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9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学的再定位 被引量:1
1
作者 彭锋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18,共5页
新版学科目录中的“艺术学”包含“一般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这种意义上的“艺术学”在以前的学科目录中没有出现,是一个新的一级学科。在新的“艺术学”一级学科中,我们既要处理好“一般艺术学”与“门类艺术学”之间的关系,也... 新版学科目录中的“艺术学”包含“一般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这种意义上的“艺术学”在以前的学科目录中没有出现,是一个新的一级学科。在新的“艺术学”一级学科中,我们既要处理好“一般艺术学”与“门类艺术学”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门类艺术学”之间的关系。新的“艺术学”有助于我们应对艺术实践的新变化,它的“中国身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开展针对中国艺术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门类艺术学 一般艺术学 科目录 制度优势
下载PDF
交叉学科建设要凸显自身学科的独特性——专访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张凌浩
2
作者 蔡淑娟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在2022年公布的《新版学科》目录中,设计学一级学科除学科门类发生变化以外,交叉学科设计学的设立形成了对艺术学门类设计相关学科的一种及时补充,那么,交叉学科设计学的全新设置,如何实现学术创新、如何提炼内核凝练核心的专业知识体... 在2022年公布的《新版学科》目录中,设计学一级学科除学科门类发生变化以外,交叉学科设计学的设立形成了对艺术学门类设计相关学科的一种及时补充,那么,交叉学科设计学的全新设置,如何实现学术创新、如何提炼内核凝练核心的专业知识体系、如何挖掘中国传统生活美学领域的设计智慧等问题,都关系到设计艺术研究领域开展“三大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 术创新 专业知识体系 南京艺术学 科门类 设计智慧 艺术学门类 相关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学理论建设思考
3
作者 周星 黄筱玥 《视听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5-13,21,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厚植于中华文明,伴随着历史实践和文明变迁不断深化和拓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艺术多个领域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和激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本土艺术。在此语境下,需要对中国的艺术学理论进行反思和探索,在兼收并蓄基... 中国式现代化厚植于中华文明,伴随着历史实践和文明变迁不断深化和拓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艺术多个领域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和激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本土艺术。在此语境下,需要对中国的艺术学理论进行反思和探索,在兼收并蓄基础上对独有的中国式发展,以及理论建构进行观照。需要辨析的是,对于中国的“艺术学理论”而言,面临着如何处置西方“艺术理论”和人们预想中的中国式“艺术学理论”,探讨如何妥善处理进而开拓艺术学理论的独特性问题,以回应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艺术学理论 审美精神
原文传递
论艺术学与美学的学科分界
4
作者 黄玮 《河北画报》 2024年第10期90-92,共3页
在人文科学领域,艺术学与美学各自占据了一席之地,尽管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交叉,但学科分界依然清晰。本文旨在探讨艺术学与美学之间的学科分界,从历史演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跨学科视角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艺术... 在人文科学领域,艺术学与美学各自占据了一席之地,尽管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交叉,但学科分界依然清晰。本文旨在探讨艺术学与美学之间的学科分界,从历史演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跨学科视角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艺术学与美学在实际研究中的交叉融合现象,以及跨学科研究在艺术学与美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 科分界 交叉融合 科研究
下载PDF
基于艺术学视角的红色文化展馆空间设计探讨
5
作者 姜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29-0032,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艺术学视角的红色文化展馆空间设计,探索如何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观众的感知以及共鸣。通过系统分析红色文化展馆的空间要素、观众心理与艺术构成原理等之间的关系,提出探讨,以促进红色文化展馆的空间设计创新,并实现观...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艺术学视角的红色文化展馆空间设计,探索如何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观众的感知以及共鸣。通过系统分析红色文化展馆的空间要素、观众心理与艺术构成原理等之间的关系,提出探讨,以促进红色文化展馆的空间设计创新,并实现观众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与联结,为红色文化展馆的空间设计和营造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视角 红色文化展馆 空间设计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建设——“两个结合”的重要启示
6
作者 彭吉象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两个结合”理论思想,包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对我们建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引。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建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离不开马克思... 中国式现代化“两个结合”理论思想,包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对我们建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引。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建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也离不开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建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同样需要做到“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此同时,还离不开学习与借鉴世界各国艺术理论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 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借鉴外国艺术理论
下载PDF
“三大体系”建设:筑牢中国艺术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7
作者 夏燕靖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2,I0005,共11页
认识和理解“三大体系”建设,加快建构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体系,关键是治学的精准定位,重在发挥理论研究的实效。关于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问题的讨论,借助对体系构成目标的认识和对体系思维能力的提升,阐明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 认识和理解“三大体系”建设,加快建构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体系,关键是治学的精准定位,重在发挥理论研究的实效。关于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问题的讨论,借助对体系构成目标的认识和对体系思维能力的提升,阐明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价值与效用。应该说,“三大体系”建设为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建构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自己的理论主张和优势,是增强学科自信、学术自信、话语自信极为重要的理论创新之所在。同时,还要认识到“三大体系”建设的确为艺术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进一步凸显理论自身的主体性、原创性和时效性,不断彰显艺术学研究的引导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这将大大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的融合发展,更是让文史哲艺“向未来”发展的底蕴和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 精准定位 理论研究实效
下载PDF
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理论探析与实践
8
作者 夏燕靖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加快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其成效应当是完整体现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是推动中国特色艺术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艺术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职责。事实证明,改革... 加快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其成效应当是完整体现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是推动中国特色艺术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艺术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职责。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艺术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步入新时代,紧跟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步伐,进行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学科走向理论自觉新高度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艺术学“三大体系” 理论与实践 建设思路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理论新思维——2023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第十九届年会综述
9
作者 张兰芳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新时代中国艺术理论建设立足中国艺术实践,坚定中华文化立场,以“两个结合”为准绳,不断开拓艺术理论新视野,以新思维、新方法面对新问题、新现象,促进了中国艺术学的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新时代中国艺术理论建设立足中国艺术实践,坚定中华文化立场,以“两个结合”为准绳,不断开拓艺术理论新视野,以新思维、新方法面对新问题、新现象,促进了中国艺术学的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理论新思维”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正当其时。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艺术理论‘三大体系’的建构”“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现代视野”“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中外融通”“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创新机制”等议题展开研讨,这既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论述的积极回应,也对推进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三大体系” 艺术理论新思维 艺术学 科建设
下载PDF
十年来艺术学理论硕博论文的研究视阈与展望———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
10
作者 粟茜榕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2012年至2022年是艺术学“升门”后的第一个10年,期间艺术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各高校中“艺术学理论”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数量高达3663篇,对此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图谱研究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艺术学理论硕博研究成果以华东地区最丰,研... 2012年至2022年是艺术学“升门”后的第一个10年,期间艺术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各高校中“艺术学理论”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数量高达3663篇,对此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图谱研究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艺术学理论硕博研究成果以华东地区最丰,研究对象以中国艺术现象、艺术创作为主,较为关注艺术本体研究、艺术审美研究、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三个领域,并倾向利用地域优势开展区域研究。结合2022年颁布的新版学科目录及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未来艺术学研究仍将深耕于中国本土艺术研究领域,艺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多学科多方法结合研究,具有深度广度的研究成果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位论文 CITESPACE
下载PDF
桥梁与借镜:“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颜景旺 陈虹廷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3-200,共8页
2023年10月11日,“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国内艺术学界首次将目光明确聚焦于日本民族艺术学领域,经过中日学者的研究互动,通过“桥”与“镜”的研究理念定位,不仅拓宽了中国民族艺术学研究的新视... 2023年10月11日,“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国内艺术学界首次将目光明确聚焦于日本民族艺术学领域,经过中日学者的研究互动,通过“桥”与“镜”的研究理念定位,不仅拓宽了中国民族艺术学研究的新视域,开辟了中国民族艺术学研究向国际视野出发的新征程,更标志着中国民族艺术学在中日友好的学术互鉴当中重新定位、发现自己,并尝试在超越层面深入建构民族艺术学的普遍价值,这将为我国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切实推进艺术学“三大体系”的建设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民族艺术学 历史与理论 术研讨会 桥与镜 科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12
作者 谢纳 宋伟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2期4-13,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崭新境界。作为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构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界的学术使... 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崭新境界。作为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构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学界的学术使命和文化任务。从经典继承上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继承、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体系建构上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当代艺术理论建构奠定了文化哲学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整体视域、理论指南和方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中国艺术学 艺术文化 新时代科建设
原文传递
探究文化生产场所的民族艺术学——基于设计人类学的启示
13
作者 邹宇灵 《民间文化论坛》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民族艺术学是立足于民族艺术研究的学科,有的学者关注民族艺术本体考察,且对不同的民族艺术进行对比研究;而有的学者认为民族艺术强调现实空间中的实践,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密切相关,民族艺术学研究应该关注民族艺术所在的社会或文化... 民族艺术学是立足于民族艺术研究的学科,有的学者关注民族艺术本体考察,且对不同的民族艺术进行对比研究;而有的学者认为民族艺术强调现实空间中的实践,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密切相关,民族艺术学研究应该关注民族艺术所在的社会或文化。这两种观点都是将民族艺术视为一种结果来研究。本文认为民族艺术学可以是作为结果的民族艺术学,也可以是作为过程的民族艺术学。文章立足于将民族艺术视为人对于社会或文化生产的场所,运用人类学实践论和互动论,提出民族艺术学研究方法的转向,使研究者重视在过程中对民族艺术的参与和实践,民族艺术研究不再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二元对立,而是研究者与文化主体互动的文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艺术学 作为结果的民族艺术 作为过程的民族艺术 参与 实践
下载PDF
“历史与现代交汇进程中的艺术管理发展新思维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在我院召开
14
作者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本刊讯】2023年9月23日,“历史与现代交汇进程中的艺术管理发展新思维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在我院隆重举行。开幕式上,院党委书记关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彭吉象、中国艺术科... 【本刊讯】2023年9月23日,“历史与现代交汇进程中的艺术管理发展新思维学术研讨会暨2023年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在我院隆重举行。开幕式上,院党委书记关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彭吉象、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庹祖海、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田川流等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科技研究所 副所长 院党委书记 历史与现代 新思维 交汇 术研讨会
下载PDF
“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向”圆桌对话在吉林艺术学院成功举办
15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2023年9月26日,“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向”圆桌对话在吉林艺术学院举办。本次圆桌对话由吉林艺术学院主办,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上海大学教授蓝凡、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田川流、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张伟、哈尔滨音乐学院教授李荣有... 2023年9月26日,“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向”圆桌对话在吉林艺术学院举办。本次圆桌对话由吉林艺术学院主办,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上海大学教授蓝凡、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田川流、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张伟、哈尔滨音乐学院教授李荣有、哈尔滨音乐学院教授马卫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玖、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楚小庆等8位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界的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艺术学 南京博物院 上海大 鲁迅美术 吉林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科建设 发展趋向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的原艺术学理论学科:机遇、问题和挑战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子方 冉令江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76-83,共8页
不久前公布的新版学科专业目录,是对原艺术学理论的一次重新吸纳与整合,不仅符合以综合和打通各门类艺术为特征的原艺术学理论学科及专业本质,更是推进新艺术学科和新文科建设的学科重塑。放眼世界,以跨界和学科融合为核心的新文科建设... 不久前公布的新版学科专业目录,是对原艺术学理论的一次重新吸纳与整合,不仅符合以综合和打通各门类艺术为特征的原艺术学理论学科及专业本质,更是推进新艺术学科和新文科建设的学科重塑。放眼世界,以跨界和学科融合为核心的新文科建设已经成为东西方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个大环境下,原艺术学理论学科顺应潮流,理当大有可为,甚至可以作为艺术学中国学派形成的基础。但不容忽视的问题还很多,特别对原艺术学理论学科而言,问题有的还很严重,专业特色日渐模糊最终消亡的危险并非不存在。只有坦然面对,着眼于新的发展机遇,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式,重拾信心,才能拥有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科调整
下载PDF
2022年中国艺术学理论热点现象述评
17
作者 郭必恒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发布,艺术学门类下的学科设置变化很大,伴随着艺术学新的学科目录的调整,国内的艺术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将进入一个与过去差异性十分显著的新时期。艺术学理论学科在今后的发展面临着两种路径... 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发布,艺术学门类下的学科设置变化很大,伴随着艺术学新的学科目录的调整,国内的艺术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将进入一个与过去差异性十分显著的新时期。艺术学理论学科在今后的发展面临着两种路径的选择:一是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学科,被设定为艺术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二是仅被视为是具有特殊性的泛称,指称在艺术学领域中的攸关理论探讨性质的各种学术研究。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设置后经历了十年发展,贡献卓著,极大地巩固了艺术学作为学科领域与文学、教育学等并列的学术基础,也深化了对中国艺术学独特性的认识。艺术学理论视野下的艺术史和艺术史学的建构是本年学界探讨的中心话题,艺术学理论视域下的艺术史研究不仅需要艺术史的书写,也需要对艺术史的反思。学界也重视从媒介的视角来审视艺术学相关研究,媒介艺术学的建构可能性正被广泛地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年度热点 艺术学 艺术
下载PDF
助推“三大体系”建设谋划艺术学科发展--“新时代中国艺术学发展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徐智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5-160,共6页
一2023年4月22日至24日,“新时代中国艺术学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会议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戏剧学院承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出席活动并讲话,... 一2023年4月22日至24日,“新时代中国艺术学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会议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戏剧学院承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潘敏到会致辞。来自文化艺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近百人齐聚一堂,共谋新时代中国艺术学发展大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学 上海戏剧 科技教育司 艺术学 副部长 三大体系 艺术规划 研讨会
下载PDF
2022艺术学:自信中开辟新境界
19
作者 张金尧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3期54-63,I0003,共11页
2022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汇成了时代语境。中国艺术学重要建设范畴的艺术理论、艺术评论、学科体系等方面都在这一时代语境中自信地开辟时代新境界。艺术理论领域正试图凝结一些新理论语汇,并在《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引领下拓... 2022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汇成了时代语境。中国艺术学重要建设范畴的艺术理论、艺术评论、学科体系等方面都在这一时代语境中自信地开辟时代新境界。艺术理论领域正试图凝结一些新理论语汇,并在《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引领下拓展新视域,找寻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理论新品质;艺术评论在“中国式”的文化自信中加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特别是对艺术评论价值观和艺术批评标准进行了深刻反思;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具有深刻的年度划痕,引发了学界广泛讨论,提出了系列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 艺术评论 艺术学 2022艺术学
下载PDF
艺术学独立升门十年(2011-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分析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新 王媛 李心峰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4期32-46,共15页
2011年初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升格为第13个学科门类。这一标志性事件在新时期艺术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艺术学研究进入发展快车道。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艺术学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下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与崭新的时代内... 2011年初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升格为第13个学科门类。这一标志性事件在新时期艺术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艺术学研究进入发展快车道。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艺术学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下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与崭新的时代内涵,呈现出全新的时代面貌与发展态势。通过对艺术学升门十年(2011—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整体发展状况及艺术学重大项目等相关数据的分析,概括出如下发展趋向:艺术学项目立项数大幅增长、类别日渐丰富,新增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称高频词汇多元交融,各类经费国家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依托单位类型增多,所属地区覆盖面广等。重大项目作为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艺术学重大项目于2013年开始设立,是该时期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最重要的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升门 国家社科基金 艺术学项目 重大项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