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舌边白涎”浅论柴胡证
1
作者 鲁颖晔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4期269-270,共2页
“舌边白涎”是指唾液聚集在舌两侧边缘内的白色唾沫线,传统中医舌诊注重舌质与舌苔的辨证,对舌面唾液聚集分布很少记载。文章结合历代医家文献及病案,探析舌边白涎的致病机理及临床诊治,为“舌边白涎”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新的辨证思路。
关键词 舌边白涎 上白胎 柴胡证
下载PDF
舌边音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康复训练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志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舌边音/l/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分析107例FAD患者舌边音构音障碍特点;对其中30例舌边音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舌边音构音障碍和年龄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舌边音/l/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分析107例FAD患者舌边音构音障碍特点;对其中30例舌边音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舌边音构音障碍和年龄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l/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是置换成/n/、/y/、/r/、/d/或脱落;当/l/与含有前元音/i/、/ü/的韵母相拼时,构音错误以脱落为主;当/l/与含有/a/、/o/、/e/、/u/的韵母相拼时,置换稍多于脱落。语音训练后,患者舌边音构音错误数显著减少(P<0.001)。FAD患者舌边音错误数与年龄呈负相关(r=-0.840),年龄对舌边音构音错误的决定系数为0.422。结论舌边音构音错误形式主要为置换或脱落,舌边音与不同韵母相拼时出现的错误不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疗效确切;年龄是影响舌边音构音障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舌边 临床特点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中国EFL学习者英语舌边音的发音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鲜日 郑晓杰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6,共6页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舌边音,且两者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都有相似之处。在对比英、汉舌边音的时长、音强和共振峰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所发的英语舌边音的声学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所发的英语舌边音的时长明显短于英语母语者所...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舌边音,且两者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都有相似之处。在对比英、汉舌边音的时长、音强和共振峰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所发的英语舌边音的声学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所发的英语舌边音的时长明显短于英语母语者所发的音长;在音的强度变化及共振峰模式方面,中国学生所发的英语舌边音与汉语舌边音类似。可见,中国大学生英语舌边音的发音受到了汉语舌边音的极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EFL学习者 舌边 时长 音强 共振峰
下载PDF
462例老年前期者与老年人舌边齿痕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新奉 刘济跃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7-17,共1页
报道了462例老年前期者与老年人舌边齿痕阳性率情况。老年前期组总阳性率及男性的阳性率均高于老年组(P<0.01),而老年前期组女性阳性率与老年组女性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这与老年前期者及老年人血液流变学的情况的差别有明... 报道了462例老年前期者与老年人舌边齿痕阳性率情况。老年前期组总阳性率及男性的阳性率均高于老年组(P<0.01),而老年前期组女性阳性率与老年组女性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这与老年前期者及老年人血液流变学的情况的差别有明显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边齿痕 红细胞压积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舌边数据分类中的应用
5
作者 钟少丹 谢铮桂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9年第4期161-162,共2页
尝试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较强的聚类功能对分割出的舌体边缘进行分类。通过实验证明它能很好的将舌边数据分成舌根、舌尖、舌左、舌右四类点,达到预定目标。
关键词 自组织神经网络 特征映射 分类
下载PDF
三年舌边奇辣治验
6
作者 邓齐学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9-89,共1页
舌辣一症临床罕见 ,西医治疗无章可循 ,但按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仍有法可依 ,且疗效卓著 ,足彰祖国医学治疗疑难杂症之优势。
关键词 辣一症 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气血津液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杏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7
作者 马小雪 章秋平 +8 位作者 赵海娟 张玉萍 徐铭 刘威生 刘硕 刘宁 张玉君 刘家成 王碧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5-637,共13页
【目的】探究杏香气、滋味等果实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异种质。【方法】利用电子鼻、电子舌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119份杏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进行评价。【结果】电子鼻的W5S、W1S、W1W和W2W等4个传感器对杏香气响应敏感;电子舌... 【目的】探究杏香气、滋味等果实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异种质。【方法】利用电子鼻、电子舌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119份杏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进行评价。【结果】电子鼻的W5S、W1S、W1W和W2W等4个传感器对杏香气响应敏感;电子舌测定显示酸味和甜味是杏的主要滋味。相关性分析发现电子舌甜味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组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酸组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分别代表杏的香气性状、果实滋味性状和酸组分含量性状。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认为草滩梅杏等种质在多个果实品质特性方面表现优异。【结论】杏果实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电子鼻和电子舌可以作为一种快速评价方法鉴定杏香气和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电子鼻 电子 多样性
下载PDF
舌下络脉的客观识别与颜色分类研究
8
作者 王立娟 钱鹏 +2 位作者 杨帅 徐华 李福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舌下络脉诊的颜色信息客观识别方法。方法结合计算机视觉,尝试利用紧凑型全卷积网络(CFCNs)和19种深度学习分类模型等算法进行研究,并设计双络脉矩形算法,作为舌下络脉分割识别和颜色信息提取的手段。结果应用“去除反光点... 目的探讨中医舌下络脉诊的颜色信息客观识别方法。方法结合计算机视觉,尝试利用紧凑型全卷积网络(CFCNs)和19种深度学习分类模型等算法进行研究,并设计双络脉矩形算法,作为舌下络脉分割识别和颜色信息提取的手段。结果应用“去除反光点+数据扩充+数据后处理”方法获取的舌底分割的精确率为0.9559,F1值为0.9473、mIoU值为0.9000,应用“去除反光点+语义分割舌体结果作为输入+数据扩充+后处理边缘膨胀腐蚀”方法获取的舌下络脉分割结果精确率为0.7784、F1值为0.7383、mIoU值为0.5851,均明显优于目前经典的或改进的U-net模型。舌下络脉颜色分类上,DenseNet161-bc-early_stopping分类模型的效果最佳,准确率达0.8037。结论深度学习方法对于识别中医舌下络脉颜色信息具有一定作用,可为中医舌下络脉诊的颜色量化检测技术研究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络脉诊 颜色特征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双阶段元学习的小样本中医舌色域自适应分类方法
9
作者 卓力 张雷 +2 位作者 贾童瑶 李晓光 张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6-994,共9页
舌色是中医(TCM)望诊最关注的诊察特征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一台设备采集到的舌象数据训练得到的舌色分类模型应用于另一台设备时,由于舌象数据分布特性不一致,分类性能往往急剧下降。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阶段元学习的小样本中... 舌色是中医(TCM)望诊最关注的诊察特征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一台设备采集到的舌象数据训练得到的舌色分类模型应用于另一台设备时,由于舌象数据分布特性不一致,分类性能往往急剧下降。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阶段元学习的小样本中医舌色域自适应分类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双阶段元学习训练策略,从源域有标注样本中提取域不变特征,并利用目标域的少量有标注数据对网络模型进行微调,使得模型可以快速适应目标域的新样本特性,提高舌色分类模型的泛化能力并克服过拟合。接下来,提出了一种渐进高质量伪标签生成方法,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目标域的未标注样本进行预测,从中挑选出置信度高的预测结果作为伪标签,逐步生成高质量的伪标签。最后,利用这些高质量的伪标签,结合目标域的有标注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舌色分类模型。考虑到伪标签中含有噪声问题,采用了对比正则化函数,可以有效抑制噪声样本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目标域舌色分类准确率。在两个自建中医舌色分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目标域仅提供20张有标注样本的情况下,舌色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1.3%,与目标域有监督的分类性能仅差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色分类 小样本 域自适应 双阶段元学习
下载PDF
舌诊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刍议
10
作者 李毓秋 沈佳 +1 位作者 王凯 尹训军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71-475,502,共6页
舌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法之一,在肝病的诊治与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肝病患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不同的舌象改变。舌色可反映肝病轻重缓急,如缓解期多见淡红舌,发作期多见红绛舌,而严重肝病多见青紫舌;舌形可反映肝病形气神,其中长条舌... 舌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法之一,在肝病的诊治与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肝病患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不同的舌象改变。舌色可反映肝病轻重缓急,如缓解期多见淡红舌,发作期多见红绛舌,而严重肝病多见青紫舌;舌形可反映肝病形气神,其中长条舌、圆柱舌是慢性肝病的常见舌形,舌缘肿大或者肝积舌多代表慢性肝病中的占位性病变;舌苔与肝病轻重及疾病预后有关,还可辅助诊断慢性肝病的细菌感染情况。此外,舌象在慢性肝病的临床用药指导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可多方面、多角度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疏肝祛湿 活血化瘀
下载PDF
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赵鹏 姚玉婷 +4 位作者 贾贤达 肖志娟 郜静 刘敏肖 沈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SG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针舌三针疗法,共治疗14 d。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骨移动度、吞咽用时、吞咽功能(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生活质量(Swallowing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SWAL-QOL)评分、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白蛋白(Albumin,ALB)]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舌骨上、下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喉关闭用时、咽运送用时、口腔运送用时、吞咽反应用时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ALB、TR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电针舌三针辅助SGB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增大舌骨移动度,缩短吞咽用时,利于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三针 星状神经节阻滞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舌象、脉象与胃镜象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李萌 于靖文 +5 位作者 丁媛 夏晨曦 田志华 陈丁铭 王少丽 刘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4,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舌象、脉象与胃镜象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2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舌象特征、脉象特征、胃镜报...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舌象、脉象与胃镜象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2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舌象特征、脉象特征、胃镜报告结果,通过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舌象、脉象与胃镜象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黯红舌与黏膜粗糙呈正相关(OR=2.806,P=0.003),沉脉与黏膜水肿呈负相关(OR=0.346,P=0.026),弦脉与黏膜充血呈正相关(OR=3.722,P=0.003)。结论CAG患者的舌象、脉象与胃镜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脉象 胃镜象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炖煮时间对松茸鸡汤风味的影响
13
作者 李想 邓静 +4 位作者 易宇文 关雎 唐英明 张振宇 张浩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6-348,共13页
以雅江鲜松茸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使用主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炖煮时间对松茸鸡汤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鲜松茸对鸡汤滋味贡献很大,电子舌鲜味强度值从2.1提高到8.0。采... 以雅江鲜松茸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使用主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炖煮时间对松茸鸡汤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鲜松茸对鸡汤滋味贡献很大,电子舌鲜味强度值从2.1提高到8.0。采用GC-IMS方法共检出45种化合物,加入松茸后醛类含量从47.88%下降到21.13%,由ROAV值(128.08)确认3-甲基-1-丁醇是松茸鸡汤的关键化合物。其中,伞花烃、3-辛醇、正辛醇是松茸鸡汤的特征化合物,使松茸鸡汤呈现独特的汽油味、苔藓清香、坚果香味、蘑菇气味和金属气味。炖煮5 min后,鸡汤中松茸特征风味最明显,达到最佳食用效果。研究结果为雅江松茸鸡汤风味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江松茸 炖煮时间 电子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风味特征 滋味特征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舌面信息特征研究
14
作者 王又闻 朱迪晖 +3 位作者 邱晓頔 燕海霞 王忆勤 徐璡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及不同病程病人舌面部舌诊特征参数,为中医诊断信息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利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辨识与评估实验室和亚太长江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SmartTCM-I检测系统采集115例高... 目的:探讨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及不同病程病人舌面部舌诊特征参数,为中医诊断信息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利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辨识与评估实验室和亚太长江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SmartTCM-I检测系统采集115例高血压病人的舌面信息,比较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不同病程病人的舌面色分布特征参数。结果:不同证型高血压病人整体舌色、苔色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肝火亢盛证与阴虚阳亢证差异较为明显。高血压病程5~10年病人整体舌色参数绿(G)、蓝(B)值、色调(H)大于高血压病程<5年病人,高血压病程>10年病人整体舌色参数红(R)、G、B、H值大于高血压病程<5年病人(P<0.05);高血压病程5~10年病人整体苔色和面色参数的G、B值大于高血压病程<5年病人,高血压病程>10年病人整体苔色和面色参数的R、G、B值大于高血压病程<5年病人(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各证型整体舌色、苔色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病程的高血压病人舌色和面色参数也存在一定差异。舌、面诊客观特征参数可作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以及病程诊断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象特征 面象特征 中医证候 病程
下载PDF
舌侧活动翼不同翼拉伸长度内收下前牙的生物力学特征
15
作者 张国瑞 张坤武 +4 位作者 陈文远锋 刘一宁 李都红 张新竺 曹宝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1,共5页
背景: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是一种新型舌侧矫治技术,不同翼的拉伸长度影响前牙转矩控制效果,目前尚无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时牙列的位移趋势以及不同翼拉伸长度对下颌前牙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背景: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是一种新型舌侧矫治技术,不同翼的拉伸长度影响前牙转矩控制效果,目前尚无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时牙列的位移趋势以及不同翼拉伸长度对下颌前牙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锥形束CT采集患者下颌骨以及下牙列数据信息,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舌侧活动翼内收下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软件中分别分析工况A(2 mm拉伸长度)、工况B(2.5 mm拉伸长度)、工况C(3 mm拉伸长度)和工况D(3.5 mm拉伸长度)时下颌前牙的初始位移。结果与结论:①下牙列初始位移趋势:中切牙舌向倾斜移动伴有压低,侧切牙、尖牙轻度舌侧移动伴近中舌向扭转,第二前磨牙远中倾斜并伴有明显舌倾,第一磨牙整体表现为近中倾斜并伴有近中牙冠外翻。因此在下颌拔牙内收病例中,对第二前磨牙的舌向移动应给予重视,临床中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予以抵消。②前牙各方向位移趋势:从工况A到工况D,矢状方向: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由-11.891μm变为-5.7574μm,表示中切牙由倾斜移动向整体移动转变;侧切牙冠根位移差值由-11.8281μm变为-6.71145μm,尖牙冠根位移差值由-7.5723μm变为-4.6955μm,表示侧切牙及尖牙的倾斜移动也在向整体移动转变。垂直方向:从工况A到工况D,切牙的压低量逐渐增大,尖牙的压低量逐渐减小。结果表明,翼的拉伸长度会影响前牙的倾斜移动趋势;随着翼的不断拉伸,下前牙的转矩控制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活动翼矫治技术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 下前牙 转矩 位移趋势 传统侧技术 内收
下载PDF
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的临床观察分析
16
作者 王立娟 钱鹏 +5 位作者 徐鸽 韩柯柯 徐莹 张伟妃 张瑞义 李福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 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组间、不同系统肿瘤组间舌下络脉量化积分及各特征分级程度的差异。结果: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明显高于非肿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5分(正常)的占比(24.9%)明显低于非肿瘤组的占比(38.3%),≥10分(重度)的占比(22.1%)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的占比(13.0%)(P<0.05)。肿瘤组舌下络脉宽度、颜色、形态、瘀斑瘀点等特征与非肿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系统恶性肿瘤87.2%舌下络脉超过舌下肉阜与舌尖连线的3/5,消化和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舌下络脉偏宽,颜色多为青紫、蓝紫、紫黑,络脉多迂曲粗张,瘀斑瘀点也明显多于内分泌系统、妇科恶性肿瘤组。结论: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系统的恶性肿瘤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舌下络脉对恶性肿瘤的筛查和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脉诊法 下络脉 恶性肿瘤 不同系统肿瘤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舌象相关高危因素分析及临床预测模型构建
17
作者 刘宁 王东军 +3 位作者 孙璇 杨敏敏 胡晓凯 田之魁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探索糖尿病足舌象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适用的列线图,为糖尿病足的中西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足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足组,最终纳入研究...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探索糖尿病足舌象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适用的列线图,为糖尿病足的中西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足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足组,最终纳入研究的单纯2型糖尿病组有1416例,糖尿病足组有600例。采集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程、吸烟史等基本信息,舌色、舌形、苔色、苔质等舌象特征信息,并做组间统计学比较。利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糖尿病足为因变量,以患者基本信息、血糖水平、舌色、舌形、苔色、苔质等25个候选预测变量为自变量,应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建模,建立并验证糖尿病足舌象临床预测模型。结果:经卡方检验,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吸烟史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斑舌、淡红舌、淡白舌、淡紫舌、老舌、瘦舌、点刺舌、齿痕舌、歪斜舌、白苔、黄苔、薄苔、剥苔、厚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ASSO回归分析,于上述19个变量中筛选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淡红舌、老舌、瘦舌、歪斜舌、薄苔、白苔、黄苔、剥苔和厚苔12个预测糖尿病足的预测因子,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老舌、瘦舌、歪斜舌、白苔、黄苔、厚苔、薄苔是糖尿病足的风险预测因子,基于这10个有效预测因子构建了糖尿病足患者的风险评估列线图。应用ROC曲线分析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预测糖尿病足风险的能力,结果训练集曲线下面积为0.9069,测试集曲线下面积为0.8994。结论:经过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并建模后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老舌、瘦舌、歪斜舌、白苔、黄苔、厚苔、薄苔。建立的列线图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警糖尿病足提供了新工具,便于医生或患者采取积极干预方式来改善预后,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同时为舌象预警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利于中医治未病之既病防变理论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 逻辑回归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PI3K/Akt/p53信号通路探讨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萃取物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
18
作者 陈智 林圣云 +4 位作者 熊昊 王卓 付强 杨李 裘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通过评估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萃取物(EAEHDW)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53信号通路传导调节作用,探讨其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细胞株Kasumi-1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利用乙酸乙酯从白花蛇舌草中萃取制... 目的通过评估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萃取物(EAEHDW)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53信号通路传导调节作用,探讨其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细胞株Kasumi-1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利用乙酸乙酯从白花蛇舌草中萃取制备得到EAEHDW,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装置检测样品纯度。设置空白组,将浓度分别为0.02 mg/mL、0.04 mg/mL、0.06 mg/mL、0.08 mg/mL、0.10 mg/mL的EAEHDW加入对数生长期的Kasumi-1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EAEHDW作用不同时间后Kasumi-1细胞存活率,采用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AEHDW作用24 h后Kasumi-1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EAEHDW(0.02 mg/mL、0.04 mg/mL、0.06 mg/mL)作用24 h后Kasumi-1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家族蛋白及PI3K/Akt/p53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EAEHDW干预后,细胞存活率较空白组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且细胞存活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越明显,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浓度的EAEHDW作用于Kasumi-1细胞后,细胞中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细胞色素C(Cyto-C)、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Akt、磷酸化Akt(p-Akt)、鼠双微染色体2(MDM2)、磷酸化MDM2(p-MDM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EAEHDW可明显抑制髓系白血病Kasumi-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影响Caspase家族蛋白表达和抑制PI3K/Akt/p53信号通路导致p53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 急性髓系白血病 Kasumi-1细胞株 凋亡 PI3K/Akt/p53信号通路
下载PDF
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舌象特征与核酸循环阈值等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19
作者 李楠 郑关毅 林侃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3期109-116,共8页
目的:探讨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患者舌象特征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月-5月在上海城市足迹亚定点医院住院的165例临床确诊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舌象资料和实验室指... 目的:探讨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患者舌象特征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月-5月在上海城市足迹亚定点医院住院的165例临床确诊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舌象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舌象主要包括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舌色分为淡红舌、淡白舌、红舌(包括绛舌)、青紫舌;舌形根据舌体形态分为正常舌、胖大舌(包括齿痕舌)、瘦薄舌;苔质根据舌苔厚薄程度分为薄苔、薄腻苔、厚腻苔,根据舌苔润燥程度分为润苔、燥苔;苔色分为白苔、黄苔。实验室指标包括核酸开放读码框基因(Open Reading Frame,ORF)和核壳蛋白基因(Nucleocapsid,N)的新冠病毒核酸循环阈(Cycle threshold,Ct)值、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D-dimer,D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酐(Creatinine,Cr),并记录核酸阳性持续天数,分析不同舌象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纳入的165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中淡红舌72例、淡白舌21例、红舌46例、青紫舌26例;正常舌69例、胖大舌64例、瘦薄舌32例;薄苔47例、薄腻苔33例、厚腻苔85例;润苔83例、燥苔82例;白苔88例、黄苔77例。淡白舌、红舌、青紫舌、胖大舌、瘦薄舌、燥苔患者核酸Ct值分别较淡红舌、正常舌、润苔患者降低(P<0.05);淡白舌、青紫舌、瘦薄舌、燥苔患者的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与淡红舌、正常舌、润苔患者相比,分布有差异(P<0.05);胖大舌、瘦薄舌患者的CRP值高于正常舌患者(P<0.05);厚腻苔患者的PCT高于薄苔患者(P<0.05);厚腻苔、黄苔患者的NLR分别高于薄腻苔、薄苔、白苔患者(P<0.05);胖大舌、黄苔患者的ALB值低于及瘦薄舌、正常舌、白苔患者(P<0.05);厚腻苔患者的Cr值高于薄腻苔患者(P<0.05)。结论:不同舌象特征COVID-19普通型患者实验室指标存在差异,舌色、舌形、舌苔润燥程度与核酸Ct值、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关系密切,淡白舌、青紫舌、胖大舌、瘦薄舌及燥苔患者的病毒载量较高,核酸转阴延迟;而不同苔质、苔色、舌形患者炎症指标存在差异,厚腻苔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核酸循环阈值 核酸阳性持续时间
下载PDF
双吸离心泵吸水室隔舌位置对空化性能影响分析
20
作者 赵万勇 于帅 +2 位作者 胡炳彤 张宇翔 潘江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共8页
双吸离心泵吸水室隔舌位置的不同,影响了叶轮进口的速度及压力分布,对泵空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一台单级双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隔舌位置分别位于与水平方向呈45°(原模型),90°,135°及-45... 双吸离心泵吸水室隔舌位置的不同,影响了叶轮进口的速度及压力分布,对泵空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一台单级双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隔舌位置分别位于与水平方向呈45°(原模型),90°,135°及-45°四种吸水室内部流动变化对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隔舌位于90°和135°的吸水室,吸水室出口附近低压区明显增大,出口与转速方向相反的圆周分速度范围逐渐增大,在叶轮进口水力损失逐渐增大,临界空化数逐渐上升,泵空化性能降低。采用隔舌位于-45°的吸水室,吸水室出口附近低压区明显减少,出口不再存在与转速方向相反的圆周分速度,在叶轮进口水力损失减小,小流量及额定工况下虽然临界空化数变化不大,但在空化各个阶段叶轮内空泡率及空化区域均有所降低,在大流量工况下临界空化数下降较为明显。综合比较之下隔舌-45°吸水室,具有较好的空化性能。为吸水室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泵 吸水室 空化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