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矮牵牛花朵大小及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1
作者 张林霞 张蔚 +4 位作者 张书婷 孙苗苗 张晓敏 李志能 刘国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为了探究矮牵牛花朵大小的遗传规律,以大花型和小花型矮牵牛高代自交系为亲本构建四世代遗传群体(P_1、P_2、F_1、F_2),对花朵大小遗传特征进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并将F_1植株与中花型矮牵牛W115株系进行杂交,验证遗传规律... 为了探究矮牵牛花朵大小的遗传规律,以大花型和小花型矮牵牛高代自交系为亲本构建四世代遗传群体(P_1、P_2、F_1、F_2),对花朵大小遗传特征进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并将F_1植株与中花型矮牵牛W115株系进行杂交,验证遗传规律。同时以F_2群体为材料,对花径、萼片长、叶片长等23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矮牵牛大花对小花性状符合2MG-A模型,即由2对加性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95.38%;大、小花杂交F_1与中花W115进一步杂交,后代出现大花与中花性状分离(1∶1),且中花植株的叶片和苞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大花植株(P<0.01)。大花×小花F_2群体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7.67%~59.93%,平均22.3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部性状、叶部性状以及两者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花径与其他器官大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部分植株性状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花朵大小 遗传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矮牵牛花朵大小遗传规律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2
作者 孙苗苗 张蔚 +3 位作者 张林霞 霍竣涛 李志能 刘国锋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32,共11页
花朵大小是植物进化及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也是决定植物观赏价值的重要性状,研究其遗传规律与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以不同花朵大小的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自交系和原生种为材料,配制大花×中花和大花... 花朵大小是植物进化及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也是决定植物观赏价值的重要性状,研究其遗传规律与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以不同花朵大小的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自交系和原生种为材料,配制大花×中花和大花×小花杂交组合,构建遗传群体,研究其花朵大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大花自交系W与腋花矮牵牛S26(中花)杂交F_(1)群体均为大花,F_(2)群体中大花与中花的分离比接近3:1,BC1回交群体中大花与中花的分离比接近1:1;大花自交系W与中花自交系S杂交F_(1)群体均为大花, F_(2)群体花朵大小出现分离,大花与中花的比例接近2:1;大花自交系W与膨大矮牵牛S6 (小花)杂交F_(1)群体均为中花, F_(2)群体则出现花径从大到小的连续分布。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按照AIC值最小的标准选出W×S26组合的最优模型为1MG-AD, W×S的最优模型为2MG-EAD,由此判定W大花对S26中花由1对主显性基因控制,具加性-显性效应,W大花对S中花则由2对主基因控制,具等加性-显性效应。此外,根据前期大、小花转录组分析结果,选取9个可能调控花朵大小的基因,通过qPCR检测了它们在不同花朵大小的矮牵牛株系花瓣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PhHK以及响应细胞分裂素信号的type-ARRs基因在大花中的表达水平普遍高于中花和小花,表明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可能是参与调控矮牵牛大花性状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花朵大小 遗传规律 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
原文传递
全球最大的花朵高三米
3
作者 大公 《花卉》 2002年第10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英国 大海芋花 生长习性 花朵大小
下载PDF
“绿色荷花”玉叶莲
4
作者 薛典元 《医药与保健》 2000年第1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红眼病” 荷花 流行性结膜炎 花朵大小 消炎止痛 四季青 九月份 两三次 叶子 微刺
下载PDF
植物浸出液在盆栽水仙中的运用
5
作者 陈俊学 《生物学教学》 2000年第1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植物浸出液 浸出液浓度 盆栽 花朵大小 水仙鳞茎 喷施处理 株高 平均值 酶制剂制备 生物科技活动
下载PDF
杜鹃花的栽培
6
作者 李爱琴 《河南林业》 1999年第6期49-49,共1页
杜鹃花原产于中国,但它与现在生长在我们起居室的杜鹃花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大约在200年前,英国人将第一株杜鹃花带到欧洲,45年后培育出了杜鹃的新品种。欧洲在新品种的培育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德国培育出的杜鹃花品种占现有杜... 杜鹃花原产于中国,但它与现在生长在我们起居室的杜鹃花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大约在200年前,英国人将第一株杜鹃花带到欧洲,45年后培育出了杜鹃的新品种。欧洲在新品种的培育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德国培育出的杜鹃花品种占现有杜鹃花品种的45%;比利时则拥有38%的份额,至今这种份额仍保持增大的势头。我们称之为“新式竞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 开发新品种 比利时 培育技术 起居室 第一次世界大战 花品 栽培 植物新品种 花朵大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