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建昌帮酒制白芍无糖颗粒药用组分芍药苷、氧化芍药苷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邹立君 杨莎 吴娟娟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基础上,研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和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颗粒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组分的变化。方法:通过建昌帮炮制法炮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饮片及其颗粒,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建昌帮炮制法炮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 目的: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基础上,研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和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颗粒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组分的变化。方法:通过建昌帮炮制法炮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饮片及其颗粒,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建昌帮炮制法炮制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饮片及其颗粒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组分含量,对比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组分含量分别为22.57mg/g~35.70mg/g、0.186mg/g~0.312mg/g,建昌帮酒制白芍无糖颗粒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组分含量分别为22.16mg/g~30.54mg/g、0.157mg/g~0.235mg/g,表明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在进行制粒加工后其药用组分芍药苷、氧化芍药苷含量变化不大。结论:将建昌帮酒制无糖白芍炮制加工为颗粒药剂,其药用组分变化量不大,临床药用受众范围更大,服用方式更高效便捷,此炮制加工工艺可在临床进行深入应用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制白芍 建昌帮 芍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氧化芍药
下载PDF
芍药根茎形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2
作者 王慧娟 王二强 +6 位作者 符真珠 李艳敏 王晓晖 袁欣 高杰 王利民 张和臣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4,共7页
为了明确芍药根茎形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趋势,以芍药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观测根茎初始形成和膨大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并对其内源激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茎的形成和发育可划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 为了明确芍药根茎形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趋势,以芍药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观测根茎初始形成和膨大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并对其内源激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茎的形成和发育可划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营养生长期(Ⅰ)、根茎转换期(Ⅱ)、膨大期(Ⅲ)、膨大后期(Ⅳ)。根茎形成发育前期差异激素较多,其中,根茎转换期(Ⅱ)ABA和GA3含量急剧升高,达到峰值,分别为94.96、541.53 ng/g,随后显著下降,表明二者共同调节了根茎的初始形成。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在根茎转换期(Ⅱ)和膨大期(Ⅲ)表达量较高,对根茎的发育和膨大起主导作用。葡萄糖和果糖等还原糖含量在根茎转换期(Ⅱ)显著下降后保持在较低水平,蔗糖和淀粉含量则随根茎的形成和发育呈逐渐上升趋势,是根茎储存和积累的主要碳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根茎 内源激素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22个芍药品种种籽功能性成分分析
3
作者 王浩 魏硕 +4 位作者 何莹龙 马慧丽 李昱莹 郭丽丽 侯小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95-200,共6页
以22个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出仁率、出油率以及种籽中籽油、籽粕和种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提取芍药籽油,测得参试品种出油率为15.96%~26.62%,平均为22.12%;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参试... 以22个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出仁率、出油率以及种籽中籽油、籽粕和种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提取芍药籽油,测得参试品种出油率为15.96%~26.62%,平均为22.12%;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参试芍药籽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籽油中的总不饱和脂肪酸超过85%,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较高,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芍药籽油榨取后副产物籽粕中总黄酮、芍药苷和粗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78 mg/g、24.85 mg/g和16.92%,种皮中总黄酮和白藜芦醇的含量分别为107.30和3.11 mg/g。综上所述,籽粕和种皮既可作为功能性营养保健品的原料开发利用,也可作为新型高营养饲料使用,表明芍药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潜力,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籽油 籽粕 种皮 功能性成分 含量
下载PDF
芍药苷干预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研究
4
作者 韦玮 曹慧琴 崔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2,I0005,共4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芍药苷改善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为后续机制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首先检测伴或不伴有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骨髓瘤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然后获取芍药苷对应靶点。在PC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芍药苷改善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为后续机制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首先检测伴或不伴有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骨髓瘤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然后获取芍药苷对应靶点。在PC12细胞系中观察芍药苷对硼替佐米毒性的治疗作用,并研究芍药苷是否会影响硼替佐米对骨髓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伴有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骨髓瘤患者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分级及药物毒性量表、疼痛评分量表的积分呈正相关性。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芍药苷可以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硼替佐米可以显著抑制PC12的活性,升高其IL6水平(P<0.01)。而芍药苷可以降低IL6的水平,但在骨髓瘤细胞中芍药苷不影响硼替佐米的药效。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芍药苷干预硼替佐米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为临床如何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芍药 周围神经病变 白细胞介素6 网络药理学 多发性骨髓瘤
原文传递
芍药苷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Th17及Treg细胞亚群的影响
5
作者 李修侠 李玉玲 李传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慢性支气管炎(CB)大鼠Th17、Treg细胞亚群、肺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方法:将SD大鼠采用复合诱导法建立CB模型,随机分成CB组(生理盐水)、低剂量芍药苷组(50 mg/kg)、中剂量芍药苷组(100 mg/kg)、高剂量芍药苷组(200 ...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慢性支气管炎(CB)大鼠Th17、Treg细胞亚群、肺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方法:将SD大鼠采用复合诱导法建立CB模型,随机分成CB组(生理盐水)、低剂量芍药苷组(50 mg/kg)、中剂量芍药苷组(100 mg/kg)、高剂量芍药苷组(200 mg/kg)和核酪组(阳性对照,核酪口服液),10只;另设对照组(生理盐水)10只,造模后按照分组灌胃2 ml/100 g相应药物。给药完成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进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肺组织CD4^(+)T、CD8^(+)T、Th17(CD4^(+)IL-17^(+)T)、Treg(CD4^(+)CD25^(+)FOXP3^(+)T)细胞;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10、IL-22、IL-17水平。结果:CB组大鼠活动迟缓,毛色暗淡,身体卷缩,伴咳嗽、鼻腔潮湿,肺组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变形、黏膜阻塞等病变;芍药苷各组及核酪组上述症状及损伤不同程度缓解,高剂量组最轻。与对照组比较,CB组气道阻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IL-17、IL-22水平及CD4^(+)T、CD8^(+)T、Th17细胞、Th17/Treg、CD4^(+)T/CD8^(+)T均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_(2))、IL-10水平及Treg细胞均降低(P均<0.05);与CB组比较,低、中、高剂量芍药苷组气道阻力、PaCO_(2)、IL-17、IL-22水平及CD4^(+)T、CD8^(+)T、Th17细胞、Th17/Treg、CD4^(+)T/CD8^(+)T水平依次降低,PaO_(2)、IL-10水平及Treg细胞依次升高(P均<0.05);中剂量芍药苷组气道阻力等以上指标与核酪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芍药苷可调节T淋巴细胞活化,减少Th17细胞分化,增加Treg细胞分化,减轻CB大鼠炎症水平及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慢性支气管炎 Th17细胞 TREG细胞 炎症
下载PDF
芍药花芽分化及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6
作者 潘艳花 王卫成 +2 位作者 汤玲 唐小刚 任家玄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09-116,共8页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但芍药的花期短而集中,易枯萎导致花的质量降低。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营养和植物激素有助于促进芍药花芽分化和打破休眠。在促成和抑制栽培...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但芍药的花期短而集中,易枯萎导致花的质量降低。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营养和植物激素有助于促进芍药花芽分化和打破休眠。在促成和抑制栽培中,选用早、晚花品种,温度调控和外源物质也可控制芍药的花期。为有效延长芍药的供花时间,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阐述了芍药花芽分化发育和休眠的生理学机制、促成和抑制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芍药花期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花期调控 促成栽培 抑制栽培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及对患者可调节相关因子与嘌呤受体水平变化的影响
7
作者 戴政文 钟传棋 杨志新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非布司他、塞来昔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急性期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GA患者11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西药)和观察组(桂枝芍药知母汤+西药),每组55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7 d后...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非布司他、塞来昔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急性期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GA患者11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西药)和观察组(桂枝芍药知母汤+西药),每组55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7 d后血尿酸(UA)、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Diekkopf-1(DKK-1)、白细胞介素-18(IL-18)、嘌呤能受体(P2X7R)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统计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50/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后,两组皮色皮温、全身症状及关节相关积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7 d后低于治疗3 d后(P<0.05)。治疗3、7 d后,两组UA、IL-1β、DKK-1、IL-18、P2X7R、ESR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7 d后上述因子低于治疗3 d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胸闷1例、胃肠道症状4例),与对照组的20.00%(胸闷2例、胃肠道症状8例和皮疹1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GA急性期可减轻症状,提高疗效,可能与调节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 桂枝芍药知母汤 非布司他 塞来昔布 血尿酸 血沉
下载PDF
芍药苷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研究
8
作者 许卫星 张薇 +2 位作者 陈姣敏 尹凤雷 王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l/L PAE)、PAE高浓度组(60μmol/L PAE)、PAE高浓度+SC79(AKT激活剂)组(60μmol/L PAE+8μg/ml SC79),同时以未经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48 h后,分析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检测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E低浓度组、PAE中浓度组、PAE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增加,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降低(均P<0.05)。与PAE高浓度组比较,PAE高浓度+SC79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增加(均P<0.05)。结论:PAE通过抑制AKT/MDM2上调p53表达,抑制DLBCL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芍药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芍药苷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周朝霞 张骥 +2 位作者 赵媛 王肖潇 吕欢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03-1408,1432,共7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盐敏感性高血压(SSH)大鼠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Dahl盐敏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盐组(SSH组)、芍药苷组(PF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盐敏感性高血压(SSH)大鼠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Dahl盐敏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盐组(SSH组)、芍药苷组(PF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激活剂组(740Y-P组)、芍药苷+740Y-P组(PF+740Y-P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进行4周给药干预。采用动物无创血压仪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SH组和740Y-P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不完整,部分血管内皮脱落,且内膜明显增厚、外膜有大量沉积物;PF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病理损伤较SSH组明显减轻;PF+740Y-P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病理损伤较740Y-P组明显减轻,但较PF组明显加重。与Control组比较,SSH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TXB2水平均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降低,磷酸化(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升高(P<0.05)。与SSH组比较,PF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TXB2水平均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升高,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降低(P<0.05)。与PF组比较,PF+740Y-P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TXB2水平均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降低,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升高(P<0.05)。与740Y-P组比较,PF+740Y-P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TXB2水平均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升高,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降低(P<0.05)。结论:芍药苷可以有效降低SSH大鼠血压,并改善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敏感性高血压 芍药 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柴胡芍药甘草汤治疗高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黄富娟 王茜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研究柴胡芍药甘草汤治疗高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4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高龄ICP产妇分为观察组(给予柴胡芍药甘草汤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和对照组(给... 目的 研究柴胡芍药甘草汤治疗高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4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高龄ICP产妇分为观察组(给予柴胡芍药甘草汤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和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产妇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和瘙痒症状评分,随访记录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皮肤瘙痒程度量表(Ribah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血清TBA、TBIL、AST及AL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2例不良妊娠结局,对照组8例,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熊去氧胆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芍药甘草汤治疗高龄ICP的效果更好,有助于减轻皮肤瘙痒症状,保护肝功能,安全性良好且可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芍药甘草汤 高龄产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当归芍药散的辅治效果研究
11
作者 付莉莉 陈北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0-0103,共4页
将当归芍药散运用到原发性高血压的辅治当中并从多方面进行效果分析。方法 在2022年6月—2023年5月选取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45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45例观察组在使用苯磺酸左... 将当归芍药散运用到原发性高血压的辅治当中并从多方面进行效果分析。方法 在2022年6月—2023年5月选取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45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45例观察组在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基础上采用当归芍药散进行辅治。结果 两组的SBP、DBP对比,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ACE、IGF-1、AngⅡ、sLOX-1、MMP9、NO、ET-1、Hcy对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ACE、IGF-1、AngⅡ、sLOX-1、MMP9、ET-1、Hcy较治疗前降低,NO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CE、IGF-1、AngⅡ、sLOX-1、MMP9、ET-1、Hcy较对照组低,NO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单项发生率和总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当归芍药散的辅治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血压降低效果,有利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收缩,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当归芍药 辅治效果 血管内皮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药材原产地芍药甘草汤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2
作者 邢斌 王帆 +3 位作者 张芳芳 邓秀平 宋纹 刘志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芍药甘草汤中没食子酸、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并建立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探究芍药甘草汤中间体关键质量属性,为其药材基源筛选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制备来自不同...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芍药甘草汤中没食子酸、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并建立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探究芍药甘草汤中间体关键质量属性,为其药材基源筛选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制备来自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18批芍药甘草汤冻干粉作为中间体样品;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μL,对指标成分的含量和指纹图谱进行检测,评价多批次芍药甘草汤中间体质量属性差异,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结果5种成分线性关系(R^(2)>0.999)、精密度(RSD≤0.89%,n=6)、重复性(RSD≤1.35%,n=6)、稳定性(RSD≤1.87%,72 h)均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24±1.85)%~(104.88±1.38)%(n=6)。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在不同批次芍药甘草汤中间体中仅没食子酸的含量波动范围较小(4.74~5.92 mg/g),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在不同产地不同批次中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分别为29.58~38.24、7.21~12.12、0.18~0.89、12.14~42.83 mg/g;建立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并对各峰进行药材归属,其中1、4、5、10号峰来自白芍,2、3、6、7、8、9、11、12、13、14号峰来自炙甘草,炙甘草对共有峰的贡献最大。其中13批芍药甘草汤中间体的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8,第S4、S8、S16、S17、S18批次的相似度大于0.91,说明不同产地批次的药材质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测定芍药甘草汤中5种成分的含量及建立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可为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的质量标准建立及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经典名方 HPLC 质量评价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芍药苷对小鼠放射性肠炎的防治作用
13
作者 陈美丽 杨艳 +3 位作者 马亚军 刘宝瑞 钱晓萍 杨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 探讨芍药苷腹腔灌注对放射性肠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SPF清洁级C57/B6雌性小鼠60只,称重后随机分为6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放疗+生理盐水组、放疗+地塞米松组、放疗+芍药苷低剂量组、放疗+芍药苷中剂量组、放疗+芍药苷高剂量组... 目的 探讨芍药苷腹腔灌注对放射性肠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SPF清洁级C57/B6雌性小鼠60只,称重后随机分为6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放疗+生理盐水组、放疗+地塞米松组、放疗+芍药苷低剂量组、放疗+芍药苷中剂量组、放疗+芍药苷高剂量组小鼠均予以18 Gy 10 MeV电子线全腹部单次照射构建放射性肠炎模型,且每组在放疗前2 d、放疗当天及放疗后第1~13天连续每天分别腹腔灌注生理盐水、1.25 mg/kg地塞米松、30 mg/kg芍药苷、60 mg/kg芍药苷、90 mg/kg芍药苷,灌注量均为0.1 mL/10 g。放疗后观察小鼠排便、自主活动及毛发情况,每天称重;于放疗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第14天对小鼠进行剖腹探查,并取肠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统计每组小鼠放疗后14 d内存活情况。结果 放疗+生理盐水组、放疗+地塞米松组、放疗+芍药苷低剂量组小鼠放疗后陆续出现解稀便、行动迟缓及毛发粗糙,体重明显下降,且在放疗后2 d即开始出现肠黏膜损伤;放疗+芍药苷中剂量组、放疗+芍药苷高剂量组小鼠在放疗后排便正常,活动自如,毛发光滑,体重波动小且明显高于其他放疗组(P均<0.05),肠道组织损伤时限延长且损伤程度较轻。正常组、放疗+芍药苷中剂量组、放疗+芍药苷高剂量组小鼠在放疗后14 d内均存活(100%);放疗+生理盐水组存活2只(20%),中位生存时间为5 d;放疗+地塞米松组存活1只(10%),中位生存时间为5.5 d;放疗+芍药苷低剂量组存活4只(40%),中位生存时间为8.5 d。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Gy 10 MeV电子线全腹部单次照射可成功构建小鼠放射性肠炎模型;芍药苷腹腔灌注可以保护肠黏膜,缓解放疗所致消化道反应和体重下降,提高小鼠生存率,且较高剂量干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芍药 放射疗法 小鼠
下载PDF
芍药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璨 林鹏 +3 位作者 杨玉 杨光远 刘明远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芍药苷是中药赤芍、白芍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芍药的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但芍药苷尚未以单体形式应用于临床,其... 芍药苷是中药赤芍、白芍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芍药的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但芍药苷尚未以单体形式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机制包括促进凋亡、抗炎、调节线粒体功能、调节自噬、抑制癌细胞增殖及调节免疫等。芍药苷可通过多种方式发挥抗癌作用,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前景广阔。本文对芍药苷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凋亡 炎症 自噬 癌症
下载PDF
芍药属组间杂交种皮开裂种子的解剖观察与胚培养
15
作者 崔珺 杜明杰 +3 位作者 谢钰 季润泽 成仿云 钟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目的】探究芍药属组间杂交种皮开裂种子的内部状态和胚培养成苗表现,为揭示种皮开裂种子的成苗潜力、提高组间远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24个芍药属组间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解剖后观察并统计胚和胚乳的发育... 【目的】探究芍药属组间杂交种皮开裂种子的内部状态和胚培养成苗表现,为揭示种皮开裂种子的成苗潜力、提高组间远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24个芍药属组间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解剖后观察并统计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通过离体培养观察胚的萌发和生长规律,分析不同组合种皮开裂种子发育和成苗差异。【结果】芍药属24个组间杂交组合中均出现了种皮开裂的杂交种子,平均种皮开裂率高达61.08%;1767粒种皮开裂种子中,有11.09%的胚乳已腐烂;胚乳未腐烂种子中,约90%以上种子的胚乳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病变,24.18%的种子内部未观察到可见胚。对解剖得到的1185个组间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发现,有24.73%的胚不萌发,63.47%的胚生长异常,仅有4.47%的胚能正常生长,得到完整植株。胚培养得到的完整植株具备良好的活力,移栽成活率达到86.79%。24个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种子通过离体胚培养共得到46株移栽成活的组间杂种苗,平均成苗率为2.60%,接近正常组间杂交种子的播种成苗率(2.75%)。【结论】种皮开裂现象在芍药属组间杂交种子中普遍存在,是组间远缘杂交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用离体胚培养技术能有效克服这类障碍,提高成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远缘杂交 胚培养 种皮开裂种子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紫斑牡丹中丹皮酚和芍药苷提取工艺
16
作者 周坤 付永莉 +2 位作者 罗婷 罗星 吴春芳 《中国药业》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目的优选紫斑牡丹中丹皮酚和芍药苷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液料比、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以丹皮酚和芍药苷提取率的总权重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 目的优选紫斑牡丹中丹皮酚和芍药苷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液料比、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以丹皮酚和芍药苷提取率的总权重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8倍,提取时间150 min,乙醇体积分数52%。此工艺条件下,丹皮酚提取率为0.49%(RSD=1.33%,n=3),芍药苷提取率为5.38%(RSD=1.07%,n=3)。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紫斑牡丹中丹皮酚和芍药苷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丹皮酚 芍药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川赤芍总苷及其主成分芍药苷对痤疮相关炎症的抑制作用研究
17
作者 刘伟兰 李丽 +3 位作者 何春年 董银卯 凌霄 郭苗苗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5,共8页
研究了川赤芍总苷及其主成分芍药苷对痤疮相关炎症的抑制作用。通过制备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川赤芍总苷主活性成分含量;建立痤疮丙酸杆菌(Cropionibacterium acnes,C.acnes)诱导THP-1细胞炎症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ELISA... 研究了川赤芍总苷及其主成分芍药苷对痤疮相关炎症的抑制作用。通过制备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川赤芍总苷主活性成分含量;建立痤疮丙酸杆菌(Cropionibacterium acnes,C.acnes)诱导THP-1细胞炎症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ELISA法快速检测细胞IL-1β、IL-8的分泌量,并用Western blot法验证。结果表明: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川赤芍根提取物能显著抑制C.acnes刺激引起的炎症因子IL-1β、IL-8(p<0.01)。从川赤芍根提取物中提取的川赤芍总苷,在相同浓度下对炎症因子IL-1β抑制率提高了20%。川赤芍总苷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为0.64%,26.3%,1.17%。其中芍药苷的含量最高,且对C.acnes刺激引起的炎症因子IL-1β抑制效果显著(p<0.01)。此外,芍药苷还能降低C.acnes刺激引起的活性氧和乳酸脱氢酶。综上所述,川赤芍总苷及其主成分芍药苷对改善C.acnes引起的皮肤炎症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川赤芍总苷 芍药 抗炎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神经凋亡、Aβ转运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18
作者 曲美洁 唐咏春 +3 位作者 臧运华 于淼 王潇慧 周喜燕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1-76,共6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基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兔抗人单克隆抗体(Bax)和Aβ转运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RP1)...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基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兔抗人单克隆抗体(Bax)和Aβ转运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RP1)、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探索其治疗VaD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VaD),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每日灌胃给药量1.68g/kg)与当归芍药散低、高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量分别为1.8、7.2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假手术组,仅暴露、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做结扎。造模完成1周后,各给药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4周。末次灌胃后次日,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水迷宫试验完成后次日,每组再次随机取8只大鼠,麻醉,腹主动脉处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NF-κB含量;处死大鼠,取脑部海马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并计算Bcl-2/Bax值,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LRP1、RAGEm RNA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4d内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短于模型组(P<0.01),穿越平台的次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排列稀疏,细胞肿胀,结构不齐,胞核变小、固缩、凋亡,细胞膜、核膜界限不清;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病变减轻,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增加,排列相对齐整,形态基本正常,以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改善尤为显著。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NF-κB含量,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值、RAGE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海马组织Bax蛋白表达水平、LRP1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NF-α、NF-κB含量,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值、RAGE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海马组织Bax蛋白表达水平、LRP1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血清、海马组织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P<0.01)。结论:当归芍药散可改善Va 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减轻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病变,其可能通过调节TNF-α/NF-κB信号通路,调控大鼠海马组织Bax、Bcl-2蛋白和LRP1、RAGE基因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Aβ沉积,以保护脑组织,增加血流灌注,改善Va 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当归芍药 TNF-α/NF-κB信号通路 BCL-2/BAX LRP1 RAGE
下载PDF
从芍药甘草汤方证与药量探讨胞轮振跳的治疗
19
作者 晏振东 李艳鹏 +3 位作者 张佳琪 刘艺 马乾 陈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3-55,共3页
胞轮振跳是临床中的难治性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西医多以手术为主,且容易反复,创伤性较大。中医药治疗该病不良反应少且疗效稳固。芍药甘草汤主治肝脾阴虚证,而胞轮振跳的病机之一则为肝脾阴虚... 胞轮振跳是临床中的难治性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西医多以手术为主,且容易反复,创伤性较大。中医药治疗该病不良反应少且疗效稳固。芍药甘草汤主治肝脾阴虚证,而胞轮振跳的病机之一则为肝脾阴虚,这是与芍药甘草汤证的契合点。因此,根据异病同治原则,该方治疗此类疾病是辨病与辨证结合的临床思路的体现。通过文献考证古今度量衡质量的单位换算,芍药(白芍)与炙甘草的用量需达60 g以上方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芍药甘草汤的临床使用经验,并结合文献从方义与药量角度论证其治疗胞轮振跳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眼轮匝肌痉挛 胞轮振跳 肝脾阴虚 药量
下载PDF
芍药苷-6'-O-苯磺酸酯在甲醇中降解杂质结构解析和降解机制研究
20
作者 白柏 叶文才 +4 位作者 刘菊妍 袁诚 唐顺之 彭万才 许文东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3,28,共4页
目的:探究芍药苷-6’-O-苯磺酸酯在甲醇中的降解杂质,确证其结构,阐明降解机理。方法:将芍药苷-6’-O-苯磺酸酯溶于甲醇中,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降解杂质,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制备液相分离得到2个降解杂质,采用核磁共振、红外、质谱等技术确... 目的:探究芍药苷-6’-O-苯磺酸酯在甲醇中的降解杂质,确证其结构,阐明降解机理。方法:将芍药苷-6’-O-苯磺酸酯溶于甲醇中,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降解杂质,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制备液相分离得到2个降解杂质,采用核磁共振、红外、质谱等技术确证杂质的结构,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推理。结果:鉴定了2个降解杂质结构,推测出芍药苷-6’-O-苯磺酸酯在甲醇中的降解机理。结论:为芍药苷-6’-O-苯磺酸酯的杂质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为其工艺路线的选择、分析方法开发以及质量研究与控制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6’-O-苯磺酸酯 降解杂质 结构解析 机理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