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雕塑与综合材料结合的艺术研究
1
作者 苗瑞彬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陶瓷雕塑与综合材料结合的艺术表现,分析其独特的结合方式在雕塑领域中的创新和影响。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观察、材料特性的分析以及艺术家创作意图的解读,揭示陶瓷雕塑与综合材料结合方式对艺术形式和审美体验的丰富贡献。
关键词 陶瓷雕塑 综合材料 结合 艺术研究
下载PDF
黔东南苗族叠绣的艺术研究及现代衍生应用设计
2
作者 吕行佳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5期160-162,共3页
通过对黔东南苗族叠绣的艺术研究,探讨其在现代衍生与设计领域的应用。首先,介绍黔东南苗族叠绣的艺术特征,分析其在传统工艺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探讨黔东南苗族叠绣在现代衍生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和创新,着重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通过对黔东南苗族叠绣的艺术研究,探讨其在现代衍生与设计领域的应用。首先,介绍黔东南苗族叠绣的艺术特征,分析其在传统工艺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探讨黔东南苗族叠绣在现代衍生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和创新,着重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接着通过分析,展示黔东南苗族叠绣在现代产品设计、室内装饰等领域的应用方向,并评估其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苗族 苗族叠绣 艺术研究 现代衍生
下载PDF
高等院校篆刻教学的现状分析——兼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篆刻独立学科建设及教学
3
作者 冯宝麟 《大学书法》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当代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篆刻教学都是设置在书法教学体系之中的。从1963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关于开办“书法”“篆刻”专业筹备工作的报告(草)》中就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的篆刻教学,从创意到开办都是与书法深度捆绑的。而这... 当代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篆刻教学都是设置在书法教学体系之中的。从1963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关于开办“书法”“篆刻”专业筹备工作的报告(草)》中就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的篆刻教学,从创意到开办都是与书法深度捆绑的。而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被绝大多数开设书法篆刻教学的高校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美术学院 书法篆刻 篆刻教学 中国艺术研究 书法教学 中国美术学院 高等院校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学院举办“第四届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学术论坛”
4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23年11月24日至26日,学院举办了“第四届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学术论坛”。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学院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论坛。学术论坛为期两天,包括5场学术研讨会,期间举办“天平乐府研究室”揭牌仪式,展出复制、收藏的我国唐传日... 2023年11月24日至26日,学院举办了“第四届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学术论坛”。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学院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论坛。学术论坛为期两天,包括5场学术研讨会,期间举办“天平乐府研究室”揭牌仪式,展出复制、收藏的我国唐传日本的乐器、乐谱、歌舞图卷、面具等藏品。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教授在开幕式致辞,表示要关注传统艺术学研究方法在当代的合理运用,要积极响应国家“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研讨聚焦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来自日本、意大利、新西兰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敦煌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位专家学者对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等音乐舞蹈艺术展开广泛、深入探讨,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音乐文明的交流互鉴、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学术论坛 草原丝绸之路 中国艺术研究 敦煌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 中央音乐学院
下载PDF
马鞍山塘西傩舞艺术研究
5
作者 马幼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马鞍山塘西傩舞起源于安徽池州,其表演内容与形式都有着较强的地域文化的仪式感,无论是服装的结构、色彩还是傩面具的图案、造型都有着强烈的装饰性、寓意性、审美性的特点,有着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成为马鞍山地方的历史、民俗、民间宗... 马鞍山塘西傩舞起源于安徽池州,其表演内容与形式都有着较强的地域文化的仪式感,无论是服装的结构、色彩还是傩面具的图案、造型都有着强烈的装饰性、寓意性、审美性的特点,有着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成为马鞍山地方的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是当地人的一种集体记忆,深受人们喜爱,在马鞍山银塘地区广为流传,已成为本地的一项重要的民间民俗活动。沿袭经年、保持不变的塘西傩舞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日益受到马鞍山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遗产项目,先后投入资助资金十几万元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成立了银塘镇“塘西傩舞”研究会,开展对“塘西傩舞”的研究工作,塘西傩舞表演队不断开展丰富的表演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建立了较好的传承体系,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塘西 傩舞 艺术研究
下载PDF
建盏的烧制技艺及其艺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建平 《江苏陶瓷》 CAS 2023年第1期69-70,共2页
建盏是我国瑰丽的陶瓷文化中的一个品类,主要用于饮茶,故而也是茶盏的一种,在形态上以厚重稳固为主,外形绚烂多变,有着区别于其它陶瓷文化的鲜明的艺术特征,在制作技艺上也与其它品类的陶瓷制品存在着差异,其独特的美感和制作方式也塑... 建盏是我国瑰丽的陶瓷文化中的一个品类,主要用于饮茶,故而也是茶盏的一种,在形态上以厚重稳固为主,外形绚烂多变,有着区别于其它陶瓷文化的鲜明的艺术特征,在制作技艺上也与其它品类的陶瓷制品存在着差异,其独特的美感和制作方式也塑造了其独特的风韵,故而千百年来受到无数热爱者的追捧,并深深地影响了世界陶瓷文化的发展,本文将深入分析建盏的烧制技艺及其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烧制技艺 艺术研究
下载PDF
神秘与象征——读《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
7
作者 王伊诺 张晶 +1 位作者 王萌 郑以墨 《天工》 2023年第21期78-80,共3页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是一本高水准的美术史研究专著,以汉唐时期非常重要的美术史资料墓葬图像为研究对象,借鉴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从美术史的角度对汉唐艺术史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 墓葬艺术 石刻
下载PDF
谭鑫培的意义——为武汉音乐学院“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而做的专题讲座
8
作者 汪人元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0,90,167,共10页
该文有感于武汉音乐学院成立“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论述谭鑫培的意义在于:他是对京剧具有奠基伟业的一代宗师,他也是中国近代戏曲音乐发展阶段的一位杰出代表。谭鑫培以他杰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创造精神原则和丰富经验,泽被... 该文有感于武汉音乐学院成立“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论述谭鑫培的意义在于:他是对京剧具有奠基伟业的一代宗师,他也是中国近代戏曲音乐发展阶段的一位杰出代表。谭鑫培以他杰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创造精神原则和丰富经验,泽被后世。正如梅兰芳曾说谭鑫培的舞台艺术“显示着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甚至“代表着中国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鑫培 京剧 谭腔 板腔体 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
下载PDF
动力·路径·生命:文学艺术研究的三维支撑——《中国诗学的春天——李衍柱文艺学文选》评介
9
作者 马衍明 《美育学刊》 2023年第5期I0007-I0007,共1页
《中国诗学的春天——李衍柱文艺学文选》是李衍柱先生的一部学术文选,分“改革开放”“重读经典”“批评鉴赏”三个篇章,所收论文涵盖改革开放以来文学艺术理论及批评领域的重要主题,尽管作为一部论文集该书并未聚焦于一个问题或一条脉... 《中国诗学的春天——李衍柱文艺学文选》是李衍柱先生的一部学术文选,分“改革开放”“重读经典”“批评鉴赏”三个篇章,所收论文涵盖改革开放以来文学艺术理论及批评领域的重要主题,尽管作为一部论文集该书并未聚焦于一个问题或一条脉络,但其中体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和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学 批评领域 文学艺术研究 李衍柱 文艺学 文选 重读经典 春天
下载PDF
“观往·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2023届美术、设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前言
10
作者 周庆富 《艺术学研究》 2023年第4期145-145,共1页
“观往知来”取自《列子·说符》中“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意即知往鉴今,以启未来。2023届同学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已经结出丰硕果实,而这也必将成为诸位盛大未来的序章。本... “观往知来”取自《列子·说符》中“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意即知往鉴今,以启未来。2023届同学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已经结出丰硕果实,而这也必将成为诸位盛大未来的序章。本次毕业展览共展出了研究生院2023届美术学系、设计学系共122名创作研究型博士、艺术硕士的毕业创作,覆盖中国画、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文保、陶艺、数字媒体等专业,全景式展现了研究生院两系各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创作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 毕业创作 艺术硕士 书法篆刻 研究 创作成果 数字媒体 研究
下载PDF
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研究
11
作者 李奕兰 《艺术评鉴》 2023年第21期93-98,共6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多层次特征。在生境方面,分析了地域特点、民俗传统、艺术特征和文化底蕴,揭示了非遗艺术在社区中的生态环境。在画境方面,聚焦文化符号、历史深度、社会意义和文化呈现,评估了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在... 本文深入探讨了粤西音乐类非遗艺术的多层次特征。在生境方面,分析了地域特点、民俗传统、艺术特征和文化底蕴,揭示了非遗艺术在社区中的生态环境。在画境方面,聚焦文化符号、历史深度、社会意义和文化呈现,评估了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在意境方面,深挖了情感氛围、视觉表现、文化认同与融合创新,为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提供了全面而深刻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 音乐 非遗 艺术研究
下载PDF
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边地实践——以贵州“草原艺术研究社”为例
12
作者 彭兴滔 杨昊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7-84,共8页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思潮席卷全球。偏处中国西南一隅的贵州也受到左翼文艺思潮的影响。在林青等早期共产党员的提倡和主持下,贵州青年模仿上海“左联”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文艺组织——“草原艺术研究社”。通过开展一系列左翼文艺活动...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思潮席卷全球。偏处中国西南一隅的贵州也受到左翼文艺思潮的影响。在林青等早期共产党员的提倡和主持下,贵州青年模仿上海“左联”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文艺组织——“草原艺术研究社”。通过开展一系列左翼文艺活动,“草原艺术研究社”成功地把左翼文艺和无产阶级革命理念传播到边远地区,为20世纪初贵州乃至西南中共地方党组织的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草原艺术研究社”及其活动成为左翼文艺运动在边地的一次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艺运动 边地 无产阶级革命 草原艺术研究
下载PDF
北京九洲书画艺术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13
《黄河之声》 2023年第16期F0003-F0003,共1页
北京九洲书画艺术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23年8月6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上第三届会长张广志做了五年的工作报告,副会长张宝俊做了财务报告,监事长席欣做了监事报告,常务副会长芮德群做了关于修改章程和会费修改意见的报告。大会... 北京九洲书画艺术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23年8月6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上第三届会长张广志做了五年的工作报告,副会长张宝俊做了财务报告,监事长席欣做了监事报告,常务副会长芮德群做了关于修改章程和会费修改意见的报告。大会通过差额选举出了新一届57名理事、3名监事与9名主席团成员。新当选的会长为芮德群,常务副会长赵志勇,副会长张文成、谭绍清、曲明泊、张桂长、李丽、芮仲文,秘书长王火,监事长席欣。会上向协会创始人张广志会长颁发了“终身名誉会长”证书,向张宝俊、马迅、张秀进颁发了“顾问”证书。最后新当选的会长芮德群发表了讲话并提出研究会今后的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事长 财务报告 李丽 书画艺术研究 差额选举 九洲 芮德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翻译作品的语言艺术研究
14
作者 徐泽林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3期109-111,共3页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主流之一,在世界文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受中西文化的差异影响,中国人在欣赏、学习和分析英美文学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因素的制约。本文试图通过对英美文学翻译作品进行跨文化角度的深度剖析,使读...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主流之一,在世界文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受中西文化的差异影响,中国人在欣赏、学习和分析英美文学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因素的制约。本文试图通过对英美文学翻译作品进行跨文化角度的深度剖析,使读者能更好地认识到英美文学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视角 英美文学翻译 语言艺术研究
下载PDF
加强非遗体系建构--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
15
作者 屈一平 《人民周刊》 2023年第12期42-43,共2页
守护非遗,传承文脉。星罗棋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历经20年的实践探索,形成的经验广受赞誉,同时也面临很多深层次的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担负起新的文... 守护非遗,传承文脉。星罗棋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历经20年的实践探索,形成的经验广受赞誉,同时也面临很多深层次的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 自然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文化 文化使命 实践探索 非遗保护 体系建构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画的时代表达与创作新象——记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五届院展
16
作者 蒿亚楠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2-24,共3页
4月2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承办的“时代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巡回展·天津美术学院站”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览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国... 4月2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承办的“时代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巡回展·天津美术学院站”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览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全体画家为创作主体,并邀请国画院特聘创作研究员及国内创研机构代表性国画家参展,汇聚260余幅精品力作,既体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全方位的整体风貌,也体现了这一时代在艺术家心中所形成的审美意象,以及由此创作产生的画面物象、绘画形态及精神气质。①这些基于不同艺术观念、探索轨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清晰脉络,也勾勒出当代中国画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创作面貌。围绕展览引发的学术研讨在业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既回应了当代中国画创作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也关切到了艺术家对创作主体身份的定位与思考,更打开了当代中国画创作在笔墨传承、守正创新、跨界融合道路上可实验与探索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画 中国艺术研究 国画院 天津美术学院 国画家 跨界融合 整体风貌 主体身份
下载PDF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近十年来(2002—2011),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研究存在着学理性不足、选题过大、形式分析欠缺以及文化研究理路不清和对女性主义设计史研究重视不足等缺陷。如何真正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女性主义艺术,是今后中国女性主义研究需要... 近十年来(2002—2011),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研究存在着学理性不足、选题过大、形式分析欠缺以及文化研究理路不清和对女性主义设计史研究重视不足等缺陷。如何真正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女性主义艺术,是今后中国女性主义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艺术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研究 文化研究
下载PDF
“时代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开幕
18
作者 张泽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8期6-6,共1页
不久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承办的“时代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241幅(套)作品,不仅涵盖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48位在职、退休... 不久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承办的“时代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241幅(套)作品,不仅涵盖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48位在职、退休及外聘艺术家近年创作的精品力作,而且展出106位历届特聘创作研究员和部分特邀画家的实力佳构。近800米的展线不仅展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的整体创作实力,而且集中、全面、客观地体现出当代中国画创作之盛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工艺美术馆 国画院 当代中国画 精品力作 开幕 第五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