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菌斑致龋机制和防治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岳松龄 刘天佳 +4 位作者 周学东 胡涛 李继遥 罗宗莲 李文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8期24-25,共2页
龋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在我国,成人患龋率在40%以上,儿童在80%以上.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龋病,我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关键词 牙菌斑 防治 致龋机制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氧化应激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宁佳 胡欣 程兴群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4期295-300,共6页
龋病发生发展与牙菌斑生物膜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氧化应激是调控口腔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的重要因素。变异链球菌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变异链球菌氧化应激耐受能力会影响其在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竞争力。变异链球菌氧化应激调控机... 龋病发生发展与牙菌斑生物膜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氧化应激是调控口腔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的重要因素。变异链球菌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变异链球菌氧化应激耐受能力会影响其在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竞争力。变异链球菌氧化应激调控机制包括合成还原酶、通过金属调节蛋白调控铁、锰等金属离子摄入、转录调节因子Spx、从胞外摄取谷胱甘肽及相关的信号传导系统等。目前的研究焦点为变异链球菌如何通过氧化应激反应适应复杂的外环境及对口腔微生态的影响。通过针对关键信号通路设计靶向小分子化合物等途径,抑制变异链球菌氧化应激能力,削弱其毒力,对于口腔微生态调节和龋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氧化应激 过氧化氢 口腔微生态 牙菌斑生物膜 致龋机制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致龋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冬茹 林焕彩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8-213,共6页
龋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累及全球社会公共卫生的重大负担。微生物是诱发龋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变异链球菌是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之一。近年来,研究技术的进步使得学术界对变异链球菌致龋相关DNA、RNA和蛋白层面的研究更加深入,也对变... 龋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累及全球社会公共卫生的重大负担。微生物是诱发龋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变异链球菌是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之一。近年来,研究技术的进步使得学术界对变异链球菌致龋相关DNA、RNA和蛋白层面的研究更加深入,也对变异链球菌表面结构和细菌外基质组成有了新的认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变异链球菌致龋机制相关研究的新进展,以期为未来开发以变异链球菌为靶标的防龋制剂揭示更多的靶点和可能途径,推动龋病预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龋 变异链球菌 致龋机制 病预防
原文传递
游离糖与龋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欣妍 彭显 +1 位作者 李雨庆 周学东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11期813-818,共6页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口腔微生物、宿主、食物、时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龋病的发生发展。其中游离糖是龋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食物因素。本文就近年来游离糖与龋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阐明游离糖引起龋病发生...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口腔微生物、宿主、食物、时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龋病的发生发展。其中游离糖是龋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食物因素。本文就近年来游离糖与龋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阐明游离糖引起龋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和探索龋病预防的方法提供参考。游离糖的致龋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不仅可被牙菌斑生物膜中的口腔微生物利用产酸和合成细胞内外多糖,还可引起口腔微生态失调并增强与口腔微生物致龋毒力相关的基因表达。基于游离糖与龋病的相关性,限制游离糖的摄入量和频率在龋病预防中至关重要,这包括制定减糖公共卫生政策、创造低糖家庭环境和建立良好饮食习惯、使用糖代品并结合使用氟化物等。目前关于游离糖和口腔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较少,未来仍需深入揭示游离糖对口腔微生态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验证各种减糖措施的防龋效果,为今后龋病的有效预防开拓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糖 牙菌斑生物膜 微生物 代谢 口腔微生态 致龋机制 病预防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的环境应激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皮根莉 刘天佳 杨锦波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变形链球菌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口腔环境并在其中生存,故而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环境应激反应使变形链球菌的多种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改变,涉及细菌的物质代谢、细胞修复及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等多方面。对环境应激反应时变形链球菌毒... 变形链球菌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口腔环境并在其中生存,故而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环境应激反应使变形链球菌的多种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发生改变,涉及细菌的物质代谢、细胞修复及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等多方面。对环境应激反应时变形链球菌毒力因子表达变化的研究可更深入了解其致龋机制。本文就近年来对变链应激反应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应激反应 致龋机制
下载PDF
同时失活HtrA和CIpP对变异链球菌适应性耐酸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于丹妮 季晓黎 +2 位作者 王拓 李娜 韩育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2-902,共1页
变异链球菌的适应耐酸能力是它适应牙菌斑中动态变化酸性环境的关键致龋机制。本实验前期构建变异链球菌htrA-cZpP双基因缺陷株(简称htrA-clpP缺陷株),来探究HtrA和ClpP两种蛋白在变异链球菌耐酸性过程中相互作用机制。将标准株和htr... 变异链球菌的适应耐酸能力是它适应牙菌斑中动态变化酸性环境的关键致龋机制。本实验前期构建变异链球菌htrA-cZpP双基因缺陷株(简称htrA-clpP缺陷株),来探究HtrA和ClpP两种蛋白在变异链球菌耐酸性过程中相互作用机制。将标准株和htrA-clpP缺陷株常规复苏,收集细菌沉淀物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成菌液备用,用TPY液体培养液分别对两种菌液进行稀释,培养至对数中期后得到细菌沉淀物分成两份,分别加入与上清液等体积的pH5.5(预酸化处理)或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耐酸能力 变异链球菌 HTRA 失活 缺陷株 致龋机制 酸性环境 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