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家精神的分析及其启示
1
作者 王振强 贺莹莹 徐文彬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5年第3期19-25,共7页
教科书中的科学家事例是传递科学家精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其中,科学家形象的选择、呈现和塑造与科学家精神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关系。以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为样本,根据分析框架分别对科学家形象和科学家精神进行统... 教科书中的科学家事例是传递科学家精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其中,科学家形象的选择、呈现和塑造与科学家精神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关系。以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为样本,根据分析框架分别对科学家形象和科学家精神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科学家形象在性别、国别、研究门类等方面各有侧重;科学家精神的覆盖维度较为全面,但学段分布不均衡。据此应关注科学家形象及其精神的教学转化:聚焦科学家形象,进行学习进阶式设计;开发教科书资源,让科学家精神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生动;开展家校社合作,协同培育科学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形象 科学家精神 科学教育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
下载PDF
小学第三学段科学教材“物质科学”领域内容比较研究——以苏教版、教科版为例
2
作者 周硕林 白俊卓 +1 位作者 张诺萍 邓盎妍 《特立研究》 2025年第1期39-47,共9页
一、研究缘起教材是教学的核心工具,其版本差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虽然我国学者已对不同版本科学教材进行了诸多比较研究,但对于不同版本教材中“物质科学”领域内容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江苏教育出版社(苏教版)和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 一、研究缘起教材是教学的核心工具,其版本差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虽然我国学者已对不同版本科学教材进行了诸多比较研究,但对于不同版本教材中“物质科学”领域内容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江苏教育出版社(苏教版)和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是当前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教材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育 科学教材 教材版本 教科 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三学段 教学效果 苏教版
下载PDF
科学能力在教科书“问题”设置中的体现——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六年级教科书为例
3
作者 赵婷 万东升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5期63-65,共3页
科学能力是公民对有关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性讨论并进行决策和行动的能力。科学能力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科学现象解释、构建和评估科学探究设计并批判性地解释科学数据与证据以及研究、评... 科学能力是公民对有关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性讨论并进行决策和行动的能力。科学能力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科学现象解释、构建和评估科学探究设计并批判性地解释科学数据与证据以及研究、评估和使用科学信息进行决策和行动等能力指标。[1]科学教科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包含了许多诸如例题、习题、课后作业、探究任务等“问题”设置,它们对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最新的PISA科学能力框架,对现行的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六年级教科书中的“问题”设置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这些“问题”设置是否以及如何体现科学能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科学教科书 教学资源 科学数据 能力指标 PISA 能力框架 科学素养
下载PDF
科学史融入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比对分析——基于苏教版、教科版教科书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杨淑萍 成晶晶 刘珂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0-84,共5页
对苏教版、教科版小学3-6年级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物理"属性方面,苏教版注重科学史占比,内容多样且较均衡,但正文呈现的篇幅短小。教科版注重科学史的详细度,内容以科学概念或理论为主,呈现在&... 对苏教版、教科版小学3-6年级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物理"属性方面,苏教版注重科学史占比,内容多样且较均衡,但正文呈现的篇幅短小。教科版注重科学史的详细度,内容以科学概念或理论为主,呈现在"特定版块"。两版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皆以"指导阅读"为主;"目标"属性方面,苏教版以"知识的理解"为主,而教科版则兼顾对知识及过程的理解,"情境理解"目标层次的内容在两版教材中均占比较低。基于此,建议编者以科学史的高效习得为"出发点",优化科学史"物理"属性的编排,强化科学史"情境的理解"目标层次的作用,最终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教科书 小学科学
下载PDF
自然的退隐与实验的崛起:百年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传统的变迁
5
作者 张学鹏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13,共11页
对科学传统的表达和呈现是认识科学教育和课程的重要参照,研究以科学传统的三维划分(博物、实验和数理)为框架,按照清末民初(1904—1922)、民国新学制后(1922—1949)、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改革开放后(1978—2001)、新世纪课程改... 对科学传统的表达和呈现是认识科学教育和课程的重要参照,研究以科学传统的三维划分(博物、实验和数理)为框架,按照清末民初(1904—1922)、民国新学制后(1922—1949)、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改革开放后(1978—2001)、新世纪课程改革后(2001—2023)五阶段划分,对我国自现代学制建立后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科学传统进行了系统梳理、统计和内容分析。结果显示,百年以来,自然从课本中不断退隐,原本居于首要位置的博物学传统在小学科学教科书中日益衰落,实验传统取而代之,成为最强势的科学传统,数理传统从寂寂无闻兴起成为重要的科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科学教科书 科学传统 博物学传统 实验传统 数理传统
下载PDF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插图分布及其教学功能考量——以苏教版为例
6
作者 杨淑萍 成晶晶 郝渊博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4-68,共5页
插图作为教科书的“第二语言”,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插图在分布上呈现出数量多、形式多样的特征,这不仅为开展以插图为媒介的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也为拓展小学科学教学新方式提供了思路。因此,本文以教科... 插图作为教科书的“第二语言”,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插图在分布上呈现出数量多、形式多样的特征,这不仅为开展以插图为媒介的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也为拓展小学科学教学新方式提供了思路。因此,本文以教科书插图为媒介,从内化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养成科学态度以及形成科学发展观等角度出发,就如何有效开展日常教学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插图 小学科学 教学功能
下载PDF
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设计的微观发生法比较——以中美日三国“磁”内容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首新 胡卫平 +1 位作者 林长春 万东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2,共8页
以往教科书比较研究多是宏观视角的内容分析,此研究采用微观发生法比较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设计差异。结果表明:在变化路径上,制定计划、结论呈现、迁移延伸等方面差异较大;在变化速率上,随着年级增长,我国教... 以往教科书比较研究多是宏观视角的内容分析,此研究采用微观发生法比较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究"设计差异。结果表明:在变化路径上,制定计划、结论呈现、迁移延伸等方面差异较大;在变化速率上,随着年级增长,我国教科书探究水平变化幅度较大,日本低水平探究活动稳定,高水平有较大幅度增加,而美国渐进过程稳定;在变化广度上,中日两国教科书的探究活动重视科学与数学的整合,美国从科学、技术、工程体现STEM本质。上述差异也是各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之特色,启示我们设计活动时关注探究活动的可持续性、开放性、广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科书 科学探究 微观发生法
下载PDF
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用字科学化的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心科 郑国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8,共9页
为了规避小学语文教科书用字的随意性,促进其科学化,需要从四方面进行研究:明确儿童常用字与社会常用字的关系;研究汉字的难易和构字(词)能力,确定教科书的字序、字频、字间;明确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区分不同学段教科书材料的功能,采用... 为了规避小学语文教科书用字的随意性,促进其科学化,需要从四方面进行研究:明确儿童常用字与社会常用字的关系;研究汉字的难易和构字(词)能力,确定教科书的字序、字频、字间;明确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区分不同学段教科书材料的功能,采用不同的编写程序和方式;将教科书用字的科学性纳入小学语文教科书评价体系。要注意科学化与灵活性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科书 用字 科学
下载PDF
小学教科书插图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蓓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24,共6页
小学教科书插图与课文内容配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对知识传达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教科书插图内容应符合学科特点,对应课文重点内容,插图数量和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插图编排应注意位置灵活、组织形式丰富,同时注重图文整合... 小学教科书插图与课文内容配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对知识传达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教科书插图内容应符合学科特点,对应课文重点内容,插图数量和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插图编排应注意位置灵活、组织形式丰富,同时注重图文整合协调。小学教科书插图创作应在阅读性、知识性、系统性、功能性和审美性方面加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科书 插图 科学 适用性
下载PDF
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70年回顾与展望——文化视角的审视 被引量:7
10
作者 段发明 刘倩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67,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学科学教科书经历了过波、苏化、本土化、改革开放再到素养教育的发展阶段。70年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变革围绕三种科学文化更替展开,它既是编者对科学及科学教育的重新理解与诠释,也是科学教育由“小”自然向“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学科学教科书经历了过波、苏化、本土化、改革开放再到素养教育的发展阶段。70年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变革围绕三种科学文化更替展开,它既是编者对科学及科学教育的重新理解与诠释,也是科学教育由“小”自然向“大”科学,即由知识学习向科学的活动、情感、态度、精神等逐渐拓展的科学文化教育过程。发展至今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实现了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场所的四大超越,从而完成了从科学知识教育向科学文化教育的转型。小学科学教科书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未来的科学教育变革指明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科书 科学文化 文化超越 科学文化教育
下载PDF
湘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概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发明 汤用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6期20-24,共5页
湘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内容选择、组织、呈现等3个方面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体现出"挖掘科学史实,提高科学素养;强化科学价值观,渗透人文精神;突出科学探究,分册落实科学技能;注重情景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等特点。
关键词 湘版小学科学教科书 内容组织与呈现 特点
下载PDF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以教科版、苏教版、大象版为例
12
作者 李律锌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3年第4期54-62,共9页
从小学科学史的视角出发,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对教科版、苏教版、大象版的12套小学科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版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在数量、类型、呈现方式、知识维度、教学建议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针对3版的差异性,在教科书修... 从小学科学史的视角出发,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对教科版、苏教版、大象版的12套小学科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版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在数量、类型、呈现方式、知识维度、教学建议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针对3版的差异性,在教科书修订时可适当创设主题式科学史单元、类型更加均衡化、呈现方式“递进式”、内容编排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科书 科学 内容分析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以苏教版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祖祥 陈元元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6,共3页
教科书中的插图是指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对他们理解和把握相关内容起着重要作用。中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期,插图在... 教科书中的插图是指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对他们理解和把握相关内容起着重要作用。中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期,插图在其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目前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研究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没有特别关注小学中年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科书 小学中年级 插图 苏教版 学生学习 抽象思维 小学低年级 形象思维
下载PDF
中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隐喻及其教学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维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0-73,共4页
当前我国学科教学中的隐喻研究基本上局限在狭隘的教学层面,对课程中隐喻的存在形态鲜有深入的研究。事实上,作为文化精髓的中小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隐喻。在科学教科书中,除了紧密地以科学问题为主题的科学隐喻,还有一些具有一般语言... 当前我国学科教学中的隐喻研究基本上局限在狭隘的教学层面,对课程中隐喻的存在形态鲜有深入的研究。事实上,作为文化精髓的中小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隐喻。在科学教科书中,除了紧密地以科学问题为主题的科学隐喻,还有一些具有一般语言特征甚至是文学色彩的隐喻,这些隐喻可被称为人文隐喻。在科学隐喻的范畴内,依据隐喻的使用主体,其可分为科学家使用的隐喻和教科书编写者使用的隐喻;依据隐喻的源域,其可分为自然隐喻、生活隐喻和学科隐喻。科学教科书中的隐喻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沟通科学与人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科学教科书 教学 隐喻 认知
下载PDF
民国时期小学科学教科书用废之争及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小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民国时期,围绕小学科学教科书的使用发生了一场长达二十多年的争论。争论经历了形成与发展、持续与深入、反复与沉寂等三个阶段,提出了"废除教科书""活用教科书"和"改善教科书"等主张。这些主张都受西方... 民国时期,围绕小学科学教科书的使用发生了一场长达二十多年的争论。争论经历了形成与发展、持续与深入、反复与沉寂等三个阶段,提出了"废除教科书""活用教科书"和"改善教科书"等主张。这些主张都受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而提出,都反对把教科书视为"金科玉律",表达出对"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旧教育的不满。争论反映了中国教育由取法日本向取法欧美、由"知识中心论"向"儿童中心论"的转变过程,对当时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当前推进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具有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小学科学 废除教科书 活用教科书 改善教科书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可能性”主题内容的分析与比较——以人教版、北师版和苏教版教科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文彬 吴雨霜 +2 位作者 蒋苏杰 彭丽丽 宋钰蕾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38,共7页
对人教版、北师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可能性”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内容方面,对“课标”中两大类五小类知识内容做到了全覆盖,且集中分布在四、五年级;北师版有两个单元,其他却只有一个单元;人教版五类知识内容分布较为均匀,... 对人教版、北师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可能性”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内容方面,对“课标”中两大类五小类知识内容做到了全覆盖,且集中分布在四、五年级;北师版有两个单元,其他却只有一个单元;人教版五类知识内容分布较为均匀,苏教版侧重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北师版侧重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及其可能性大小。认知方面,认知过程都以体验为主,探索次之,经历最少;认知结果都以掌握为主,其次分别为理解、运用和了解,基本做到对“课标”认知水平要求的全覆盖;相较于人教版和苏教版,北师版理解维度的例习题较少,运用维度的例习题较多。因此,教师在使用苏教版教科书时需加强同一知识内容的例习题的层次性,使用北师版教科书时需考虑例习题的层次性与多数学生认知水平的适切性,使用人教版教科书时需加强对于题目本身的重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科书 可能性 人教版 北师版 苏教版
下载PDF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永军 《江苏教育研究》 2002年第4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苏教版 小学 语文教科书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历史文化制约下的翻译选择——20世纪初中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翻译
18
作者 范祥涛 范祥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9,共13页
20世纪初的10来年间,为了实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目的,国内翻译出版了大量中小学科学教科书。这些译书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借助于统计工具,对这一翻译现象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包括影响和制约翻译选择的历史文化... 20世纪初的10来年间,为了实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目的,国内翻译出版了大量中小学科学教科书。这些译书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借助于统计工具,对这一翻译现象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包括影响和制约翻译选择的历史文化语境、教科书的翻译和翻译批评。科学教科书的翻译在表层和深层都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批评应结合宏观的文化因素,以求达到更高程度的相对全面、科学与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小学科学教科书 历史文化 翻译批评 翻译选择
下载PDF
“科学”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设置与教学策略——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云龙 《云南教育》 2007年第01S期21-23,共3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等被放在了首位。与此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等被放在了首位。与此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有这些相关的内容都反映了对于“科学”的关注。这种关注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当中,就是“科学”课文的选入与“科学”专题的设置,并由此引发了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变化。笔者拟就“科学”课文在语文教材中的设置与处理策略与诸位同仁作一探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科学 设置 《语文》 教学策略 课文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部分编写例谈——以人教版、苏教版、长春版及美国教材为例
20
作者 王廷波 《小学语文》 2008年第3期41-43,共3页
拉尔夫·泰勒认为:评价是查明已编制的和已组织的学习经验在实际上将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探讨教科书的编写问题,实质上是衡量其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有效程度,同时也包含着对课程标准的重新审视。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科书 编写 人教版 苏教版 习作 教材 美国 长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