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5篇文章
< 1 2 2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航拍的苎麻倒伏信息解译研究
1
作者 王薇 付虹雨 +4 位作者 卢建宁 岳云开 杨瑞芳 崔国贤 佘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
茎杆倒伏是苎麻三麻培育中最常见的灾害,传统的监测方法具有耗时耗力、不及时等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获取苎麻倒伏信息的方法,首先利用Pix4D Mapper软件生成苎麻的冠层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 茎杆倒伏是苎麻三麻培育中最常见的灾害,传统的监测方法具有耗时耗力、不及时等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获取苎麻倒伏信息的方法,首先利用Pix4D Mapper软件生成苎麻的冠层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基于正射影像提取苎麻光谱、纹理及形状特征,基于DSM提取苎麻株高指标,最后结合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正常/倒伏苎麻分类模型。结果表明,基于DSM提取的株高信息可以有效代替大田实测株高,模型R2为0.899。倒伏和正常苎麻在光谱、纹理、形状及株高特征上具有差异。在3种机器学习算法中,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模型的性能最好,准确率达到99%,能够高效地识别苎麻倒伏地块。以上研究结果为准确、快速评估作物倒伏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倒伏 无人机 可见光相机 数字表面模型
下载PDF
苎麻水热液化生物油特性及重金属迁移的研究
2
作者 蒋海伟 艾仙斌 +5 位作者 阙志刚 韩佩 邹俊华 邓同辉 付尹宣 石金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1,546,共5页
如何绿色、高效、资源化处置富含重金属植物收获物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产业化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以苎麻为原料,水为反应溶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碱催化剂对苎麻水热产油及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275℃、30 mi... 如何绿色、高效、资源化处置富含重金属植物收获物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产业化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以苎麻为原料,水为反应溶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碱催化剂对苎麻水热产油及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275℃、30 min和5%HCOOH条件下,苎麻液化生物油产率最高为20.86%,且其热值为30.68 MJ/kg。空白组生物油有机组分主要由醇、烃、酸、酮和含N化合物类组成,HCOOH组液化生物油中烃和酯类化合物含量增加,而Na_(2)CO_(3)组的生物油中烃、醇和酸类含量减少。此外,重金属(Cd、Pb、Cu和Cr)85%以上保留在固相残渣中,而As主要转移到水相中,且生物油中重金属含量低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液化 苎麻 生物油 重金属 水相
下载PDF
苎麻剥制机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
作者 郑文龙 马兰 +4 位作者 刘佳杰 向伟 颜波 段益平 吕江南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7-59,共13页
苎麻是中国特色纤维作物,对其茎秆进行剥制是获取苎麻纤维材料的必要环节,开展苎麻剥制机械研究对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综述苎麻茎秆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早期剥麻机存在的剥麻质量与效率不高的问题,介绍了我... 苎麻是中国特色纤维作物,对其茎秆进行剥制是获取苎麻纤维材料的必要环节,开展苎麻剥制机械研究对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综述苎麻茎秆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早期剥麻机存在的剥麻质量与效率不高的问题,介绍了我国现有剥麻机械的技术优势与问题,总结了麻类作物剥麻机械仿真模拟及智能机具的研发现状。研究认为,苎麻剥制机具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是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力学性能 剥麻机 仿真分析
下载PDF
苎麻CCCH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谱分析
4
作者 张晓洋 何思 +4 位作者 瞿宏悦 韩昕冉 张嘉敏 赵倾城 邢虎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3-713,共11页
CCCH锌指蛋白作为各种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调节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应答等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苎麻基因组中鉴定出59个CCCH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了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共线性... CCCH锌指蛋白作为各种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调节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应答等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苎麻基因组中鉴定出59个CCCH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了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共线性及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CCCH基因不均匀分布在苎麻的14条染色体上;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分析发现启动子区有大量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响应元件;表达谱分析表明,差异基因BniC3H48、BniC3H53和BniC3H57在乙烯利和磷酸二氢钾两者混合喷施后表达呈上调趋势,这三个基因可能在乙烯利和磷酸二氢钾互作调控苎麻富集镉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苎麻响应重金属镉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CCCH 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
下载PDF
苎麻根本草考证
5
作者 索晓梅 孙婉萍 谢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3期182-188,共7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中医方剂相关记载,并结合现代《中华本草》《中药志》《中药大辞典》进行系统考证。结果发现苎麻根以“苎根”为名,首载于《名医别录》;原植物苎麻全国各地均有出产,古以“山苎”混用之;性味归经为“甘,寒。归心...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中医方剂相关记载,并结合现代《中华本草》《中药志》《中药大辞典》进行系统考证。结果发现苎麻根以“苎根”为名,首载于《名医别录》;原植物苎麻全国各地均有出产,古以“山苎”混用之;性味归经为“甘,寒。归心、肝、肾、膀胱经”;功效为清热,安胎,凉血,止血,解毒,主要治疗胎动不安,胎漏下血,消渴,湿热淋证、血热妄行所致出血证,外治痈肿疮毒等。古代苎麻根所治疾病较多,有混淆品山苎,现已区分,但苎麻叶与苎麻根依然存在混用。通过研究大量本草文献,对苎麻根的名称、产地、基原、药性、功用进行了梳理和考证,探究了苎麻根药物历史演变过程,为中药苎麻根正本清源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原 药性 功用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醋酸酯淀粉取代PVA的苎麻纱上浆实践
6
作者 何斌 胡睿 +2 位作者 赵阳 解开放 徐国强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8-28,共1页
PVA在浆纱中难以生物降解、环境污染大,因此我们选择更为环保的DM-908醋酸酯淀粉取代PVA进行浆纱实践,保持变性淀粉120 g不变,不同取代率的浆料配方见表1,浆液含固率9%。经测试替代率0~100%的浆液实际上浆率分别为7.6%、7.9%、8.0%、7.9... PVA在浆纱中难以生物降解、环境污染大,因此我们选择更为环保的DM-908醋酸酯淀粉取代PVA进行浆纱实践,保持变性淀粉120 g不变,不同取代率的浆料配方见表1,浆液含固率9%。经测试替代率0~100%的浆液实际上浆率分别为7.6%、7.9%、8.0%、7.9%、8.1%和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酯淀粉 浆料配方 变性淀粉 上浆率 浆液含固率 苎麻 浆纱 PVA
下载PDF
饲用苎麻育种及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7
作者 霍颖怡 邵明宇 邢虎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苎麻属荨麻科苎麻属,是多年生草本作物,其营养成分结构合理,是一种理想、优质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饲用苎麻已经在多地推广应用,但其抗营养因子多,限制了苎麻在畜禽饲粮中的充分应用。本文综述了饲用苎麻的生物学特性与营养特性,我国饲... 苎麻属荨麻科苎麻属,是多年生草本作物,其营养成分结构合理,是一种理想、优质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饲用苎麻已经在多地推广应用,但其抗营养因子多,限制了苎麻在畜禽饲粮中的充分应用。本文综述了饲用苎麻的生物学特性与营养特性,我国饲用苎麻种质评价与品种选育,饲用苎麻的产量特性和营养成分,利用方式及抗营养因子研究现状,并对苎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饲用苎麻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苎麻 抗营养因子 育种
下载PDF
苎麻残胶率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测试方法优化
8
作者 刘桂凤 郑琰珍 武雪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按照GB/T 5889—1986中的方法对测试步骤进行了优化改进,按照优化改进后的测试方案测试苎麻样品的残胶率,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试方法测试数据更加准确,测试时间大幅缩短,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苎麻 残胶率 不确定度 改进方法
下载PDF
油菜、龙葵、苎麻对镉、砷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
9
作者 李泉 陈仪 +3 位作者 刘莉 赵前礼 何贝 杜凡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40-246,共7页
以油菜、龙葵、苎麻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油菜、龙葵、苎麻对耕地土壤中Cd和As的吸附效果和富集转移效应,并施加沼泽红假单胞菌和黑曲霉两种微生物,探讨了微生物对油菜、龙葵和苎麻净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油... 以油菜、龙葵、苎麻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油菜、龙葵、苎麻对耕地土壤中Cd和As的吸附效果和富集转移效应,并施加沼泽红假单胞菌和黑曲霉两种微生物,探讨了微生物对油菜、龙葵和苎麻净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油菜和龙葵对土壤中重金属Cd的吸附效果较好,表现出富集特性,而苎麻植株对Cd的吸收效果较差。其中油菜植株体内Cd含量大小表现为油菜茎杆>油菜根>油菜子,龙葵植株体内Cd含量大小表现为龙葵茎>龙葵果>龙葵根;油菜、龙葵、苎麻对土壤中As吸附效果均较差;沼泽红假单胞菌和黑曲霉两种微生物对促进油菜、龙葵和苎麻吸收土壤中Cd和As的作用均较小。油菜更适宜用作Cd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龙葵 苎麻 耕地 植物修复 重金属
下载PDF
苎麻连续剥麻机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陈静 冯艳 +3 位作者 袁梦涵 龚正 胡雷 王瑛 《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73-77,共5页
针对目前生产应用的小型单、双滚筒反拉式和多滚筒直喂式苎麻剥麻机存在的剥麻效率低、效果差及剥净率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集压、刮、打、夹、拉和梳等多道剥麻工序为一体的苎麻连续剥麻机。简述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传动系统及... 针对目前生产应用的小型单、双滚筒反拉式和多滚筒直喂式苎麻剥麻机存在的剥麻效率低、效果差及剥净率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集压、刮、打、夹、拉和梳等多道剥麻工序为一体的苎麻连续剥麻机。简述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传动系统及主要工作部件结构设计与参数选择。结果表明,装机功率5.5kW、生产率301.7kg/h(鲜皮)、剥净率96.8%,能剥的鲜苎麻茎秆长度≥800mm(去叶)。该机可实现连续剥麻,剥麻效率高、效果好、剥净率高,操作省力、安全,适合苎麻种植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剥麻机 剥麻滚筒 剥净率
下载PDF
《艺麻辑要》作者辨——兼考其与黄厚裕《栽苎麻法略》的关系
11
作者 熊帝兵 顾铭秀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23,38,共7页
各书目著录《艺麻辑要》的作者不同,有的题为董元亮,有的题为汪曾保(等)。经仔细分析该书的序言,可以判定其真正责任者应为董元亮。书中首篇辑录了汪曾保的《栽苎麻略法》,但该篇与滁州人黄厚裕的《栽苎麻法略》的内容与结构高度相似,... 各书目著录《艺麻辑要》的作者不同,有的题为董元亮,有的题为汪曾保(等)。经仔细分析该书的序言,可以判定其真正责任者应为董元亮。书中首篇辑录了汪曾保的《栽苎麻略法》,但该篇与滁州人黄厚裕的《栽苎麻法略》的内容与结构高度相似,重复率接近80%。黄书先出十余年,汪氏极有可能抄录、改写了黄书。黄书密切结合滁州地区实际而写,其内容可与光绪《滁州志》相互印证。尽管汪氏在改写时删去了标志性地域信息,但是并不彻底,如汪氏说徐州、凤阳、泗州等为浙江近地,显然不符合实际;而且黄书中的滁州方言依然保留在汪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元亮 《艺麻辑要》 汪曾保 苎麻 黄厚裕
下载PDF
苎麻种植年限对土壤重金属积累及富集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黄承建 缪凯 +4 位作者 熊文强 刘小康 罗芳 雷宁 潘庭杰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探究苎麻种植年限对土壤重金属积累及富集效果的影响,为普通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手段,在苎麻主产区四川省大竹县苎麻产业园区选取种植苎麻1~3年的新麻园、4~8年的成龄麻园和9年及以上的老麻园,对土壤和麻根镉(Cd)、铅(Pb)... 为探究苎麻种植年限对土壤重金属积累及富集效果的影响,为普通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手段,在苎麻主产区四川省大竹县苎麻产业园区选取种植苎麻1~3年的新麻园、4~8年的成龄麻园和9年及以上的老麻园,对土壤和麻根镉(Cd)、铅(Pb)、铬(Cr)、汞(Hg)和砷(As)的含量,麻根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及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麻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为Cr>Pb>As>Cd>Hg,除As外,Cd、Pb、Cr、Hg的含量不同程度超过四川盆地丘陵区背景值,少数麻园Cd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超标率为18.75%;麻园土壤Cd总体处于警戒线水平。麻根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为Cr>Pb>As>Cd>Hg,麻根对土壤重金属富集系数为Hg>Cd>As>Pb>Cr。老麻园土壤Cd、Cr和As的含量,麻根中重金属Pb、Cr、Hg的含量及麻根对土壤Pb、Cr、Hg的富集系数显著高于新麻园和成龄麻园,但老麻园麻根中Cd的含量和对Cd的富集系数显著低于新麻园和成龄麻园。麻根对土壤重金属富集量最高的时段为:Cd在苎麻种植3~8年时,Pb、Cr和Hg在9年及以上。苎麻种植年限的增加加重土壤重金属Cd、Cr和As的积累,但也有助于麻根对土壤重金属Cd、Pb、Cr和Hg的富集,并通过提高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改善土壤重金属修复的土壤环境。生产上宜采取措施改进苎麻收获方式和更新麻园,提高苎麻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土壤重金属污染 富集 土壤理化性质 种植年限
下载PDF
涤纶/棉/苎麻赛络包芯纱的纺制及其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梅 何巧英 温南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3,共6页
针对纯苎麻纱毛羽较多,产品易产生刺痒感的问题,以热水溶解苎麻/维纶混纺纱得到的超细苎麻纱为纱芯、有色涤纶粗纱和本色棉纤维粗纱作为外包纤维纺制涤纶/棉/苎麻赛络包芯纱,并对涤纶/棉/苎麻赛络包芯纱的强伸性、耐磨性、毛羽、条干均... 针对纯苎麻纱毛羽较多,产品易产生刺痒感的问题,以热水溶解苎麻/维纶混纺纱得到的超细苎麻纱为纱芯、有色涤纶粗纱和本色棉纤维粗纱作为外包纤维纺制涤纶/棉/苎麻赛络包芯纱,并对涤纶/棉/苎麻赛络包芯纱的强伸性、耐磨性、毛羽、条干均匀度进行测试,研究加捻以及苎麻含量对成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赛络包芯纱的捻向与纱芯相同时,成纱表面平整,纱芯不易外漏;涤纶/棉/苎麻赛络包芯纱存在临界捻系数,临界捻系数在360左右;随着捻系数的增加,涤纶/棉/苎麻赛络包芯纱的条干不匀和耐磨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随苎麻含量的增加,涤纶/棉/苎麻赛络包芯纱的耐磨性和断裂伸长率均逐渐减小,断裂强度则先减小后增加,苎麻含量为17%时,断裂强度最小,为1.67 cN/tex。通过超细苎麻纱芯制备的涤纶/棉/苎麻赛络包芯纱具有较好的外观和物理机械性能,使苎麻纤维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赛络纺 包芯纱 毛羽 断裂强度
下载PDF
基于ANSYS-Workbench的4BM-250型苎麻剥麻机机架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
14
作者 刘佳杰 马兰 +4 位作者 向伟 颜波 段益平 文庆华 吕江南 《中国麻业科学》 2023年第6期287-294,共8页
剥麻机的机架对剥麻机的整机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为避免剥麻机工作过程中机架出现结构强度不足和共振问题,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4BM-250型苎麻剥麻机机架的三维模型,基于ANSYS-Workbench软件对剥麻机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静... 剥麻机的机架对剥麻机的整机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为避免剥麻机工作过程中机架出现结构强度不足和共振问题,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4BM-250型苎麻剥麻机机架的三维模型,基于ANSYS-Workbench软件对剥麻机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机架在静载荷下的最大位移为0.14 mm,最大应力为23.71 Mpa,最大应力小于机架材料结构钢的屈服强度极限,因此机架结构在条件载荷下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机架前6阶的固有频率为0,7~12阶模态的频率为25.28~89.58 Hz,柴油机转子的运动频率与机架的第8阶固有频率在同一区间范围。对照第8阶频率的振动类型及变形特点对机架模型进行改进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机架的前1~6阶模态的振动频率为0,第7~12阶模态的频率分别为17.92、35.56、44.56、53.94、57.41、70.25 Hz。对比改进前,改进后模型的各模态频率均有所下降,平均下降15.81%,且各阶模态下的变形均较小,主要部件变形量均在10 mm以下,改进后的结构综合力学性能有明显提升。该研究可为机械结构部件的研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剥麻机机架 模态分析 静力学分析 结构优化
下载PDF
苎麻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5
作者 王绪霞 刘立军 吕锐玲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3-26,32,共5页
本研究以苎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温度、pH、培养基成分、碳源和氮源、维生素和光照等因素对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40℃,生长最适温度为25... 本研究以苎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温度、pH、培养基成分、碳源和氮源、维生素和光照等因素对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40℃,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在pH为3.0~12.0的PDA培养基中均能生长。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速率的测试显示,该菌在PDA上生长最快,该菌对各种碳源利用能力不同,其中对麦芽糖的利用率最高。另外,用PDA进行培养,分生孢子生成的温度范围为10~40℃,最适28℃。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牛肉膏培养基上产孢最多。相同的氮源、碳源不同其产孢量差异很大,硝酸钾和葡萄糖培养基中产孢效果更好。添加维生素B2的液体培养基里可以获得较大的生物量,同时可诱导大量分生孢子的产生。菌丝在12小时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快,但是分生孢子产量低,而连续黑暗培养更利于分生孢子的生成。本研究结果将为苎麻炭疽病的发生规律、苎麻炭疽病的生物防治和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苎麻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界面修饰对苎麻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16
作者 张永春 孟晓佳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39-42,I0002,共5页
分别采用NaOH处理过的苎麻纤维和NaOH与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联合处理的苎麻纤维制备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处理苎麻纤维的红外光谱、XPS光电子能谱以及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及冲击强度断面形... 分别采用NaOH处理过的苎麻纤维和NaOH与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联合处理的苎麻纤维制备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处理苎麻纤维的红外光谱、XPS光电子能谱以及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及冲击强度断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化学键合到苎麻纤维上。NaOH处理的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苎麻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20%时达到最大值44.64MPa而后减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苎麻纤维复合材料在25%的质量含量范围内呈递增趋势,达到48.39MPa。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着苎麻纤维的含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硅烷偶联剂 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冲击强度
下载PDF
苎麻纤维增强硫铝酸盐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体积变形
17
作者 廖宜顺 陈佳文 张天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6-1172,共7页
通过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界面弯拉强度、体积变形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苎麻纤维(RF)掺量对硫铝酸盐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与体积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F掺量(体积分数,下同)的增加,硫铝酸盐水泥净浆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呈现先... 通过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界面弯拉强度、体积变形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苎麻纤维(RF)掺量对硫铝酸盐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与体积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F掺量(体积分数,下同)的增加,硫铝酸盐水泥净浆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纤维掺量为0.50%时同时达到峰值;在约束条件下,掺入RF对硫铝酸盐水泥净浆界面弯拉强度的提升幅度较大,纤维掺量为0.75%试样的28 d界面弯拉强度较无约束条件下提高了31.82%;RF的掺入显著增加了硫铝酸盐水泥净浆的膨胀量,其自生变形和干燥变形均随着RF掺量的增加逐渐增大;改性后的RF可以在硫铝酸盐水泥基材料的碱性环境中稳定发挥作用,提高试样的整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硫铝酸盐水泥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界面弯拉强度 体积变形
下载PDF
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回归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18
作者 冷鹃 肖爱平 +2 位作者 刘亮亮 廖丽萍 冯湘沅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3期49-52,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有效测定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回归模型法,采用传统国标法测定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用纤维细度仪测出纤维细度,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拟合出5个回归模型。确定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与纤维细度最佳回归模型为:Y=107... 为建立一种快速有效测定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回归模型法,采用传统国标法测定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用纤维细度仪测出纤维细度,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拟合出5个回归模型。确定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与纤维细度最佳回归模型为:Y=107.58-0.054X+8.55×10^(-6)X^(2)。F检验和t检验证明该方法与传统国标法差异不显著。因此,通过纤维细度仪测试纤维细度,再经回归模型的换算,可同步实现苎麻单纤维断裂强力的自动化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单纤维 断裂强力 回归模型 构建
下载PDF
关于江西苎麻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的思考
19
作者 汪剑鸣 雷雪芳 +1 位作者 赖占钧 刘瑛 《江西农业经济》 1999年第3期25-25+5,5,共2页
(一)中国是世界上栽培和利用苎麻最早的国家,江西是中国苎麻的主产区,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在唐宋时期,宜春、万载、宜黄等地麻农手工编织的夏布,具有“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飘如罗纱”的美称。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远销... (一)中国是世界上栽培和利用苎麻最早的国家,江西是中国苎麻的主产区,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在唐宋时期,宜春、万载、宜黄等地麻农手工编织的夏布,具有“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飘如罗纱”的美称。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远销东南亚各国。同时,江西以其得天独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苎麻 基地建设 优质原料 种植苎麻 苎麻产业化 优质苎麻 优质麻基地 江西省 苎麻纺织 苎麻新品种
下载PDF
苎麻价格回升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进昌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18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价格回升 苎麻纤维 苎麻生产 探析 市场需求量 混纺织物 市场价值规律 苎麻原麻 种植苎麻 纺织品配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