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婧文 黄成栋 +2 位作者 凌莉 王菊芳 李志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5-262,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al-timeRecombinase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eal-time RPA)检测方法。根据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黏附侵袭位点ail致病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 本研究建立了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al-timeRecombinase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eal-time RPA)检测方法。根据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黏附侵袭位点ail致病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在37℃恒温下20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方法特异性高,对目的DNA的检测限为0.1 ng/μL。在稳定性实验中,对10 ng/μL、0.1ng/μL、0.01 ng/μL、0.001 ng/μL的目的DNA各进行8个平行的测试,0.1 ng/μL及以上浓度的DNA均可稳定检出;当DNA为0.1 ng/μL时,8个平行的阈值时间和最大荧光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最低且≤7.06%。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在奶粉和牛肉的人工污染样品中初始污染量为3 CFU/25 g时,培养20 h后,可用本方法检出。对20份各种类实际样品进行检测,本方法与国标方法结果一致。本方法对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常温现场快速定性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离鉴定及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楠驰 苟小兰 王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101,共7页
为鉴定导致患病鲫鱼肛门红肿、腹部有出血点症状的病原菌,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该病原菌的方法。本研究从患病鲫鱼中分离了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理化特性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菌株。采用PCR扩增法检测该菌毒力基因,琼脂纸片扩散... 为鉴定导致患病鲫鱼肛门红肿、腹部有出血点症状的病原菌,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该病原菌的方法。本研究从患病鲫鱼中分离了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理化特性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菌株。采用PCR扩增法检测该菌毒力基因,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该菌株的耐药性,致病性能验证试验检测其致病性。针对该菌ail基因、inv基因和intB基因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检测该菌的三重PCR方法并初步应用于患病鲫鱼样品的检测中。结果显示,从患病鲫鱼心脏组织中分离了一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命名为fsznc-10。检测到该菌携带ail、ystB、virF、intB毒力基因,该菌对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等5种抗生素敏感,对鲫鱼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三重PCR方法可准确扩增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ail、inv和intB三个目的基因,而其他菌株均未扩增出目的基因。该方法检测该菌DNA最低检出量为1.704×10-6 ng/μL,检测患病鱼心脏样品的阳性率约为86.67%,与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的检测符合率为100%。本试验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这为临床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防控和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毒力基因 快速检测 多重PCR
下载PDF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文炯 贾力敏 +2 位作者 杜雪飞 葛明 蒋兆英 《江苏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13-14,共2页
利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ail 基因和viF基因设计两对引物,应用PCR技术,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本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区分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菌株。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温州市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毒力基因分布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爱蓉 李毅 +4 位作者 楼辉煌 谢中必 章乐怡 胡玉琴 吴跃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了解温州市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毒力基因分布及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对温州市食品及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人中分离得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进行生物型、血清型和耐药性分析,并基于全基因组测序进行菌株的毒力基因、多位点... 目的了解温州市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毒力基因分布及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对温州市食品及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人中分离得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进行生物型、血清型和耐药性分析,并基于全基因组测序进行菌株的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分析。结果71株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94.4%(67/71)的分离株为生物1A型,生物血清型以1A/O∶5占比最高(29.6%,21/71)。分离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达到95.8%以上。共获得了16种126个毒力基因,其中2株菌株携带pYV质粒和染色体相关毒力基因。分离株以ST3型最常见(31.6%,12/38),cgMLST分析显示除具有相同ST型的菌株外,菌株无明显基因型簇形成。结论温州市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存在致病性菌株,菌株呈高度遗传多态性,需加强此类菌株的监测,以预防其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耐药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苟小兰 王利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296,共4页
为研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菌株GM2402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及毒力基因分布,采用动物回归感染试验方法探讨菌株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利用PCR技术扩增毒力基因,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检测该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动物回归感染试验中,试验处理组... 为研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菌株GM2402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及毒力基因分布,采用动物回归感染试验方法探讨菌株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利用PCR技术扩增毒力基因,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检测该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动物回归感染试验中,试验处理组鱼7d内的死亡率达100%,从感染后的试验鱼体中再次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证实了该菌株具较强致病性;成功扩增到粘附侵袭位点、耐热肠毒素、粘附素、毒力活化因子和强毒力岛上P4样噬菌体整合酶5种毒力基因,揭示毒力基因与致病性密切相关。菌株GM2402对卡拉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异恶唑等9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先锋霉素V中度敏感,而对链霉素、洁霉素等5种药物表现为耐药,这将为鱼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黄颡鱼 致病 毒力基因
下载PDF
鲜猪肉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豪举 刘华英 +1 位作者 彭远义 俞纯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5期455-457,共3页
对鲜猪肉中分离的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进行体外测毒试验表明,5株0∶3血清型VW抗原、自凝性和刚果红试验均为阳性,而0∶6.30菌株均为阴性。小白鼠口服感染、腹腔注射、眼球后注射和Sereny试验证明,5株0∶3血... 对鲜猪肉中分离的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进行体外测毒试验表明,5株0∶3血清型VW抗原、自凝性和刚果红试验均为阳性,而0∶6.30菌株均为阴性。小白鼠口服感染、腹腔注射、眼球后注射和Sereny试验证明,5株0∶3血清型菌株对小鼠均致病,0∶6.30菌株则无致病性。本试验还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动物致病性试验法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 毒力 致病
下载PDF
麝香草酚破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细胞膜并抑制其生物被膜的形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畅 田露 +1 位作者 卢家兴 龚国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致病菌,其生物被膜是主要的污染源.为了阐明麝香草酚对Y.enterocolitica的抑制机制,本研究首先测定了最小抑制浓度(MIC)、最小抑制生物被膜浓度(MBIC)和最小清除生物...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致病菌,其生物被膜是主要的污染源.为了阐明麝香草酚对Y.enterocolitica的抑制机制,本研究首先测定了最小抑制浓度(MIC)、最小抑制生物被膜浓度(MBIC)和最小清除生物被膜浓度(MBEC),随后检测了细胞膜电位以及细胞内ATP和pH值的变化,最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GSEM)和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了麝香草酚引起的细胞膜损伤及其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麝香草酚对Y.enterocolitica的MIC为0.156 25 mg/mL,MBIC仅为1/16 MIC,改变了细胞形态并导致胞内ATP降低、膜去极化和pH下降.旨在探索麝香草酚抑制Y.enterocolitica及其生物被膜的机理,从而为麝香草酚能否作为植物源天然防腐剂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草酚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生物被膜 细胞膜完整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致病性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夏云 胡宏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89年第5期1-2,6,共3页
<正>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对人的致病性1964年由Carlsson 和Mollaret 等证实,70年代后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陆续有所报导,其所致疾病以肠道为主,又以小肠结肠炎最为多见,此外尚有胃肠炎、末端回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节性红斑... <正>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对人的致病性1964年由Carlsson 和Mollaret 等证实,70年代后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陆续有所报导,其所致疾病以肠道为主,又以小肠结肠炎最为多见,此外尚有胃肠炎、末端回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节性红斑、关节炎及败血症等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化,易与食物中毒和痢疾等相混淆,败血症型死亡率较高,应引起重视。本菌致病性与产毒素和侵袭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结肠炎 耶尔森 致病
下载PDF
CpxRA双组分系统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环境耐受性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
9
作者 邹丹阳 田晓雅 +1 位作者 夏万鹏 陈晶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9-36,共8页
目的探究CpxRA双组分系统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环境耐受性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用Cat-SacB无标记基因敲除系统,利用同源重组双交换原理,构建了基因敲除菌株ΔcpxA和ΔcpxR,以及相应的回补菌株ΔcpxA-cpxA和ΔcpxR-cpxR,... 目的探究CpxRA双组分系统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环境耐受性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用Cat-SacB无标记基因敲除系统,利用同源重组双交换原理,构建了基因敲除菌株ΔcpxA和ΔcpxR,以及相应的回补菌株ΔcpxA-cpxA和ΔcpxR-cpxR,然后分别测定了野生型、突变型和回补型在酸性、碱性、高氧和高渗环境中的存活率,以及红霉素、罗红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值。结果cpxA和cpxR基因的缺失使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在酸性环境下的存活率由55.1%分别降为45.9%和42.8%;使该菌在碱性环境下的存活率由43.4%分别降为38.9%和37.2%;在高渗环境下的存活率由44.1%分别降为36.3%和33.7%;在高氧环境下的存活率由20.8%分别降为15.1%和15.8%。cpxA基因的缺失增强了该菌对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的耐药性,而cpxR基因的缺失减弱了该菌对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性。结论CpxRA双组分系统参与调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不良环境中的存活能力以及抗生素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CpxRA双组分系统 环境耐受 抗生素耐药
原文传递
断奶仔猪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关乃瑜 夏爽 +5 位作者 赵丽丽 罗继龙 谷珊珊 崔文 葛俊伟 陈洪岩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79-682,共4页
为研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nterocolitica)在断奶仔猪腹泻发生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本研究采集黑龙江地区58份断奶仔猪腹泻粪便样品,经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18株Y.enterocolitica,命名为Y1~Y18;对其6种毒力基因(all、ystA... 为研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nterocolitica)在断奶仔猪腹泻发生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本研究采集黑龙江地区58份断奶仔猪腹泻粪便样品,经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18株Y.enterocolitica,命名为Y1~Y18;对其6种毒力基因(all、ystA、ystB、virF、yadA和册0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0株携带ystB基因,3株携带ail基因,其余5株分离株未检测到任何毒力基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这些分离株的致病性存在很大差异,含有ail基因的致病性分离株Y7对小鼠和猪均具有致病性,而Y17分离株则无致病性;含有ystB基因的Y11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对猪无致病性,Y18分离株则对小鼠也无致病性;不含毒力基因的分离株Y9和Y16则可以引起小鼠和猪不同程度发病。各分离株除引起腹泻的程度、持续时间和粪便带茵天数不同以外,在肺、后肢关节液、肠系膜淋巴结和小肠内容物中的分离情况也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与其致病性并不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并且初步证明Y.enterocolitica在断奶仔猪腹泻发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腹泻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毒力基因 致病
下载PDF
中国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分型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肖玉春 王鑫 +1 位作者 邱海燕 景怀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1-653,共3页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3、O∶9血清型菌株的生物型分布,掌握我国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生物学特征。方法用文献报道方法对1986-2008年从我国不同地区的腹泻病人、家禽家畜、鼠类、食品、环境等各类宿主中分...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3、O∶9血清型菌株的生物型分布,掌握我国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生物学特征。方法用文献报道方法对1986-2008年从我国不同地区的腹泻病人、家禽家畜、鼠类、食品、环境等各类宿主中分离到的427株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生物分型。结果 427株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中213株属于生物2型(49.9%),全部为O∶9血清型;208株属于生物3型(48.7%),其中191株为O∶3血清型,17株为O∶9血清型;6株属于生物4型(1.4%),全部为O∶3血清型。没有发现生物1A型、1B型与5型的致病性菌株。结论我国O∶3血清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生物3型为主、O∶9血清型致病性菌株以生物2型为主,没有生物1B型菌株,与国外致病性菌株的生物血清型分布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血清型 生物型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生物膜和浮游态的蛋白质组学对比分析
12
作者 徐天翔 刘鸣 +4 位作者 丁郁 吴清平 张菊梅 王梓萌 王涓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63,共11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革兰氏阴性食源性致病菌,能够在食物以及食品加工设备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可以增强菌株的生存能力并危害食品安全。该文以分离自速冻食品且具有强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C1967-1作为出发菌株。...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革兰氏阴性食源性致病菌,能够在食物以及食品加工设备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可以增强菌株的生存能力并危害食品安全。该文以分离自速冻食品且具有强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C1967-1作为出发菌株。通过蛋白质组分析生物膜与浮游态细菌中的蛋白表达差异。GO富集分析表明富集程度最大的前9个GO条目中,7个条目在生物膜中呈现下调趋势。仅GO:0046873(金属离子跨膜转运蛋白活性)条目在生物膜中未呈现明显上下调趋势。KEGG富集结果表明富集程度最大的前20个KEGG通路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质的代谢过程。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45.65%的差异蛋白位于细胞质内。为进一步验证蛋白质组数据,从GO:0046873条目中筛选出生物膜上调蛋白MgtA并敲除基因mgtA。结果表明,mgtA的敲除没有抑制菌株的生长,但ΔmgtA的生物膜量下降约80%且生物膜结构松散。综上所述,研究结果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生物膜形成机制以及其在食品行业生物膜防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生物膜 蛋白质组学 mgtA
下载PDF
广州地区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健 刘巧宜 +2 位作者 邓志爱 张颖 李钏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75-876,891,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广州十区两市日常监测的样品,共计207份,参照国标方法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的生物分型、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携带...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广州十区两市日常监测的样品,共计207份,参照国标方法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的生物分型、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携带等特征作分析。结果:207份样品中14份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阳性率为6.22%。分离到O:1,2、O:5、O:8三种血清型的菌株。14株菌株均为非致病的生物1A型,其中8株携带毒力基因ystB,3株携带yadA基因。冬、春季的分离率比夏、秋季的高(χ2检验,P<0.005)。结论:本地区食品中存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污染,以非流行株为主。应加强本地区食品加工、流通方面的监督管理,以减少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食品 致病
下载PDF
江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静 王利 +3 位作者 邱翔 苟小兰 龙钟明 王海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2-16,共5页
从发病江黄颡鱼中分离出菌株YER6022,通过细菌培养、生理生化试、16SrDNA基因扩增等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具有动力性,不发酵山梨醇,赖氨酸、苯丙氨酸阴性,尿素、鸟氨酸阳性.16SrDNA片段测序为... 从发病江黄颡鱼中分离出菌株YER6022,通过细菌培养、生理生化试、16SrDNA基因扩增等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具有动力性,不发酵山梨醇,赖氨酸、苯丙氨酸阴性,尿素、鸟氨酸阳性.16SrDNA片段测序为1408bp,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相似性达99%,GenBank登录号为JX434637.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YER6022与耶尔森菌属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生物学特 江黄颡鱼
下载PDF
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清平 胡惠娟 张菊梅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是一种重要的嗜冷肠道致病菌,研究表明Y.enterocolitica血清型有60多种,我国致病性菌株生物/血清型以3/O:3和2/O:9型为主;另外Y.enterocolitica具有1A、1B、2、3、4、5共6个生物型,除了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是一种重要的嗜冷肠道致病菌,研究表明Y.enterocolitica血清型有60多种,我国致病性菌株生物/血清型以3/O:3和2/O:9型为主;另外Y.enterocolitica具有1A、1B、2、3、4、5共6个生物型,除了1A型可能具有潜在致病性外,其他5个已确定具有致病性,且1B为高致病性菌株;主要毒力因子有ail、ystA、ystB、yadA和virF,常用来判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致病性;Y.enterocolitica对氨苄西林和一代头孢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对其他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并且许多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常用的分子分型方法有脉冲场凝胶电泳、扩增基因重复序列、多位点序列分型等,其中具有操作简便和多态性高的ERIC-PCR在Y.enterocolitica分型中也将发挥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生物特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阳青 景怀奇 +2 位作者 徐建国 姜桂香 尚德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0-13,共4页
分别对从福建、浙江、沈阳等地分离到的18个血清型的115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22个型别。结果提示RAPD方法比血清分型方法的优点是对于追踪传染源有更高的价值。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 随机扩增多态 DNA
下载PDF
鱼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利 苟小兰 +1 位作者 龙钟明 刘港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6-40,共5页
本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鱼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Ⅲa、aac(6')-Ⅰb、ant(3″)-Ⅰa、aac(3)-Ⅱa),并采用... 本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鱼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Ⅲa、aac(6')-Ⅰb、ant(3″)-Ⅰa、aac(3)-Ⅱa),并采用κ-B法检测该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结果表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8种耐药基因(tetC、tetM、sul1、sul2,aph(3')-Ⅱa、aac(6')-Ⅰb、ant(3″)-Ⅰa、aac(3)-Ⅱa)被检测出,而tetA、sul3基因未被检测出。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红霉素、利福平、洁霉素和头孢噻吩6种抗生素耐药,对氟哌酸、氟苯尼考和头孢曲松等8种抗生素敏感。这为治疗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鱼病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耐药基因 耐药表型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依温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薛斌 谢春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7-91,共5页
本文报告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和动物的8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并与前文报道的依钙性和毒力质粒对比。带毒力质粒的菌株均37℃阳性和25℃阴性,而无毒力质粒的菌株37℃和25℃均阴性。从而指出,带毒力的小肠... 本文报告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和动物的8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并与前文报道的依钙性和毒力质粒对比。带毒力质粒的菌株均37℃阳性和25℃阴性,而无毒力质粒的菌株37℃和25℃均阴性。从而指出,带毒力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有温度依赖的特性。同时证实,62株地方分离株均为毒力株,具有致病性。本文采用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试验方法具可靠、经济、快速和应用广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 毒力
下载PDF
pYV质粒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粘附侵袭上皮细胞及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景怀奇 邵祝军 +3 位作者 张维妍 何利华 尚德秋 武素怀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9,共3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一个重要的肠道致病菌,对其毒力质粒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含质粒和不含质粒菌株对上皮细胞(Hep-Ⅱ)粘附、侵袭、细胞毒性作用的差别。结果表明,质粒在该菌对上皮细胞的侵袭性方面没有明显影...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一个重要的肠道致病菌,对其毒力质粒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含质粒和不含质粒菌株对上皮细胞(Hep-Ⅱ)粘附、侵袭、细胞毒性作用的差别。结果表明,质粒在该菌对上皮细胞的侵袭性方面没有明显影响,对粘附和细胞毒性作用却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 毒力质粒 粘附 上皮细胞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依钙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薛斌 谢春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8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测定60株从腹泻猪的粪便中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依钙性,与9株阳性对照菌株和4株阴性对照菌株作对比,结果证明全部试验株为37℃依钙性菌株。提示这些菌株是含有毒力质粒的致病性菌株。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 依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