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乳晕切口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郭晓龙 田亮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5期81-83,87,共4页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参比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参比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乳晕切口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参比组,出血量少于参比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参比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比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乳晕切口 真空辅助 微创旋切系统 乳腺良性肿瘤
下载PDF
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腺体残端处理方式对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王畏 王滔 +2 位作者 张磊 张立功 张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 比较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采取旷置腺体残端与缝合腺体残腔两种处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均行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根... 目的 比较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采取旷置腺体残端与缝合腺体残腔两种处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均行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根据术中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旷置腺体残端组(42例)和缝闭腺体残腔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拆线时间、硬块吸收时间、切口愈合率、乳房变形率、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12个月肿瘤复发率及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拆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旷置腺体残端组硬块吸收时间显著短于缝闭腺体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旷置腺体残端组乳房变形率显著低于缝闭腺体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术后出血发生率、肿瘤复发率、术后24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旷置腺体残端能加速硬块吸收,保持很好的乳腺外形,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乳晕切口 乳腺良性肿瘤 腺体残端
下载PDF
冷热联合消融技术治疗气道良性肿瘤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东明 许东风 +1 位作者 任蔚 任中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分析冷热联合消融技术治疗气道良性肿瘤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对其进行预测。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246例气道良性肿瘤患者,并接受消融技术治疗,根据预后不同分为狭窄组(n=36)与未狭窄组(n=210)... 目的:分析冷热联合消融技术治疗气道良性肿瘤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对其进行预测。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246例气道良性肿瘤患者,并接受消融技术治疗,根据预后不同分为狭窄组(n=36)与未狭窄组(n=210)。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气道良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用R统计软件构建良性肿瘤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构建校准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准确性及预测能力。结果:246例气道良性肿瘤患者接受消融技术治疗3个月内有36例(14.63%)出现气道狭窄,210例(85.37%)未出现气道狭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手术方式、感染、术后狭窄段气管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手术方式、感染、术后狭窄段气管直径均是气道良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气道良性肿瘤预后校准曲线与实际曲线基本吻合。结论:气道良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手术方式、感染、术后狭窄段气管直径,列线图模型对其预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联合消融技术 气道良性肿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妊娠早中期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4
作者 王瑶 陈琳琳 段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孔腹腔镜手术(MILS)与开腹手术在治疗妊娠早中期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BOTT)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妊娠早中期BOTT孕妇纳入本次... 目的探讨多孔腹腔镜手术(MILS)与开腹手术在治疗妊娠早中期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BOTT)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妊娠早中期BOTT孕妇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n=40)和MILS组(n=52)。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肿瘤直径、扭转角度、缺血等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2组的肿瘤直径、缺血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LS组的扭转角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36.0±189.0)°、(50.73±20.19)min、(18.84±5.42)mL、(16.48±7.08)h和(5.23±1.32)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590.0±202.0)°、(69.41±25.63)min、(46.61±18.30)mL、(26.05±12.57)h和(7.78±1.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中期BOTT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可知:占比最高的是黄体囊肿,其次是成熟畸胎瘤和单纯性囊肿,2组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早产、流产、引产、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LS治疗妊娠早中期BOTT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妊娠结局与开腹手术治疗相当,但MILS手术效果优于开腹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妊娠早中期 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日间病房护理模式在乳腺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术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顾洋洋 鲁玲 +4 位作者 林静 朱迎 王俊芳 王宝偲 尤宗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167-171,共5页
目的 探讨日间病房护理模式在乳腺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术患者中开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乳腺外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86例乳腺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90例... 目的 探讨日间病房护理模式在乳腺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术患者中开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乳腺外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86例乳腺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日间病房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长、医疗费用、术后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术患者应用日间病房护理模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微创手术 日间病房 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的人工智能在肾上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朴则宇 刘婷婷 +1 位作者 孟名柱 贾中芝(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CT是诊断肾上腺良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仍有少部分肾上腺良性肿瘤难以确诊。人工智能(AI)可以运用计算机算法模仿人脑且具有学习和解决问题等任务的能力,包括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已广泛应用于肾上腺良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就... CT是诊断肾上腺良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仍有少部分肾上腺良性肿瘤难以确诊。人工智能(AI)可以运用计算机算法模仿人脑且具有学习和解决问题等任务的能力,包括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已广泛应用于肾上腺良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就目前基于CT影像的人工智能在肾上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良性肿瘤 人工智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王保云 张凯 +1 位作者 张道全 石海洲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 目的:比较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更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传统开放手术 乳腺良性肿瘤
下载PDF
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8
作者 王瑶 黄赛琼 段微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分析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急诊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6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诊手术7... 目的分析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急诊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6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诊手术73例(急诊手术组),择期手术163例(择期手术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妊娠结局等。结果急诊手术指征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4例)和卵巢囊肿蒂扭转(69例)。4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均发生在孕早期;卵巢囊肿蒂扭转42例发生在孕早期、21例发生在孕中期、6例发生在孕晚期,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黄体囊肿(27例)和良性畸胎瘤(1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直径5~<10 cm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择期手术组比较,急诊手术组的孕周更小,经腹腔镜手术、卵巢保留比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诊手术中,共有10例患者进行患侧附件切除,均为术中判断卵巢囊肿蒂扭转坏死者。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指征均为产科因素,且两组的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的急诊手术中,卵巢囊肿蒂扭转是最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的急诊手术未明显增加自然流产及早产风险,经腹腔镜手术方式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卵巢良性肿瘤 急诊手术 经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微创旋切术用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Cor、E、NE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孙金明 邵先茹 朱超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65例)和微创组(15例),分别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和微创旋切术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65例)和微创组(15例),分别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和微创旋切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较传统组短,术中出血量及瘢痕长度指标较传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 w各项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均更高,且微创组指标较传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乳房美观度各项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能够获得良好疗效,有利于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及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并可改善乳房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瘤 临床疗效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肝脏良性肿瘤1例
10
作者 金顺实 铁文静 金爱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759-760,F0003,共3页
肝脏良性肿瘤(BLTs)是一类包括各种不同细胞起源的多样化病变。阅读文献发现其病因学的解释尚未完全,有报道称包括性激素失衡、肥胖、酒精、肝血管疾病、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既往恶性肿瘤和种族遗传易感性在内可能为其发生的危险因... 肝脏良性肿瘤(BLTs)是一类包括各种不同细胞起源的多样化病变。阅读文献发现其病因学的解释尚未完全,有报道称包括性激素失衡、肥胖、酒精、肝血管疾病、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既往恶性肿瘤和种族遗传易感性在内可能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1])。BLTs起病隐匿,主要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如今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其检出率有升高趋势。通过影像学进行鉴别诊断及早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文介绍1例既往有丙型肝炎病史的肝脏良性肿瘤病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提高对本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良性肿瘤 丙型肝炎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音乐疗法对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11
作者 王绚 赵庆盼 梁冰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目的对乳腺良性肿瘤全麻手术患者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音乐疗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1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对照组以安慰治疗,TEAS组以T... 目的对乳腺良性肿瘤全麻手术患者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音乐疗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1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对照组以安慰治疗,TEAS组以TEAS治疗,五音疗法组以五音疗法治疗,联合组组以五音疗法联合TEAS治疗,各40例,治疗后对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麻醉用量、疼痛情况、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术前30 min比较,四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min后、入手术室时、术后评分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低于其他三组,对照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用量对比,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联合组低于五音疗法组、TEAS组、对照组;而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拔管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联合组低于C、T、五音疗法组,对照组VAS评分最高;对比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QRS)评分,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最高,对照组低于其他三组。结论TEAS联合五行音乐适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减少了麻醉用量同时缓解了疼痛情况,从而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经皮穴位电刺激 音乐疗法 麻醉效果
下载PDF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12
作者 刘香娟 王苑 +1 位作者 张永青 刘文静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4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经乳晕旁切口术... 目的:观察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4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经乳晕旁切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12、24h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所用时长以及术后切口瘢痕长度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h,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观察组简化版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的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 术后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13
作者 陈明溪 盖中仁 +2 位作者 白戈 潘科年 田博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肿块切除术,观... 目的 探讨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肿块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瘢痕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周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 (CA153)、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乳房美观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14.20±2.68) m L、(17.42±2.61) min、(2.86±0.63) mm、(4.62±0.89) d、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37.53±4.72) m L、(33.56±4.10) min、(22.72±3.25) mm、(7.43±1.0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分别为(2.54±0.69) ng/mL、(16.02±3.17) U/mL、(18.73±3.32) U/m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61±0.65) ng/mL、(15.92±3.43) U/mL、(19.21±2.84) U/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美观优良率为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微创 超声 肿瘤标志物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14
作者 刘晓丹 李磊 +5 位作者 周峰 崔洪尊 张健 周芳 牛万成 张召辉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传统开放切除术、彩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3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开放组(... 目的比较分析传统开放切除术、彩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3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切除术治疗,63例)、旋切组(采用彩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46例)和消融组(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及乳腺美观效果的差异。结果消融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4、48、72 h的疼痛程度均低于旋切组和开放组,且旋切组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旋切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乳房美观效果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消融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乳房美观效果与旋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切除术及旋切术相比,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乳腺美观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微创治疗 旋切治疗 消融治疗
下载PDF
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其预后危险因素
15
作者 沈俊斌 余颖誉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其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7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统计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其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7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统计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结局,分析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5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经微波消融术治疗后疗效良好者共127例(84.67%),疗效较差者共23例(15.33%);预后良好者共122例(81.33%),预后较差者共28例(18.67%)。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总甲状腺激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合并肝功能损伤及肾功能损伤均属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与不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较好,对患者预后结局有较好改善价值;血清学指标及肝肾功能损伤均会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结局,临床及早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肝肾功能进行检测评估,可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良性肿瘤 治疗效果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全燕 刘印华 +1 位作者 胡剑梅 刘忠玉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PECS-Ⅱ)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胸神经阻滞组(神经阻滞组)和局部浸润...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PECS-Ⅱ)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胸神经阻滞组(神经阻滞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局部麻醉组),每组30例。神经阻滞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ECS-Ⅱ麻醉,局部麻醉组采用肿瘤局部浸润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镇痛药物的首次干预时间以及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的使用情况。结果:神经阻滞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7.32±34.56)min,与局部麻醉组平均手术时间(128.11±33.84)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前(T0)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皮时(T1),手术开始0.5 h后(T2),手术结束(T3)时,神经阻滞组HR与MAP水平显著低于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R=5.709、5.836、5.662,tMAP=3.501、3.223、3.128,P<0.05)。与局部麻醉组相比,术后0.5、2、4和6 h神经阻滞组的VAS评分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01、6.575、8.197、8.262,P<0.05);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首次镇痛药物介入时间明显延后于局部麻醉组,且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消耗量也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41、9.482,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PECS-Ⅱ可有效缓解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早期疼痛,延迟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干预时间,降低阿片类药物的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胸神经阻滞(PECS-Ⅱ) 术后疼痛 乳腺良性肿瘤手术
下载PDF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开展整体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估
17
作者 李慧 张娜 何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服务方案在乳腺良性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乳腺良性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参照组应用术后常规护理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服务方案在乳腺良性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乳腺良性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参照组应用术后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服务计划。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肩部活动度、生命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恐惧评分、自卑评分负性情绪指标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内收幅度、外展幅度、前屈上举幅度、后伸幅度等肩部活动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情绪功能(20.05±2.18)分、认知功能(24.92±2.32)分、社会功能(23.93±2.12)分、生理功能(24.02±2.14)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2、7.724、6.545、4.912,P均<0.05)。结论整体护理服务方案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乳腺良性肿瘤术后患者的肩部活动度,有助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并且还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术后护理 整体护理服务 负性情绪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对比缝合止血电凝止血在卵巢良性肿瘤微创术中的疗效及相关指标
18
作者 古月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31-33,36,共4页
目的探析对比不同止血策略(缝合止血、电凝止血)在卵巢良性肿瘤微创术中的疗效及相关指标。方法选择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5月择期行微创术的86例卵巢良性肿瘤(benign tumor,BT)患者,采用随机数表产生序列分为2组,各43... 目的探析对比不同止血策略(缝合止血、电凝止血)在卵巢良性肿瘤微创术中的疗效及相关指标。方法选择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5月择期行微创术的86例卵巢良性肿瘤(benign tumor,BT)患者,采用随机数表产生序列分为2组,各43例。2组均行腹腔镜微创术治疗,对照组行电凝止血,观察组行直针垂直闭合式缝合止血。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术侧窦状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FO)、卵子数及术侧卵巢体积、卵巢储备功能[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_(2))]、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高于对照组,首次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FO、卵子数、卵巢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FO、卵巢体积升高,卵子数降低,且观察组FO、卵巢体积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卵子数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卵巢储备功能(FSH、LH、E_(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FSH、LH、E_(2)卵巢储备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电凝止血,直针垂直闭合式缝合止血应用于卵巢良性肿瘤微创术中效果更理想,可有效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并发症及对卵泡卵巢的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止血 电凝止血 卵巢良性肿瘤 微创术
下载PDF
局部剜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李帅 郑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局部剜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2年8月于郓城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4例胰头部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局部剜除组及胰十二指肠切除组,各37例。局部剜除组行局部剜除术... 目的:分析局部剜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2年8月于郓城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4例胰头部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局部剜除组及胰十二指肠切除组,各37例。局部剜除组行局部剜除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局部剜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胰十二指肠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剜除组胰瘘发生率高于胰十二指肠切除组,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低于胰十二指肠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吻合口狭窄、术后出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剜除组生活质量良好率高于胰十二指肠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局部剜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良性肿瘤 局部剜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