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化与精进:晚清民国时期的花间词学批评
1
作者 蒋昕宇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中国古代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自问世以来就成为词人摹写的典范,词学史上对花间词的批评也一直是重点。晚清民国时期的花间词学批评呈现出分化与精进的特点。新旧两派词学家论析花间词的思想基础、认识立场、评价角度都存在明显差... 中国古代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自问世以来就成为词人摹写的典范,词学史上对花间词的批评也一直是重点。晚清民国时期的花间词学批评呈现出分化与精进的特点。新旧两派词学家论析花间词的思想基础、认识立场、评价角度都存在明显差异,形成显著分化;但两派在认识温韦词轩轾、以“别调”的视角多层次发掘花间词的内容和风格意涵等方面都锐意求进,对花间词艺术特质的把握和词史地位的论定较前代有很大推进,开创了《花间集》接受的全新面貌,是晚清民国时期词学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集中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晚清民国 词学批评 温韦轩轾 花间别调”
下载PDF
论花间意象的图案化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闵定庆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0-54,共5页
花间词的自然物象系统,大致包括身体意象、房屋陈设及日用器物、衣服首饰、园林池塘、自然景观、天气星辰等,基本上按照物体的自然形态来呈现,而且,在选择和组合意象时特别偏爱表现女性所处环境的物体,从而形成了一个个高度女性化的“... 花间词的自然物象系统,大致包括身体意象、房屋陈设及日用器物、衣服首饰、园林池塘、自然景观、天气星辰等,基本上按照物体的自然形态来呈现,而且,在选择和组合意象时特别偏爱表现女性所处环境的物体,从而形成了一个个高度女性化的“意象群”;自觉继承乐府诗意象组织和呈现的技巧,使意象在叙述性抒情风格的统摄下呈现描述性的有序排列,即图案化呈现,突出了整体的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意象 图案化特征 花间集》 象征意义 花间
下载PDF
西蜀词人李珣及其花间别调研究
3
作者 韩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花间词派一直因其颓弱文风和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大受后人诟病,但是,花间派中不乏超越者,如词人李。李花间别调形成的原因来自于其词作独特的内容和题材视角以及有意识的形式选择(如词牌、语句节奏韵律等);同时,作为波斯裔词人的李在... 花间词派一直因其颓弱文风和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大受后人诟病,但是,花间派中不乏超越者,如词人李。李花间别调形成的原因来自于其词作独特的内容和题材视角以及有意识的形式选择(如词牌、语句节奏韵律等);同时,作为波斯裔词人的李在人文情操、文化传统等方面也表现出与当时其他西蜀汉民族词人的迥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 花间别调 波斯裔
下载PDF
抒花间哀乐 启婉约风范——论花间词
4
作者 刘果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抒花间哀乐启婉约风范———论花间词古往今来,学界对于花间词的评价,贬之甚多。陆游跋《花间集》时认为“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此后,学者一般只指出花间词人逃避现实、耽于享乐的一面,认为其创作流连风花... 抒花间哀乐启婉约风范———论花间词古往今来,学界对于花间词的评价,贬之甚多。陆游跋《花间集》时认为“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此后,学者一般只指出花间词人逃避现实、耽于享乐的一面,认为其创作流连风花雪月,不足称道。我们认为,作为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人 花间集》 宋词 温庭筠 宋代词学批评 封建伦理 《北梦琐言》 文人心态 抒情性 社会风尚
下载PDF
《花间集》里的边塞情结
5
作者 沈传河 刘睿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3-68,共6页
《花间集》里的主流作品无疑是那些依红偎翠、风流恻艳的词作,但同时也应看到,《花间集》中的词作是多种多样的,“主调”之外还有诸多“别调”,而边塞词就是其中重要的“花间别调”之一。在《花间集》的边塞空间中,交织着诸多意蕴、情... 《花间集》里的主流作品无疑是那些依红偎翠、风流恻艳的词作,但同时也应看到,《花间集》中的词作是多种多样的,“主调”之外还有诸多“别调”,而边塞词就是其中重要的“花间别调”之一。在《花间集》的边塞空间中,交织着诸多意蕴、情感和欲求等,它们一起构成一种边塞情结。其中主要构成有:词调名、边塞地名中的边塞意蕴、边塞闺阁两相思念的情愁、对立功受赏的渴求、对连年征战的厌恶、对边塞风光的不同感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花间别调” 边塞情结 征人思妇
下载PDF
“《花间》范式”及其批评
6
作者 刘桂华 刘茜茜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花间》范式"首先是指由《花间集》所确立的一种词学创作审美规范、词学审美理想。这种规范和理想建立之后,从宋代开始就成为批评家评价词人词艺高下、优劣的准绳和重要标准。所以,不论是从词创作还是词学批评的角度来说,... "《花间》范式"首先是指由《花间集》所确立的一种词学创作审美规范、词学审美理想。这种规范和理想建立之后,从宋代开始就成为批评家评价词人词艺高下、优劣的准绳和重要标准。所以,不论是从词创作还是词学批评的角度来说,《花间》词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花间》范式” 批评标准
下载PDF
《花间集序》浅释
7
作者 温吉弟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4期16-17,共2页
欧阳炯所撰《花间集序》当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词论,其中所揭示的花间词人共同的风格倾向、词体特点、唐以来词的演进发展、温庭筠在花间词坛的地位等,具有弥足珍重的词学思想史和文学理论价值。
关键词 花间集序》 花间 花间词人
下载PDF
黄河小花间石山林区产汇流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郝芳华 杨桂莲 +2 位作者 吴险峰 刘昌明 刘晓伟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产汇流机理研究是水文模拟的基础 ,从实测水文资料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是认识产汇流特性的有效手段。黄河小花间 (小浪底 -花园口间 )洛河卢氏以上流域为典型的石山林区 ,产汇流特性不同于黄河流域的一般地区。从选取的 43场暴雨洪水资料... 产汇流机理研究是水文模拟的基础 ,从实测水文资料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是认识产汇流特性的有效手段。黄河小花间 (小浪底 -花园口间 )洛河卢氏以上流域为典型的石山林区 ,产汇流特性不同于黄河流域的一般地区。从选取的 43场暴雨洪水资料分析得出 :该地区的暴雨空间分布不均匀 ,存在着明显的暴雨中心 ,产流机制和产流模式复杂。进一步分析变化环境下的降水径流特性后 ,发现年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受控于降水特性 ,下垫面的改变和人类活动对年降水径流关系影响并不显著 ;但对次洪而言 ,该区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流能力 ,提高了暴雨径流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汇流 产流机制 产流模式 变化环境 石山林区 花间 生态保护 水土保持
下载PDF
经验性洪水预报模型在陆浑水库的应用及其与小花间洪水预报模型结果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彩虹 张鹏旋 +2 位作者 赵留香 石志民 陶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在对陆浑水库经验性洪水预报模型介绍的基础上,根据历史数据及流域地貌信息确定了模型参数,对1975-2011年25场洪水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同时对2003-2011年的7场洪水预报结果与黄委水文局小花间洪水预报模型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 在对陆浑水库经验性洪水预报模型介绍的基础上,根据历史数据及流域地貌信息确定了模型参数,对1975-2011年25场洪水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同时对2003-2011年的7场洪水预报结果与黄委水文局小花间洪水预报模型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模型模拟结果精度相差不大,都能满足预报精度要求,7场洪水小花间洪水预报模型模拟结果整体效果稍好,尤其是洪水过程与实测过程比较吻合;经验性洪水预报模拟结果稍差,但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两个模型都具有一定实用性,建议两模型联合运用,将小花间洪水预报模型的洪水预报结果作为指导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依据,经验模型的预报结果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洪水预报模型 经验性洪水预报模型 陆浑水库
下载PDF
论“花间范式”词作的空间特色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燕萍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5-71,共7页
"花间范式"词作的空间描写多与闺阁庭院相关;虚拟化园林摹写方式的出现,是《花间词》作者个人的审美与创作经验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选择,这种摹写方式与"花间范式"所表达的精神内核和美感特质水乳交... "花间范式"词作的空间描写多与闺阁庭院相关;虚拟化园林摹写方式的出现,是《花间词》作者个人的审美与创作经验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选择,这种摹写方式与"花间范式"所表达的精神内核和美感特质水乳交融地交织在一起,彼此难分;与前代的诗歌空间相比,花间范式的词作在虚拟和幽闭的角度上达到了一种极致,对明清小说、戏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说是花间词的接受、传播、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文化意义上而言,花间范式的词作所营造的空间,揭示了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范式 花间词》 纸上园林 空间特色
下载PDF
卫星遥感调查黄河小花间水库的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志辉 马浩录 +3 位作者 刘学工 刘道芳 陈杨 张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5,共3页
黄河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简称小花间)是黄河下游重要的洪水来源区,有伊洛河和沁河两条一级支流汇入黄河,支流上分布着大量的水库,而此区间黄河干流缺乏骨干水库控制洪水,调查支流的水库分布及蓄水现状,对于掌握水库蓄滞洪水、提高洪水... 黄河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简称小花间)是黄河下游重要的洪水来源区,有伊洛河和沁河两条一级支流汇入黄河,支流上分布着大量的水库,而此区间黄河干流缺乏骨干水库控制洪水,调查支流的水库分布及蓄水现状,对于掌握水库蓄滞洪水、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遥感图像的特点和监测水库的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卫星遥感调查黄河小花间水库的技术与方法。调查发现黄河小花间共有水库620座,平均水库密度为1.75座/(100 km2),主要分布在伊洛河中下游、沁河和蟒河的中游地区。应用结果表明CBERS遥感图像能够满足黄河小花间水库调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调查 遥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数字图像处理 黄河小花间
下载PDF
明清之际唱和词集与《花间》余波--从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桂芹 彭玉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4期138-142,共5页
唱和词集与词坛风会关系密切。明清之际唱和词集较多,文章仅限于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共有五部唱和词集。这五部唱和词集重小令,内容多绮艳,风格尚婉丽,表现出《花间》词风的特征,这与当时词坛《花间》余波仍旧盛行有关。明清之际,《花... 唱和词集与词坛风会关系密切。明清之际唱和词集较多,文章仅限于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共有五部唱和词集。这五部唱和词集重小令,内容多绮艳,风格尚婉丽,表现出《花间》词风的特征,这与当时词坛《花间》余波仍旧盛行有关。明清之际,《花间》余波有起伏消长。《幽兰草》体现它高潮开始的标志,《唱和诗余》体现它的新变;而《遁渚唱和集》的黍离之悲,《随草诗余》的人生感怀,则体现出逐渐背离《花间》词风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唱和词集 花间》词风 起伏消长 背离
下载PDF
《花间》词中的屏风与屏内世界——唐宋词境原生态解读之一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里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屏风是《花间集》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道具,《花间》词人在忠实纪录这一现实生活环境的同时,构造出了一个颇具文学价值的词境——“屏内世界”。构成“屏内世界”的现实基础是当日屏风之形制与使用方式的历史本真状态;其艺术基础则是屏风... 屏风是《花间集》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道具,《花间》词人在忠实纪录这一现实生活环境的同时,构造出了一个颇具文学价值的词境——“屏内世界”。构成“屏内世界”的现实基础是当日屏风之形制与使用方式的历史本真状态;其艺术基础则是屏风图案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与时代文化内涵。由此二者切入,对《花间》词文本所作的解读即富有原生态的意味。在原生态的视角下,可以清晰地发现《花间》词中“屏内世界”词境所独具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对宋词词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屏风 屏内世界 原生态解读
下载PDF
《花间集》现代意义读本的奠基之作——试论华锺彦《花间集注》编撰特点及学术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克强 刘少坤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华锺彦先生的《花间集注》于1935年出版,是《花间集》最早的注本。《花间集注》与古典形态的版本不同,开创了解释词句、疏通意旨兼及鉴赏者的新体式,以教学或普及推广为目的,呈现出突出的现代学术性。《花间集注》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华锺彦先生的《花间集注》于1935年出版,是《花间集》最早的注本。《花间集注》与古典形态的版本不同,开创了解释词句、疏通意旨兼及鉴赏者的新体式,以教学或普及推广为目的,呈现出突出的现代学术性。《花间集注》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版本目录、文字音韵校勘、名物考证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花间集注》出版之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花间集》的传播和接受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花间集注》本身已成为学术范本,其中重要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应为今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锺彦 花间集注》 现代意义 经典
下载PDF
论南唐词人对西蜀“花间词”的审美接受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振涛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5,共5页
五代时期的西蜀政权和南唐政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西蜀与南唐两地词人群体承袭相续风水激荡,二者在曲词的创作范式、艺术技法及审美趣味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相似性或趋同性。南唐词在傅彩设色、遣词造句、表现技法、... 五代时期的西蜀政权和南唐政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西蜀与南唐两地词人群体承袭相续风水激荡,二者在曲词的创作范式、艺术技法及审美趣味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相似性或趋同性。南唐词在傅彩设色、遣词造句、表现技法、叙事造境等方面积极效仿西蜀"花间"并努力超越"花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十国 南唐词坛 花间词人 词学思想
下载PDF
偎红倚翠、浅吟低唱中的愤世抗争——试论花间词人与歌妓酒女的观照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丽玲 蔡梦姣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66-69,共4页
历来人们认为一部《花间集》皆为男子作闺音、代闺人言情之作,里面处处展示的是独具的"女性气质",事实上不尽其然。试从花间词人的时代心理、唐代流连声色、奢纵放恣的风气,花间词人与歌妓酒女的观照三个方面,探讨花间词人在... 历来人们认为一部《花间集》皆为男子作闺音、代闺人言情之作,里面处处展示的是独具的"女性气质",事实上不尽其然。试从花间词人的时代心理、唐代流连声色、奢纵放恣的风气,花间词人与歌妓酒女的观照三个方面,探讨花间词人在作品中不仅仅是对美艳绝伦而又忠贞诚挚的歌妓酒女的同情和赞美,而更多的是通过暗示、移情等手法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失意和怨愤的意蕴情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人 歌妓酒女 时代心理 社会风气 愤世抗争
下载PDF
花间词人与词体文学的演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博昊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花间词人笃意于制词,其创作实践促使词的声调格律、题材取向、审美规范、抒情方式等趋于定型,纵然此后诸家在词学领域或开疆拓土,或精雕细琢,花间词人的创作方法与审美取向业已成为作词的典范,启后人无限法门。花间文人于作品中传达出... 花间词人笃意于制词,其创作实践促使词的声调格律、题材取向、审美规范、抒情方式等趋于定型,纵然此后诸家在词学领域或开疆拓土,或精雕细琢,花间词人的创作方法与审美取向业已成为作词的典范,启后人无限法门。花间文人于作品中传达出的人生虽苦但希望犹存的情感,使词在晚唐五代成为了文士漂泊心灵得以休憩的港湾。而此种情感亦与国人坚韧的品性相契合,使词之初起即具有了令文人广泛接受的心理条件。起于俗的词体文学在花间文人手中渐成于雅,登上了主流文坛,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人 词体文学 演进
下载PDF
花间词人鹿虔扆考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锋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后蜀词坛上的“五鬼”是明人曹学佺误读文献而造成的一个错误,清人吴任臣著《十国春秋》,沿用了这个错误。我们认为《十国春秋》把鹿虔扆列入“五鬼”,既不符合历史实际,又不符合鹿氏的为人及其词风。
关键词 五鬼 韩琮 鹿虔扆 花间词人
下载PDF
论花间词中的鸟类意象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建国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16-21,共6页
论花间词中的鸟类意象周建国《花间集》开鸟世界。那浴水的鸳鸯,眠沙的,双飞的梁燕,独语的娇莺,以及画屏上的金鹧鸪,画罗上的金翡翠等,构成了千姿百态、妙趣横主的鸟类画卷。鸟类作为自然界中自由活泼的生灵,以其形声色兼具的形... 论花间词中的鸟类意象周建国《花间集》开鸟世界。那浴水的鸳鸯,眠沙的,双飞的梁燕,独语的娇莺,以及画屏上的金鹧鸪,画罗上的金翡翠等,构成了千姿百态、妙趣横主的鸟类画卷。鸟类作为自然界中自由活泼的生灵,以其形声色兼具的形象特征,被花间词人大量捕捉、改造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人 鸟类 鸳鸯 《诗经》 《菩萨蛮》 花间集》 孙光宪 表现手法 温庭 风格特色
下载PDF
花间之别调——李珣词审美风格略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建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李珣是花间词人之一,其词作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在花间词中别开生面,可称"花间别调"。本文主要从其风物词、隐逸词入手,通过意象分析和形象审视,透视李珣词作以"清"为主的审美风格,意在启... 李珣是花间词人之一,其词作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在花间词中别开生面,可称"花间别调"。本文主要从其风物词、隐逸词入手,通过意象分析和形象审视,透视李珣词作以"清"为主的审美风格,意在启迪花间词派研究者关注李珣其人其词,尤其对"花间别调"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对李珣词之地位与影响给予公正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珣 风物词 隐逸词 花间別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