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地苯醌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浩 王立超 +1 位作者 王博文 王艳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期52-54,61,共4页
目的:探究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治疗方案不同将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2例V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 目的:探究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治疗方案不同将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2例V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氧化应激水平[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相关认知功能评估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MMP-9较低,BDNF水平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NO、MDA水平较低,SOD水平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HDS、MMSE、MoCA评分均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在VD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利于调节血清学标志物及氧化应激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艾地苯醌 奥拉西坦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87-0090,共4页
探讨分析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2021年01月-2023年01月,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的方法,所有病人都是在本院就诊的脑梗死病人,组别划分标准为治疗方式差异,其一为口服艾地苯醌片治疗,其二为口服艾地... 探讨分析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2021年01月-2023年01月,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的方法,所有病人都是在本院就诊的脑梗死病人,组别划分标准为治疗方式差异,其一为口服艾地苯醌片治疗,其二为口服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将每一组58名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总共116名病人,将研究结束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神经系统缺损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NIHSS指数更高者为对照组, BI指数更高者为观察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3%和75.86%,观察组处于高位(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ADR发生率分别为5.17%和27.59%,观察组处于低位(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CRP、IL-10、IL-8、IL-6水平均更高的为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艾地苯醌和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病人的临床效果,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药物使用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丁苯酞软胶囊 脑梗死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刘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地苯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运动功能[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丙二醛(MD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8-OHD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认知功能评分,降低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左旋多巴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 运动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疏血通配合艾地苯醌治疗对脑梗死伴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认知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梅思静 王善广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疏血通与艾地苯醌配合治疗脑梗死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伴VCI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n=42,艾... 目的分析疏血通与艾地苯醌配合治疗脑梗死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伴VCI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n=42,艾地苯醌治疗)和(n=42,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指标、神经功能、不良反应、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δ+θ)/(α+β)为(0.96±0.13)、P300潜伏期为(275.92±24.18)ms低于对照组,P300波幅(5.35±0.84)μ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33、8.242、2.548,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为(22.43±1.55)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23.24±3.38)分,高于对照组的(17.97±2.66)分、(19.18±3.27)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2.31±2.54)分,低于对照组(17.52±3.31)分,Barthel指数(70.49±4.18)分,高于对照组(63.24±4.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9、5.595、8.093、7.910,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高于对照组的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4,P>0.05)。结论在脑梗死伴VCI中,疏血通与艾地苯醌配合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改善,提高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调节神经电生理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疏血通 脑梗死伴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电生理指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薛妮华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4期0044-0046,共3页
目的: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探究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3月~2023年0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2022年03月~2022年08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 目的: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探究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3月~2023年0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2022年03月~2022年08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分为治疗A组(尼莫地平治疗),2022年09月~2023年0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为治疗B组(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临床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的治疗B组患者ADL评分远优于治疗A组患者(P<0.05);经治疗后,联合用药的治疗B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A组(P<0.05);经治疗后,患者的MMSE及MoCA评分均有所改善,且治疗B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治疗A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A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治疗B组高出50%;而治疗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治疗A组高出43.33%,表明联合使用艾迪苯醌及尼莫地平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较高(P<0.05)。结论:临床使用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其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尼莫地平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艾地苯醌对癫痫大鼠模型神经元线粒体功能、能量代谢及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小丽 孙宁 +2 位作者 赵瑞 马妮 贾瑞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4-48,65,共6页
目的建立癫痫模型,研究艾地苯醌(Idebenone)的抗癫痫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建模组和建模+艾地苯醌干预组(每组10只),建模组和干预组均采用经典氯化锂-匹罗卡品的癫痫诱导方法建立癫痫大鼠模型,艾地苯醌干... 目的建立癫痫模型,研究艾地苯醌(Idebenone)的抗癫痫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建模组和建模+艾地苯醌干预组(每组10只),建模组和干预组均采用经典氯化锂-匹罗卡品的癫痫诱导方法建立癫痫大鼠模型,艾地苯醌干预30天后检测大鼠血清、海马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通过Nissl染色评估艾地苯醌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利用CCK-8明确艾地苯醌对癫痫细胞模型的最低适用浓度。在无镁诱导的癫痫细胞模型中检测ATP生成和线粒体膜电位,评价艾地苯醌对神经元线粒体产能功能的影响。结果建模组大鼠血清SOD活性为190.25±18.17 U/ml,较对照组(467.22±23.43 U/ml)降低,建模组海马组织中SOD活性(107.34±9.33 U/ml)较对照组(298.77±15.32 U/ml)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0,-16.30,均P<0.05);艾地苯醌干预后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SOD活性有所恢复(384.79±29.21 U/ml,212.08±24.32 U/ml),与建模组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6,13.62,均P<0.05)。MDA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7.33±0.87 nmol/L),建模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增加(14.01±0.93nmol/L),海马组织中MDA含量(23.47±1.89 nmol/L)也较对照组(11.03±1.28 nmol/L)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2,9.19,均P<0.05);艾地苯醌干预后癫痫鼠血清与海马组织中MDA含量均下降(9.35±0.83 nmol/L,13.77±1.34 nmol/L),与造模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68,-22.87,均P<0.05)。Nissl染色提示艾地苯醌干预后活性神经元数目增加(1977±200个/mm^(2)),与造模组(1387±146个/mm^(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2,P<0.050)。细胞学实验表明,艾地苯醌干预能够提高线粒体ATP产能(0.92±0.14 vs 0.58±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00);四甲基罗丹明甲酯(TMRM)荧光强度检测表明艾地苯醌干预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提高(0.97±0.1vs 0.48±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9,P=0.000)。结论适量艾地苯醌可能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对神经元的损伤发挥抗癫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艾地苯醌 氧化应激 神经元 线粒体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神经代谢物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珺 杨露 +2 位作者 陶干 刘志霞 赵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194-4197,共4页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CI)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神经代谢物和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后CI患者142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在盐...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CI)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神经代谢物和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后CI患者142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在盐酸多奈哌齐片基础上结合艾地苯醌治疗。两组治疗疗程8 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脑神经代谢物和炎性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MSE和MoC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而BI和FIM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I和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脑梗死后CI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认知功能显著改善,脑神经代谢物NE、ACh和BDNF水平显著改善,炎性因子TNF-α、IL-6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盐酸多奈哌齐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脑神经代谢物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艾地苯醌抗癫痫作用的用药时间和剂量研究
8
作者 崔小丽 孙宁 +2 位作者 赵瑞 马妮 贾瑞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目的研究艾地苯醌抗癫痫作用的最适用药时间与剂量。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经典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法)、12 h+60 mg/kg组、12 h+120 mg/kg组、24 h+60 mg/kg组、24 h+120 mg/kg组。12 h+60 mg/kg组和12 h+120 mg/kg组癫痫... 目的研究艾地苯醌抗癫痫作用的最适用药时间与剂量。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经典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法)、12 h+60 mg/kg组、12 h+120 mg/kg组、24 h+60 mg/kg组、24 h+120 mg/kg组。12 h+60 mg/kg组和12 h+120 mg/kg组癫痫持续状态12 h后分别给予60 mg/kg和120 mg/kg艾地苯醌干预,24 h+60 mg/kg组和24 h+120 mg/kg组癫痫持续状态24 h后分别给予60 mg/kg和120 mg/kg艾地苯醌干预,记录给药后癫痫发作频率、时间。水迷宫实验检测不同时间、不同剂量艾地苯醌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NMDAR2B)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检测大鼠棘波频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2 h+60 mg/kg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时间、大鼠记忆能力无显著变化(均P>0.05),大鼠海马组织NMDAR2B磷酸化水平和脑电波频率也无显著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12 h+120 mg/kg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发作时间显著减少(P<0.05),大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P<0.05),大鼠海马组织中NMDAR2B磷酸化水平及棘波频率显著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24 h+60 mg/kg组和24 h+120 mg/kg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发作时间显著减少(P<0.05),大鼠记忆能力改善显著(P<0.05)。与12 h+120 mg/kg组相比,24 h+60 mg/kg组和24 h+120 mg/kg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时间和大鼠记忆能力无显著差异(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24 h+60 mg/kg组和24 h+120 mg/kg组大鼠海马组织NMDAR2B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05);与12 h+120 mg/kg组相比,24 h+60 mg/kg组和24 h+120 mg/kg组NMDAR2B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中,癫痫终止后12 h给予120 mg/kg艾地苯醌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抗癫痫效果,这一作用可能与NMDAR2B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氯化锂-匹罗卡品 癫痫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片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蒋颖 雷贻碌 +1 位作者 张兴博 毛丹凤 《大医生》 2023年第16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患者,应用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时,对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2例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患者,应用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时,对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2例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症状评分、非运动症状评分、认知功能、氧化应激指标、ɑ-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PD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丙二醛(MDA)、α-Sy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患者应用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片利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降低α-Syn水平,并可使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提高,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艾地苯醌 多巴丝肼片 氧化应激 认知功能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片及吡贝地尓缓释片治疗老年PD伴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芬芬 刘婷 武岳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4期1977-1981,共5页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片及吡贝地尓缓释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D)伴抑郁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炎症因子、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0例老年PD伴抑郁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片及吡贝地尓缓释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D)伴抑郁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炎症因子、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0例老年PD伴抑郁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丝肼片及吡贝地尓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艾地苯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北京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IL-6、IL-1水平分别为(5.16±0.52)mg/L、(34.93±1.60)mg/L、(42.81±5.54)pg/L、(42.06±4.59)p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7±1.12)mg/L、(51.78±2.83)mg/L、(64.04±5.40)pg/L、(62.86±7.91)pg/L,血清NGF、BDNF水平分别为(13.22±1.83)ng/L、(18.70±2.1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75±1.20)ng/L、(12.46±1.8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oCA、MMSE评分分别为(24.72±2.25)分、(25.75±2.5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0±2.17)分、(22.62±2.31)分,SAS、SDS评分分别为(43.37±3.06)分、(43.70±2.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12±4.92)分、(55.18±2.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7%、1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片及吡贝地尓缓释片治疗老年PD伴抑郁能降低患者的CRP、TNF-α、IL-6、IL-1表达水平,提高NGF、BDNF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帕金森 抑郁 艾地苯醌 多巴丝肼片 吡贝地尓缓释片 疗效 炎症因子 神经细胞因子
下载PDF
艾地苯醌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先飞 崔瑶瑶 +4 位作者 王琪 隋少梅 李雷 焦惠 贺燕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5-69,共5页
目的评估艾地苯醌(IDE)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选择aMCI患者随机进入IDE组(21例)或对照组(20例)。IDE组接受IDE治疗(30 mg/次,3次/d),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1片/次,3... 目的评估艾地苯醌(IDE)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选择aMCI患者随机进入IDE组(21例)或对照组(20例)。IDE组接受IDE治疗(30 mg/次,3次/d),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1片/次,3次/d),疗程均为12个月。受试者均于入组时,治疗后3、6、9、12个月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非文盲受试者同时接受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评定。记录有无恶心、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治疗前MoCA及ADAS-Cog量表评分比较,P均>0.05。IDE组治疗后3、6、9个月时,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第9、12个月时,MoCA评分低于治疗前(P均<0.05)。IDE组从治疗后3个月起ADAS-Cog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对照组从治疗后3个月起ADAS-Cog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IDE组MoCA和ADAS-Cog评分从治疗后6个月起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或0.01)。MoCA和ADAS-Cog评分的广义估计方程示:IDE组的MoCA和ADAS-Cog评分改善程度从治疗后3个月起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IDE能有效改善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认知功能障碍 遗忘型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12
作者 王瑾 赵荣华 +1 位作者 卑红喆 张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6期102-104,共3页
目的研究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5例脑梗死后V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5例脑梗死后V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2%与对照组的9.6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VCI患者进行治疗,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尼莫地平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亚林 孟文娟 +2 位作者 郭医杰 孔咏梅 张文涛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9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及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VD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予奥拉西坦治疗,研...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及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VD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加用艾地苯醌,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量表和临床痴呆评定(CDR)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变化均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凋亡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和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变化均更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5.66%比13.21%,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VD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痴呆程度,调节炎性因子和凋亡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奥拉西坦 血管性痴呆 炎性因子 凋亡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加兰他敏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方芳 王照 +1 位作者 曾宇 宁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4期39-42,共4页
目的 观察加兰他敏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2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地苯醌片治疗,... 目的 观察加兰他敏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2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地苯醌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氢溴酸加兰他敏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6(IL-6)]、脑神经递质因子[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Z)、多巴胺(DA)]、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763,P=0.029)。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IL-1β、TNF-ɑ、IL-6水平与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NE、5-HT、DA水平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下降/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AD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6%,低于对照组的18.33%(χ^(2)=3.862,P=0.049)。结论 加兰他敏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改善炎性因子、脑神经递质因子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提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艾地苯醌 加兰他敏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普拉克索联合艾地苯醌对帕金森患者炎性因子与氧化应激的影响
15
作者 刘妍 肖智权 +3 位作者 刘志英 卜萍 周燕 赵巧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普拉克索联合艾地苯醌在帕金森中应用效果及对其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指标影响。方法: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68例帕金森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4)、B组(n=34),分别应用艾地苯醌治疗、艾地苯醌+普拉... 目的:探究普拉克索联合艾地苯醌在帕金森中应用效果及对其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指标影响。方法: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68例帕金森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4)、B组(n=34),分别应用艾地苯醌治疗、艾地苯醌+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认知功能(MoCA)、帕金森程度(UPDRS)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IFN-γ、IL-6、MDA、SOD以及MoCA、UPDR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B组IL-1β、TNF-α、IFN-γ、IL-6、MDA水平和UPDRS评分低于A组,SOD水平和MoCA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应用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其氧化应激反应水平,改善认知功能及帕金森症状,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普拉克索 艾地苯醌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氧化应激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周玉云 王浩 王惠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7期53-58,共6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氧化应激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氧化应激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血清认知功能指标包括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肽Y(NPY)]、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脂质(LPO)]及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构成、血清认知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神经递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MMSE评分构成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清BDNF、TAC、SOD及神经递质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Hcy、NPY及LP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氧化应激及神经递质水平,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艾地苯醌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 神经递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艾地苯醌
17
作者 张小媚 陈桂琴 肖树雄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9期23-28,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艾地苯醌的含量。化妆品样品用饱和氯化钠和甲醇涡旋、超声提取15 min后,采用OSAKA SODA CAPCELL PAK MGⅡ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柱温为40℃,以甲醇-水(80∶20)洗脱,流量为1.0 mL/m...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艾地苯醌的含量。化妆品样品用饱和氯化钠和甲醇涡旋、超声提取15 min后,采用OSAKA SODA CAPCELL PAK MGⅡ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柱温为40℃,以甲醇-水(80∶20)洗脱,流量为1.0 mL/min,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278 nm,以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分析。艾地苯醌质量浓度在1~2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1.0 mg/kg,定量限为4.0 mg/kg。在3个添加水平下,目标物质在液体水基、膏霜、乳液、面膜、凝胶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5.61%~107.8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2%~3.07%(n=6)。该方法适用于功效化妆品中艾地苯醌的定性及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妆品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医杰 刘亚林 +2 位作者 孔咏梅 张文涛 孟文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血清学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V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拉西坦组和联合组各54例,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血清学标...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血清学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V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拉西坦组和联合组各54例,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血清学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血清学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奥拉西坦组(P<0.05),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D-二聚体、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奥拉西坦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VaD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神经炎症水平,且无重大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艾地苯醌 奥拉西坦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婷 马占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期52-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院收治的8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地苯醌治疗,联合组采用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连续治...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院收治的8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地苯醌治疗,联合组采用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相关因子[γ-氨基丁酸(GAB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0.00%)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血清IL-6、IL-1β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联合组血清GABA、IGF-1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10.00%)相当(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调节血清炎性因子及相关因子水平,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帕金森病 艾地苯醌 普拉克索 认知功能 血清相关因子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监测评估艾地苯醌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邢寅雪 范志亮 +2 位作者 王静 尹晓茜 栾绍群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监测评估艾地苯醌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至2022年就诊于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癫痫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药抗癫痫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4例,单药联合艾地苯醌治疗组(观察组)患者26例,所...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监测评估艾地苯醌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至2022年就诊于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癫痫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药抗癫痫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4例,单药联合艾地苯醌治疗组(观察组)患者26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小时睡眠期内癫痫样放电检出情况,并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癫痫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2小时睡眠期内检出的癫痫波的总数量(癫痫样放电检出量)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癫痫样放电检出量更少(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对照组16例复发(47.1%,16/34例),观察组6例复发(23.1%,6/26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更低(P<0.05)。结论联合艾地苯醌治疗可以更好地抑制癫痫样放电,控制癫痫发作,改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癫痫 发作 焦虑症 抑郁症 艾地苯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