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2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布啡对行切痂植皮术烧伤患者氧化应激及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1
作者 程南 郑卫国 沈迎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究纳布啡对烧伤患者行切痂植皮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并行切痂植皮术的烧伤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纳布啡组(n=36)和对照组(n=36)。纳布啡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1... 目的:探究纳布啡对烧伤患者行切痂植皮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并行切痂植皮术的烧伤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纳布啡组(n=36)和对照组(n=36)。纳布啡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0.20 mg/kg纳布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躁动发生率,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0 min(T3)、拔管后30 min(T4)的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前术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和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布啡组躁动发生率更低,T3、T4时RASS评分均降低,T1、T4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升高。术后苏醒期,纳布啡组SOD均高于对照组,MDA、LPO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苏醒时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纳布啡对行切痂植皮术的烧伤患者有较理想的镇静效果,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不影响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切痂植皮术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酒石酸布托啡诺预防妇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合理给药时机探讨
2
作者 张望 张继青 梁吉文 《甘肃医药》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给予布托啡诺预防妇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0例,分为三组,各20例。B1组诱导前静注布托啡诺0.02 mg/kg,B2组术毕前30min静注布...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给予布托啡诺预防妇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0例,分为三组,各20例。B1组诱导前静注布托啡诺0.02 mg/kg,B2组术毕前30min静注布托啡诺0.02 mg/kg,C组空白对照。记录患者拔管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5分钟(T2)、拔管后30分钟(T3)的MAP、HR;拔管时间;拔管时的躁动评分(RS评分);拔管后30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PACU),并进行比较。结果:与C组比较,B1组、B2组患者各时点(T0~T3)MAP、HR降低(P<0.05),B1组、B2组间各时点(T0~T3)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的RS评分B1组、B2组均较C组低(P<0.05),B1、B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5 min的Ramsay评分B1、B2组较C组高(P<0.05),B2组较B1组高(P<0.05),PACU停留时间B2组较B1组、C组延长,B1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可用于预防妇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且麻醉诱导前给药效果优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布托啡诺 妇科手术 苏醒期躁动 给药时机
下载PDF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干预价值分析
3
作者 冯小梅 崔秀宏 +1 位作者 汤冬琴 何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7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60例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麻... 目的分析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60例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开展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在麻醉期发生躁动,对维持心率及血压平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 妇科腹腔镜手术 麻醉苏醒期躁动 干预价值
下载PDF
阿片类麻醉药物对降低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魏颖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188-191,共4页
苏醒期躁动是临床麻醉中常见且多发的并发症,其主要是指患者在麻醉期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躁动,是一种短暂的意识损伤,甚至引起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能会造成意外伤害。目前临床上对于苏醒期躁动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引... 苏醒期躁动是临床麻醉中常见且多发的并发症,其主要是指患者在麻醉期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躁动,是一种短暂的意识损伤,甚至引起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能会造成意外伤害。目前临床上对于苏醒期躁动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引起苏醒期躁动的因素相对较多。因此积极了解苏醒期躁动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对促进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阿片类麻醉药物对降低苏醒期躁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减少麻醉期苏醒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本研究通过分析麻醉期躁动的原因和机制,并综述阿片类药物降低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进展,为防治苏醒期躁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麻醉药物 苏醒期躁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满意度与疼痛感的影响
5
作者 赵芬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98-0201,共4页
探究乳腺癌(BC)患者根治术中应用综合性措施进行护理后对疼痛感、满意度与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 本次从2021.01内开始选取确诊为BC病症并行根治术的患者,选取于2024.03内结束,按随机法将受试的48例患者划分为2... 探究乳腺癌(BC)患者根治术中应用综合性措施进行护理后对疼痛感、满意度与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 本次从2021.01内开始选取确诊为BC病症并行根治术的患者,选取于2024.03内结束,按随机法将受试的48例患者划分为2组(24例/组)予以探讨。一般组应用一般性措施进行护理,综合组应用综合性措施进行护理。对比数字疼痛量表(NRS)、镇静-躁动量表(SAS)等评分、EA事件及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对比NRS得分、SAS得分,干预后两组BC患者的得分均下降,且综合组BC患者的得分均更低(P<0.05)。与一般组BC患者对比EA事件,综合组BC患者的发生率更低(P<0.05)。与一般组BC患者对比满意度,综合组BC患者的总体更高(P<0.05)。结论 BC患者根治术中应用综合性措施进行护理后,可减轻疼痛,有效控制EA事件,且其普遍满意,可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综合性护理 疼痛感 满意度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璐 孙瑜 +1 位作者 陈海虹 白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0-0073,共4页
研究口腔颌面全麻手术患者经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在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效果。方法 在2022年7月-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行口腔颌面手术患者中,抽取其中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的使用下分出对照(20例)与观察(20例)两个小组,向前者... 研究口腔颌面全麻手术患者经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在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效果。方法 在2022年7月-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行口腔颌面手术患者中,抽取其中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的使用下分出对照(20例)与观察(20例)两个小组,向前者提供常规护理方法,以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作为后者在术后的护理模式,比较双方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发生率,苏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心理与血压等指标数值。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在苏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心理与血压等指标中的数据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行口腔颌面手术患者,将全麻作为手术中的麻醉方式,将手术室综合护理应用在患者中,立足手术治疗方案与患者机体的实际情况,给出针对性较强的护理防护方案,在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情况的规避中能收获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 全麻手术 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 苏醒期躁动
原文传递
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7
作者 王旭 郭敬峰 王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分析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意识恢复情况以及苏醒期血压、心率。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预防腹股沟斜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室护理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8
作者 利雪阳 吴安石 +3 位作者 昝京伟 徐凯 刘国凯 任惠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患儿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SPR的脑瘫患儿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12岁,BMI 13~24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患儿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SPR的脑瘫患儿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12岁,BMI 13~24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1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TEAS双侧合谷穴及内关穴,持续至手术结束。C组在相同的穴位放置电极片,但不予电刺激。所有患儿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入室时、拔管即刻、拔管后5、15、30 min的HR、MAP。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拔管后15 min的Wong-Baker面部疼痛表情(FPS-R)评分和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估量表(PAED)评分,并计算苏醒期躁动(EA)发生率。记录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结果与入室时比较,C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15 min HR明显增快,拔管即刻、拔管后5、15、30 min MAP明显升高(P<0.05);T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15 min 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15、30 min 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明显缩短,术后FPS-R评分、PAED评分和EA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和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AS可有效预防行SPR的脑瘫患儿EA发生,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患儿术后疼痛,加快麻醉复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脑瘫 儿童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颌面部鲜红斑痣患儿光动力治疗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及药物干预措施的观察性研究
9
作者 周循 索璐璐 +5 位作者 刘锦星 周徐慧 仇琳 李静洁 郑永超 劳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目的:研究颌面部鲜红斑痣患儿光动力治疗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风险因素,探讨围术期药物干预对EA的影响。方法:纳入2~12岁在全麻下行光动力治疗颌面部鲜红斑痣的患儿270例。收集患儿术前资料、患儿及家长术前焦虑评分,... 目的:研究颌面部鲜红斑痣患儿光动力治疗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风险因素,探讨围术期药物干预对EA的影响。方法:纳入2~12岁在全麻下行光动力治疗颌面部鲜红斑痣的患儿270例。收集患儿术前资料、患儿及家长术前焦虑评分,记录麻醉用药情况、苏醒期疼痛及躁动评分(PAED评分)。根据苏醒室PAED评分,将患儿分为EA组(PAED评分≥12)和非EA组(PAED评分<12),比较组间各因素的差异,并进行校正回归分析,找出有效的药物干预措施。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A组与非EA组在年龄、术前焦虑状态、诱导期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拔管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矫正术前基线因素后,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诱导用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OR=0.03,95%CI:0~0.16)、右美托咪定(OR=0.56,95%CI:0.33~0.95)是EA发生的保护因素。矫正基线后对苏醒期不同用量艾司氯胺酮回归分析,发现艾司氯胺酮0.5 mg/kg(OR=0.16,95%CI:0.04~0.50)和1 mg/kg(OR=0.07,95%CI:0.00~0.41)是EA的保护因素。结论:颌面部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EA与年龄、患儿和家长的术前焦虑状态、拔管时间、术后疼痛相关,诱导使用舒芬太尼、苏醒期使用艾司氯胺酮(0.5~1 mg/kg)可有效降低E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苏醒期躁动 光动力治疗 颌面部 鲜红斑痣
原文传递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全麻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0
作者 王家慧 段晓雯 +4 位作者 周徐慧 仇琳 李静洁 蔡美华 郑永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术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665例全麻下行OSAS手术的3~12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n=499)和验证... 目的:构建并验证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术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665例全麻下行OSAS手术的3~12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n=499)和验证组(n=166)。建模组根据是否发生苏醒期躁动,分为EA组和非EA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儿童OSAS术后EA的危险因素,以此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通过C-index、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并用该风险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SPSS 26.0软件包和R软件(V4.1.2)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AS手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38.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494,95%CI:0.313~0.778)、拔管时间(OR:0.971,95%CI:0.953~0.990)、术后疼痛(OR:1.530,95%CI:1.378~1.699)是儿童OSAS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95%CI:0.741~0.823),灵敏度为0.599,特异度为0.837。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95%CI:0.697~0.849),灵敏度0.676,特异度为0.814。结论:年龄、拔管时间、术后疼痛是OSAS儿童术后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此类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11
作者 高永春 李世多 王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93-97,共5页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与验证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136例TKA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TKA治疗。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期间通过Ricker镇静-躁动评分评估EA。收集TKA患者入院...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与验证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136例TKA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TKA治疗。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期间通过Ricker镇静-躁动评分评估EA。收集TKA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资料、麻醉相关资料以及围手术期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危险因素。根据其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其校准度。结果136例TKA患者中,全身麻醉发生EA 20例(14.7%),均于入PACU后2 h内发生。单因素分析发现,TKA患者全身麻醉EA发生可能与年龄、2型糖尿病、术前焦虑、ASA分级、全身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术后镇痛、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BMI、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损伤至手术时间、白细胞计数、白蛋白、血红蛋白、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等无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后VAS为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以年龄、手术时间、术后VAS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Logit(P)=-29.948+0.182×年龄+0.081×手术时间+1.942×术后VAS。ROC曲线分析发现,该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95%CI:0.923~0.999),其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0%、94.0%。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该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对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预测发生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57,P>0.05),校准度较好。结论年龄大、手术时间长、术后VAS增加是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对TKA患者全身麻醉EA的预测效能较高,校准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 全身麻醉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周思易 黄悦 +1 位作者 李波 张剑蔚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 比较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EA)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择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年龄2~7岁,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化原则将患儿分... 目的 比较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EA)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择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年龄2~7岁,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化原则将患儿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期间艾司氯胺酮组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予右美托咪定0.3μg/kg静脉注射,术中均予以体积分数为0.02~0.03七氟烷与体积分数为0.5氧气吸入维持。记录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构成、BMI、手术时长。分别于术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拔管即刻(T_(2))记录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患儿的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麻醉后EA、术后疼痛、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患儿的年龄、性别构成、BMI、手术时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T_(0)、T_(1)、T_(2)时间点,两组间患儿的心率和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艾司氯胺酮组术后疼痛发生率(6.7%)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组(26.7%,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儿麻醉后EA发生率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3%、6.7%,与右美托咪定组的16.7%、3.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艾司氯胺酮组拔管时间为(6.9±2.2) min、PACU停留时间为(24.0±13.2) min,右美托咪定组拔管时间为(6.1±2.5) min、PACU停留时间为(28.7±9.1) min;两组间患儿的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麻醉诱导期间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后EA与0.3μg/kg右美托咪定的效果相当,且其镇痛效果优于右美托咪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儿童 苏醒期躁动 七氟烷麻醉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泵注对依托咪酯靶控输注所致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玉峰 赵冰清 曾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恒速泵注对依托咪酯靶控输注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下行中耳鼓室成形手术的患者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恒速泵注对依托咪酯靶控输注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下行中耳鼓室成形手术的患者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前30 min,E组泵注艾司氯胺酮0.2 ml·kg^(-1)·h^(-1),C组泵注生理盐水0.2 ml·kg^(-1)·h^(-1)。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苏醒期躁动例数、出PACU时和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术后1 d恶心呕吐例数以及术后1 d恶心呕吐VAS评分。评估术前、术后1、2 d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E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出PACU时和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1 d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1 d恶心呕吐VAS评分以及不同时点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氯胺酮泵注辅助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可以减少苏醒期躁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依托咪酯 苏醒期躁动 靶控输注
下载PDF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14
作者 闻萍 周先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EA)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行L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诱导前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艾司氯胺酮组,每组各55例。艾司氯胺酮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小剂...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EA)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行L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诱导前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艾司氯胺酮组,每组各55例。艾司氯胺酮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小剂量(0.25 mg/kg)艾司氯胺酮注射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与艾司氯胺酮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EA发生情况;术中麻醉药物用量;镇静(苏醒期Ramsay镇静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入室时(T0)、术毕(T1)、拔管即刻(T2)及拔管后15 min(T3)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艾司氯胺酮组患者EA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躁动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苏醒期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0 min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T1、T2和T3时血清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能有效预防LC患者EA的发生,原因可能与减轻术后疼痛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艾司氯胺酮 疼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父母陪伴麻醉诱导患儿术前焦虑及苏醒期躁动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姚静 赵晓春 +2 位作者 李松泽 杨曦仑 黄泽清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757-761,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父母陪伴麻醉诱导(Parent presence at th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PPIA)患儿术前焦虑水平及苏醒期躁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择期行腺样体或伴有扁桃体切...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父母陪伴麻醉诱导(Parent presence at th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PPIA)患儿术前焦虑水平及苏醒期躁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择期行腺样体或伴有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NS组、D1组和D2组,每组40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三组患儿分别经鼻滴入0.5 ml生理盐水(NS组)、1.0μg/kg右美托咪定(D1组)、2.0μg/kg右美托咪定(D2组),30 min后,在父母陪伴下患儿吸入8%七氟烷,睫毛反射消失后转运至手术室。于术前1 d访视时(T_(0))、进入术前等候室时(T_(1))及麻醉诱导开始时(T_(2))用简化的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mYPAS-SF)评分,麻醉诱导期间利用麻醉诱导期合作度评分量表(Induction compliance checklist,ICC)评分,苏醒时应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评分。结果T_(2)时,D1组、D2组患儿的mYPAS-SF评分低于NS组(F=2.831,F=4.311,P<0.05),D1组、D2组患儿的ICC评分均低于NS组(F=2.543,F=4.983;P<0.05);D2组的ICC评分低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9,P<0.05),D2组的PAED评分低于D1组和NS组(F=4.382,F=3.182,P<0.05)。结论经鼻应用右美托咪定2.0μg/kg可明显减轻父母陪伴麻醉诱导患儿麻醉诱导期的焦虑水平,提高患儿麻醉诱导依从性,缓解患儿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右美托咪定 父母陪伴麻醉诱导 术前焦虑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不同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16
作者 高茂力 刘同馨 +1 位作者 侯永超 周述芝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EA)发生率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行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0.25 mg/kg... 目的探讨不同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EA)发生率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行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0.25 mg/kg组(A组)和艾司氯胺酮0.50 mg/kg组(B组)。全身麻醉诱导时A组静脉注射0.25 mg/kg艾司氯胺酮,B组静脉注射0.50 mg/kg艾司氯胺酮。记录两组患儿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患儿术后EA发生率、严重EA发生率及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EA发生率(2.56%vs 7.89%)、严重EA发生率(2.56%vs 5.26%)和中重度疼痛发生率(15.38%vs 10.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15.05±3.51)min vs(20.05±4.64)min]和拔管时间[(12.54±4.34)min vs(16.66±7.07)min]较B组短(P<0.05);两组患儿PACU停留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5 mg/kg和0.50 mg/kg艾司氯胺酮均可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扁桃体切除术患儿EA,但0.25 mg/kg的艾司氯胺酮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苏醒期躁动 扁桃体切除术 儿童
下载PDF
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非药物干预的范围综述
17
作者 李文奇 刘晓喻 +1 位作者 余遥 刘尚昆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 对非药物干预在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结果... 目的 对非药物干预在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患儿EA的非药物干预涵盖父母的录音、父母的陪伴、母亲视频通话、围术期的心理干预、分散注意力、光疗、视听预演、蒙眼试验、术前轻饮、白噪声疗法及联合干预措施。主要评价指标是EA水平,次要评价指标为患儿术前配合相关指标、患儿苏醒期相关指标、父母态度相关指标、行为相关指标。结论 患儿EA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涵盖面较广,父母参与是非药物干预措施内容的共同要素,未来的研究还需探索父母参与的最佳策略,科学地联合多种高效可行的非药物干预手段,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医疗,同时,开展对非药物干预措施的证据总结,形成高质量的循证证据,为降低患儿EA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麻醉 苏醒期躁动 非药物干预 范围综述
下载PDF
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腹横筋膜阻滞多模式镇痛对全麻腹腔镜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18
作者 王爱萍 李瑶瑶 +2 位作者 肖佩君 高琴 黄建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腹横筋膜阻滞多模式镇痛对全麻腹腔镜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在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全麻腹腔镜手术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腹横筋膜阻滞多模式镇痛对全麻腹腔镜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在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全麻腹腔镜手术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假腹横筋膜阻滞(注射0.5 mL/kg氯化钠,术毕前15 min静注0.2 mg/kg纳布啡);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筋膜阻滞(注射0.5mL/kg罗哌卡因,术毕前15min时静注0.2mg/kg纳布啡)。对比两组体征指标、躁动评分、镇静评分、镇痛评分、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2、T3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早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腹横筋膜阻滞多模式镇痛能在稳定血流动力学的基础上,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且不影响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纳布啡 罗哌卡因 腹横筋膜阻滞 镇痛
下载PDF
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的风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19
作者 张皖宁 沈荣 刘肖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考察老年骨折患者在手术室苏醒期发生躁动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8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比较发生与... 目的 考察老年骨折患者在手术室苏醒期发生躁动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8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对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18例老年骨折患者中,有20例(16.95%)患者发生手术室苏醒期躁动。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中低体温、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后镇痛均是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05)。ASA分级为Ⅱ级、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低体温、全身麻醉及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均是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ASA分级、手术时间、术中低体温、全身麻醉、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后镇痛均是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手术 苏醒期躁动 影响因素 护理策略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影响
20
作者 鲍全 吴黄兴 陈齐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22-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在少阿片全身麻醉时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实施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的84例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全麻前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胸椎旁联... 目的:探讨在少阿片全身麻醉时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实施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的84例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全麻前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胸椎旁联合竖脊肌神经阻滞。艾司氯胺酮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并以4 ug/kg·min^(-1)持续到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同样的方法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艾司氯胺酮组患者苏醒即刻和拔管即刻的躁动评分较低(P<0.05);苏醒即刻和拔管即刻的血压变化相对于基础值变化更小(P<0.05);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量降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能够降低少阿片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胸腔镜手术 苏醒期躁动 疼痛 少阿片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