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ART决策树模型的北京市春季气传花粉浓度与植被空间结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于淼 陈颖 +2 位作者 丁康 马嘉 李运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目的】开展气传花粉浓度与植被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归纳总结不同花粉浓度阈值下植被空间结构,将其应用于植物群落设计及提升过程中,为北京市城市绿地设计、建造及改造提供数据支撑,对城市绿地空间环境的营造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方法... 【目的】开展气传花粉浓度与植被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归纳总结不同花粉浓度阈值下植被空间结构,将其应用于植物群落设计及提升过程中,为北京市城市绿地设计、建造及改造提供数据支撑,对城市绿地空间环境的营造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方法】研究应用Durham花粉采集器于2021年04月03日−04月09日对北京市内92个采样点的气传花粉浓度进行监测,通过CART决策树算法对不同花粉浓度的植被空间进行分类,最终归纳总结出高、中、低3个花粉浓度阈值所对应的植被空间结构模式图。【结果】(1)乔木盖度是区别不同植被空间花粉浓度的主要控制指标,其与花粉浓度的关系并非单一线性,而是呈现一定波动性。当0.698<乔木盖度≤0.777时,花粉浓度最小,预测值为74粒/(103 mm2);当乔木盖度>0.777时,花粉浓度最大,预测值为285粒/(103 mm2);当0.600<乔木盖度≤0.698时,花粉浓度预测值为207粒/(103 mm2);当乔木盖度≤0.600时,花粉浓度预测值为133粒/(103 mm2)。(2)除乔木盖度外,区别不同植被空间花粉浓度的控制指标还有灌木平均高度、乔木平均高度、地被平均高度和乔木平均枝下高等高度指标,以及群落结构类型、乔木占比和地被三维绿量等指标。(3)低花粉浓度的植被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上层高大、中下层低矮,植被类型主要为分支点高的大型乔木;高花粉浓度的植被空间结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层乔木覆盖程度较低时,中下层植被茂密,另一种是上层乔木覆盖程度极高,植物群落整体浓密,植被类型主要为常绿乔木和树冠浓密的落叶乔木,以及枝杈丰富的灌木。【结论】本研究为气传花粉致敏植物的栽植与优化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新建城市绿地,致敏植物尽量应用于与高花粉浓度的植被空间结构类似的群落内部;对于已建成包含气传花粉致敏植物的群落,可通过增加植物将原本为低花粉浓度的植被空间改造为高花粉浓度的植被空间,尽可能将花粉在植被空间内部滞留沉降,减少分散到城市内部的花粉量,缓解气传花粉致敏植物对过敏人群的健康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气传花粉 花粉浓度 CART决策树 植被空间
下载PDF
北京气传花粉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2
作者 姜江 乔媛 +3 位作者 任成英 蒋志 尤焕苓 叶彩华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5期91-98,共8页
利用2012—2020年北京地区每年3月1日至9月30日12个站点的逐日花粉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花粉浓度的变化特点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花粉浓度在春季花粉期(3—5月)和夏秋季花粉期(8—9月)会出现两次峰值。全市平均的春季花... 利用2012—2020年北京地区每年3月1日至9月30日12个站点的逐日花粉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花粉浓度的变化特点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花粉浓度在春季花粉期(3—5月)和夏秋季花粉期(8—9月)会出现两次峰值。全市平均的春季花粉期花粉浓度峰值是夏秋季的3.3倍;75%站点的花粉浓度在研究期间呈现增加趋势。花粉间歇期(6—7月)花粉浓度较低,花粉浓度的增加趋势也较小。春季花粉期和夏秋季花粉期花粉浓度较高,花粉的增加趋势也更为明显;研究期间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以及日总降水量与花粉浓度呈负相关关系,日平均风速和日平均气压与花粉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该结论在12个区域内表现一致。但将春季花粉期、夏秋季花粉期、受天气影响的典型花粉浓度变化过程中的花粉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分别进行分析,则只有风速、湿度、降水量与花粉浓度呈稳定一致的相关关系,气温、气压与花粉浓度在不同时期内的相关关系较为复杂,甚至会完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花粉浓度 气象因素
下载PDF
花粉浓度预报 被引量:12
3
作者 白玉荣 刘彬贤 +2 位作者 刘艳 庞立 王志良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57,F003,共3页
重点探讨气候和植物对空气中花粉浓度的影响。通过对天津市河西区气象铁塔站、和平区南京路站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10月花粉观测资料分析表明 :一年中花粉浓度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经统计分析得出 :当日花粉实况、气温日较差、... 重点探讨气候和植物对空气中花粉浓度的影响。通过对天津市河西区气象铁塔站、和平区南京路站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10月花粉观测资料分析表明 :一年中花粉浓度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经统计分析得出 :当日花粉实况、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距平与未来 2 4小时花粉浓度相关显著 ,用其作因子分别建立了春季、夏秋逐日花粉浓度预报方程 ,复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3和0 76 ,均通过F检验。同时利用降水、风、云量等气象要素以及植物物候加以订正 ,作花粉浓度预报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浓度预报 花粉浓度 气象要素 预报方程 气候 植物 气温 降水 云量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和支持向量机的花粉浓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8
4
作者 赵文芳 王京丽 +1 位作者 尚敏 刘亚楠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了提高花粉浓度预报的准确率,解决现有花粉浓度预报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VM)的花粉浓度预报模型。首先,综合考虑气温、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力、日照时数等多种气象要素,选... 为了提高花粉浓度预报的准确率,解决现有花粉浓度预报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VM)的花粉浓度预报模型。首先,综合考虑气温、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力、日照时数等多种气象要素,选择与花粉浓度相关性较强的气象要素构成特征向量;其次,利用特征向量与花粉浓度数据建立SVM预测模型,并使用PSO算法找出最优参数;然后利用最优参数优化花粉浓度预测模型;最后,使用优化后的模型对花粉未来24 h浓度进行预测,并与未优化的SVM、多元线性回归法(MLR)、反向神经网络(BPNN)作对比。此外使用优化后的模型对某市南郊观象台和密云两个站点进行逐日花粉浓度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预报方法,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花粉浓度未来24 h预测精度,并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浓度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算法 SPARK 花粉浓度预测
下载PDF
花粉浓度对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抗过敏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祝戎飞 黄南 +3 位作者 张威 祁姗姗 刘光辉 王良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花粉浓度对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抗过敏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0年3-4月采用RotorodModel 40容量法花粉采样器每日监测空气中悬铃木属花粉的浓度;3月份选择30例法国梧桐花粉过敏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每日口服氯雷他定片10... 目的探讨花粉浓度对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抗过敏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0年3-4月采用RotorodModel 40容量法花粉采样器每日监测空气中悬铃木属花粉的浓度;3月份选择30例法国梧桐花粉过敏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每日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连用28 d,每天记录过敏性鼻炎症状,在第7天和第14天和第28天各复诊1次;同时选择30例尘螨过敏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方法同前;另有5例法国梧桐花粉过敏患者未予治疗随访完整个花粉季节。结果法国梧桐花粉浓度在200粒/m3以下时,花粉浓度与法国梧桐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积分显著相关;法国梧桐花粉播散期法国梧桐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积分高于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而在法国梧桐花粉播散期过后,法国梧桐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积分要低于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结论花粉浓度对过敏性鼻炎抗过敏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在对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效果进行评价时,应同时对相关过敏原如花粉等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浓度 过敏性鼻炎 法国梧桐 尘螨
下载PDF
花粉浓度等级划分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白玉荣 段丽瑶 +2 位作者 吴振玲 刘艳 孟雅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117,共6页
随着环境气象服务的拓展,开展花粉预报的省市地区逐年增加,但花粉预报等级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影响服务效果。为了使花粉浓度预报客观化规范化,根据全国29个省市花粉调查数据,按华北、东北、华东等七大区域进行了花粉季节变化规律分析... 随着环境气象服务的拓展,开展花粉预报的省市地区逐年增加,但花粉预报等级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影响服务效果。为了使花粉浓度预报客观化规范化,根据全国29个省市花粉调查数据,按华北、东北、华东等七大区域进行了花粉季节变化规律分析。利用天津市2001—2005年、武汉市1994—1995年花粉观测资料和同期花粉过敏患者病例,进行了花粉浓度与发病率的相关分析,依据不同种类植物花粉致敏性的强弱,分别按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进行了花粉浓度等级划分,共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5个级别。结果表明花粉浓度与发病率等级有较好的一致性。虽然用花粉浓度的高低不能精确地表示发病率的高低,但基本可以表征花粉症的发病趋势。此等级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既方便而且又非常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花粉浓度等级 发病率
下载PDF
北京城区硬质地面近地空间树木花粉浓度日变化及小气候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郄光发 杨颖 +1 位作者 王成 牟少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9-44,共6页
在油松开花初期、白皮松开花末期、臭椿开花盛期,分别测定硬质地面条件下不同树种在距树10m、高度1.5m处花粉浓度和小气候因子的变化,分析树木花粉浓度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小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树种花粉浓度日变化呈现一致的&qu... 在油松开花初期、白皮松开花末期、臭椿开花盛期,分别测定硬质地面条件下不同树种在距树10m、高度1.5m处花粉浓度和小气候因子的变化,分析树木花粉浓度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小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树种花粉浓度日变化呈现一致的"双峰型"变化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4:00和20:00;花粉浓度日变化的规律性特征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地面温度、光照强度等的变化密切相关;地面温度与花粉浓度第2高峰的发生时间相关性较大,硬质地面晚间积蓄地温形成的空气对流可能是导致20:00花粉浓度高峰的主要原因。硬质地面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剧致敏花粉的危害程度。提出花粉污染防控和降低致敏风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浓度 日变化 小气候因子 硬质地面
下载PDF
北京地区1~4天花粉浓度预报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德山 海玉龙 +5 位作者 冯涛 吴振玲 何海娟 张姝丽 储伟 宛公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132,共5页
漂浮在大气低层的植物花粉颗粒,可引发花粉过敏人群的免疫变态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城市绿化系数的增大,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使用北京市城区及周边郊县共计7个站点,1999—2005年度(3月1日至9月30日)逐日大气底层花粉实测浓... 漂浮在大气低层的植物花粉颗粒,可引发花粉过敏人群的免疫变态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城市绿化系数的增大,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使用北京市城区及周边郊县共计7个站点,1999—2005年度(3月1日至9月30日)逐日大气底层花粉实测浓度和同步地面气象资料,应用正交筛选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站点1~4天花粉浓度的预报模式(均通过了F_a=0.01的F统计检验),经业务试验,效果较好,可为首都医院的变态反应门诊及花粉过敏患者提供花粉预测和预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浓度 预报模式 花粉过敏症
下载PDF
油松无性系种子园花粉浓度及飞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安守芹 黄荣凤 +2 位作者 秦月明 顾峰雪 迟大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4期74-80,共7页
万家沟油松无性系种子园已达盛果期,为了不断改良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1995、1996连续两年进行花粉浓度及飞散规律的观测。结果表明:园内雄球花通常于5月中旬开始散粉,花期持续5-12天。花粉浓度的时空变化及传播距离主... 万家沟油松无性系种子园已达盛果期,为了不断改良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1995、1996连续两年进行花粉浓度及飞散规律的观测。结果表明:园内雄球花通常于5月中旬开始散粉,花期持续5-12天。花粉浓度的时空变化及传播距离主要受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子的影响,一天内花粉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12-18时,0-8m范围内花粉浓度呈双峰曲线变化,并以6m处花粉浓度最大,占总接收量的48%;主风方向接收量占1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无性系种子园 花粉浓度 飞散规律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城市居民区圆柏花粉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晓静 王成 +2 位作者 李伟 陈玉娟 郭二果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3-36,共4页
通过对散粉期间居民区建筑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圆柏花粉浓度进行了全天昼夜监测。结果表明居民楼群环境对圆柏花粉的时空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具体变化规律为:1)城市居民区内圆柏花粉浓度日变化为双峰单谷型,正午前后是首次高峰期,平均浓... 通过对散粉期间居民区建筑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圆柏花粉浓度进行了全天昼夜监测。结果表明居民楼群环境对圆柏花粉的时空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具体变化规律为:1)城市居民区内圆柏花粉浓度日变化为双峰单谷型,正午前后是首次高峰期,平均浓度为25粒/(h.cm2),凌晨左右为次高峰期,谷值出现在下午18:00时到人们晚上休息之前,平均浓度为2粒/(h.cm2)。2)总体上城市楼群边缘圆柏花粉浓度垂直分布梯度为1.5 m>13.5 m>7.5 m,楼群中心圆柏花粉浓度垂直变化梯度为13.5 m>7.5 m>1.5 m。但是不同时段内,由于主导因素不同,花粉浓度的垂直分布不尽一致。最后,还分析了气象要素对圆柏花粉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柏 花粉浓度 时空变化 居民区
下载PDF
北京郊区蒿属植物花粉浓度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晓静 王成 +1 位作者 郄光发 王艳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9,共3页
采用重力法研究典型天气情况下城市郊区空气中蒿属花粉的时空变化规律,初步结论:1d内上午至中午时段蒿属花粉浓度较高,蒿属植物的生理散粉时段为早6:00—8:00,下午16:00之后到凌晨4:00之间蒿属花粉浓度较低且无明显变化。受花粉来源的影... 采用重力法研究典型天气情况下城市郊区空气中蒿属花粉的时空变化规律,初步结论:1d内上午至中午时段蒿属花粉浓度较高,蒿属植物的生理散粉时段为早6:00—8:00,下午16:00之后到凌晨4:00之间蒿属花粉浓度较低且无明显变化。受花粉来源的影响,花粉源中心花粉浓度呈显著的单峰型规律,散粉时段浓度最高;非花粉源地区,气象要素影响明显,中午前后花粉浓度较高。垂直分布方面,花粉源中心蒿属花粉在1.5m及以下高度上的花粉分布较多;非花粉源地区在3m以上分布较多。垂直分布差异主要表现在上午散粉时段,下午14:00时之后蒿属花粉的垂直分布逐渐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属 花粉浓度 日变化 垂直变化
下载PDF
花粉浓度预报方法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彬贤 白玉荣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95-98,共4页
本文利用1999—2004年天津气象铁塔站的花粉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相关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花粉年季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以此为基础,进行花粉浓度预报效果较好,预报等级完全吻合率达84.96%,这对提前预知花粉的浓度变化,预... 本文利用1999—2004年天津气象铁塔站的花粉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相关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花粉年季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以此为基础,进行花粉浓度预报效果较好,预报等级完全吻合率达84.96%,这对提前预知花粉的浓度变化,预防和减轻花粉过敏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浓度 气象要素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花粉浓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先贵 肖玲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2-54,58,共4页
用4种方法对大小不同的花粉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种测定方法的变异系数的大小为:Davis法<直接计数法<血球计数器法Ⅱ<血球计数器法Ⅰ;不同大小花粉测定的变异系数为:小花粉(10~25μm)<中等的花粉(25~... 用4种方法对大小不同的花粉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种测定方法的变异系数的大小为:Davis法<直接计数法<血球计数器法Ⅱ<血球计数器法Ⅰ;不同大小花粉测定的变异系数为:小花粉(10~25μm)<中等的花粉(25~50μm)<大花粉(50~100μm)<很大的花粉(100~200μm)。所研究的4种方法完全适用于小型花粉的浓度测定,体积在中等以上的花粉,测定浓度应选用Davis法和直接计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浓度 测定方法 花粉分析
下载PDF
重液浮选对花粉浓度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乃秋 陈因硕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年第10期794-798,共5页
用重液浮选方法可获得富集、清洁的孢粉制片,但在浮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丢弃的底样中留下相当数量的孢粉。本文定量地探讨这些残留孢粉在重液不同比重条件下对花粉浓度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液浮选中,不同类型孢粉的漂浮率有所不... 用重液浮选方法可获得富集、清洁的孢粉制片,但在浮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丢弃的底样中留下相当数量的孢粉。本文定量地探讨这些残留孢粉在重液不同比重条件下对花粉浓度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液浮选中,不同类型孢粉的漂浮率有所不同,并因此造成浓度计算中的误差,误差的大小因孢粉类型和重液比重的不同而不同,大体在1—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花粉浓度 重液浮选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就诊人次与花粉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红 高锦 +4 位作者 张彪 李立 刘文斌 邬树兰 杨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北京房山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就诊情况与花粉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按月份比较2017年4月~9月北京市气象局所测得的花粉数据以及同期北京核工业医院房山院区AR患者就诊人次占耳鼻咽喉科门诊总就诊量的比例(门诊构成比)。对每日A... 目的探讨北京房山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就诊情况与花粉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按月份比较2017年4月~9月北京市气象局所测得的花粉数据以及同期北京核工业医院房山院区AR患者就诊人次占耳鼻咽喉科门诊总就诊量的比例(门诊构成比)。对每日AR患者的门诊构成比和对应的花粉浓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2017年4月~9月不同月份花粉浓度比较,χ2=12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花粉播散时间存在4~5月、8~9月两个高峰期。2017年4~9月AR患者门诊构成比的χ2=16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R患者门诊构成比存在2个高峰,分别为4~5月和8~9月。AR患者就诊比例的变化与花粉浓度变化的趋势在时间上表现出一致性。2017年4~9月的花粉浓度和同期AR患者门诊就诊的比例的r=0.561,P<0.0.1,呈正相关。结论北京房山地区AR患者就诊情况与花粉浓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花粉 花粉浓度 就诊人次
下载PDF
北京市密云区2015—2019年空气花粉浓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翔宇 吴娟 徐柳溪 《南方农业》 2022年第9期150-152,共3页
根据2015—2019年北京市密云区花粉观测数据,对密云区花粉浓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云区2015—2019年部分种类花粉浓度存在规律性波动,具有代表性的花粉主要来自柏科、松科、桑科、菊科,约占总量的64%;花粉浓度季节变化呈双峰型分... 根据2015—2019年北京市密云区花粉观测数据,对密云区花粉浓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云区2015—2019年部分种类花粉浓度存在规律性波动,具有代表性的花粉主要来自柏科、松科、桑科、菊科,约占总量的64%;花粉浓度季节变化呈双峰型分布,花粉浓度高峰期分别为春季(3—5月)和秋季(8—9月),且春季花粉浓度远大于秋季花粉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花粉浓度 双峰型 季节特征 北京市密云区
下载PDF
廊坊地区春季花粉浓度变化特征及花粉过敏等级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高清泉 高清源 +3 位作者 李敬海 沈芳 纪诗璇 管林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0期16-18,共3页
利用廊坊国家气象观测站LJHF3000全自动花粉监测仪观测数据,分析了2021年春秋季花粉变化特征,并与同期气象条件进行相关性研究,初步探究气象条件对空气中花粉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廊坊市城区花粉浓度最高主要在春季(4—5月)。廊坊城区... 利用廊坊国家气象观测站LJHF3000全自动花粉监测仪观测数据,分析了2021年春秋季花粉变化特征,并与同期气象条件进行相关性研究,初步探究气象条件对空气中花粉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廊坊市城区花粉浓度最高主要在春季(4—5月)。廊坊城区气传花粉的浓度受基本气象要素的影响比较显著。适宜的温度和大气环境气流的快速流动,可以促进花粉的传播;在一定强度的风力作用下,风的流动、震荡作用对花粉起稀释传播作用,有利于花朵接收、控制花粉粒粘黏授粉。4—5月为花粉高峰期,诱发花粉过敏症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浓度 气象要素 花粉等级
下载PDF
春季过敏者请当心:晴天傍晚时花粉浓度最高
18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7年第3期2-2,共1页
春暖花开时节是花粉过敏症的高发季节,人们外出踏青增多,空气中漂浮的各种花粉、尘埃等极易乘虚而入,
关键词 花粉浓度 过敏者 春季 花粉过敏症
下载PDF
北京主要气传致敏花粉浓度智能监测与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赵琳娜 叶彩华 李建强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23年第5期81-82,共2页
过敏性疾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三大疾病之一。据世界过敏组织统计,全球有10%~30%的人口患有花粉症,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社会和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医学研究指出,花粉过敏疾病最有效的治疗... 过敏性疾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三大疾病之一。据世界过敏组织统计,全球有10%~30%的人口患有花粉症,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社会和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医学研究指出,花粉过敏疾病最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就是避免接触花粉。采取积极及时的预防措施可显著加强对花粉过敏症状的控制和改善过敏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高度过敏的个体提供准确的花粉浓度监测与预报信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患者 过敏性疾病 花粉过敏 花粉 花粉浓度 气传致敏花粉 监测与预报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北京市北部空气花粉类型及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爱芝 张海红 +1 位作者 李雪银 叶彩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7-744,共8页
空气花粉被认为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可引起人群过敏反应,导致一系列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或加重。但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植被和植物种类的差异,空气中的植物花粉种类和数量亦有所不同,所以空气花粉研究需要不同区域进行研究。通过对北京市... 空气花粉被认为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可引起人群过敏反应,导致一系列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或加重。但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植被和植物种类的差异,空气中的植物花粉种类和数量亦有所不同,所以空气花粉研究需要不同区域进行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北部2020年3月1日至10月15日的空气花粉监测,分析了空气花粉种类和浓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20年北京市北部的花粉季从3月15日至9月5日,共172d,占全年总天数的47.0%。②不同植物花粉传播峰值有差异。③花粉总浓度变化呈双峰型,即3一5月为第一高峰,主要是树木花粉(如柏科、杨属、柳属、榆属);89月为第二高峰,主要是草本花粉(如蒿属、藜/苋科、禾本科)。④春季花粉数量显著高于秋季花粉数量,峰值出现在3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花粉 花粉监测 花粉浓度季节特征 北京市北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