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2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壳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乳酸的性能及机理
1
作者 宫贵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2,124,共6页
花生壳采用碱解、酸解、脱色等处理后制得微晶纤维素(MCC),将其作为填料加入到聚乳酸(PLA)中,通过溶液流涎成膜的方法制得不同MCC含量的MCC/PLA复合膜。分析了碱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浓度对MCC收率的影响、MCC含量对MCC/PLA复合膜性能的影... 花生壳采用碱解、酸解、脱色等处理后制得微晶纤维素(MCC),将其作为填料加入到聚乳酸(PLA)中,通过溶液流涎成膜的方法制得不同MCC含量的MCC/PLA复合膜。分析了碱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浓度对MCC收率的影响、MCC含量对MCC/PLA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力学试验机等对MCC及MCC/PLA复合膜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壳通过碱解、酸解、脱色等处理,将木质素等物质大量去除,制得MCC;MCC的加入,影响了PLA结晶结构的规整度及完善程度,降低了复合膜的熔融温度;随着MCC含量的增加,MCC/PL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大于纯PLA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MCC的含量为5.6%时,MCC/PL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为36.5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1.7%,与纯PLA相比,分别提高了52.1%和30.8%;SEM结果表明,该含量的MCC在PLA中分散均匀,复合膜光滑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花生壳 微晶纤维素 复合膜 性能
原文传递
花生壳多孔碳基超疏水吸波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窦梅冉 徐丽慧 +7 位作者 潘虹 姚程健 李永贺 张应秀 滕毅 蔡央芳 付学强 王盟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以废弃花生壳为原料,通过高温炭化和活化制备花生壳多孔生物质碳材料,并结合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备超疏水吸波功能棉织物。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并测试织物的... 以废弃花生壳为原料,通过高温炭化和活化制备花生壳多孔生物质碳材料,并结合低表面能物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备超疏水吸波功能棉织物。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并测试织物的拒水防污性能、自清洁性能以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利用PDMS的交联粘结作用成功将花生壳多孔生物质碳材料负载于棉纤维上,基于花生壳多孔生物质碳的表面形貌及特性,整理棉织物表面呈现微观粗糙结构,水滴接触角为159.6°,具有较好的超疏水性能及自清洁性,且当织物厚度为3 mm时,最小反射损耗为-33.17 dB,实现了优异的吸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生物质碳 花生壳 超疏水 微波吸收 棉织物
下载PDF
改性花生壳生物质炭对土壤中Cr(Ⅵ)的吸附机制
3
作者 严云 李坤 +1 位作者 罗献清 蹇育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为了提高土壤中重金属Cr(Ⅵ)的去除率,采用简单高效的吸附法,筛选廉价且吸附效果好的吸附剂成为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的研究热点.以农业废弃物花生壳为原料,用FeCl_(3)和ZnCl_(2)改性得到改性花生壳生物质炭(MPS),将其用于土壤中重金属Cr(Ⅵ... 为了提高土壤中重金属Cr(Ⅵ)的去除率,采用简单高效的吸附法,筛选廉价且吸附效果好的吸附剂成为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的研究热点.以农业废弃物花生壳为原料,用FeCl_(3)和ZnCl_(2)改性得到改性花生壳生物质炭(MPS),将其用于土壤中重金属Cr(Ⅵ)吸附研究实验中.考察pH值、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吸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pH值为3时,MPS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5%,反应温度为30℃,初始质量浓度为120mg·L^(-1),反应时间为120min,得到的最高去除率为98.23%.参数拟合结果表明,改性花生壳生物质炭Langmuir吸附模型的相关系数R^(2)高达0.993,准二级动力学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987,表明是单分子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花生壳生物炭 土壤 重金属Cr(Ⅵ) 吸附
下载PDF
接枝共聚法改性花生壳纤维素条件优化
4
作者 冯庆玲 叶招权 +1 位作者 林继辉 谢勇武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58-61,共4页
花生壳中富含纤维素,是制备纤维素吸附材料的良好来源。通过氢氧化钠-亚氯酸钠法提取花生壳中的纤维素,并以丙烯酰胺为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对花生壳纤维素进行接枝共聚改性,以吸附溶液中Cd^(2+)的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丙烯酰胺用量、硝... 花生壳中富含纤维素,是制备纤维素吸附材料的良好来源。通过氢氧化钠-亚氯酸钠法提取花生壳中的纤维素,并以丙烯酰胺为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对花生壳纤维素进行接枝共聚改性,以吸附溶液中Cd^(2+)的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丙烯酰胺用量、硝酸铈铵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枝共聚反应体系中添加6 g丙烯酰胺单体,0.3 g硝酸铈铵,55℃条件下反应4 h,得到的改性花生壳纤维素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为13.741 mg/g。以此为基础,优化吸附条件将进一步提高吸附率,扩大了废弃花生壳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共聚法 花生壳纤维素 改性条件优化
下载PDF
分子印迹电化学方法优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提取工艺
5
作者 孟戎茜 白奕暄 李苏杰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7-10,16,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原位聚合法,以对氨基苯酚(p-aminophenol,p-AP)和3,4-乙烯二氧噻吩(3,4-ethylenedioxythiophene,EDOT)为双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用于木犀草素电化学传... 采用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原位聚合法,以对氨基苯酚(p-aminophenol,p-AP)和3,4-乙烯二氧噻吩(3,4-ethylenedioxythiophene,EDOT)为双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用于木犀草素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并进行表征。采用酶解辅助超声波法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p-AP和EDOT实现了CV共聚,MIP对木犀草素展示出良好的电催化识别能力;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时间81 min,酶解温度45℃,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45℃,提取率为0.8620%(RSD=2.287%),与HPLC方法测定结果接近(0.8922%),说明所建立检测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木犀草素 提取工艺 花生壳
下载PDF
硝酸改性显著提高花生壳生物炭对Cd^(2+)的去除能力
6
作者 陈琳媛 邱振鲁 《环保科技》 2024年第1期35-39,46,共6页
本研究采用热分解的方法制备花生壳生物炭,并用乙醇、硝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对其进行改性。分别研究不同方法改性后生物炭吸附Cd^(2+)的性能对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pH的响应特征并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探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后的... 本研究采用热分解的方法制备花生壳生物炭,并用乙醇、硝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对其进行改性。分别研究不同方法改性后生物炭吸附Cd^(2+)的性能对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pH的响应特征并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探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花生壳生物炭对Cd^(2+)的吸附量和去除率明显提高。在花生壳投加量一定的情况下,综合分析得知硝酸改性后对Cd2+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为48.47 mg/g,去除率为96.94%。最佳条件为:Cd^(2+)初始浓度200 mg/L,pH为7,吸附时间1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生物炭 改性 等温吸附 吸附动力学Cd^(2+)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制备钢渣–花生壳基生态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晓燕 韩伟胜 +3 位作者 孟子涵 于先坤 杨晓军 张浩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9-986,共8页
以钢渣超微粉和花生壳为原料制备钢渣–花生壳基生态活性炭,基于响应曲面法研究微波功率、浸渍比、钢渣掺量和钢渣细度对钢渣–花生壳基生态活性炭对甲醛气体吸附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利用X-射线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 以钢渣超微粉和花生壳为原料制备钢渣–花生壳基生态活性炭,基于响应曲面法研究微波功率、浸渍比、钢渣掺量和钢渣细度对钢渣–花生壳基生态活性炭对甲醛气体吸附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利用X-射线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及孔径测定仪等对钢渣–花生壳基生态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钢渣–花生壳基生态活性炭最优制备参数为微波功率530 W,钢渣细度1160目,钢渣掺量(质量分数)10.8%,浸渍比1.25,其对甲醛气体的吸附率为94.14%.影响钢渣–花生壳基生态活性炭性能的因素次序依次为:微波功率、钢渣掺量、浸渍比、钢渣细度,其中微波功率与浸渍比、微波功率与钢渣掺量、钢渣掺量与钢渣细度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适量钢渣改性活性炭有利于形成规则的孔结构、提高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以及增强表面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花生壳 生态活性炭 甲醛 响应曲面法 优化
下载PDF
基于CiteSpase的花生壳—花生脱壳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刘志侠 吴国振 +3 位作者 王京 张延化 何凤宇 陈伟洲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9-136,F0002,共9页
花生脱壳技术决定脱壳产物—花生仁与花生壳的加工品质,花生壳的应用日趋广泛,探析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促进花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2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 花生脱壳技术决定脱壳产物—花生仁与花生壳的加工品质,花生壳的应用日趋广泛,探析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促进花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2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的具体内容进行总结与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壳应用的研究热度和重视程度呈迅速上升趋势;研究学者之间合作紧密;中国和美国是主要发文国家,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农业部是主要发文机构;花生壳、脱壳、活性炭等关键词受到高度关注;从发展趋势看,机械性能、响应面分析、重金属吸附、生物油、有效去除、氧化物等研究是未来的热点;花生壳与花生仁的应用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为获得高品质的花生仁与花生壳,应该从花生收获、清选、干燥、储藏、品质分级、脱壳加工等多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为其应用提供更好的质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花生脱壳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马来酸改性花生壳对Cr(Ⅵ)的吸附性能
9
作者 曾春慧 张野 +1 位作者 冯汉军 齐鲁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5期1-6,14,共7页
通过微波预处理和马来酸改性制备花生壳吸附剂,用于研究Cr(Ⅵ)的吸附性能,并进行结构表征,吸附条件优化,探讨等温吸附及吸附动力学特性。XRD分析表明:微波预处理后花生壳的结晶度明显下降。FTIR显示:改性后花生壳结构中有酯基和羧基成... 通过微波预处理和马来酸改性制备花生壳吸附剂,用于研究Cr(Ⅵ)的吸附性能,并进行结构表征,吸附条件优化,探讨等温吸附及吸附动力学特性。XRD分析表明:微波预处理后花生壳的结晶度明显下降。FTIR显示:改性后花生壳结构中有酯基和羧基成功引入。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H值对Cr(Ⅵ)的吸附影响最大,在温度80℃,投加量6 g,吸附时间45 min, pH=3,Cr(Ⅵ)初始浓度30 mg/L最佳条件下,吸附率达到最大值99.3%,远高于未改性花生壳。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以单层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马来酸 改性 六价铬 吸附
原文传递
花生壳制备活性炭及其应用研究
10
作者 梁凤兰 马德运 +6 位作者 梁美雄 朱童欣 庄柏然 邹鑫 朱向荣 李俊涛 纪梓豪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
为解决农业废弃物花生壳利用价值过低导致浪费且污染环境的问题,以废弃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应用于染料废液吸附方面.以不同浓度的碳酸钾溶液为活化剂,在不同的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条件下制备活性炭材料,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对... 为解决农业废弃物花生壳利用价值过低导致浪费且污染环境的问题,以废弃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应用于染料废液吸附方面.以不同浓度的碳酸钾溶液为活化剂,在不同的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条件下制备活性炭材料,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对染料废液龙胆紫溶液吸附性能,并获得制备花生壳基活性炭最佳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碳酸钾浓度为50%,炭化时间为100min,炭化温度为500℃时所制备的活性炭对染料废液龙胆紫吸附性能最优,去除率高于99%.该研究为利用花生壳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应用于吸附方面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碳酸钾 活性炭 龙胆紫 吸附
下载PDF
载铁花生壳炭的碳热还原法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林飞 唐东山 +1 位作者 牛洁 王扬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62,共8页
研究了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载铁花生壳生物炭Fe Cl-PSBT,确定了最优合成条件,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铀。通过XRD、XPS、SEM、BET&BJH等表征了不同热解温度下Fe Cl-PSBT表面形态、比表面积、铁的存在形式。考察了各因素对Fe Cl-PSBT去除... 研究了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载铁花生壳生物炭Fe Cl-PSBT,确定了最优合成条件,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铀。通过XRD、XPS、SEM、BET&BJH等表征了不同热解温度下Fe Cl-PSBT表面形态、比表面积、铁的存在形式。考察了各因素对Fe Cl-PSBT去除废水中U(Ⅵ)的影响,分析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900℃、溶液初始pH=5、初始铀质量浓度20 mg/L、Fe Cl-PSBT投加量0.7 g/L、反应温度25℃条件下,U(Ⅵ)去除率达96.85%;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Fe Cl-PSB900中的Fe 0和花生壳炭(PSB)对废水中U(Ⅵ)的去除有一定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纳米零价铁 碳热还原法 制备 吸附
下载PDF
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青月 韩志勇 +1 位作者 吴杰 王德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49-57,共9页
以农林废弃物花生壳为原料,分别经氢氧化钾、磷酸改性后,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了改性花生壳生物炭KBC、PBC,通过SEM、XRD、BET、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花生壳生物炭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四环素吸附效果的影响,并... 以农林废弃物花生壳为原料,分别经氢氧化钾、磷酸改性后,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了改性花生壳生物炭KBC、PBC,通过SEM、XRD、BET、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花生壳生物炭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四环素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及吸附热力学探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改性花生壳生物炭,KBC、PBC的表面维管束结构破碎程度更大,比表面积、总孔容大幅增加,但其晶能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在25℃、pH值为2、KBC投加量为0.06 g、吸附时间为180 min、四环素浓度为50 mg·L^(-1)的条件下,四环素去除率达到99.88%;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多层吸附,吸附过程受多种吸附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生物炭 改性 四环素 吸附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花生壳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杰帆 陈忠航 +2 位作者 俞杰 王智敏 Zhylko Viachaslau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5-183,共9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花生壳总黄酮,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52℃,投料量60 mg,乙醇质量分数30%,磷酸氢二钾质... 采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花生壳总黄酮,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52℃,投料量60 mg,乙醇质量分数30%,磷酸氢二钾质量分数21%,超声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预测值为4.31%,验证值为4.30%,与预测值接近,因此认为回归模型有效。抗氧化结果表明,花生壳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2.33%、57.89%和97.15%,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黄酮 超声波 双水相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制药污泥与花生壳混合热解非等温动力学分析
14
作者 杨凯 高朋博 +1 位作者 孙宏强 肖立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07-4514,共8页
为探究制药污泥(Pharmaceutical Sludge,PhS)与生物质协同热解处置机理,基于非等温法对制药污泥、花生壳(Peanut Shell,PS)及其混合物的热解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3种无模型法(Flynn-Wall-Ozawa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和Starink... 为探究制药污泥(Pharmaceutical Sludge,PhS)与生物质协同热解处置机理,基于非等温法对制药污泥、花生壳(Peanut Shell,PS)及其混合物的热解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3种无模型法(Flynn-Wall-Ozawa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和Starink法)确定样本热解平均表观活化能,并结合主曲线法与CR(Coats-Redfern)最小二乘拟合法对热解机理函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S主要有机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PhS主要有机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类及多糖等化合物;除脱水过程外,PS主要为中低温分解,而PhS在中低温和高温均有较明显失重峰,且二者混合热解时随混合质量比不同会出现轻微的协同和抑制效应;中温热解区PS反应活性比PhS略强,此阶段PS和PhS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180.3 kJ/mol和194.0 kJ/mol,二者热解机理均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PS机理函数符合AE2.5方程,PhS则与AE3方程契合度更高;PhS在高温分解区域平均活化能为249.6 kJ/mol,热解机理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适用于A1.5方程。研究表明PS添加质量分数对PhS热解过程影响较小,且其动力学参数与模型有一定相似性。试验结果可为热解温度、时间、比例等工艺优化参数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制药污泥 花生壳 热解 主曲线法
原文传递
KOH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来元 廖荣骏 +1 位作者 刘付宇杰 罗章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38-2048,共11页
以花生壳为原料、KOH为改性剂,考察碱改性工艺流程中的参数(热解温度、碱炭比和碱处理方式)对改性生物炭吸附盐酸四环素(TCH)的影响。通过吸附实验,以原状生物炭(BC600)为对照,探讨改性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对生物炭进行扫... 以花生壳为原料、KOH为改性剂,考察碱改性工艺流程中的参数(热解温度、碱炭比和碱处理方式)对改性生物炭吸附盐酸四环素(TCH)的影响。通过吸附实验,以原状生物炭(BC600)为对照,探讨改性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对生物炭进行扫描电镜(SEM)、能谱(EDS)、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pHPZC等表征,探究生物炭对TCH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碳化温度600℃、碱炭比2∶1、使用碱后处理-熔融法制备的改性生物炭(Post-MBC)对TCH去除能力最强。在25℃、pH=4的环境下,0.1 g的Post-MBC对40 mL 0.06 mg·mL^(-1)的TCH去除率可达99.07%,Post-MBC对TCH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可达240.94mg·g^(-1)(45℃)。Post-MBC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可达863.56 m^(2)·g^(-1)和0.26 cm^(3)·g^(-1),KOH改性使生物炭的亲水性降低、表面带有负电荷,提高了对疏水性污染物和带正电荷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生物炭的动力学模型更符合McKay方程,三种等温吸附模型的相关系数均较高。改性后的生物炭对TCH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导,吸附过程吸热且自发进行。吸附机理包括孔隙填充作用、π-π相互作用、氢键作用、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生物炭 KOH改性 盐酸四环素 吸附机理
下载PDF
花生壳-磷矿粉共热解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吸附实验
16
作者 丁桢岑 季伟伟 +3 位作者 成悦 胡浩 邵敏 万玉山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52-60,共9页
将花生壳生物炭与磷矿粉采用不同质量比进行共热解制备得到共热解生物炭,通过批量实验探究了溶液pH、生物炭投加量、初始重金属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对共热解生物炭吸附Pb^(2+)的影响,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准一级和... 将花生壳生物炭与磷矿粉采用不同质量比进行共热解制备得到共热解生物炭,通过批量实验探究了溶液pH、生物炭投加量、初始重金属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对共热解生物炭吸附Pb^(2+)的影响,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共热解生物炭吸附Pb^(2+)的适宜pH为5。生物炭投加量为2 g/L,吸附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Pb^(2+)达到吸附平衡后,质量比为1∶1时吸附量最大,吸附量为62.44 mg/g,且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综上所述,所制备的花生壳-磷矿粉共热解生物炭对Pb^(2+)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花生壳生物炭,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生物炭 磷矿粉 共热解 吸附
下载PDF
疏水花生壳/聚氨酯复合泡沫的制备与油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龙芳 汤正 +1 位作者 胡艳 强涛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271,共9页
为提高聚氨酯泡沫(PUF)的疏水性能,首先,采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花生壳粉末(PSP)进行改性,得到疏水改性花生壳粉末(H-PSP)。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H-PSP的水接触角由PSP的0°提高至145.2°。然后,采用预聚体... 为提高聚氨酯泡沫(PUF)的疏水性能,首先,采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花生壳粉末(PSP)进行改性,得到疏水改性花生壳粉末(H-PSP)。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H-PSP的水接触角由PSP的0°提高至145.2°。然后,采用预聚体法制备了PUF负载H-PSP复合材料[H-PSP-PUF-n,n为H-PSP占聚氨酯预聚体(PPU)质量的百分数]。对H-PSP-PUF-n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H-PSP的负载提高了泡沫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力学性能,H-PSP的最佳负载量为PPU质量的10%(标记为H-PSP-PUF-10)。与PUF相比,H-PSP-PUF-10的静态水接触角达到142.4°,较PUF提高了50.4°。对二氯甲烷、石油醚、煤油、二甲苯、环己烷进行油水分离实验,结果表明,H-PSP-PUF-10对石油醚、煤油、二甲苯、环己烷的吸油倍率在7~9 g/g,而且具有良好的油水选择性。经15次吸附-脱附循环后,H-PSP-PUF-10对各油品的吸油倍率在6.5~8.0 g/g,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花生壳粉末 疏水改性 油水分离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腐熟花生壳和腐植酸复合园林废弃物堆肥对紫苏出苗的影响
18
作者 宋天宇 张璐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4-313,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的腐熟花生Arachis hypogaea壳和腐植酸改良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的效果,以及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作为育苗基质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出苗的影响,探究有利于紫苏育苗的最佳配比基质,为园林废弃物的合理利...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的腐熟花生Arachis hypogaea壳和腐植酸改良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的效果,以及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作为育苗基质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出苗的影响,探究有利于紫苏育苗的最佳配比基质,为园林废弃物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正交设计,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腐熟花生壳(0、1.5%、3.0%)和腐植酸(0、3.0%、6.0%)添加至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中,通过测定基质理化性质,观察其复合效果;通过测定紫苏出苗率、出苗速度、单株叶片数、死亡率、受虫害叶片率和受虫害株率等,基于冗余分析(RDA)和隶属函数法,观察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对紫苏出苗的影响。【结果】添加腐熟花生壳和腐植酸可显著(P<0.05)降低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的容重、pH和电导率,改善其含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其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复合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可显著(P<0.05)提高紫苏出苗率和出苗速度,增加其幼苗单株叶片数,降低其幼苗死亡率、受虫害株率和受虫害叶片率。冗余分析表明:紫苏出苗率、受虫害叶片率和受虫害株率与育苗基质总孔隙度以及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呈正相关,与育苗基质pH、电导率、容重呈负相关;紫苏幼苗单株叶片数与育苗基质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以及总孔隙度呈正相关,与育苗基质pH、容重呈负相关;紫苏幼苗死亡率与育苗基质pH、电导率、容重呈正相关,与育苗基质总孔隙度以及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呈负相关。【结论】腐熟花生壳和腐植酸可有效改善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的理化性质,提高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质量;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可降低幼苗死亡程度,有利于紫苏快速出苗和成活;同时,其可显著降低紫苏幼苗虫害发生率,提高其抗虫性,达到一定的生物防治效果。其中3.0%腐熟花生壳+3.0%腐植酸为最优复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 腐熟花生壳 腐植酸 紫苏 出苗
下载PDF
发酵花生壳和牛粪替代草炭基质的番茄育苗效果分析
19
作者 陈春林 王琳洋 +6 位作者 单梦伟 裴甜甜 王吉庆 肖怀娟 李娟起 李猛 杜清洁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5-214,共10页
为明确发酵花生壳和牛粪替代草炭基质用于番茄育苗的可行性,筛选出其最佳配比,以发酵花生壳和牛粪为主要原料,按花生壳∶牛粪∶珍珠岩(体积比)为0∶6∶3(T1)、2∶4∶3(T2)、4∶2∶3(T3)和6∶0∶3(T4)复配形成基质,以草炭∶珍珠岩为6∶3... 为明确发酵花生壳和牛粪替代草炭基质用于番茄育苗的可行性,筛选出其最佳配比,以发酵花生壳和牛粪为主要原料,按花生壳∶牛粪∶珍珠岩(体积比)为0∶6∶3(T1)、2∶4∶3(T2)、4∶2∶3(T3)和6∶0∶3(T4)复配形成基质,以草炭∶珍珠岩为6∶3的基质作为对照(CK),测定不同基质的理化特性、植株形态指标和营养元素含量,分析影响番茄植株性状的关键基质理化特性,并对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4基质中总磷、总钾、有效磷、镁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加,而总氮、碱解氮和钙含量均显著下降。在不同的发酵花生壳和牛粪复配基质中,随花生壳比例增大,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增大,而电导率、容重和速效钾含量下降。植株各形态指标均在T3处理下具有最高值,且显著高于CK。各处理基质中植株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但氮、钙和镁含量均显著低于CK。植株中磷含量在T4处理下最高,而在T2处理下最低。番茄植株综合性状与基质中pH、总钾、有效磷、镁、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电导率、有机质、总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呈负相关。通过综合评价可知,T3处理下番茄植株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因此,在番茄育苗中发酵花生壳和牛粪复配基质可替代草炭基质,且以花生壳∶牛粪∶珍珠岩为4∶2∶3效果最好。以上结果为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花生壳 牛粪 育苗基质
下载PDF
PEI花生壳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r(Ⅵ)的去除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蕊 高志阳 +3 位作者 李淑颖 刘林炜 杜雪龙 聂广泽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以廉价易得的农林废弃物花生壳(PE)为载体,负载对重金属Cr(Ⅵ)具有强吸附亲和性的纳米活性组分聚乙烯亚胺(PEI),制备一种新型纳米复合吸附剂PEI PE。通过序批式吸附实验探究了PEI PE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用动态柱吸附实验研究PEI PE... 以廉价易得的农林废弃物花生壳(PE)为载体,负载对重金属Cr(Ⅵ)具有强吸附亲和性的纳米活性组分聚乙烯亚胺(PEI),制备一种新型纳米复合吸附剂PEI PE。通过序批式吸附实验探究了PEI PE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用动态柱吸附实验研究PEI PE的实际应用潜力。结果表明:PEI PE对Cr(Ⅵ)的吸附在300 min即可达到平衡,PEI PE吸附Cr(Ⅵ)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在pH=3时,最大吸附量可达32 mg/g。在2种竞争离子Cl-、SO_(2)-4存在的条件下,PEI PE依然表现出较高的吸附量。2 g的PEI PE可将850 mL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的含Cr(Ⅵ)废水处理后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0.5 mg/L),且吸附后的PEI PE具有一定的脱附再生能力,可实现吸附剂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花生壳 PEI 吸附 纳米复合吸附剂 Cr(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