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马唑仑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卓明 刘金龙 +3 位作者 钟茂林 王辉 黄可女 叶军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需行肝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泵...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需行肝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静脉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芬太尼、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泵注苯磺酸瑞马唑仑、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比较两组不同时刻生命体征、苏醒质量指标、术后认知功能,并测定血浆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室后(T_(0))、麻醉诱导后(T_(1))、切皮时(T_(2))、手术1 h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拔除气管导管时(T_(5))、出恢复室(T_(6))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以及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血浆S100β、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5)时刻的HR水平高于T_(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早于或者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应用于肝切除术患者苏醒时间短,且不影响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肝切除术 苏醒质量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舌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暴晓梅 金成成 +4 位作者 尹征 郑叶 刘宇 赫兰蓄 王路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2-565,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舌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应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拟行舌癌根治术的10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进行手术,研究组采用... 目的 探讨老年舌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应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拟行舌癌根治术的10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进行手术,研究组采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进行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Steward评分、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拔管后5 min、30 min、1 h、3 h时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前HR、MAP、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皮时、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手术结束后30 min的HR、MAP、ICP均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且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不同时点HR、MAP、I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tewar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苏醒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拔管后各时点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舌癌根治术中采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可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苏醒质量,降低患者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根治术 颈浅丛神经阻滞 全凭静脉麻醉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下载PDF
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对宫腔镜无痛诊疗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林大艳 尹泓 +1 位作者 刘波涛 姜敏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对宫腔镜无痛诊疗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宫腔镜无痛诊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予以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丙泊酚组)、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对宫腔镜无痛诊疗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宫腔镜无痛诊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予以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丙泊酚组)、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麻醉(瑞马唑仑组),其余麻醉方法相同。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心率)、苏醒质量(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以及睁眼的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氧化应激反应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良反应(低血压、呼吸抑制、低氧血症、术中体动)。结果:瑞马唑仑组不同手术麻醉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丙泊酚组,呼吸恢复(4.99±0.87 min)、定向力恢复(12.36±1.67 min)以及睁眼的时间(12.00±1.13 min)均短于丙泊酚组(7.87±1.01 min、15.25±2.16 min、15.74±1.58 min),术后1、3h的VAS评分(3.01±0.37分、3.32±0.65分)均低于丙泊酚组(3.37±0.56分、4.05±0.81分),术后MDA(18.73±2.12 mmol/L)低于丙泊酚组(24.82±2.55 mmol/L),SOD(320.85±29.61 U/ml)高于丙泊酚组(275.37±27.97 U/ml),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7%)低于丙泊酚组(26.7%)(均P<0.05)。结论: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在宫腔镜无痛诊疗麻醉应用效果较好,可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苏醒质量,减轻术后疼痛及氧化应激反应,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提高了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无痛诊疗 阿芬太尼 瑞马唑仑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疼痛程度 氧化应激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对患者苏醒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王进文 卢莉 +1 位作者 宋文学 赵永忠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选择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行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静脉泵入剂量5μg/kg纳入低剂量组,静脉泵入剂量1.0μg/kg纳入高剂量组,每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苏醒指标... 目的:分析选择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行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静脉泵入剂量5μg/kg纳入低剂量组,静脉泵入剂量1.0μg/kg纳入高剂量组,每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苏醒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高剂量组唤醒睁眼时间较低剂量组耗时更长,拔管时间更短,疼痛及镇静评分更低(P<0.05);T0时,组间心率(HR)、收缩压(DBP)、舒张压(SBP)、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比较无差别(P>0.05);T1、T2时,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较T0时,低剂量组无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组变化显著(P<0.05);T3时,组间比较,与T0时比较均无差异意义(P>0.05),而与T1、T2比较,高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低剂量组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较高剂量组而言,低剂量更有助于患者咽喉反射恢复,提高其苏醒质量,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剂量 复合全麻 疼痛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苏醒质量、炎症应激及术后谵妄的影响
5
作者 赵建华 王玲 +3 位作者 李梅 刘秀坤 张璐 李双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苏醒质量、炎症应激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月-2023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给予咪达唑仑、舒...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苏醒质量、炎症应激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月-2023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给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B组则予以瑞马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均观察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苏醒期Riker镇静-躁动评分表(RSAS)评分;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认知功能,术前、术后72 h炎症应激;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苏醒期RSAS评分≥5分的患者占比42.55%比,B组的10.64%相对更低(P<0.05);与T0进行比较,T1~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B组高于A组(P<0.05);术后72 h,2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且B组低于A组(P<0.05);与T4比较,T5、T3、T62组认知功能评分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B组高于A组(P<0.05);术后住院期间,与A组比较,B组发生谵妄、低氧血症的患者占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瑞马唑仑能够有效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缓解患者的炎症应激反应,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患者术后谵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瑞马唑仑 苏醒质量 炎症 应激 谵妄
下载PDF
麻醉深度监测仪引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结肠癌腹腔镜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王强 苏宁 徐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麻醉深度监测仪引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96例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老年患者,依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麻醉浅度组、中度组和深度组,每组3... 目的:探究麻醉深度监测仪引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96例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老年患者,依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麻醉浅度组、中度组和深度组,每组32例。深度组脑电波双谱指数(BIS)在30~39区间内,中度组BIS在40~49区间内,浅度组BIS在50~60区间内。观察麻醉深度监测仪引导下不同麻醉深度下患者Prince-Henry疼痛量表评分;监测术前(S1)、术成(S2)及术后(S3)3个时期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及白细胞介素6(IL-6)应激反应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3组结肠癌患者术后Prince-Henry疼痛评分比较显示,不同麻醉深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Cor及IL-6的应激反应指标在不同麻醉深度组中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变化。S2点所有组别的应激反应指标显著增高,浅度组ACTH、Cor和IL-6指标分别为(13.73±1.63)nmol/L、(269.24±31.46)nmol/L和(83.67±3.44)ng/L,中度组分别为(18.26±2.52)nmol/L、(242.56±36.75)nmol/L和(109.35±6.44)ng/L,深度组分别为(19.42±2.42)nmol/L、(432.35±31.34)nmol/L和(132.42±2.31)ng/L,与同组S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浅度组)=7.99、12.48、16.48,t_(中度组)=2.19、6.82、3.03,t_(深度组)=14.21、5.11、20.14,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浅度组与中度和深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342、5.238,P<0.05)。3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显示,浅度组、中度组与深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4、3.77,P<0.05)。结论:麻醉深度对术后恢复质量、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有重要影响。利用麻醉深度监测仪调节不同麻醉深度,有助于提高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监测仪 结肠癌 苏醒质量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叶正燕 甘伟耀 +2 位作者 黄尹宣 黄兆斌 韦艳霞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腔镜手术中使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患者苏醒质量、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2例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4... 目的探讨妇科腔镜手术中使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患者苏醒质量、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2例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46例)与观察组(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46例)。比较两组患者苏醒质量,气腹前(T0)、气腹后10 min(T1)、气腹后30 min(T2)、排气后10 min(T3)呼吸及循环功能,术前和术后1 d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撤管时间均缩短(均P<0.05);与T0时比,T1~T3时两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气道压(Paw)、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先升高后降低,且观察组T1~T3时PETCO_(2)、Paw、HR及T1、T2时MAP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C肽(C-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可提升患者苏醒质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保持术中呼吸及循环功能相对稳定,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妇科 腹腔镜 苏醒质量 呼吸功能 循环功能
下载PDF
术前小剂量瑞马唑仑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插管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段鹏 王滢 +1 位作者 孙莹杰 陈晓宇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瑞马唑仑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插管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拟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性别不限,年龄25~45岁,BMI...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瑞马唑仑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插管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拟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性别不限,年龄25~45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试验组给予瑞马唑仑0.2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药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_(2))值,气管插管前后测定血糖、乳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术后睁眼时间、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苏醒后30 min、1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麻醉诱导前,给药后试验组与对照组MAP[(87.00±0.72)mmHg vs.(86.32±3.73)mmHg]、HR[(77.90±2.09)次/min vs.(77.80±4.05)次/min]、SpO_(2)(98.35%±0.74%vs.98.03%±0.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试验组血糖[(6.48±0.51)mmol/L vs.(7.98±0.80)mmol/L]、乳酸[(1.58±0.50)mmol/L vs.(2.15±0.83)m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36.30±1.68)mmol/L vs.(37.60±1.60)mmol/L]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苏醒室停留时间[(27.65±1.58)min vs.(32.65±1.67)min]短于对照组,且拔管时呛咳(15.0%vs.37.5%)、躁动(7.5%vs.30.0%)、寒战(5.0%vs.25.0%)的发生率及苏醒后30 min、1 h VAS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2.70±0.46 vs.1.56±0.50,P<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瑞马唑仑可加速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苏醒,减少患者不适和疼痛,对血压和心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胸腔镜 肺切除术 苏醒质量 疼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氢吗啡酮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徐刚 崔亚萍 +3 位作者 高勐 李喜龙 缪长虹 卢锡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699-1702,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氢吗啡酮全麻诱导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01月至2023年07月来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0例,根据氢吗啡酮的用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n=25)及高剂量组(n=25)。低...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氢吗啡酮全麻诱导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01月至2023年07月来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0例,根据氢吗啡酮的用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n=25)及高剂量组(n=25)。低剂量组在全麻诱导时采用0.04 mg/kg,高剂量组在全麻诱导时采用0.06 mg/kg。比较两组入室时(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手术结束时(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比较两组T0、T1时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苏醒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T1、T2时两组的HR及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均高于T0时(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诱导至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60的时间长于高剂量组(P<0.05);而两组的插管前BIS值、补救镇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高剂量组(P<0.05);而两组的呼唤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低于高剂量组的36.00%(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氢吗啡酮全麻诱导均对老年肺癌患者发挥较好的镇静效果且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而与0.06 mg/kg氢吗啡酮相比,0.04 mg/kg氢吗啡酮全麻诱导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氢吗啡酮 老年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苏醒质量
下载PDF
环泊酚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王丹 殷飞 +4 位作者 孙杨 王美青 江山 姚丹 孙云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目的 探讨环泊酚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08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探讨环泊酚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08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环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T_(0))、诱导后5 min(T_(1))、拔管即刻(T_(2))和拔管后5 min(T_(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等,同时分析手术前后应激、炎症因子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T_(0)、T_(1)、T_(2)、T_(3)的HR、MAP、SBP、DBP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HR、MAP、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12、4.603、5.003和4.954,均P <0.05);(2)两组患者HR、MAP、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54、4.102、4.987和5.884,均P <0.05);(3)两组患者HR、MAP、SBP、DB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12、4.603、5.003和4.954,均P <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心动过缓、呛咳、体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泊酚在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与丙泊酚比较,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具有术后苏醒质量好、应激炎症水平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 环泊酚 老年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下载PDF
快通道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马瑞芳 黄坤 邓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90-94,共5页
目的 探讨快通道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质量、神... 目的 探讨快通道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质量、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罗库溴铵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2组患者心率(HR)、平均脉动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脑电双频指数(BIS)均较麻醉诱导前发生变化,但研究组变化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拔管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动脉开放后180 min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通道麻醉能够有效稳定心脏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患者的苏醒质量及神经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麻醉 心脏手术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机械通气不同持续时间对老年患者全麻腹腔镜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对比
12
作者 高玲娜 房亚娥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35-537,共3页
目的 对比机械通气不同持续时间对老年患者全麻腹腔镜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进行全麻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短时间的机械通气)与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各95例。记录两组苏醒质量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围... 目的 对比机械通气不同持续时间对老年患者全麻腹腔镜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进行全麻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短时间的机械通气)与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各95例。记录两组苏醒质量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2、T_3、T_4时间点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都低于T_1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7 d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时间的机械通气在老年患者全麻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手术过程与术后康复,还可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其也不会让患者的血气指标过于波动,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持续时间 老年人 全麻 腹腔镜手术 苏醒质量 血气指标
下载PDF
麻醉苏醒干预对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王静波 刘筱凌 顾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干预对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麻醉苏醒干预。评估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镇...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干预对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麻醉苏醒干预。评估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镇痛镇静评分、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1h、3h、6h、12h的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NRS)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观察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活性氧(ROS)、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苏醒干预对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干预效果良好,能缩短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且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腔镜手术 麻醉苏醒干预 苏醒质量 镇痛镇静评分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术中复合保温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低体温、寒战发生的影响
14
作者 王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63-0166,共4页
观察腹腔镜手术中不同保温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21.7~2023.4于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分成空白、试验组,各45例,术中分别采用常规保温、复合保温干预,观察各组保温效果及影响。结果 术后试验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分别是4.44%... 观察腹腔镜手术中不同保温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21.7~2023.4于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分成空白、试验组,各45例,术中分别采用常规保温、复合保温干预,观察各组保温效果及影响。结果 术后试验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分别是4.44%、11.11%,空白组为17.78%、33.33%,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657、4.217,P分别等于0.041、0.033均<0.05)。术后试验组患者苏醒更快速,并且每小时尿量少于空白组,出院也照空白组有所提前(P<0.05)。试验组患者对本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腹腔镜术中进行复合保温干预,能促进患者快速苏醒,减少低体温、寒战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术中复合保温 苏醒质量 低体温 寒战 术后住院时间
下载PDF
麻醉前利多卡因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全身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贺文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09-0012,共4页
分析麻醉前利多卡因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全身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诱导麻醉后对照组进行4mL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4mL利多卡因,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 分析麻醉前利多卡因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全身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诱导麻醉后对照组进行4mL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4mL利多卡因,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气管黏膜表面麻醉需要由专业的麻醉医生进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评估和决策。在使用利多卡因气管黏膜表面麻醉时,需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气管黏膜表面麻醉 全身麻醉 苏醒质量
原文传递
不同诱导剂量咪达唑仑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耿周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50-0153,共4页
研析在老年肺癌手术患者时,对患者施以不同诱导剂量咪达唑仑的效果,以及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老年肺癌手术患者人数60人,以随机数字方法分组,实施不同的麻醉模式,对比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S... 研析在老年肺癌手术患者时,对患者施以不同诱导剂量咪达唑仑的效果,以及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老年肺癌手术患者人数60人,以随机数字方法分组,实施不同的麻醉模式,对比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SPO2值,躁动发生率和麻醉、手术和苏醒时间。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麻醉效果更显著(P<0.05),躁动发生率低(P<0.05)。结论 在老年肺癌手术患者时,对患者施以0.1mg/kg剂量咪达唑仑的效果显著,拔管后苏醒期躁动也显著降低,因此可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癌手术 不同诱导剂量 咪达唑仑 苏醒期躁动 苏醒质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崔秀宇 苏少苇 张家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疾病患者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疾病患者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0)、麻醉诱导时(T1)、划皮时(T2)、术毕时(T3)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前1 d和术后1、5 d的认知功能,术后苏醒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1~T3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T0时均呈现降低后升高趋势;术后1、5 d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较术前先降低后升高,且观察组术后1 d更高;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后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两组间T1~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后5 d MMS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右美托咪定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应用不会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并可提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缩短患者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减轻患者术后躁动,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科手术 右美托咪定 亚麻醉剂量 氯胺酮 认知功能 苏醒质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镇静效果和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文良 余雪美 熊朝晖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0期1347-1348,共2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镇静效果以及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18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雾化...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镇静效果以及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18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比较两组的镇静效果、麻醉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插管时、插管后1 min及插管后5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及呼吸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镇静效果较好,并可明显提升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利多卡因 右美托咪定 镇静效果 麻醉苏醒质量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与七氟烷对不插管全麻下儿童牙科治疗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吴波 刘莉 +1 位作者 黄晨嘉 余伊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与七氟烷吸入方案对全麻下口腔日间手术儿童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7月期间患有龋病的儿童136例,患儿因牙科恐惧症均拟实行全麻下日间牙科治疗,将其依照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与七氟烷吸入方案对全麻下口腔日间手术儿童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7月期间患有龋病的儿童136例,患儿因牙科恐惧症均拟实行全麻下日间牙科治疗,将其依照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艾司氯胺酮麻醉,研究组实施非插管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围术期各时刻MAP、HR、SpO_(2)指标、CHIPPS评分、PAED评分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_(1)时刻MAP、HR及SpO_(2)水平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研究组T_(2)时刻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T_(1)、T_(2)、T_(3)各时刻SpO_(2)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苏醒后15、30 min,研究组儿童CHIPPS评分及PAE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明显(P<0.05);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总发生率2.90%(2/68),低于对照组的11.76%(8/68),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与艾司氯胺酮相比,七氟烷用于全麻下口腔日间手术儿童的价值及安全性更佳,麻醉起效快且苏醒质量好,同时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呼吸抑制及呕吐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风险,更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七氟烷 儿童全麻 牙科治疗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下载PDF
远端入路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
20
作者 苏鸿莉 李玲霞 +1 位作者 刘艳玲 白延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9期941-945,共5页
目的观察远端入路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TKA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 目的观察远端入路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招募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TKA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近端入路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观察组采用远端入路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比较两组围术期[完成阻滞后(T_(1))、手术开始后10 min(T_(2))、关节置换时(T_(3))、术毕(T_(4))]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质量、术后镇痛效果、膝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T_(1)~T_(4)时间点,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 h、24 h、48 h,观察组运动及静息状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 h、24 h、48 h,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vs 11.90%;χ^(2)=0.000,P=1.000)。结论远端入路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能有效调节老年TKA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提高苏醒质量,术后镇痛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年 远端入路 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