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2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大学生舞蹈训练机制的实效研究
1
作者 高红娜 张舒婷 《艺术家》 202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和舞蹈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参与度日益增加。优化大学生舞蹈训练机制,可以培养更多具有舞蹈素养和艺术修养的青年人才,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证研究,提高大学... 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和舞蹈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参与度日益增加。优化大学生舞蹈训练机制,可以培养更多具有舞蹈素养和艺术修养的青年人才,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证研究,提高大学生舞蹈训练的质量。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一)效果评估指标学生舞蹈技能水平:通过舞蹈动作的准确性、舞蹈技巧的掌握程度和舞蹈风格的表现等方面评估学生的舞蹈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事业 实效研究 文化交流 舞蹈训练 舞蹈动作 舞蹈教育 舞蹈风格 舞蹈技能
下载PDF
舞蹈教学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和运用
2
作者 郑彬彬 《艺术家》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音乐和舞蹈作为两种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彼此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共鸣。音乐是舞蹈的灵感之源,也是舞蹈表达情感和意义的媒介,还能为舞者提供灵感和创造力。舞蹈和音乐在舞蹈教学中不可分割。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 音乐和舞蹈作为两种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彼此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共鸣。音乐是舞蹈的灵感之源,也是舞蹈表达情感和意义的媒介,还能为舞者提供灵感和创造力。舞蹈和音乐在舞蹈教学中不可分割。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结构,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教师还需要深入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教学 舞蹈教师 音乐感知 灵感之源 音乐与舞蹈 音乐和舞蹈 音乐理解能力 表达情感
下载PDF
现代舞蹈服装设计中的民族艺术元素的融入研究
3
作者 王茜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1,共2页
现代舞蹈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为观众呈现了多样化的视听盛宴。舞蹈服装在现代舞蹈表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演员身份的象征,还能够传达角色情感和故事情节。然而,现代舞... 现代舞蹈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为观众呈现了多样化的视听盛宴。舞蹈服装在现代舞蹈表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演员身份的象征,还能够传达角色情感和故事情节。然而,现代舞蹈服装设计并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性的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可以通过融入民族艺术元素来丰富舞蹈演出的内涵和表现力。因此,深入研究现代舞蹈服装设计中融入民族艺术元素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提高舞蹈演出的艺术品质,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艺术元素 舞蹈演出 舞蹈表演 视听盛宴 视觉艺术 角色情感 现代舞蹈 舞蹈服装
原文传递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当代舞蹈的流变与反思
4
作者 张璐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舞蹈生态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跨学科舞蹈研究方法,它将舞蹈视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现象,主张以舞蹈为核心,研究舞蹈与舞蹈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舞蹈生态学”把舞蹈置于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多... “舞蹈生态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跨学科舞蹈研究方法,它将舞蹈视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现象,主张以舞蹈为核心,研究舞蹈与舞蹈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舞蹈生态学”把舞蹈置于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多维的综合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舞蹈 舞蹈生态学 舞蹈生态环境 综合思考 以人为本 跨学科舞蹈 相互关联 相互关系
下载PDF
浅谈基本功训练课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
5
作者 索亮 《剧影月报》 202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随着舞蹈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从事舞蹈事业的演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舞者具有较全面的素质。舞者是用自己的肢体和情感去塑造、传播美的。肢体的灵活运用对于舞蹈演员是很重要的。只有很好地运用自己的肢体才能塑造出更多优秀的... 随着舞蹈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从事舞蹈事业的演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舞者具有较全面的素质。舞者是用自己的肢体和情感去塑造、传播美的。肢体的灵活运用对于舞蹈演员是很重要的。只有很好地运用自己的肢体才能塑造出更多优秀的舞蹈形象,给观者以美的享受。作为培养舞蹈演员的一门主要课程——舞蹈基本功训练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不论是芭蕾舞演员、民族民间舞演员,还是现代、古典和中国舞演员,都需要经受良好的基本功训练,因为这是对其在舞蹈表演技术上的支持。拥有良好的基本功,才能灵活运用自己的手、眼、腰、腿及表情和动作去表现美、享受美、传播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演员 基本功训练 民族民间舞 舞蹈事业 芭蕾舞演员 舞蹈表演 美的享受 舞蹈形象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舞蹈创作的创新与融合——评《新媒体舞蹈概论》
6
作者 马婧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6-I0007,共2页
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新媒体技术的身影。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的艺术创新浪潮的出现,舞蹈是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将舞蹈的创作创新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来推... 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新媒体技术的身影。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的艺术创新浪潮的出现,舞蹈是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将舞蹈的创作创新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来推动舞蹈创作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彰显舞蹈之美。新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舞蹈艺术创作的题材进一步拓宽,也给予了创作人更多的创作空间以及创新路径,在舞蹈创作过程当中,创作者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舞蹈的呈现也更具个性。 舞蹈不在局限于舞者的动作表演,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新媒体技术融入到舞蹈创作当中,将舞蹈无法呈现的内容运用新媒体技术呈现出来,进一步展现舞蹈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创作 新媒体技术 创作创新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舞蹈 创新浪潮 创作空间 创新路径
下载PDF
中国舞蹈艺术的审美文化观——内外部相融的舞蹈研究方法论探讨
7
作者 慕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61,I0005,共17页
舞蹈创作和批评研究既包括“生命体”身体意识和时空关系的内部规律探讨,也要阐释舞蹈与人类其他社会实践的外部规律联系,内外部结合的方法论很有意义。舞蹈分析与动作分析并非相同概念。舞蹈创作和研究从业者除了提升动作分析理论,还... 舞蹈创作和批评研究既包括“生命体”身体意识和时空关系的内部规律探讨,也要阐释舞蹈与人类其他社会实践的外部规律联系,内外部结合的方法论很有意义。舞蹈分析与动作分析并非相同概念。舞蹈创作和研究从业者除了提升动作分析理论,还应密切关注新的编舞走向和跨学科的舞蹈研究趋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方舞蹈学者的舞蹈分析框架,融入了文化研究,揭示出仅作动作分析或内部研究的局限性;中国舞蹈学者的元素分析、形态分析也与舞蹈文化密切相关。在全球在地化和全媒体时代,作为一种方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文化观”将舞蹈创作到批评视为审美文化活动,承袭了古今中西文化汇通的中国美学、文学、理论界和舞蹈学的相关研究,自律论、他律论与通律论相辅相成,重视具体的真实的人本体,一方面强调侧重内部研究的“跨媒介性”视角,另一方面也倡导将内外部打通的“跨文化”观,尝试既在审美中看舞蹈文化,也在文化中看舞蹈审美,是一种具有“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的文艺观和方法论。“点线面体”充分融合的审美文化四面体图式,基于艾布拉姆斯“四要素”三角和格里斯沃尔德“文化菱形”理论基础,融入拉班动作分析四面体思路,并与中国人文社科学术界倡导多年的“审美文化”研究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舞蹈创作 中国舞蹈批评 方法论 审美文化 四要素 四面体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的民族舞蹈和世界舞蹈——兼谈中国舞蹈艺术的审美文化观
8
作者 慕羽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20世纪以来,以舞台演绎形态出现的中国各类舞蹈和舞剧都呈现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混融,所不同在于主体文化和他者文化的不同强调。从“渊源差异”角度,中国舞蹈可分为民族舞蹈与世界性舞蹈。从“时代性质”角度,当代中国应跳脱“... 20世纪以来,以舞台演绎形态出现的中国各类舞蹈和舞剧都呈现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混融,所不同在于主体文化和他者文化的不同强调。从“渊源差异”角度,中国舞蹈可分为民族舞蹈与世界性舞蹈。从“时代性质”角度,当代中国应跳脱“现代即西方,传统即中国”的思维模式。两者的关系既体现为差异性,也可以有相融、互通、互补的因素。在自觉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舞蹈文化的过程中,既需要回望并重新发现“传统”,也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视野 全球在地化 民族舞蹈 世界性舞蹈 审美文化观
下载PDF
从“两汉析舞”到“甲骨寻舞”——彭松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取向述评
9
作者 于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3,共17页
彭松(1916—2016)是我国著名古代舞蹈史研究家。在新中国首部《中国古代舞蹈史》编著中,彭松执笔“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部。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舞蹈的通史研究中,“两汉舞蹈”是他的研究主场。为此,他在汉赋、乐府诗与汉画像的... 彭松(1916—2016)是我国著名古代舞蹈史研究家。在新中国首部《中国古代舞蹈史》编著中,彭松执笔“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部。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舞蹈的通史研究中,“两汉舞蹈”是他的研究主场。为此,他在汉赋、乐府诗与汉画像的融通研究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接着,他借“敦煌舞”之题拓展出“隋唐舞蹈”研究的新想象——不仅揭示出《西凉伎》与“敦煌舞”的文脉关联,而且从日本“唐舞图”和朝鲜“李朝宴乐”探寻唐、宋舞蹈在流变中的内质。再接着,他聚焦周代《大武》舞去探讨中国古代史诗性歌舞剧的叙事策略和诗、乐、舞结构。最后,他以“古稀”之龄倾力“甲骨寻舞”,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和有启迪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松 中国古代舞蹈 敦煌舞 《大武》舞 甲骨卜辞舞蹈
下载PDF
高校舞蹈教育与创作的实践性探索——评《舞蹈教学与创作实践》
10
作者 周宇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21-I0021,共1页
高校舞蹈教育是传承舞蹈技艺、培养舞蹈人才、促进舞蹈艺术繁荣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美育”的重视,为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政策土壤。高校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舞蹈艺术发展需求,探... 高校舞蹈教育是传承舞蹈技艺、培养舞蹈人才、促进舞蹈艺术繁荣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美育”的重视,为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政策土壤。高校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舞蹈艺术发展需求,探索面向未来的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及舞蹈创作,具有极强的时代紧迫性。舞蹈教育与舞蹈创作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在舞蹈教育过程中激发舞蹈创作灵感,舞蹈创作与创新则为舞蹈教育注入新的灵魂,高校舞蹈教育应将二者有机结合,促进中国舞蹈艺术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舞蹈教育 舞蹈高等教育 舞蹈创作 高校舞蹈专业 舞蹈艺术 舞蹈技艺 舞蹈人才 创作与创新
原文传递
舞蹈电影的叙事建构及审美表达
11
作者 李青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手段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综合艺术,电影则是通过银幕和屏幕展示画面,它们都是利用多维时空元素来创造直观的视听体验。舞蹈电影是综合舞蹈与电影两种艺术门类的电影类型,其中舞蹈直接参与电影叙事,推动电影情节展... 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手段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综合艺术,电影则是通过银幕和屏幕展示画面,它们都是利用多维时空元素来创造直观的视听体验。舞蹈电影是综合舞蹈与电影两种艺术门类的电影类型,其中舞蹈直接参与电影叙事,推动电影情节展开,或者借助舞蹈来传达电影主题。舞蹈电影中,舞蹈艺术与电影艺术“不是取代彼此,而是为彼此提供新的力量”^([1]),两种艺术完美结合,通过演员的舞蹈表演和富有旋律、节奏变化的音乐,引领观众深入电影的情节和故事,进而深刻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深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表演 电影情节 电影主题 电影叙事 电影类型 舞蹈艺术 舞蹈电影 审美表达
下载PDF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下舞蹈学科的机遇与挑战
12
作者 刘伟校 单冬冬 +1 位作者 汪静雅 徐珂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随着《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的颁布,舞蹈学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包括院校发展的机遇,舞蹈教师的机遇以及舞蹈专业学生的机遇。挑战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基于此,文章总结了目前舞蹈学科的... 随着《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的颁布,舞蹈学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包括院校发展的机遇,舞蹈教师的机遇以及舞蹈专业学生的机遇。挑战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基于此,文章总结了目前舞蹈学科的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舞蹈学科发展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舞蹈教育思想,培养多元化的舞蹈专业人才;在舞蹈学科中增加辅修专业,完善舞蹈专业学科体系;增强学生的舞蹈专业技能以及完善实践环节,增加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 舞蹈学科 舞蹈教育思想 学科体系
下载PDF
新力量的接续与勃发——“第七届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述评
13
作者 张麟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2期26-27,共2页
舞蹈原创一直是推动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上海舞蹈文艺院团和院校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举措。此次展演数量众多,足见原创力量的勃发,势头良好。2024年“第七届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于4月3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行,两场展演,43个作... 舞蹈原创一直是推动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上海舞蹈文艺院团和院校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举措。此次展演数量众多,足见原创力量的勃发,势头良好。2024年“第七届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于4月3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行,两场展演,43个作品,汇集了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上海歌剧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等单位。新人多,新作多,潜力舞者和潜力作品多是此次展演的一大亮点,新力量接续,孕育着勃勃生机,也充分体现了设立这一展演平台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戏剧学院 新人新作展 上海芭蕾舞团 上海歌剧院 上海歌舞团 舞蹈学校 文艺院团 舞蹈学院
下载PDF
从文物形象到舞蹈形象:舞蹈与文物的融合路径探析
14
作者 杨清舒 郭瀚繁 《艺苑》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舞蹈与文物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的融合实践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末舞蹈界兴起的“中国古代乐舞复兴”,它为从文物形象到舞蹈形象的当代舞蹈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舞蹈与文物的融合在时代科技进步、文艺政策引领、社会文化思潮推动... 舞蹈与文物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的融合实践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末舞蹈界兴起的“中国古代乐舞复兴”,它为从文物形象到舞蹈形象的当代舞蹈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舞蹈与文物的融合在时代科技进步、文艺政策引领、社会文化思潮推动下呈现出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的发展态势。文章基于当代舞蹈创作,从舞蹈与文物融合的追根溯源入手,总结其在发展中的融合路径及本质,分析二者融合的两条实践路径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推动舞蹈审美当代性发展和中国舞蹈话语体系建设等层面所呈现出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创作路径 舞蹈文物 历史文物 舞蹈+文物”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舞蹈创作的创新与融合——评《舞蹈美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妮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18-I0018,共1页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很多人在欣赏舞蹈时的审美标准也与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舞蹈创作为落脚点,探讨在“互联网+”的舞蹈创作对于我们把握网络时代的舞蹈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扩宽舞蹈创作的前景空间。因此,了解时代发展对舞蹈...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很多人在欣赏舞蹈时的审美标准也与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舞蹈创作为落脚点,探讨在“互联网+”的舞蹈创作对于我们把握网络时代的舞蹈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扩宽舞蹈创作的前景空间。因此,了解时代发展对舞蹈艺术的影响,对于舞蹈编导如何创作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舞蹈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由吕艺生撰写,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舞蹈美学》是一本极具思想价值和思想启迪价值的舞蹈理论书籍,其不仅为从事舞蹈美学的研究者给予了方向性的指导,同时也对舞蹈理论进行了完善,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美学 舞蹈创作 舞蹈编导 舞蹈理论 理论书籍 舞蹈作品 吕艺生 舞蹈艺术
下载PDF
融媒体环境下民间舞蹈艺术风格探究--以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民间舞为例
16
作者 高洁 《沈阳文旅》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在当今时代,融媒体环境的兴起已经成为改变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的关键因素。它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深刻影响了文化艺术的展现形式和接受方式。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不仅仅是维吾尔族文化的展现,更是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 在当今时代,融媒体环境的兴起已经成为改变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的关键因素。它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深刻影响了文化艺术的展现形式和接受方式。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不仅仅是维吾尔族文化的展现,更是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它们以独特的舞步、丰富的表情和生动的音乐,传递着维吾尔族的历史、故事和情感。本文以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为例,探讨了融媒体环境对民间舞蹈艺术风格的影响,揭示了在这一新媒体环境下,传统舞蹈如何在传播、接受和艺术表现上经历变革,同时保持其文化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 风格探究 信息传播 文化交流 民间舞蹈艺术 展现形式
下载PDF
化学教育中融入舞蹈元素的形态研究——评《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
17
作者 雷玥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语言及表达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化学教育中融入舞蹈元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由于化学与舞蹈是相互独立的...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语言及表达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化学教育中融入舞蹈元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由于化学与舞蹈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元素,如何利用舞蹈的形式来解释化学概念及如何设计和开发适合化学教育的舞蹈形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体验 化学概念 舞蹈元素 身体语言 教学方法 亟待解决的问题 舞蹈形态 教育领域
下载PDF
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述评 被引量:2
18
作者 慕羽 刘唯嘉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110-125,共16页
2012年至2022年是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新文科维度下,中国舞蹈批评由原发性、继发性和元研究构成,对象分别是舞蹈作品或事象、舞评文章以及舞评理论等。舞评作者和研究者可分为公众型、学者型和艺术家型。这段时间... 2012年至2022年是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新文科维度下,中国舞蹈批评由原发性、继发性和元研究构成,对象分别是舞蹈作品或事象、舞评文章以及舞评理论等。舞评作者和研究者可分为公众型、学者型和艺术家型。这段时间内,公众型舞评人、学者型舞评研究者队伍不断壮大,三类舞评研究也获得了关键性进展。原发性舞评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灵活性的全媒体即时舞评生态现象,其中报刊舞评的可读性、有效性、即时性有所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价值引导、审美启迪作用。理论批评不断深化着舞蹈本体研究,舞蹈形态分析等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经由跨学科的启发和触动,理论批评也拓宽着研究视野,更新着研究理念。在继发性舞蹈批评和元理论研究中,一些代表性论著和高水平论文取得了重要突破,一些“元研究”舞蹈批评理论也有了雏形。不过,中国舞蹈批评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亟待开展,“三大体系”更有待完善,这需要相关从业者和学术共同体的努力,协同创新,共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十年 中国舞蹈批评 原发性舞蹈批评 继发性舞蹈批评 舞蹈批评元研究
下载PDF
空间生产与文化变迁:湘南瑶族“串春珠”田野舞蹈民族志考察
19
作者 符安可 谢春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舞蹈的形式、意义和表演方式与社会空间、文化符号、权力关系和身份构建密切相关。“串春珠”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舞蹈形式,承载着瑶族的文化信仰和文化记忆,同时也与社会身份认同和地方文化传承紧密相连。“串春珠”特定的步伐和动作形... 舞蹈的形式、意义和表演方式与社会空间、文化符号、权力关系和身份构建密切相关。“串春珠”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舞蹈形式,承载着瑶族的文化信仰和文化记忆,同时也与社会身份认同和地方文化传承紧密相连。“串春珠”特定的步伐和动作形态,与瑶族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整个表演过程凝聚了瑶族人民的情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民俗文化意义。从民俗活动中的舞蹈“串春珠”到被列为“非遗”的民间舞蹈“串春珠”,“串春珠”的展演实现了由“民间在场”到“国家在场”的转变,这一语境的变迁彰显出身份的变迁。“串春珠”舞蹈的意义不仅从宗教和祭祀逐渐转变为文化传承、社群凝聚和身份建构的一种方式,而且逐步发展成为融合了“国家在场”“民间在场”“专家在场”的“新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文化变迁 瑶族传统仪式舞蹈 舞蹈民族志
下载PDF
河北永年抬花桌的舞蹈生态与形态研究
20
作者 刘璐 张竹岩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永年抬花桌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临洺关镇民俗活动中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对抬花桌的舞蹈形态和外部生态环境进行细致分析,追踪其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从而进一步完善永年抬花桌在微观层面的整... 永年抬花桌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临洺关镇民俗活动中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对抬花桌的舞蹈形态和外部生态环境进行细致分析,追踪其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从而进一步完善永年抬花桌在微观层面的整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 舞蹈形态 抬花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