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岗岩尾矿制备CAS系微晶玻璃的研究
1
作者 戴旭 赵生 周宏磊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8期40-43,共4页
研究了以花岗岩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CaO-Al_(2)O_(3)-SiO_(2)(CAS)系微晶玻璃的可行性,选用ZnO、TiO_(2)作为助熔剂和晶核剂,采用高温熔融结晶法在不同晶化条件下制备微晶玻璃试样,利用XRD、SEM-EDS分析试样的物相成分、微观结构及晶粒... 研究了以花岗岩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CaO-Al_(2)O_(3)-SiO_(2)(CAS)系微晶玻璃的可行性,选用ZnO、TiO_(2)作为助熔剂和晶核剂,采用高温熔融结晶法在不同晶化条件下制备微晶玻璃试样,利用XRD、SEM-EDS分析试样的物相成分、微观结构及晶粒生长排布情况;利用密度仪、维氏硬度仪和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试样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当熔融温度、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保持在1300、880、980℃时,微晶玻璃的性能最佳,晶相和玻璃相分布均匀,晶粒形状规则排布紧密,密度最大(2.67 g/cm^(3)),硬度最高(9.13 GPa),吸水率为0.16%,抗弯、抗压强度可达146.2、351.7 MPa,符合JC/T 872—2020《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的要求,尾矿利用率达6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尾矿 微晶玻璃 利用 熔融法
下载PDF
CaO/MgO对花岗岩尾矿微晶玻璃物相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罗云龙 王辅 +4 位作者 竹含真 廖其龙 徐国梁 刘来宝 张礼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02-4108,4127,共8页
以花岗岩尾矿为主要原料(掺入质量分数:56%),TiO_(2)为主晶核剂,适量Na_(2)SiF_(6)为助熔剂和晶核剂,添加部分辅助原料,采用整体析晶法,制备了R_(2)O-CaO-MgO-Al_(2)O_(3)-SiO_(2)系花岗岩尾矿建筑微晶玻璃。研究了CaO/MgO质量比对微晶... 以花岗岩尾矿为主要原料(掺入质量分数:56%),TiO_(2)为主晶核剂,适量Na_(2)SiF_(6)为助熔剂和晶核剂,添加部分辅助原料,采用整体析晶法,制备了R_(2)O-CaO-MgO-Al_(2)O_(3)-SiO_(2)系花岗岩尾矿建筑微晶玻璃。研究了CaO/MgO质量比对微晶玻璃析晶能力、物相、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O/MgO质量比的增加有利于增强基础玻璃的析晶能力,当CaO/MgO质量比≤0.88时,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钙长石和角闪石,当CaO/MgO质量比>0.88时,主晶相转变为钙长石,且钙长石衍射峰的强度随着CaO/MgO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大;随CaO/MgO质量比的增加,晶体数量逐渐增多,晶粒尺寸增大;微晶玻璃的体积密度和显微硬度随CaO/MgO质量比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CaO/MgO质量比为0.57时,体积密度达到最大值2.7525 g/cm^(3),当CaO/MgO质量比为0.71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为8.6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花岗岩尾矿 整体析晶法 CaO/MgO质量比 角闪石 钙长石
下载PDF
组成对花岗岩尾矿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汤李缨 季守林 向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2,共5页
以一种花岗岩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研制大掺量花岗岩尾矿微晶玻璃。通过基础玻璃的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曲线,确定样品的玻璃转变温度Tg、初始晶化温度Tx和晶化峰值温度Tp。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晶化试... 以一种花岗岩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研制大掺量花岗岩尾矿微晶玻璃。通过基础玻璃的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曲线,确定样品的玻璃转变温度Tg、初始晶化温度Tx和晶化峰值温度Tp。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晶化试样的物相进行测定和微观结构分析。探讨了花岗岩尾矿掺入量及组成变化对样品烧结、晶化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岗岩尾矿掺入量为质量分数40%,可制得主晶相为β-硅灰石的花岗岩尾矿微晶玻璃,其晶体形貌为柱状且分布均匀,析晶温度范围为1 080~1 160℃;而随着花岗岩尾矿掺入量质量分数的增加(40%~70%),析晶下限温度提高,析晶温度范围变窄,析出的主晶相仍为β-硅灰石,但晶相含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花岗岩尾矿 显微结构 析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