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哨点医院腹泻病例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博文 吕秋艳 +2 位作者 刘海涛 傅宝静 张晓嫒 《首都公共卫生》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腹泻病例中的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2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例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腹泻病例中的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区2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例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进行鉴定,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8-2021年共收集1214件样本,阳性110件,检出率为9.06%,检出前三位的是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道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EC)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度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84,P<0.001),新冠疫情期间DEC检出率明显下降。DEC主要发生在夏季(χ^(2)=19.796,P<0.001),以本市患者为主(χ^(2)=10.709,P=0.001),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热、脱水和腹痛症状均不是影响检出率的关键因素,粪便性状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81,P<0.001)。结论致泻大肠埃希菌主要发生在夏季,人群普遍易感,夏季应加强DEC引起腹泻疫情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菌 流行特征 临床症状
下载PDF
2019—2021年辽宁省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与耐药表型分析
2
作者 于淼 耿英芝 +1 位作者 张铭琰 张眉眉 《首都公共卫生》 2023年第6期366-369,共4页
目的了解2019—2021年辽宁省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污染状况,对分离出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分子特征研究及耐药分析,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辽宁省内采集包括水果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水产品、餐饮食品等1000... 目的了解2019—2021年辽宁省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污染状况,对分离出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分子特征研究及耐药分析,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辽宁省内采集包括水果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水产品、餐饮食品等1000份样品进行致泻大肠埃希菌分离,对分离出的阳性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应用BioNumeries 7.6软件对菌株间的相似度聚类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从1000份食品中分离出38株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8%,其中从肉及肉制品中分离出20株,占52.6%。PFGE聚类结果显示36株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菌被分为35种带型,同源性为60%~100%。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38株致泻大肠埃希菌呈现30株耐药株,耐药率为78.9%,其中耐药率最高的为四环素,为71.1%(27/38);其次是氨苄西林55.3%(21/38),共发现12种多重耐药谱,多重耐药率为60.5%(23/38)。结论辽宁省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来源于肉及肉制品食品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致泻大肠埃希菌 耐药 分子分型 多重耐药
下载PDF
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在腹泻病中地位的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时全 黄新明 +5 位作者 李朝阳 范玉珍 陶琼 杨杰 毕景芳 丁业荣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全面了解腹泻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情况 ,以及研究该菌感染在腹泻病中的地位。方法 :本地医院送检的腹泻病人标本 ,经增菌、分离培养、纯培养、生化学、血清学等一系列微生物学鉴定 ,分别确定引起腹泻病的各种病原菌及其对抗... 目的 :全面了解腹泻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情况 ,以及研究该菌感染在腹泻病中的地位。方法 :本地医院送检的腹泻病人标本 ,经增菌、分离培养、纯培养、生化学、血清学等一系列微生物学鉴定 ,分别确定引起腹泻病的各种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14 2份腹泻病人的标本中 ,检出肠道病原菌 199株 ,阳性率为 17 43 % ,其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 14 3例 ,占 71 86% ,居首位。男、女感染人数分别占 12 0 3 %和 13 5 5 %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4 3株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属EPEC、EIEC、ETEC共 2 3个血清型 ,其中O86∶K61K62 、O2 9∶K?和O8∶K40 K47血清型最为多见 ,分别占 5 0 0 %、2 2 5 8%和 47 62 % ;自腹泻病人标本中分离到 2株产H2 S致泻大肠埃希菌。结论 :本地腹泻病人标本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居首位 ,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查清了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血清群、型分布规律以及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为制定腹泻病的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产H2 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发现 ,为致泻大肠埃希菌家族增加了新的成员 ,是一种新的腹泻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 致泻大肠埃希菌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长沙市食品从业人员致泻大肠埃希菌实时荧光多重PCR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文岚 朱彩明 +2 位作者 曹可珂 黄非凡 田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2260-2262,共3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食品从业人员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分布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抽取长沙市9个单位258例食品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致泻大肠埃希菌。结果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率为15.5%(40/258),其中... 目的了解长沙市食品从业人员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分布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抽取长沙市9个单位258例食品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致泻大肠埃希菌。结果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率为15.5%(40/258),其中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占10.9%(28/258),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占3.1%(8/258),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占1.6%(4/258),未检出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28株EAEC携带uidA基因26株,aggR+pic基因13株,astA基因27株,携带率分别为92.9%、46.4%、96.4%;8株EPEC全部携带eae和uidA基因;4株EHEC中3株携带eae基因,且都携带stx1+stx2基因。结论建立持续监测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机制和深入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理论,除了为监管部门制订和评价公共卫生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对评价食品安全状况,有效控制传染源、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菌 食品从业人员 实时荧光多重PCR 长沙
下载PDF
水源水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朝阳 丁业荣 +3 位作者 时全 范玉珍 杨杰 赵本海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28-1229,共2页
目的 调查致泻大肠埃希菌在不同年限、不同季节、不同水源水中的分布规律以及菌型分布特点 ,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六安市区 3个主要饮用水源各设 5个采水点 ,每点分上、中、下游间隔10 0m各采集 1份水样 ,每月 1... 目的 调查致泻大肠埃希菌在不同年限、不同季节、不同水源水中的分布规律以及菌型分布特点 ,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六安市区 3个主要饮用水源各设 5个采水点 ,每点分上、中、下游间隔10 0m各采集 1份水样 ,每月 1次 ,连续 5年检测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分布 ,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学、血清学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检测水源水 10 80份 ,分离到致泻大肠埃希菌 14 9株 ,阳性率为 13 80 % ,河水、塘水的检出率分别为 13 6 1%和 14 17% ,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0 6 2 ,P >0 0 5 )。 14 9株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属 2 3个血清型 ;2 0 0 0年 5月份在河水中检出 1株H2 S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2 8∶K67。结论 检测结果揭示了水源水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分布规律及菌型分布特点 ;发现了产H2 SPEECO12 8∶K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 致泻大肠埃希菌 分布规律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佛山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菌型分布及毒力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余淑冰 梁景涛 +1 位作者 周强忠 李婉霞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 了解佛山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菌型分布及毒力携带情况。 方法 采集佛山市十类食品3 62件中分离的 17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按GB4789 6-94国家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血清分型 ;用ELISA检测耐热肠毒素 (ST)和不耐热肠毒素 (L... 目的 了解佛山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菌型分布及毒力携带情况。 方法 采集佛山市十类食品3 62件中分离的 17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按GB4789 6-94国家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血清分型 ;用ELISA检测耐热肠毒素 (ST)和不耐热肠毒素 (LT) ;毒力测定采用小鼠致病力试验和采用irp2和irpB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检测ES IEC菌株毒力岛。 结果 菌型分布在三类 11个型别上 ,其中EPEC占 41 17% ( 7/17) ,EIEC为 3 5 2 9% ( 6/17) ,ESIEC为 2 3 .5 3 % ( 4 /17) ;17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在七类食品中均有存在。对小鼠致病力试验均为阳性 ;耐热肠毒素 (ST)和不耐热肠毒素 (LT)均为阴性 ,其中 4株ESIEC中 1株携带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 (HPI)。 结论 佛山市食品中污染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普遍 ,对小鼠致病力与耐热和不耐热肠毒素无必然联系 ;有携带耶尔森氏菌HPI的ESIEC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市 食品卫生 致泻大肠埃希菌 型分布 毒力 测定
下载PDF
致泻大肠埃希菌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燕勇 吉季梅 张建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895-1896,共2页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菌 EPEC EIEC ETEC EHEC
下载PDF
致泻大肠埃希菌致腹泻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咸奇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52-453,共2页
2004年6月下旬,广西南宁市一农村在暴雨后因水源受污染出现腹泻病暴发.经市、县疾病控制机构的及时调查处理,疫情得以控制.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菌 流行病学调查 暴发 疾病控制机构 调查处理 南宁市
下载PDF
2018—2020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9
作者 张璟 兰光 +4 位作者 申艳琴 张阳 李欣颖 闫静 刘小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9-833,共5页
目的 本文对甘肃省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菌从年度、季度、性别、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分离株耐药状况进行研究,为由致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政策和依据。方法 按照《食源性... 目的 本文对甘肃省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菌从年度、季度、性别、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分离株耐药状况进行研究,为由致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政策和依据。方法 按照《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从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样本中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株,PCR方法进行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8—2020年甘肃省由致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呈下降趋势,患病率男性大于女性,19~45岁组大于其他年龄组。致泻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8.8%),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唑林、四环素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40%,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他啶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10%。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率为69.8%。5种型别的致泻大肠埃希菌中EAEC占比为62.2%,各型别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噻肟的抗生素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甘肃省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形势严峻,各个市州应当完善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监测工作,并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致泻大肠埃希菌 耐药率 多重耐药率
下载PDF
2016-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结果分析
10
作者 白婧 韩思媛 +2 位作者 刘伟 施丽飞 韩喜荣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22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对2016—2021年分离自北京市海淀区腹泻患者的致泻大肠埃希菌(DEC)耐药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海淀区DEC耐药情况。方法对2016—2021年收集来自3家哨点医院的195株DEC菌株进行13种抗生素的耐药试验,试验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耐... 目的对2016—2021年分离自北京市海淀区腹泻患者的致泻大肠埃希菌(DEC)耐药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海淀区DEC耐药情况。方法对2016—2021年收集来自3家哨点医院的195株DEC菌株进行13种抗生素的耐药试验,试验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耐药率前3位的依次为氨苄西林67.18%(131/195),萘啶酸63.08%(123/195)和头孢挫林44.62%(87/195),耐药率低于10%的为亚胺培南0.51%(1/195)、头孢他啶1.54%(3/195)、头孢西丁1.54%(3/195)和氯霉素9.23%(18/195);年份、DEC型别、是否60岁及以上年龄组和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均为某些抗生素耐药率的影响因素;多重耐药株占总菌株数的54.36%(106/195),最常出现的多重耐药谱为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挫林(AMP-CTX-CFZ)。结论北京市海淀区DEC耐药情况十分严峻,改变现阶段抗生素的使用方式,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多重耐药
下载PDF
致泻大肠埃希菌在水源水中的分布与腹泻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业荣 时全 +4 位作者 李朝阳 范玉珍 杨杰 赵本海 黄新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68-971,957,共5页
目的探讨致泻大肠埃希菌在水源水中的分布与腹泻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腹泻病人粪便标本来自本市医院肠道门诊,水源水为本市的主要饮用水源。标本经增菌,分离培养、纯培养、生化反应、噬菌体裂解、血清学试验等微生物学鉴定确定致泻大... 目的探讨致泻大肠埃希菌在水源水中的分布与腹泻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腹泻病人粪便标本来自本市医院肠道门诊,水源水为本市的主要饮用水源。标本经增菌,分离培养、纯培养、生化反应、噬菌体裂解、血清学试验等微生物学鉴定确定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结果定点、定时采集1080份水源水,检出致泻大肠埃希菌149株,分属23个血清型,EPEC中以O86∶K61K62最为多见,O128∶K67次之;EIEC中以O29∶K分离菌株数最多,O28∶K73次之;ETEC中以O8∶K40K47最为常见,O6∶K15次之;同一时期自1142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致泻大肠埃希菌143株,分属23个血清型,EPEC中以O86∶K61K62检出率最高,O142∶K86次之,EIEC中以O29∶k最为多见,O28∶K73次之,ETEC中以O8∶K40K47分离菌株数最多,O6∶K15次之;先后自腹泻病人粪便和水源水中分离到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结论比较同一时期自腹泻病人和水源水标本中检出的致泻大肠埃希菌,发现两者除极个别外,血清型分布几乎完全相同,两者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菌EPEC、EIEC、ETEC中均是分别以O86∶K61K62、O29∶K O8∶K40K47血清型最为常见,表明腹泻病人感染致泻大肠埃希菌与水源水污染有密切关系,为制定相应的腹泻病防治对策提供了依据;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发现,填补了致泻大肠埃希菌家族的一项空白,提示临床医生在腹泻病防治工作中,同时也要关注生化学变异的腹泻病原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 病人 分布规律 致泻大肠埃希菌 对照研究
下载PDF
产H_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业荣 杨杰 +3 位作者 范玉珍 时全 李朝阳 赵本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目的〕对新发现的产H2 S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 ,确认该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和流行病学价值。〔方法〕不同时间、不同标本中分离的不同血清型的产H2 S致泻大肠埃希菌 ,经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学、血清学等微生物学... 〔目的〕对新发现的产H2 S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 ,确认该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和流行病学价值。〔方法〕不同时间、不同标本中分离的不同血清型的产H2 S致泻大肠埃希菌 ,经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学、血清学等微生物学鉴定 ,初步判定后 ,报送国家权威实验室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鉴定并命名。〔结果〕在腹泻、食物中毒病人标本、水源水中分离的 5株产H2 S致泻大肠埃希菌 ,经全面鉴定后 ,其中 4株为EPECO12 8∶K67,1株为ETECO2 5∶K19。〔结论〕产H2 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发现使致泻大肠埃希菌家族增加了新的成员 ,为微生物学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 ;该菌与大肠埃希菌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是变异的致泻大肠埃希菌 ;因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故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防止该菌造成新的腹泻病的传播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 血清型 微生物学鉴定 食物中毒 水源水
下载PDF
一起产气荚膜梭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玮 王明良 +8 位作者 云水英 刘江华 刘聪伟 杨博 邰剑敏 赵晓艳 包曹歆 苏领彦 马晓晨 《首都公共卫生》 2019年第6期286-288,共3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某校教职工中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原因,为预防和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特征;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场卫生学调查追溯原因;采集病例... 目的调查和分析某校教职工中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原因,为预防和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特征;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场卫生学调查追溯原因;采集病例标本、环境样品和剩余食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本次事件共搜索到病例73人,罹患率35.27%。患者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流行曲线显示病例为多次暴露,未确定可疑餐次和可疑食品。56件粪便/肛拭子标本有10件检出产气荚膜梭菌,其中有1件粪便计数结果为10^6 CFU/g,3件为10^5 CFU/g;9件检出致泻大肠埃希菌(其中7件检出肠道聚集性大肠埃希菌,2件检出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结论此事件可能是一起产气荚膜梭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 致泻大肠埃希菌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五类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建华 陈太基 封幼玲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62-63,70,共3页
关键词 食品卫生 致泻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密云区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巍巍 冯宝立 王丽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1-756,共6页
目的建立密云地区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数据库。方法采集腹泻患者粪便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鉴定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并确定毒力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确定... 目的建立密云地区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数据库。方法采集腹泻患者粪便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鉴定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并确定毒力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确定耐药性,采用普通PCR方法对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2112份粪便样本中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14株,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占57.9%,毒力基因以astA+pic、eae为主,萘啶酸(nalidixic acid, NAL)、氨苄西林(ampicillin, AMP)、四环素(tetracycline, TET)、磺胺异恶唑(sulfamethoxazole, SUL)耐药率均超过30%, 41株菌株多重耐药,主要流行的耐药因子为GyrA、GyrB、blaTEM、ParC、aadA1、tetA、tetB、SUL2、floR、aac(3′)-IIa。结论密云地区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较为普遍,应开展长期的主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2021年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病例特征分析
16
作者 王超 牛彦麟 +3 位作者 王同瑜 吴阳博 姜金茹 马晓晨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 通过分析2021年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感染病例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与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北京市36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 目的 通过分析2021年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感染病例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与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北京市36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及其性别、年龄、住址、发病时间、饮食史、临床特征等信息,对采集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中的DEC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DEC不同分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2021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共采集腹泻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标本5697份,DEC阳性检出率为7.65%(436/5697),其中20~39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最高(χ^(2)=18.804,P<0.001)。从年龄分布来看,20~39岁年龄组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阳性病例数高于其他年龄组(χ^(2)=36.769,P<0.001),从地区分布来看,感染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的病例多来自远郊(χ^(2)=50.679,χ^(2)=19.659,P均<0.001),感染ETEC的病例主要分布在城区(χ^(2)=13.420,P=0.001)。从季节分布来看,EAEC、ETEC和EPEC夏季感染均高于其他季节(χ^(2)=32.096,χ^(2)=89.339,χ^(2)=16.876,P均<0.001),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感染主要发生在春季(χ^(2)=10.976,P<0.001)。自述可疑饮食史信息方面,感染ETEC的病例多食用过酒类及冷冻食品(χ^(2)=41.837,P<0.001),EAEC感染者多食用过婴儿食品(χ^(2)=24.229,P=0.007)。临床特征方面,出现腹痛的病例ETEC检出率更高(χ^(2)=8.017,P=0.005),出现恶心或呕吐的病例中EAEC的检出率更高(χ^(2)=5.701,P=0.017;χ^(2)=4.160,P=0.041)。结论 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病例具有季节性及人群流行特征,可结合不同分型DEC感染病例的可疑食品暴露信息及临床特征,为食品安全健康宣教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点医院 致泻大肠 病例特征 北京市
下载PDF
北京某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和耐药特征分析
17
作者 马思宇 马立艳 +3 位作者 罗虎 周妍妍 王雅轩 苏建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明确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VITEK MS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初步鉴定,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毒力基因,对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分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进行5... 目的明确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VITEK MS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初步鉴定,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毒力基因,对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分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进行5种型别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药敏试验检测DEC菌株的耐药表型特征。二代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耐药分子特征。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院DEC检出率为11.9%,其中EAEC占比37.5%,非典型EPEC占比34.38%,ETEC占比25.0%,EIEC占比3.12%,未检出EHEC菌株。32株DEC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甲氨苄啶/磺胺异恶唑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3.12%、43.75%和37.5%。ESBLs(+)株占比18.75%,其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为83.83%,显著高于ESBLs(-)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32株DEC共有25个ST型,优势基因型为ST10共4株(12.5%),ST28、ST31和ST3153各2株(各占比6.25%),其他21个型别各1株菌(各占比3.13%)。EAEC中检出1株携带bla_(NDM-1)的耐碳青霉烯类菌株。结论我院感染性腹泻患者的DEC以aggR、pic、astA、eae 4种毒力基因较为常见,以EAEC、EPEC为主要型别,基因型别呈高度多态性,检出多重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分型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李芮 黄艳梅 +5 位作者 童晓钰 山珊 刘成伟 谭俣宬 陈芳 刘道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0,I0005,I0006,共10页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研究立足DEC目前流行率高、基层分型困难的现状,建立了快速分型5种DEC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研究立足DEC目前流行率高、基层分型困难的现状,建立了快速分型5种DEC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DEC的8段特征性毒力基因pic、aggR、lt、st、stx 1、stx2、escV、invE及大肠埃希氏菌属特异性基因uidA设计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并对方法的分析性能及临床菌株分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对pic和escV的检出限是1 ng/μL,对aggR、stx 1、invE和uidA的检出限是100 pg/μL,对lt、st和stx 2的检出限是10 pg/μL,该方法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100%,DEC型别间无交叉反应,对临床菌株的分型与实际结果完全一致。方法快速简便、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可在4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DEC及其致病类型,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毒力基因 分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2018—2020年江阴市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9
作者 谢雯 高海英 +3 位作者 刘晓骏 蒋云菲 王博 沙丹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0-83,123,共5页
目的了解江阴市腹泻患者中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il,DEC)感染状况、毒力基因、分子分型及耐药情况。方法按照2018年无锡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采集腹泻患者肛拭样本,分离出DEC后进行实时荧光PCR确认,并... 目的了解江阴市腹泻患者中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il,DEC)感染状况、毒力基因、分子分型及耐药情况。方法按照2018年无锡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采集腹泻患者肛拭样本,分离出DEC后进行实时荧光PCR确认,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2018—2020年在2家哨点医院共采集腹泻患者440份肛拭样本,检出DEC阳性菌株132株,检出率为30.00%,其中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检出率6.59%,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nteric escherichia coli,EAEC)检出率18.87%,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检出率3.18%,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ic 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检出率1.36%。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DEC对氨苄西林和萘啶酸的耐药程度最高(53.85%),其次为四环素(41.54%)和阿奇霉素(35.38%);多重耐药率较高,为50.77%。PFGE结果表明,65株DEC可分为63种PFGE带型,带型较为分散,呈多态性分布。结论江阴地区DEC的流行情况相对严峻,基因型高度多态,尚不存在优势流行株。建议治疗上多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 感染状况 耐药情况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泉州市某区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情况
20
作者 王萍霞 钟煌培 周芳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 分析泉州市某区集贸摊点和超市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携带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从泉州市鲤城区超市以及集贸摊点采集的100份食品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GB 47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致泻性大肠埃希... 目的 分析泉州市某区集贸摊点和超市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携带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从泉州市鲤城区超市以及集贸摊点采集的100份食品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GB 47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验》对所有标本开展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微生物检验以及毒力基因检测,统计最终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食品类型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差异。结果 100份检测样本当中,总共20份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20.00%;其中包含产肠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共6株,占比为30.00%;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共5株,占比为25.00%;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共5株,占比为25.00%;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 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共4株,占比为20.00%。牲畜肉类、生禽肉类、凉拌类、海产类以及蔬菜类食品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依次为38.89%、45.00%、5.00%、10.00%、4.55%,其中牲畜肉类、生禽肉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于其他食品类型(P <0.05)。分离获得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0株内,出现EHEC的O157共5株;血清凝集予以H7鉴定,其中共有5株EHEC的O157:H7鉴定血清凝集,1株O157在羊肉上分离获得,SLT2、hly、eaeA毒力基因均在H7菌中携带,其他O157共4株,4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 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开展微生物检验能有效检出食品中的大肠埃希菌以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有关部门应该要加强卫生监督的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致泻大肠 微生物检验 产肠毒性大肠 肠致病性大肠 肠出血性大肠 肠侵袭性大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