ⅣA级、ⅣB级、Ⅴ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相比B组均较高(P均<0.05)。A组、C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相比B组明显较低,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明显较高(P均<0.05)。A组、B组、C组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可为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碎裂QRS波 室性心律失常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左心室起源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临床特征与MRI影像特征
16
作者 李圣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303-305,共3页
目的:分析左心室起源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临床特征与MRI影像特征。方法:采集我院2015年1月—2020年2月诊治的28例左心室起源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LVC)患者作为ALVC组;将同期诊治的30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作为ARVC组,... 目的:分析左心室起源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临床特征与MRI影像特征。方法:采集我院2015年1月—2020年2月诊治的28例左心室起源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LVC)患者作为ALVC组;将同期诊治的30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作为ARVC组,分析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等具体临床特征;给予患者MRI检查,统计患者MRI影像体征。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猝死家族史、晕厥家族史以及胸闷、心悸、憋气、心脏杂音、晕厥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4h心电图检查,ALVC组左心室起源室性早搏发生率高于ARVC组,右心室起源室性早搏发生率低于ARVC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发生率高于ARVC组(P<0.05);其余心电图表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VC组左心房前后径、LVEDD、LVEDVI、LVESVI、RVEF、RVCI、RVMASSI、LVFAT、LVLGE高于ARVC组,RVOTD、RVEDD、LVEF、RVEDVI、RVESVI、RVLGE低于ARVC组(P<0.05)。结论:左心室起源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有着相类似的临床表现,但MRI检查时其影像特征表现的心脏功能、形态等不同,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 心律失常心肌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 临床特征 MRI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美莲 严卫国 胡兴兵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及心率变异性(HRV)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DCM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院的健康体检...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及心率变异性(HRV)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DCM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院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分析2组VA发生情况及HRV指标。再对观察组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根据LVEF水平分为LVEF≥40%(A组)、LVEF 30%~39%(B组)、LVEF<30%(C组),比较各组VA发生情况及HRV指标,并探讨其与LVEF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VA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HRV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以复杂性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发生为主,对照组以单纯性室早发生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同LVEF分级患者单纯性室早、复杂性室早和室速发生情况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着LVEF减低,HRV指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A严重程度与LVEF无相关性(rs=-0.084,P>0.05),HRV指标与LVEF正相关,其中以RR间期总体标准差相关性最强(r=0.398,P<0.01)。结论 DCM患者VA发生率显著增高,多表现为复杂性室早和(或)室性心动过速,HRV指标显著降低。其LVEF值与HRV指标具有良好相关性,但与VA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扩张型 心律失常 每搏输出量 心脏复合征 早搏 心室
下载PDF
浅谈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及其两种诊断方式
18
作者 吕月花 范泽华 张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42-45,共4页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包括一组以右心室纤维脂肪浸润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我们对其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表现的理解正在不断发展。由于缺乏特定的独特的诊断标准、其...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包括一组以右心室纤维脂肪浸润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我们对其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表现的理解正在不断发展。由于缺乏特定的独特的诊断标准、其可变的表现和不完全外显率,使ARVC的诊断仍然特别具有困难性。遗传学的进展扩大了该疾病的临床谱,突出了可能与心律失常性扩张性心肌病和通道病重叠的表型。ARVC诊断的主要挑战包括:早期发现该疾病,特别是在局灶性右心室受累的病例中;与其他影响右心室的致心律失常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制定新的客观心电图和影像学诊断标准。这篇文章提供了ARVC的心电图和CT诊断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 心电图 CT
下载PDF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关系初探
19
作者 杨秀明 郭勇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各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临床上已确诊有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3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ABPM)...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各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临床上已确诊有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3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同步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BPM多项指标:即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脉压增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CG: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ABPM多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儿童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及严重心律失常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孙燕 孙留玉 张清友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4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以扩张型心肌病及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1,DM1)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以加深对儿童DM1伴严重心脏合并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主要表... 目的探讨以扩张型心肌病及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1,DM1)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以加深对儿童DM1伴严重心脏合并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主要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及恶性心律失常的DM1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女性,5岁,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2年,发现心脏扩大及心功能减低8个月,超声心动图及心脏MRI提示扩张型心肌病。动态心电图(Holter)显示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DMPK基因CTG重复数127次,诊断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儿父亲20余岁诊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PubMed共检索到儿童DM1合并心脏受累外文文献6篇,报道约107例,合并心律失常95例,合并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14例,主要为二尖瓣脱垂及关闭不全、心肌肥厚、左室收缩功能减低,未见合并扩张型心肌病的报道。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到儿童DM1合并心脏受累中文文献2篇,报道的2例儿童DM1患者均为束支传导阻滞,未见合并扩张型心肌病的报道。结论以扩张型心肌病或恶性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儿童DM1患者罕见,临床需尽早评估,定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扩张型心肌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