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匹罗卡品诱导颞叶癫痫大鼠齿状回苔藓纤维出芽及突触重建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国良 张宁 +3 位作者 李静 朱丹彤 吴志国 肖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目的 :探讨匹罗卡品致痫鼠大脑海马齿状回苔藓纤维出芽、突触重建及其与颞叶癫痫发生的关系。方法 :急性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及慢性颞叶癫痫形成后 ,采用Neo Timm银染观察苔藓纤维出芽及突触重建 ,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苔藓纤维出芽标志物... 目的 :探讨匹罗卡品致痫鼠大脑海马齿状回苔藓纤维出芽、突触重建及其与颞叶癫痫发生的关系。方法 :急性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及慢性颞叶癫痫形成后 ,采用Neo Timm银染观察苔藓纤维出芽及突触重建 ,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苔藓纤维出芽标志物生长相关蛋白 (GAP 4 3)mRNA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突触重建标志物突触体素 (P38)的动态变化。结果 :癫痫持续状态后 6~ 1 2h ,海马齿状颗粒细胞GAP 4 3mRNA表达显著增高 ;从第 7d开始 ,P38免疫反应性在齿状回内分子层呈进行性增加 ,与Neo Timm显示的异常苔藓纤维出芽一致 ,而此时颗粒细胞GAP 4 3mRNA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匹罗卡品癫痫发作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纤维出芽 突触重建 匹罗卡品 颞叶癫痫 齿状回 GAP-43 银染 颗粒细胞 RNA
下载PDF
戊四氮点燃模型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田发发 郭婷辉 +3 位作者 陈金梅 马云峰 蔡小凤 姚凤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研究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慢性致癎模型点燃前后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动态变化,以探讨癫痫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TZ组(30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在点燃前后用Timm染色法观察海马苔藓纤... 目的:研究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慢性致癎模型点燃前后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动态变化,以探讨癫痫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TZ组(30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在点燃前后用Timm染色法观察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动态变化。结果:PTZ组大鼠在行为学和脑电图尚未出现癎性改变之前就有苔藓纤维出芽,且随着点燃效应的逐步建立,苔藓纤维出芽逐渐增强。结论:苔藓纤维出芽可能对癫痫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苔藓纤维出芽 点燃
下载PDF
N-cadherin在颞叶癫痫海马苔藓纤维出芽和突触重组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华 黄远桂 +2 位作者 陈云春 温晓妮 王津存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性钙粘附分子(N-cadherin)在癫痫状态后海马苔藓纤维出芽和突触重组中的作用。方法取锂-匹罗卡品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及慢性自发性颞叶癫痫发作期的大鼠脑片,用Timm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苔藓纤维出芽和N-cadherin... 目的探讨神经性钙粘附分子(N-cadherin)在癫痫状态后海马苔藓纤维出芽和突触重组中的作用。方法取锂-匹罗卡品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及慢性自发性颞叶癫痫发作期的大鼠脑片,用Timm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苔藓纤维出芽和N-cadherin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癫痫状态后第2周和第4周的实验组大鼠可见到苔藓纤维出芽,穿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到达内分子层,并在此形成一条致密的层状带(Timm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实验组大鼠在第2周和第4周,海马齿状回内分子层可以看到强染色,并形成一条致密带,与Timm染色时观察到的条带一致。结论癫痫状态后在海马齿状回内分子层N-cadherin的表达上调,N-cadherin可能参与了癫痫后苔藓纤维出芽和突触重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ADHERIN 颞叶癫痫 苔藓纤维出芽 突触重组
下载PDF
成年大鼠缺氧性脑损伤后亚临床痫性发作及海马苔藓纤维出芽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秀 吴万福 +2 位作者 胡长林 蔡文琴 杨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性脑损伤后亚临床痫性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充以8%氧氮混合气体缺氧后,监测大鼠脑电活动,检测海马组织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变化。结果大鼠缺氧损伤后痫样放电的发生率为19.6... 目的探讨缺氧性脑损伤后亚临床痫性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充以8%氧氮混合气体缺氧后,监测大鼠脑电活动,检测海马组织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变化。结果大鼠缺氧损伤后痫样放电的发生率为19.67%,亚临床痫性发作组缺氧后7d海马CA3区下锥体细胞层棕黑色颗粒逐渐增多:14d呈束状、斑片状颗粒沉积;28d呈现明显颗粒沉积条带,亚临床痫性发作组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出芽评分明显高于非亚临床痫性发作组和对照组,而3组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内分子层苔藓纤维出芽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成年大鼠缺氧性脑损害后可出现痫样放电并在海马CA3区形成苔藓纤维出芽,而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出芽可能与缺氧性脑损伤后痫性发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脑损伤 痫性发作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锂-匹罗卡品致颞叶癫痫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苔藓纤维出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莉 徐利军 +2 位作者 池志宏 于丹 王占友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58-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锂-匹罗卡品建立小鼠颞叶癫痫(EP)模型方法及其行为学改变与苔藓纤维出芽的关系。方法小鼠腹腔注射锂-匹罗卡品建立颞叶EP模型,应用ZnSe金属自显影技术(AMG)检测3d、7d、15d、30d及60d的苔藓纤维出芽情况。结果锂-匹罗...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锂-匹罗卡品建立小鼠颞叶癫痫(EP)模型方法及其行为学改变与苔藓纤维出芽的关系。方法小鼠腹腔注射锂-匹罗卡品建立颞叶EP模型,应用ZnSe金属自显影技术(AMG)检测3d、7d、15d、30d及60d的苔藓纤维出芽情况。结果锂-匹罗卡品注射后,约40%的小鼠呈现癫痫持续状态,并出现慢性自发发作。形态学检查发现海马齿状回分子层苔藓纤维出芽,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苔藓纤维出芽逐渐增多。结论腹腔注射锂-匹罗卡品小鼠模型是一种理想的颞叶EP动物模型,苔藓纤维出芽可作为判断SE模型是否成功的形态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罗卡品 颞叶癫痫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戊四氮点燃模型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与Cdk5/p35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发发 郭婷辉 +5 位作者 陈金梅 马云峰 曾畅 李凤容 王新华 傅晶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01-1107,共7页
目的:动态观察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和调节亚基p35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关系,以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 目的:动态观察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和调节亚基p35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关系,以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120只,随机分为PTZ组和对照组;PTZ组分为PTZ第1次注射后3 d、1周、2周、4周、6周共5个亚组,每亚组12只,对照组随机分为5个亚组,与PTZ组各时间点对应。以上各亚组再分2个小组,每小组6只大鼠,分别进行(1)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各时间点Cdk5与p35蛋白和mRNA在海马CA1和CA3区、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门区的表达;(2)Timm染色并评分。结果:PTZ组大鼠上述各区Cdk5和p35 mRNA在第3天时表达即有明显上调(P<0.01),第4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第6周时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各区Cdk5和p35蛋白表达从第3天起即上调(P<0.01),第2周时最强,其后下调,至第6周接近或达到对照组水平。PTZ组CA3区在点燃前MFS评分1~4分,点燃后MFS评分4~5分。MFS的变化趋势与Cdk5和p35的表达一致。结论:海马Cdk5/p35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苔藓纤维出芽,从而促进癫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 点燃模型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茸菖胶囊对戊四唑致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常泉 马融 梁倩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观察茸菖胶囊对戊四唑致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苔藓纤维发芽(MFS)的影响。[方法]以戊四唑点燃大鼠为模型,随机分为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丙戊酸钠组、模型组、正常组,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和... [目的]观察茸菖胶囊对戊四唑致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苔藓纤维发芽(MFS)的影响。[方法]以戊四唑点燃大鼠为模型,随机分为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丙戊酸钠组、模型组、正常组,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和跨越平台次数,戊四唑惊厥阈实验测定惊厥潜伏期,Timm染色法观察海马苔鲜纤维出芽。[结果]各治疗组大鼠与治疗前相比,均可减少大鼠的发作程度,水迷宫实验:中药组逃避潜伏期和跨越平台次数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0.05)。Timm染色结果表明:各治疗组海马CA3区及齿状回分子层Timm染色颗粒MFS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茸菖胶囊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大鼠的发作次数及级别,改善戊四唑致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海葬纤维异常出芽,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茸菖胶囊 学习记忆能力 水迷宫实验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的建立及苔藓纤维出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伍犹梁 梁军潮 +5 位作者 詹纯列 杨传红 赖晃文 吴小丽 王捷 肖育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3-46,I0008,共5页
目的研究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大鼠致后性发作的行为学特点及海马结构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所有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腹腔依次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持续状态(SE)后,观察其自发性癫发作(S... 目的研究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大鼠致后性发作的行为学特点及海马结构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所有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腹腔依次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持续状态(SE)后,观察其自发性癫发作(SRS),分别于SE后1周至10周5个不同时间点取材,Nissl染色和Timm染色分别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苔藓纤维出芽(MFS)的变化。结果注射匹罗卡品后84%的大鼠可诱发出SE,经过10~20d的缄默期后,可观察到Ⅰ~Ⅲ级的反复SRS,病理学检查可见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齿状回内分子层MFS。结论锂-匹罗卡品颞叶癫模型与人类颞叶癫有类似发作特点及病理改变,是一种理想的颞叶癫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罗卡品 颞叶癫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GSK-3β表达与苔藓纤维出芽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金梅 田发发 +1 位作者 郭婷辉 马云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及其mRNA表达和苔藓纤维出芽(MFS)情况,探讨GSK-3β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为PTZ第1次注射后3d...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及其mRNA表达和苔藓纤维出芽(MFS)情况,探讨GSK-3β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为PTZ第1次注射后3d、1w、2w、4w、6w共5个亚组,每亚组12只。对照组同样随机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12只,与实验组各时间点对应。以上各亚组再分2个小组,每小组6只大鼠,分别进行(1)GSK-3β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并测定其相应的光密度值;(2)Timm染色并评分。结果实验组大鼠海马各区GSK-3β蛋白及其mRNA表达在点燃过程中逐渐增多,点燃后表达逐渐下调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在点燃前后除6w组外GSK-3β表达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A3区在点燃前可见1-4级MFS,点燃后可见4-5级MFS;癫痫点燃过程中CA3区GSK-3β表达与MFS评分有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GSK-3β在海马表达变化可能在苔藓纤维出芽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从而促进癫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 癫痫模型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Eph在颞叶癫痫大鼠齿状回苔藓纤维出芽机制中的作用
10
作者 刘卫平 肖波 +1 位作者 李蜀渝 卢晓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57-662,共6页
目的:探讨匹罗卡品致痫大鼠Eph A5和ephrin A3在海马齿状回的表达变化与苔藓纤维出芽和突触重建的关系。方法:急性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及慢性颞叶癫痫形成后,采用Neo-Timm银染观察苔藓纤维出芽及突触重建,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phrin A3基... 目的:探讨匹罗卡品致痫大鼠Eph A5和ephrin A3在海马齿状回的表达变化与苔藓纤维出芽和突触重建的关系。方法:急性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及慢性颞叶癫痫形成后,采用Neo-Timm银染观察苔藓纤维出芽及突触重建,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phrin A3基因的动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ph A5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内嗅皮质区(EC)仅有Eph A5的表达,致痫后第7天,Eph A5的表达下调,降至最低点(P<0.01),此后逐渐回升,但第15天时仍低于对照组(P<0.05),第30天时回归至对照组水平(P>0.05)。在齿状回(DG),Eph A5及ephrin A3在致痫后第7天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1),此后逐渐回升,但第15天时仍低于对照组,在第30天和第60天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嗅皮质区EphA5和齿状回Eph A5及ephrin A3的表达下调可能是癫痫持续状态(SE)后苔藓纤维出芽至齿状回内分子层的分子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 A5 EPHRIN A3 苔藓纤维出芽 突触重建
下载PDF
锌转运体3、TSQ及Zinquin三种荧光染色对癫痫小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研究
11
作者 刘琰 高连波 +1 位作者 贾本智 池志宏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锌转运体3、TSQ及Zinquin荧光染色在癫痫小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染色情况。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匹罗卡品建立小鼠癫痫模型,应用锌转运体3、TSQ及Zinquin三种荧光染色技术对造模后15d,30d,60d的模型小鼠苔藓纤维出芽进行标记染色。... 目的研究锌转运体3、TSQ及Zinquin荧光染色在癫痫小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染色情况。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匹罗卡品建立小鼠癫痫模型,应用锌转运体3、TSQ及Zinquin三种荧光染色技术对造模后15d,30d,60d的模型小鼠苔藓纤维出芽进行标记染色。结果在造模后15d,三种荧光染色开始出现在小鼠海马的颗粒细胞层。造模后30d,三种荧光染色出现在海马内分子层。而在造模后60d,海马内分子层芽生的苔藓纤维的荧光染色进一步加强。结论锌转运体3、TSQ及Zinquin三种荧光染色可以做为苔藓纤维出芽的标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纤维出芽 锌转运体3 TSQ荧光 Zinquin荧光 匹罗卡品 小鼠
下载PDF
法舒地尔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丝切蛋白及苔藓纤维出芽的影响
12
作者 王新华 郭涛 +4 位作者 石磊 陈宁宁 赵源征 张敏 刘恒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戊四氮(PTZ)点燃大鼠海马组织中丝切蛋白(cofilin,非磷酸化形式)表达与苔藓纤维出芽程度关系的影响。方法 210只SD雄性大鼠分成戊四氮组、法舒地尔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PTZ慢性点燃癫模型,应用SABC法检测cof...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戊四氮(PTZ)点燃大鼠海马组织中丝切蛋白(cofilin,非磷酸化形式)表达与苔藓纤维出芽程度关系的影响。方法 210只SD雄性大鼠分成戊四氮组、法舒地尔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PTZ慢性点燃癫模型,应用SABC法检测cofilin表达,用Timm染色检测苔鲜纤维出芽情况。结果 PTZ组大鼠点燃率、病死率与法舒地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Z组和法舒地尔组CA3区苔藓纤维出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Z组和法舒地尔组海马非磷酸化cofil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丝切蛋白可能通过苔藓纤维出芽与癫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苔藓纤维出芽 丝切蛋白 癫
下载PDF
TRPC6在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中的作用
13
作者 唐薇婷 曾畅 +3 位作者 李国良 冯莉 陈锶 肖波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观察传统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蛋白在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海马苔藓纤维出芽中的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12)。实验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法建立颞叶癫痫模型;对... 目的观察传统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蛋白在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海马苔藓纤维出芽中的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12)。实验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法建立颞叶癫痫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实验组按癫痫持续状态(SE)后1 d、7 d、15 d、30 d和60 d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12只大鼠。以上各亚组及对照组再分为2个小组,分别进行Western blot检测TRPC6及突触重建标志蛋白Synaptophysin在海马中的表达和Timm染色观察海马苔藓纤维出芽并评分。结果实验组TRPC6蛋白表达量在SE后1 d达高峰(P<0.01),其他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ynaptophysin蛋白表达量在SE后7 d、15 d、30 d和60 d显著增加(7 d:P<0.05;15 d、30 d、60 d:P<0.01),30 d达峰值(P<0.01)。实验组大鼠齿状回内分子层在SE后7 d出现Timm颗粒,并呈进行性增加。结论 TRPC6可能参与了苔藓纤维出芽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 匹罗卡品 颞叶癫痫 苔藓纤维出芽 大鼠
下载PDF
高频电刺激对癫痫模型大鼠慢性期海马苔藓纤维出芽及痫性发作影响
14
作者 洪全龙 陈圣根 +1 位作者 黄文立 杨美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局部注射海人酸制作癫痫大鼠模型,研究局部高频电刺激对癫痫大鼠苔藓纤维出芽及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海马局部注射海人酸制作大鼠颞叶癫痫模型,选择局部海马癫痫灶进行高频电刺激,选择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癫痫发作特点及脑电变化... 目的:局部注射海人酸制作癫痫大鼠模型,研究局部高频电刺激对癫痫大鼠苔藓纤维出芽及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海马局部注射海人酸制作大鼠颞叶癫痫模型,选择局部海马癫痫灶进行高频电刺激,选择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癫痫发作特点及脑电变化,通过改良Timm染色法,观察海马病理改变。结果:行为和脑电变化,点燃大鼠行为学上可分三期,包括急性期、静止期、慢性期,同时各个时期有相应的脑电特征表现。电刺激可减少慢性期大鼠癫痫发作的次数和痫性放电的次数(P<0.001)。病理改变,点燃后大鼠海马Timm染色可见4 d时苔藓纤维出芽开始出现,到14 d最明显(P<0.01),Golijeh评分电刺激组较海人酸组低(P<0.05)。结论:局部高频电刺激海马能有效抑制海人酸癫痫模型大鼠的癫痫发作及痫性放电,抑制海马苔藓纤维出芽可能是高频电刺激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人酸 高频电刺激 颞叶癫痫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Semaphorin-3A与苔藓纤维出芽在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中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春玲 邓学军 +2 位作者 王芳 熊兰彩 孙圣刚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海马Semaphorin-3A(Sema3A)与苔藓纤维出芽(MFS)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建立癫痫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痫性发作组。痫性发作组分别于药物注射后1、5、7d及3、... 目的探讨海马Semaphorin-3A(Sema3A)与苔藓纤维出芽(MFS)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建立癫痫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痫性发作组。痫性发作组分别于药物注射后1、5、7d及3、4周时间点,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Sema3A的表达,同时采用neo-Timm银染观察海马MFS情况。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Sema3A仅有少量表达,痫性发作组1、5d无表达,7d表达明显,3周后亦无表达;痫性发作组1、5d未见MFS,7d可见MFS至齿状回内分子层,3周后明显可见MFS至齿状回分子层。痫性发作组Timm评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区Sema3A表达变化伴有MFS可能是癫痫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毛果芸香碱 Semaphorin-3A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神经肽Y基因转染对海人酸致痫大鼠癫痫发作及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帆 赵文清 +4 位作者 李文玲 董长征 张新颖 梁传栋 武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神经肽Y(rAAV2/1-NPY-EGFP)基因转染对癫痫发作和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30只,体重250~270 g,随机分成NPY实验组(n=12),阳性对照组(n=12)和空白对照组(n=6)。实验组:脑室注射10μl的r...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神经肽Y(rAAV2/1-NPY-EGFP)基因转染对癫痫发作和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30只,体重250~270 g,随机分成NPY实验组(n=12),阳性对照组(n=12)和空白对照组(n=6)。实验组:脑室注射10μl的rAAV2/1-NPY-EGFP,滴度为5×1011μg/ml;阳性对照组在脑室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以上两组10 min后分别在海马CA3区注射海人酸(KA);空白对照组依次分别在脑室和CA3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并分别于注射后2、4 w观察大鼠的癫痫发作情况,视频脑电(EEG)癫痫波的频率和波幅,Timm染色观察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出芽。结果 NPY实验组大鼠随观察时间的延长,发作程度逐渐减轻,与阳性对照组大鼠相比,于4 w时,脑电图癫痫波放电频率减少(P<0.05),波幅降低(P<0.05)。NPY实验组苔藓纤维出芽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没有癫痫发作,CA3区苔藓纤维出芽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rAAV2/1-NPY-EGFP基因转染可以降低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出芽程度,有效抑制癫痫发作,为NPY基因治疗临床难治性癫痫提供了有力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腺相关病毒载体 基因转染 癫痫 苔藓纤维出芽
下载PDF
海马苔藓纤维出芽与癫痫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彬 孙红斌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海马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是指齿状回颗粒细胞轴突异常出芽,与内分子层颗粒细胞形成突触。它由海马神经元丢失及癫痫发作的兴奋毒性导致,牵涉导向分子、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递质等多种分子,可增高癫痫发作的敏感性,... 海马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是指齿状回颗粒细胞轴突异常出芽,与内分子层颗粒细胞形成突触。它由海马神经元丢失及癫痫发作的兴奋毒性导致,牵涉导向分子、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递质等多种分子,可增高癫痫发作的敏感性,被认为与癫痫反复自发性发作(spontaneous recurrent seizures,SRS)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苔藓纤维出芽 突触重塑
下载PDF
5-HTR6参与氯化锂-匹罗卡品致慢性颖叶癫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文立 洪全龙 +1 位作者 吴志生 宫淑杰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63-268,共6页
目的:探讨5-HTR6参与氯化锂-匹罗卡品致慢性额叶癫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机制。方法:动物分组:分为空白组及癫痫组,分别于造模后1、2、4周观察苔藓纤维出芽变化及5-HTR6、Fyn、p-ERK1/2蛋白及GAP-43 mRNA表达变化.将实验鼠分为空白... 目的:探讨5-HTR6参与氯化锂-匹罗卡品致慢性额叶癫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机制。方法:动物分组:分为空白组及癫痫组,分别于造模后1、2、4周观察苔藓纤维出芽变化及5-HTR6、Fyn、p-ERK1/2蛋白及GAP-43 mRNA表达变化.将实验鼠分为空白组、癫痫组、药物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又分为6个亚组,分别给予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5-HTR6受体拮抗剂SB271046、Fyn 拮抗剂 PP2、ERK1/2 拮抗剂 PD98059、SB271046 + PP2、SB271046 + PD98059,观察海马苔藓纤维出芽及5-HTR6、Fyn、p-ERK1/2、GAP-43mRNA表达变化。结果:①造模后第2周进入慢性期,在造模后7-28 d开始出现慢性自发性发作,5-HTR6受体拮抗剂SB-271046能够降低癫痫发作等级及发作频率;②癫痫发作后1周即观察到少量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出芽,随时间延长进行性增加,而空白组未见或只有极少量海马苔藓纤维出芽。SB-271046干预后海马苔藓纤维出芽明显减少,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造模后5-HTR6、Fyn、p-ERK1/2及GAP-43 mRNA表达水平增高,于造模后4周时表达最高,给予5-HTR6受体、Fyn、ERK1/2拮抗剂后p-ERK1/2表达均减少,其中联合应用5-HTR6受体、ERK1/2受体拮抗剂最为明显。结论:氯化锂-匹罗卡品点燃的大鼠癫痫模型痫样放电后出现苔藓纤维出芽,随时间延长出芽程度加重,5-HTR6可能在苔藓纤维出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SB271046通过抑制5-HTR6介导的Fyn/ERK通路.调控下游GAP-43mRNA表达,从而减少苔群纤维出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5-HTR6 海马苔藓纤维出芽 FYN ERK1/2 GAP-43
下载PDF
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蛋白质netrin-1的表达与苔藓纤维出芽的动态变化
19
作者 郑佳丽 杨金升 +2 位作者 石向群 马亚杰 刘学娟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诱向因子蛋白质netrin-1在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苔藓纤维出芽(MFS)中的作用。方法: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颞叶癫痫(TLE)模型,采用Timm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MFS和netrin-1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L... 目的:探讨神经诱向因子蛋白质netrin-1在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苔藓纤维出芽(MFS)中的作用。方法: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颞叶癫痫(TLE)模型,采用Timm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MFS和netrin-1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LE组大鼠在模型形成的第2周和第4周,海马齿状回内netrin-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并可见到MFS,穿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到达内分子层,并形成一条致密的层状带。结论:癫痫状态后在海马齿状回netrin-1的表达上调,证明其可能参与了癫痫后MFS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netrin-1 颞叶癫痫(TLE) 苔藓纤维出芽(MFS)
下载PDF
Cdk5/p35和tau蛋白对戊四氮点燃模型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发发 郭婷辉 +5 位作者 党静 马云峰 陈金梅 陈莹 蔡小凤 宋明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97-1202,共6页
目的动态观察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dk5)及调节亚基p35、骨架蛋白在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和苔藓纤维出芽(MFS)的情况,以探讨Cdk5/p35对MF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240只,随机分为PTZ组和对照组;PTZ组... 目的动态观察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dk5)及调节亚基p35、骨架蛋白在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和苔藓纤维出芽(MFS)的情况,以探讨Cdk5/p35对MF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240只,随机分为PTZ组和对照组;PTZ组分为PTZ第一次注射后3d、l周、2周、4周、6周共5个业组,每业组24只,对照组随机分为5个业组,与PTZ组各时间点对应。以上各亚组再分4个小组,每小组6只大鼠,分别进行(1)Timm染色并评分;(2)Cdk5/p35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3)Cdk5活性测定;(4)tau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PTZ组CA3区苔藓纤维出芽最为明显,而非内分子层,苔藓纤维出芽的程度与点燃大鼠痫性发作的行为学表现一致;PTZ组Cdk5/p35 mRNA和蛋白、总tau蛋白和P-ptau(ser202)蛋白在3d时表达增多,4周达高峰,6周时接近正常水平,与CA3区苔藓纤维出芽的过程一致。对照组无动态变化。结论Cdk5/p35及其底物tau蛋白可能参与了苔藓纤维出芽,了解苔藓纤维出芽的机制,有助于抑制癫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 TAU蛋白 苔藓纤维出芽 颞叶癫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