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7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节律性引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即刻影响
1
作者 周苗苗 赵凯 +2 位作者 徐梅 杨梅 王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自我节律性引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即刻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8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并符合本次研究入组标准的20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在节律引导前及自我节律性引导步行过程中,均使用意大... 目的:观察自我节律性引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即刻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8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并符合本次研究入组标准的20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在节律引导前及自我节律性引导步行过程中,均使用意大利BTS公司的P-WALK平板压力测试系统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参数指标包括:步速、步幅、步态周期、患侧预承重期、患侧单支撑期、患侧预摆动期、患侧摆动期。结果:与节律引导前步行比较,20例测试患者自我节律性引导步行患者步速、患侧步幅、健侧步幅均明显提高(P<0.05),患侧步态周期及健侧步态周期均明显缩短(P<0.05)。患侧预承重期和预摆动期占患侧步态周期比例均显著减小,患侧单支撑期和摆动期占患侧步态周期的比例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自我节律性引导步行时,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步速和步幅,同时偏瘫肢体的预承重期、预摆动期、单支撑期和摆动期占患侧步态周期比例均不同程度趋于正常。因此,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下肢步行康复训练过程中行自我节律性引导,可以改善步行功能及纠正偏瘫患者异常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自我节律性引导 步行功能
下载PDF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肠道菌群通过干扰小鼠海马脂质代谢调节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昼夜节律性差异
2
作者 项红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09,共1页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等肝外代谢紊乱。既往研究表明肝脏活动(如消化和吸收、合成和摄取、同化和解毒等)表现出显著的昼夜节律振荡,而HIRI也存在昼夜节律性差异。最近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等肝外代谢紊乱。既往研究表明肝脏活动(如消化和吸收、合成和摄取、同化和解毒等)表现出显著的昼夜节律振荡,而HIRI也存在昼夜节律性差异。最近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肝损伤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肠道菌群在认知功能障碍及昼夜节律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重视。基于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项红兵教授课题组深入探索了肠道菌群及昼夜节律在HIRI模型小鼠认知功能改变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性 附属同济医院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手术 麻醉学 同济医学院 认知功能障碍 常见并发症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谢雨晴 程瑞动 +1 位作者 金振华 叶祥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0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步行训...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步行训练,观察组运用节律性听觉刺激软件控制节奏并加强膝关节控制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2周,训练后4周对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评分量表(BBS)、10米最大速度(10 MWT)、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股直肌、腘绳肌、胫前肌、腓肠肌肌腹四块肌肉表面肌电图(sEMG)的RMS值进行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FMALE评分、BBS评分、10MWT、GQOLI-74评分、sEMG、MBI分值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及下肢相关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节律性听觉刺激 膝关节控制训练 下肢步行能力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促进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袁润萍 张寒阳 +2 位作者 张阳 杨晓莉 吴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6-492,共7页
节律性听觉刺激(RAS)是使用重复的、有节律的声音感觉信号,通过诱发有节奏的运动,促进因神经功能受损而出现明显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RAS作为一种促进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新兴干预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矫正... 节律性听觉刺激(RAS)是使用重复的、有节律的声音感觉信号,通过诱发有节奏的运动,促进因神经功能受损而出现明显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RAS作为一种促进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新兴干预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矫正异常步态,提高平衡功能,从而改善患者上下肢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节奏夹带运动系统、听觉-运动同步有关。此外,RAS还可与其他多种康复技术结合,更好地促进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该文将对RAS在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刺激 卒中 康复 节律性听觉刺激 综述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节律性的影响
5
作者 赵艳霞 赵倩茹 +2 位作者 李艳丽 张丽娜 张巍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节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节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血压变异性[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24 h 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V)、日间舒张压变异性(dD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血压节律性[夜间收缩压(SBP)下降率、夜间舒张压(DBP)下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肌酐清除率均升高(P<0.05),24 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肌酐清除率更高(P<0.05),24 h尿蛋白定量更低(P<0.05)。观察组24hSBPV、24hDBPV、nSBPV、nDBPV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SBPV、dDB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夜间SBP、DBP下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肾功能,维持血压稳定,保持血压正常节律,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血液透析 维持腹膜透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血压变异 节律性
下载PDF
基于血压监测应用目标期待法对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血压节律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6
作者 徐嘉蕾 李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1588-159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压监测应用目标期待法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患者血压节律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6例EOS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目标期待法... 目的探讨基于血压监测应用目标期待法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患者血压节律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6例EOS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目标期待法,干预组行基于血压监测应用目标期待法,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的血压节律性相关指标、负性情绪、依从性、妊娠时间和分娩方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分娩前24 h舒张压(DBP)、24 h收缩压(SBP)、日间舒张压(dDBP)、日间收缩压(dSBP)、夜间舒张压(nDBP)和夜间收缩压(nSBP)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nDBP和nSBP低于常规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分娩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期间,干预组用药、饮食、休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妊娠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经阴道分娩率(44%)高于常规组(27%),剖宫产率(56%)低于常规组(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8%)低于常规组(25%)(P<0.05)。结论 基于血压监测应用目标期待法可有效改善EOSP患者血压节律性和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孕妇依从性和延长妊娠时间,进而降低剖宫产率并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监测 子痫 目标期待法 早发型 血压节律性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基于光敏通路探讨抑郁症节律性发病中医防治思路
7
作者 杨通 王亚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5期211-215,共5页
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与抑郁症发病节律性相关的代表性研究,发现抑郁症节律性发病和光照密切相关: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的周期性变化,会对mRGCs→vLGN/IGL→LHb神经环路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抑郁症节律性发病;抑郁症节律性发病,与长期接受夜... 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与抑郁症发病节律性相关的代表性研究,发现抑郁症节律性发病和光照密切相关: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的周期性变化,会对mRGCs→vLGN/IGL→LHb神经环路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抑郁症节律性发病;抑郁症节律性发病,与长期接受夜间光照,导致ipRGCs→dpHb→NAc神经环路的激活以及褪黑素(MT)分泌被抑制有关。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认为抑郁症的发病以阳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为主。应以阳气和脏腑功能为核心,同时顺应自然规律进行防治,以减少其发作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发病机理 节律性 光照 神经环路
原文传递
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刘颍 苟成钢 +3 位作者 楚彩云 孔林 赵宁 谷宁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痉挛指数(CSI)、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病历资料,选取其中41例采用针刀...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及临床痉挛指数(CSI)、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病历资料,选取其中41例采用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的设为观察组,依据配对原则1∶1选取采用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共82例为本研究样本。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SI评分、10 min步行测试(10MWT)结果、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步频、步速、步幅、屈髋峰值、屈膝峰值、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7.56%高于对照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BBS、FMA水平更高,10MWT、CSI、NIHSS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组步频、步速、步幅、屈髋峰值、屈膝峰值、FIM、MBI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增强患者步行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节律性运动训练 脑卒中 下肢痉挛偏瘫 步行能力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双重任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虞美华 王晓丽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双重任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施行双重任务训练,观察组此基础上施行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训练... 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双重任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施行双重任务训练,观察组此基础上施行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下肢功能、步态参数、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以及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步频、步长、步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第二部分评分及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4.3%,2/46)低于对照组(17.4%,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双重任务训练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下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并减少跌倒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双重任务训练 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 下肢功能 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低负荷节律性训练对失能老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高应仁 李晓娟 +1 位作者 张继 吴小云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 探究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低负荷节律性训练对养老院轻、中度失能老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彭阳县7家敬老院轻、中度失能老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照护措施。观察组在... 目的 探究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低负荷节律性训练对养老院轻、中度失能老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彭阳县7家敬老院轻、中度失能老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照护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连续对每位老人治疗3个疗程,10 d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低负荷节律性训练,连续2周,共14次。治疗结束后,将入组前后的受试对象,通过Barthel指数和WHOQOL-BREF评分比较2组老人的生存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和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低负荷节律性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养老院轻中度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醒脑开窍针法 低负荷节律性训练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胡长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63-0066,共4页
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节律性运动训练与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组,为运动训练组(41例,节律性运动训练)及经颅磁刺激组(41例,节律性运动训练+重复经颅磁刺激... 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节律性运动训练与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组,为运动训练组(41例,节律性运动训练)及经颅磁刺激组(41例,节律性运动训练+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脑部血流状态、神经及运动功能,记录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经颅磁刺激组Vm高于运动训练组,PI、RI低于运动训练组(t=5.619、6.748、4.218,P<0.001);经颅磁刺激组NIHSS评分低于运动训练组(t=6.089,P<0.001);经颅磁刺激组FMA、6MWT高于运动训练组(t=5.794、4.496,P<0.001);经颅磁刺激组ADL评分较运动训练组高(t=4.782,P<0.001)。结论 予以脑卒中偏瘫患者节律性运动训练与重复经颅磁刺激利于改善其脑部血流状态,促使神经、运动功能优化,以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节律性运动训练 脑部血流状态 重复经颅磁刺激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艳明 喇高燕 +4 位作者 舒伟 宋为群 杜巨豹 孙丽 马佳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9-95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 目的:观察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及动静态平衡仪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音乐的节律性刺激治疗,共治疗8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定及满意度调查,以组内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及PDQ-39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过8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BS、TUGT、MBI、PDQ-39及满意度均有所改善(P<0.05),而试验组的BBS、TUGT、MBI、PDQ-39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训练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 动静态平衡仪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下肢痉挛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艳艳 邵蒙蒙 +3 位作者 孙妙璇 张忠凯 马琴琴 林玲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8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下肢痉挛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平行设计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下肢痉挛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平行设计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6例及联合组34例。对照组予节律性运动训练,观察组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组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3组均治疗3周。比较治疗前、治疗3周后患者的改良Ashworth(MA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LE)评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观察组对比,联合组MAS评分、NIHSS评分、CMCT均降低(均P<0.05);BBS评分、MBI评分、FMA评分均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观察组相比,联合组总有效率最高(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节律性运动训练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下肢痉挛患者下肢肌张力,改善平衡能力及神经功能,降低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改善下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下肢痉挛 重复经颅磁刺激 节律性运动训练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背侧前运动皮质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亚丽 曹磊 +2 位作者 张艳明 孙丽 宋为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5-512,共8页
目的观察节律性听觉刺激(RAS)对背侧前运动皮质(dPMC)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病灶包含dPMC的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灶包含dPMC(经头... 目的观察节律性听觉刺激(RAS)对背侧前运动皮质(dPMC)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病灶包含dPMC的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灶包含dPMC(经头部CT或头部MRI证实)的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下肢康复踏车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AS。康复治疗时间为30 min/次,2次/d,5 d/周,疗程2周。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及完成治疗2周时对两组患者的步态(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E)量表评分]、步行能力[10 m行走时间测试(10-MWT)]进行比较。结果(1)连续纳入包含dPMC病灶的卒中后偏瘫患者48例,排除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5例,未完成2周康复训练计划者3例,最终纳入40例进行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身高、年龄、性别、病灶侧别、病程、卒中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试验组治疗前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分别为(0.35±0.03)m/s、(1.70±0.20)s、(66±10)步/min、(0.34±0.04)s、(0.66±0.20)g,对照组治疗前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分别为(0.37±0.03)m/s、(1.57±0.25)s、(67±9)步/min、(0.33±0.03)s、(0.60±0.25)g;试验组治疗2周时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分别为(0.66±0.03)m/s、(2.40±0.25)s、(90±9)步/min、(0.18±0.05)s、(0.35±0.26)g,对照组治疗2周时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分别为(0.54±0.03)m/s、(1.78±0.27)s、(82±11)步/min、(0.22±0.04)s、(0.37±0.21)g。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的时间及组别的总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组别)值分别为837.506、327.450、3905.389、2605.881、196.502,均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的组别及时间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值分别为10.365、38.265、4.430、10.266、4.403,均P<0.01;F_(时间)值分别为108.219、131.154、114.270、271.087、221.518,均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步速、步幅时间、步频、步长时间差、着地冲击力差较对照组均有改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治疗前步态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试验组治疗前、治疗2周时FMA-LE评分分别为(24.9±2.4)、(30.1±1.9)分,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时FMA-LE评分分别为(26.0±2.0)、(29.0±2.0)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MA-LE评分的组别及时间的总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组别)=10172.975,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FMA-LE评分的组别及时间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9.000,P=0.005;F_(时间)=121.000,P<0.01);治疗前,组间FMA-L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MA-LE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治疗前、治疗2周时10-MWT的行走时间分别为(37±9)、(23±7)s,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时10-MWT的行走时间分别为(38±6)、(30±6)s。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10-MWT的行走时间组别及时间的总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组别)=1021.582,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10-MWT的行走时间组别及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4.716,P<0.05;F_(时间)=82.781,P<0.01);治疗前,组间10-MWT的行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10-MWT的行走时间较对照组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S可能有助于改善包含dPMC病灶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可尝试将RAS用于该类患者的步行功能训练中。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节律性听觉刺激 步行障碍 背侧前运动皮质
下载PDF
作用于神经振荡的节律性神经调控在临床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质斌 李翀 +1 位作者 徐泉 季林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0-705,共6页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及其家庭遭受诸多不便,尤其老龄化加剧,脑疾病发病率攀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近年来,通过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和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及其家庭遭受诸多不便,尤其老龄化加剧,脑疾病发病率攀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近年来,通过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和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等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方法,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促进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运动功能障碍 经颅电刺激 神经调控 经颅磁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非侵入式 节律性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干预脑卒中患者非急性期的运动障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世文 刘全丰 +7 位作者 杨知博 段长秋 张宝莹 谭悦 艾长山 姜慧强 冯绪刚 孔年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5583-5588,共6页
背景:近些年来,国外已将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用于康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行为障碍,中国康复医学界也陆续开展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但是将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用于脑卒中非急性期运动障碍的研究报道颇少。目的:研究节律性听觉刺激对... 背景:近些年来,国外已将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用于康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行为障碍,中国康复医学界也陆续开展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但是将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用于脑卒中非急性期运动障碍的研究报道颇少。目的:研究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非急性期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深圳恒生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吉林市龙潭中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0例,年龄40-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与试验组(n=55),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1次/d,5次/周),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训练(1次/d,5次/周),共训练8周。训练及训练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10 m步行速度、Tinetti步态、FAC步行功能、节律性听觉刺激运动反馈误差值及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与结论:①训练结束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10 m步行速度、Tinetti步态、FAC步行功能、节律性听觉刺激运动反馈误差值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P=0.000);②训练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Tinetti步态、FAC步行功能、节律性听觉刺激运动反馈误差值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00),两组间10 m步行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显示,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训练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患者运动障碍的有效康复方法,互动节律性听觉刺激对患者步行速度的作用尚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性听觉刺激 脑卒中 偏瘫 运动障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性瘫痪患者步态改善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红颖 刘建军 +1 位作者 何学金 王宇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86-1394,共9页
目的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瘫患者步态改善的效果。方法采取主题词检索方式,在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瘫患者步态改善的相关文献,自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 目的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瘫患者步态改善的效果。方法采取主题词检索方式,在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瘫患者步态改善的相关文献,自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提取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检索出文献1339篇,最终纳入10篇,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美国、埃及、以色列、韩国和希腊,干预地点主要在医院和社区,部分患者居家干预,发表时间主要在2010年后。在常规物理治疗训练的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可以增加脑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提高步速、步长和步幅,改善运动模式,增强步态训练的干预效果。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可以增加脑瘫患者关节活动度,提高步速、步频和步长,改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瘫痪 节律性听觉刺激 步态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探讨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平衡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卓霖 王丽菊 +2 位作者 陈立早 谭蓉 欧艺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 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差异,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目的 分析节律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差异,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erg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变化,采用步态分析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跨步长度、步速、步频和时间对称性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1.43%,对照组仅有77.14%,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锻炼前后FMA评分分别为(42.53±6.83)分和(75.68±9.53)分,Berg评分分别为(20.65±5.68)分和(42.52±7.54)分;对照组锻炼前后FMA评分分别为(42.38±6.54)分和(68.52±8.24)分,Berg评分分别为(20.46±5.52)分和(36.85±6.18)分,观察组FMA评分和Berg评分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锻炼前后跨步长度为(32.52±4.32)cm和(50.42±5.32)cm,步速为(22.12±3.52)cm/s和(38.12±5.56)cm/s,步频为(50.63±8.52)步/min和(72.56±12.52)步/min,时间对称性为(1.72±0.62)和(1.52±0.56);对照组锻炼前后跨步长度为(32.38±4.28)cm和(44.56±4.65)cm,步速为(22.20±3.48)cm/s和(33.52±4.52)cm/s,步频为(50.45±8.62)步/min和(64.41±10.25)步/min,时间对称性为(1.75±0.60)和(1.65±0.86),观察组锻炼前后跨步长度、步速、步频和时间对称性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锻炼基础上加入节律性听觉刺激,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的肢体运动能力、平衡能力与步态,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性好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性听觉刺激 脑卒中偏瘫 步态分析 平衡能力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辅助左旋多巴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效果
19
作者 张涛 梁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5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节律性听觉刺激辅助左旋多巴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6月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 目的:探究节律性听觉刺激辅助左旋多巴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6月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取节律性听觉刺激辅助左旋多巴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左旋多巴片进行治疗,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结果:相比对照组(78.33%),研究组(91.67%)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DRSPD)、左手计时运动次数、右手计时运动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UPDRSⅢ、MDRSPD、左手计时运动次数、右手计时运动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re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Bre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辅助左旋多巴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性听觉刺激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片 运动功能 平衡
下载PDF
溯源心理疏导护理结合节律性呼吸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媛 冯严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溯源心理疏导护理结合节律性呼吸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性胸痛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溯源心... 目的探讨溯源心理疏导护理结合节律性呼吸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性胸痛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溯源心理疏导护理结合节律性呼吸。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溯源心理疏导护理结合节律性呼吸有助于改善急性胸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疼痛程度及疾病进展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源心理疏导护理 节律性呼吸 胸痛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