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芎汤大孔树脂柱洗脱物对心肌缺血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容蓉 杨勇 +3 位作者 陈明强 邱丽丽 孙秀梅 张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35-2437,共3页
目的研究芎汤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制备芎汤乙醇提取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的20%,40%,60%,95%乙醇洗脱部位(EE20,EE40,EE60,EE95部位)。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不同洗脱... 目的研究芎汤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制备芎汤乙醇提取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的20%,40%,60%,95%乙醇洗脱部位(EE20,EE40,EE60,EE95部位)。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不同洗脱部位对心电图、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EE20,EE40,EE60部位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损伤小鼠,可拮抗S-T段异常变化;EE20,EE40部位可显著性降低荧光探剂DPH标记的小鼠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增强红细胞膜流动性。结论芎汤EE20和EE40部位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急性心肌缺血 心电图 红细胞膜流动性
下载PDF
芎汤不同部位阿魏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睁睁 郭小藤 +3 位作者 容蓉 吕青涛 巩丽丽 周严严 《食品与药品》 CAS 2012年第9期334-336,共3页
目的比较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芎汤不同部位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和大孔吸附树脂40%乙醇洗脱部位中阿魏酸含量较高,相较于芎汤的醇提液转移率分别可达83%... 目的比较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芎汤不同部位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和大孔吸附树脂40%乙醇洗脱部位中阿魏酸含量较高,相较于芎汤的醇提液转移率分别可达83%和74%。结论乙酸乙酯提取和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均可有效富集芎汤提取液中的阿魏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大孔树脂 阿魏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芎汤有效部位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小藤 赵睁睁 +2 位作者 容蓉 杨勇 胡金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芎汤提取物及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活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SD大鼠灌服芎汤超临界萃取部位(SFE)和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20%、40%乙醇洗脱部位(EE20、EE40部位),获得各部位含药血清,设置含药血清组、提取...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芎汤提取物及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活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SD大鼠灌服芎汤超临界萃取部位(SFE)和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20%、40%乙醇洗脱部位(EE20、EE40部位),获得各部位含药血清,设置含药血清组、提取物组、顺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人肝癌细胞BEL-7402,用MTT法测定各组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活力的影响。结果:芎汤EE20含药血清在低浓度时抑制作用明显,并随着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减弱;EE40部位含药血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对癌细胞增殖作用也越来越强,SFE部位含药血清对细胞无显著性作用;提取物对细胞的作用趋势与含药血清基本一致,但含药血清作用强于提取物。结论:芎汤EE20有效部位在低浓度时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其抗肿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MTT法 提取物 含药血清 肝癌细胞
下载PDF
芎汤不同极性部位抗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磊 容蓉 +3 位作者 杨勇 寇桂风 吕青涛 霍娟 《齐鲁药事》 2009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研究芎汤不同极性部位抗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药效作用。方法制备芎汤超临界CO2萃取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简称SFE部位、Pet部位、EtOAc部位、BuOH部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对其所含成分进行表征;用... 目的研究芎汤不同极性部位抗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药效作用。方法制备芎汤超临界CO2萃取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简称SFE部位、Pet部位、EtOAc部位、BuOH部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对其所含成分进行表征;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不同极性部位对心电图、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对急性心肌损伤小鼠,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正丁醇部位可拮抗S-T段异常变化;正丁醇部位可降低荧光探剂DPH标记的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增强红细胞膜流动性。结论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正丁醇部位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药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急性心肌缺血 心电图 红细胞膜流动性
下载PDF
芎汤活血有效部位给药大鼠粪、尿排泄总体规律的HPLC指纹图谱
5
作者 周严严 赵睁睁 +4 位作者 郭小藤 容蓉 吕青涛 巩丽丽 杨勇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4年第3期9-13,共5页
利用HPLC指纹图谱研究大鼠灌服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前后尿和粪便样品,并计算特征峰欧式距离,考察粪、尿中药物多成分累积排泄的总体变化趋势。将芎汤有效部位给SD大鼠灌胃后,总体成分在尿样中于8~12h达到排泄高峰,在粪样中于12~24 h... 利用HPLC指纹图谱研究大鼠灌服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前后尿和粪便样品,并计算特征峰欧式距离,考察粪、尿中药物多成分累积排泄的总体变化趋势。将芎汤有效部位给SD大鼠灌胃后,总体成分在尿样中于8~12h达到排泄高峰,在粪样中于12~24 h达到排泄高峰。采用指纹图谱技术测定排泄物中多成分的排泄曲线,可以更好地阐明中药复方排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活血有效部位 HPLC指纹图谱 排泄规律 欧氏距离
下载PDF
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在大鼠体内整体吸收规律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6
作者 王孝霞 郭小藤 +4 位作者 容蓉 杨勇 赵睁睁 蒋海强 巩丽丽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4年第6期25-28,共4页
研究芎汤活血有效部位给药大鼠体内的整体吸收规律。将活血有效部位给大鼠灌胃后,测绘不同时间点血浆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比较计算特征峰欧式距离,研究该复方药对的吸收规律。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大鼠给药后,45 min药物吸收最高,1.5 h... 研究芎汤活血有效部位给药大鼠体内的整体吸收规律。将活血有效部位给大鼠灌胃后,测绘不同时间点血浆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比较计算特征峰欧式距离,研究该复方药对的吸收规律。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大鼠给药后,45 min药物吸收最高,1.5 h之内体内药物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随后变化较小。采用指纹图谱技术测定复方给药后的血浆成分,能更好地反映中药多成分在体内的吸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活血有效部位 HPLC指纹图谱 吸收规律 欧氏距离
下载PDF
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五积散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糖脂代谢影响研究
7
作者 陈怡然 刘弯弯 刘海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68-172,共5页
目的 分析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五积散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选取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2例,随机分为3组,五积散组27例,加味芎归二陈汤... 目的 分析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五积散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选取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2例,随机分为3组,五积散组27例,加味芎归二陈汤组27例,联合组28例。五积散组给予五积散治疗,加味芎归二陈汤组给予加味芎归二陈汤治疗,联合组给予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五积散治疗。评估中医证候积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孕酮(progesterone,P)、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进行检测;用B超对3组患者卵泡数目、卵巢体积等情况进行记录;采用血流检测仪器检测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血流阻力指数(blood flow resistance index,RI)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水平,对比3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与五积散组和加味芎归二陈汤组相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及P、RI、HbAlc、FINS、TC、TG水平均降低(P<0.05);卵泡数目、卵巢体积均减小(P<0.05);FSH、LH、PSV、PI水平升高(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升高(P<0.05)。结论 经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五积散治疗后,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液动力学以及糖脂代谢水平均显著改善,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型 加味归二陈 血流动力学 糖脂代谢
原文传递
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国明 郭小藤 +4 位作者 赵睁睁 容蓉 杨勇 蒋海强 巩丽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302-3307,共6页
目的 考察大鼠ig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后,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 将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SD大鼠ig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藁本内酯、洋川... 目的 考察大鼠ig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后,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 将芎汤超临界提取部位SD大鼠ig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的血药浓度,并采用PKSolver 2.0药动学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建立其药物代谢曲线.结果 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分别在0.416~16.640、0.40~16.05、0.52~31.5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均大于84%,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藁本内酯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2.082 0±0.637 6)h、Cmax为(3.272 5±0.955 5) μg/mL、AUC0~t为(15.400±1.812) μg·h/mL;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的药动学参数与藁本内酯基本相似.结论 建立的芎汤3种有效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HPLC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大鼠血浆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藁本内酯 正丁基苯酞 药动学
原文传递
芎汤超临界提取物中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和洋川芎内酯A在大鼠体内排泄动力学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睁睁 周严严 +4 位作者 容蓉 巩丽丽 郭小藤 蒋海强 杨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4,共5页
目的:考察大鼠灌服芎汤超临界提取物后,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和洋川芎内酯A在体内的排泄动力学规律。方法:将超临界部位对SD大鼠灌胃给药后,按不同时间段收集大鼠的尿液和粪样,对以上3种成分进行HPLC测定,绘制其尿和粪样... 目的:考察大鼠灌服芎汤超临界提取物后,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和洋川芎内酯A在体内的排泄动力学规律。方法:将超临界部位对SD大鼠灌胃给药后,按不同时间段收集大鼠的尿液和粪样,对以上3种成分进行HPLC测定,绘制其尿和粪样排泄规律曲线,考察排泄特征。结果:藁本内酯0-24 h尿排泄率逐渐增高,24 h后逐渐降低,在粪样中36-48 h排泄率最高,此后逐渐降低;正丁基苯酞在尿液中12-48 h排泄率较高;洋川芎内酯A在粪样中12-48 h排泄率较高。结论:尿液中藁本内酯和正丁基苯酞,粪样中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累积排泄量-时间曲线、平均排泄率-时间曲线比较一致,反映出共性的排泄特征,可为芎汤超临界提取物的整体排泄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超临界提取物 藁本内酯 正丁基苯酞 洋川内酯A 排泄动力学
原文传递
芎汤有效部位中阿魏酸在大鼠体内排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严严 赵睁睁 +4 位作者 郭小藤 容蓉 杨勇 吕青涛 巩丽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92-2295,共4页
目的考察大鼠灌服芎汤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排泄动力学规律。方法芎汤醇提液经分离制备的有效部位给SD大鼠灌胃给药后,按不同时间段收集大鼠的尿液和粪样,对其中阿魏酸进行HPLC测定,建立其尿液和粪样排泄代谢曲线,... 目的考察大鼠灌服芎汤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排泄动力学规律。方法芎汤醇提液经分离制备的有效部位给SD大鼠灌胃给药后,按不同时间段收集大鼠的尿液和粪样,对其中阿魏酸进行HPLC测定,建立其尿液和粪样排泄代谢曲线,考察排泄特征。结果尿液和粪样中阿魏酸的半衰期分别为(3.37±1.2)h、(23.09±5.7)h;排泄速率常数分别为(0.21±0.002)h-1、(0.03±0.0005)h-1。结论阿魏酸在尿液和粪便中的累积排泄率为11.77%,说明小部分阿魏酸以原型药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泄,大部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转化为其他形式。该研究为阐明阿魏酸体内过程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阿魏酸 排泄动力学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芎?汤活血有效部位中阿魏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孝霞 郭小藤 +5 位作者 容蓉 杨勇 赵睁睁 曹洪杰 蒋海强 巩丽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灌服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方法:大鼠灌服活血有效部位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样,采用HPLC法测定血样中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建立药物代谢曲... 目的:研究大鼠灌服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方法:大鼠灌服活血有效部位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样,采用HPLC法测定血样中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建立药物代谢曲线。结果:阿魏酸在0.6132-81.7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均大于86%,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37.8400±8.4090)min、Cmax(59.4200±17.9400)μg·mL^-1、AUC0-t(4815.7100±57.3400)μg·mL^-1·min^-1。结论:本试验建立了芎汤活血有效部位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血浆中的HPLC测定方法,可用于大鼠血浆中阿魏酸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汤 活血有效部位 阿魏酸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芎芷石膏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金媛 张志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探讨芎芷石膏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0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使用芎芷石膏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 探讨芎芷石膏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0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使用芎芷石膏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偏头痛各指标、大脑血流速度、血清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5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41/54)(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头痛频率、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神经肽(NP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脑脊液β-内啡肽(β-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芎芷石膏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偏头痛,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发作次数,减慢脑血流速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下调ET-1、NO、NPY水平,上调CGRP、β-EP水平,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芷石膏加减 盐酸氟桂利嗪 疗效
原文传递
芎归汤有效组分抗东莨菪碱致痴呆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减退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宇 钱晓路 孙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4-128,共5页
目的:对芎归汤有效组分抗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改善作用进行药效评价,并确定芎归汤有效组分对抗痴呆模型改善学习记忆药理学效应的"量-效"关系和ED50,为进一步开展药效评价提供剂量依据。方法:取昆明种小鼠进行Mor... 目的:对芎归汤有效组分抗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改善作用进行药效评价,并确定芎归汤有效组分对抗痴呆模型改善学习记忆药理学效应的"量-效"关系和ED50,为进一步开展药效评价提供剂量依据。方法:取昆明种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DT-200跳台筛选训练,将合格的小鼠8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东莨菪碱致痴呆模型组、药效剂量1~5组和阳性药组,实验前分别给予各自治疗药物,连续给药30天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腹腔注射东莨菪碱造模,30 min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及跳台实验,分析比较不同剂量组之间学习记忆能力差异性。结果: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芎归汤有效组分对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明显缩短小鼠水迷宫潜伏期,在10.92~43.68 g/kg剂量范围内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ED50为4.79g/kg。小鼠跳台实验显示,芎归汤有效组分对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延长小鼠跳台潜伏期和减少跳台错误次数,在2.73~43.68 g/kg剂量范围内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ED50为2.70g/kg。结论:芎归汤有效组分对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药效越来越明显,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组分 东莨菪碱痴呆小鼠 MORRIS水迷宫实验 跳台实验 学习记忆能力 "量-效"关系
原文传递
芎芷石膏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偏头痛2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龙胜 汪美霞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芎芷石膏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每日1次,每次10 mg,睡前服... 目的观察芎芷石膏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每日1次,每次10 mg,睡前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芎芷石膏汤加减(配方颗粒剂)口服,每日1剂,早、晚开水冲服,每次150 m L。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随访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随访4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偏头痛综合评分。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4周后2组VAS评分及偏头痛综合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芷石膏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可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的VAS评分及偏头痛综合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芷石膏加减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偏头痛综合评分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