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6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解析苦荞黄酮组成及药理学网络分析
1
作者 董玲 张凤菊 +5 位作者 赵驰 杨文渊 韩梅 黄巧莲 阿木布哈 李治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918,共8页
为优化苦荞黄酮提取工艺并明确其具体成分结构和含量及药理作用,本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优质苦荞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提取苦荞黄酮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主要黄酮成分进行... 为优化苦荞黄酮提取工艺并明确其具体成分结构和含量及药理作用,本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优质苦荞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提取苦荞黄酮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主要黄酮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对鉴定到的黄酮进行准确定量,同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系统分析其网络药理学特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乙醇提取苦荞黄酮的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90%(V/V)、超声功率140 W、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60 min、提取溶剂与苦荞原料比50∶1(mL·g^(-1)),该条件下,提取液中共鉴定到黄酮16种,其中芦丁、表儿茶素和儿茶素含量分别达到115.81、72.99和23.08μg·mL^(-1)。这16种黄酮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上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苦荞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尤其是功能性苦荞产品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芦丁
下载PDF
苦荞酒糟黄酮富集生产苦荞蒸馏酒的研究
2
作者 张鹏杰 甘霖耀 +4 位作者 孙金旭 郭凯凯 陈叶福 肖冬光 郭学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苦荞富含生物类黄酮,但由于其沸点较高,作为原料酿造白酒时会残留在酒糟中。该研究通过苦荞和大米发酵制备苦荞蒸馏酒,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苦荞酒糟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纯化工艺,添加纯化的黄酮提取物到蒸馏酒中,并通过感... 苦荞富含生物类黄酮,但由于其沸点较高,作为原料酿造白酒时会残留在酒糟中。该研究通过苦荞和大米发酵制备苦荞蒸馏酒,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苦荞酒糟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纯化工艺,添加纯化的黄酮提取物到蒸馏酒中,并通过感官评价确定了富含黄酮的苦荞蒸馏酒配制方案。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苦荞酒糟黄酮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600 W、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50 min,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0.9%,纯度为38.3%;大孔树脂纯化苦荞酒糟黄酮工艺条件为:pH=4,上样流速2 mL/min,上样质量浓度0.2 mg/mL,50 mL体积分数7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11 mL/min,经此工艺制得苦荞酒糟黄酮提取物纯度为85.36%;苦荞蒸馏酒的最佳配制方案为:添加纯化的黄酮提取物至蒸馏酒中,使得总黄酮提取物含量为400~600 mg/L时,复配型苦荞蒸馏酒评分最佳。该研究优化工艺下可得较高纯度黄酮提取物,复配可得苦荞香明显、口感柔和、风味协调富含黄酮类物质的苦荞蒸馏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酒糟 黄酮 超声提取 大孔树脂纯化 苦荞蒸馏酒
下载PDF
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的28天经口毒性试验
3
作者 周庆红 何宁 +3 位作者 张书婧 刘洪波 魏婕敏 钱智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研究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亚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3个剂量组(1.67、3.33、6.67 g/kg)和1个常规基础饲料对照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 d,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大鼠体质量、食... 目的:研究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亚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3个剂量组(1.67、3.33、6.67 g/kg)和1个常规基础饲料对照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 d,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大鼠体质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指标,大鼠麻醉后解剖进行大体观察、计算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正常,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其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大鼠解剖时大体观察未发现明显异常。个别实验组大鼠心、肾脏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引起的典型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特异性损伤改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该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经大鼠28天经口毒性试验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苦荞 亚急性毒性 WISTAR大鼠 膳食补充剂
下载PDF
苦荞叶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研究
4
作者 唐远谋 周玲 +1 位作者 钟冰霞 唐月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2,97,共6页
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苦荞叶中抗氧化物质的工艺,并以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为对照,探究苦荞叶提取物对菜籽油和猪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蒸馏水、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 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苦荞叶中抗氧化物质的工艺,并以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为对照,探究苦荞叶提取物对菜籽油和猪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蒸馏水、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110 s、微波温度47℃、液料比23∶1(mL/g),在此条件下苦荞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0.71%±0.11%。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苦荞叶提取物对菜籽油和猪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DPPH自由基 油脂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低GI复合苦荞面条的研制
5
作者 李丹青 郑华 +6 位作者 黄卫娟 吴绍宗 郭宗林 林捷 雷红涛 田兴国 黄定强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1-5,11,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复合苦荞面条配方进行优化,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荞麦粉、谷朊粉、猪血粉、黄原胶和水添加量对复合苦荞面感官评分的影响,并测定其血糖生成指数值(Glycemic index,GI)。结果表明,以1 kg高筋小麦粉为...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复合苦荞面条配方进行优化,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荞麦粉、谷朊粉、猪血粉、黄原胶和水添加量对复合苦荞面感官评分的影响,并测定其血糖生成指数值(Glycemic index,GI)。结果表明,以1 kg高筋小麦粉为基准,黄原胶、水、猪血粉、谷朊粉、荞麦粉添加量分别为1%,38%,7.5%,5%,30%时,复合苦荞面条感官品质最佳,血糖生成指数GI值为45.4±3.8。在此条件下研制的复合苦荞面条感官风味俱佳、营养价值丰富,属于低GI食物,可为低糖食品需求者选择食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苦荞面条 配方优化 感官评价 血糖指数
下载PDF
苦荞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其系谱分析
6
作者 李梅方 唐国文 +3 位作者 刘正杰 王一 李成云 董玉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目的】鉴定和分析苦荞白粉病病原菌,并确定其在白粉菌系谱中的位置。【方法】通过孢子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核糖体大亚基(ribosomal large subunit,LSU)序列系统发育树... 【目的】鉴定和分析苦荞白粉病病原菌,并确定其在白粉菌系谱中的位置。【方法】通过孢子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核糖体大亚基(ribosomal large subunit,LSU)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对苦荞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结果】苦荞白粉病病原菌鉴定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经ITS多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该白粉菌(607 bp,MW494930.1)与甜荞上的白粉菌(E.polygoni,KP076437.1)相似性为100.00%,与大黄、酸模、蓼、竹节蓼、珊瑚藤等蓼科植物上的16个菌株ITS扩增片段相似性均高于98.83%;基于LSU序列扩增获得1条长度为910 bp的片段(OK490143),与酸模上的白粉菌(E.polygoni,MT361769.1)序列相似性为99.89%。【结论】本研究将侵染苦荞的白粉菌鉴定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白粉菌目(Erysiphales)白粉菌属(Erysiphe)蓼白粉菌(E.polygoni)。研究结果可为苦荞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白粉菌 病原鉴定 系谱分析
下载PDF
26个金苦荞品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7
作者 王为旋 田爽琪 +6 位作者 柯瑾 张帆 程远志 陈小全 李洪有 石桃雄 陈庆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302,共12页
金苦荞是近些年创制的苦荞与金荞麦种间杂交形成的双二倍体杂种半多年生新荞麦种类(Fagopyrum tatari-cymosum),为了探讨该荞麦种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以26个高产金苦荞品系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 金苦荞是近些年创制的苦荞与金荞麦种间杂交形成的双二倍体杂种半多年生新荞麦种类(Fagopyrum tatari-cymosum),为了探讨该荞麦种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以26个高产金苦荞品系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研究、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金苦荞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表现为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黄酮含量>总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清蛋白含量>淀粉含量。(2)金苦荞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表现为主茎分枝数>基部20 cm内节数>主茎粗>籽粒面积>千粒重>主茎节数>株高>籽粒长宽比>籽粒宽>籽粒长>果壳率>籽粒周长>籽粒直径。(3)相关性分析中,黄酮含量与清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醇溶蛋白含量与主茎节数、基部20 cm内节数、主茎粗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籽粒面积、周长、宽、直径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淀粉含量与籽粒面积、长、直径呈显著正关系。(4)聚类分析将26个金苦荞品系分为了3个类群,其中类群I属于高淀粉、矮秆、多分枝、低果壳率、大长粒型品系,类群Ⅱ属于高蛋白、高秆、粗壮、粒型偏小的品系,类群Ⅲ属于高品质、高产、大粒品系。该研究结果为金苦荞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变异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对姜黄素增溶效果研究
8
作者 邹妍 董楠 +2 位作者 石冰艳 杨文凤 卢扬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7,110,共6页
以苦荞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荷载姜黄素的过程,并研究不同工艺对姜黄素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功率4.5 W、糊精摩尔质量11.5×10^(4)g/mol、... 以苦荞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荷载姜黄素的过程,并研究不同工艺对姜黄素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功率4.5 W、糊精摩尔质量11.5×10^(4)g/mol、取代度0.0754,在此条件下,姜黄素的质量浓度为(5.25±0.07)μg/mL。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作为纳米载体对姜黄素具有良好的增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酐糊精酯 姜黄素 增溶效果
下载PDF
乳杆菌强化发酵对苦荞酵素抗氧化特性及风味的影响
9
作者 边名鸿 袁天萌 +3 位作者 杨南 韩保林 黄丹丹 许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5,共8页
为提高苦荞酵素的口感与抗氧化能力,以还原力、SOD酶活力作为主要指标,分别考察植物乳杆菌(LBS8、MRS5)、副植物乳杆菌(MC6)、副干酪乳杆菌(SL1)4株乳杆菌强化发酵苦荞酵素情况,筛选1株优良菌株并研究其接种量、初始糖度、发酵温度、料... 为提高苦荞酵素的口感与抗氧化能力,以还原力、SOD酶活力作为主要指标,分别考察植物乳杆菌(LBS8、MRS5)、副植物乳杆菌(MC6)、副干酪乳杆菌(SL1)4株乳杆菌强化发酵苦荞酵素情况,筛选1株优良菌株并研究其接种量、初始糖度、发酵温度、料液比对苦荞酵素发酵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优化苦荞酵素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BS8发酵苦荞酵素还原力、SOD酶活力更强,将其作为强化菌株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6%,初始糖度16°Brix,发酵温度32℃,料液比1:7。所得酵素中还原力相当于0.753 mg/mL VC标准溶液,SOD酶活力为272.12 U/mL,总黄酮含量为0.521 mg/mL,总酚含量为2.75 mg/mL,谷胱甘肽含量为0.273 mg/m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升。通过GC-MS分析,苦荞酵素中含有乙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十一酸乙酯、丁二酮等特征性香味物质,赋予苦荞酵素独特的风味。与市售酵素发酵剂相比,利用植物乳杆菌强化发酵酵素总黄酮增加247%,总酚增加2%,谷胱甘肽增加36.5%,还原力提高30.73%,抗氧化能力提高30.09%,香味及口感更为丰富,表明植物乳杆菌强化发酵有利于提升苦荞酵素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苦荞 酵素 发酵工艺 风味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鲜湿面工艺研究
10
作者 张馨月 张梦然 马挺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3,共6页
以挤压熟化苦荞粉和小麦粉为原料,以吸水率和蒸煮损失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苦荞粉添加量、醒发时间、加水量、水温、和面时间对苦荞鲜湿面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鲜湿面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苦荞鲜湿面的... 以挤压熟化苦荞粉和小麦粉为原料,以吸水率和蒸煮损失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苦荞粉添加量、醒发时间、加水量、水温、和面时间对苦荞鲜湿面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鲜湿面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苦荞鲜湿面的最佳工艺为以小麦与苦荞混合粉质量为基准,苦荞粉添加量51%、醒发时间20 min、加水量10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苦荞鲜湿面吸水率为52.66%±0.75%、蒸煮损失率为1.00%±0.06%,口感爽滑黏弹,具有苦荞特有的香气,感官评价接近小麦鲜面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挤压熟化 鲜湿面 加工工艺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苦荞奶茶市场发展优劣势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
11
作者 陈爱玲 向丹 《商展经济》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如今,奶茶市场发展迅速,但因普通奶茶内的反式脂肪酸、糖、咖啡因、脂肪都过高,不适合血糖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饮用,且长期喝普通奶茶会引起代谢紊乱,甚至诱发糖尿病。针对传统奶茶的痛点及不足,苦荞奶茶有效解决了这些短板,... 如今,奶茶市场发展迅速,但因普通奶茶内的反式脂肪酸、糖、咖啡因、脂肪都过高,不适合血糖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饮用,且长期喝普通奶茶会引起代谢紊乱,甚至诱发糖尿病。针对传统奶茶的痛点及不足,苦荞奶茶有效解决了这些短板,苦荞奶茶是提取苦荞中的黄酮类物质的主要成分芦丁,有降血压、降血糖、软化血管等功效,不仅解决了传统奶茶的不足,还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助益。综上,苦荞奶茶的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前景良好、优势明显,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分析概括了当前苦荞奶茶的市场前景、经营问题,如奶茶市场庞大,苦荞奶茶竞争力低、无专门的门店和品牌、同质化严重易取代等,最后提出了促进苦荞奶茶市场发展的对策,以供行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奶茶 发展优劣势 经营问题 市场营销 食品消费健康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苦荞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马仲炼 龚健福 +3 位作者 马永翠 田虹 刘德福 杨顺强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研究不同浓度[0μmol/L(CK)、50μmol/L(T1)、100μmol/L(T2)和150μmol/L(T3)]褪黑素对苦荞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褪黑素在苦荞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所有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苦荞单株粒质量(T1、T2... 研究不同浓度[0μmol/L(CK)、50μmol/L(T1)、100μmol/L(T2)和150μmol/L(T3)]褪黑素对苦荞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褪黑素在苦荞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所有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苦荞单株粒质量(T1、T2、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以T1处理最高),显著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但同时会使喷施后14 d和21 d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T1处理能显著提高苦荞茎粗和籽粒中黄酮、游离总氨基酸含量,T2处理可显著提高苦荞单株粒数和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T3处理可显著提高苦荞单株粒数和籽粒黄酮含量;但T2处理会造成苦荞千粒质量和籽粒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T3处理引起籽粒游离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评价各处理的效果,发现CK、T1、T2、T3处理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4518、0.5723、0.4944、0.5003,T1处理效果最佳,T3处理次之。综上,喷施50μmol/L褪黑素有利于苦荞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褪黑素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苦荞酒酒糟中酚类化合物成分分析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13
作者 赵佳伟 郑佳 +2 位作者 李茂 张伟建 晏俊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究苦荞酒酒糟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质谱鉴定苦荞酒酒糟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并评价苦荞酒酒糟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苦荞酒酒糟中共鉴定出7种酚类化合物,包括5种黄酮类化... 目的:探究苦荞酒酒糟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质谱鉴定苦荞酒酒糟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并评价苦荞酒酒糟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苦荞酒酒糟中共鉴定出7种酚类化合物,包括5种黄酮类化合物和2种酚酸类化合物,其中芦丁含量最高为(9.350±0.050) mg/g、其次为槲皮素、异槲皮素、山奈酚-3-o-芸香糖苷及山奈酚。当苦荞酒糟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对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3.29±0.09)%,(96.21±0.25)%,(82.55±0.68)%,FRAP值为(2.49±0.09) mmol/L。结论:发酵后的苦荞酒酒糟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低浓度条件下,对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仍表现出较好的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酒糟 酚类化合物 物质组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腥味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14
作者 刘绪 汪巧琴 +10 位作者 文瑞悦 张又文 陈璇 王华钦 曾晨阳 刁英 阳婧 赵思屹 辛可启 卢梦茹 张华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01-309,共9页
目的研究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腥味的影响及其在大豆大樱桃酸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苦荞芽粉的添加量、作用温度及作用时间对大豆脂肪氧合酶酶活、总醛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再以感官评分、大豆总醛... 目的研究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腥味的影响及其在大豆大樱桃酸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苦荞芽粉的添加量、作用温度及作用时间对大豆脂肪氧合酶酶活、总醛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再以感官评分、大豆总醛含量和脂肪氧合酶活性为验证指标,验证苦荞芽粉对大豆生乳脱腥效果。大豆生乳脱腥后加入大樱桃浆发酵得到大豆大樱桃酸奶,并与未脱腥处理发酵的大豆大樱桃酸奶进行对比。结果苦荞芽粉能抑制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活性,减少大豆总醛的产生,有效降低大豆生乳的腥味。苦荞芽粉用量、作用温度和时间对大豆总醛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脱腥参数:作用温度为45℃,作用时间为2.5 h,苦荞芽粉添加量为2%,此条件下试验组比对照组总醛含量降低59%,脂肪氧合酶活性降低85%,大豆生乳豆香味浓郁,无腥味,口感细腻,无苦涩味,色泽均匀,感官评价为8.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制成的大豆大樱桃酸奶呈粉红色、香气浓郁、口感细腻,感官评分(86.0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白质含量为3.59 g/100 g、脂肪为2.73 g/100 g、乳酸菌4.9×10^(8)CFU/mL,大肠杆菌没有检出,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结论在大豆生乳中添加苦荞芽粉能抑制脂肪氧合酶酶活,降低总醛含量,有效降低了大豆腥味,经苦荞芽粉脱腥处理后的大豆生乳制成的大豆大樱桃酸奶品质更高,这可为提高大豆制品的食用品质及相关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腥 大豆生乳 苦荞芽粉 大豆脂肪氧合酶 总醛含量
原文传递
超声辅助溶剂提取苦荞总黄酮及其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研究
15
作者 秦斐 范肖 +2 位作者 王宇阳 付晓燕 朱航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在不同的超声温度下提取苦荞总黄酮,并研究苦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总黄酮在60℃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28.5 mg/100mL,是溶剂提取的1.5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发现,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利于消...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在不同的超声温度下提取苦荞总黄酮,并研究苦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总黄酮在60℃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28.5 mg/100mL,是溶剂提取的1.5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发现,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总黄酮的释放,且在胃肠消化过程中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有利于总黄酮的释放,均在120 min时达到最大。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测定可知,苦荞总黄酮胃肠消化产物对DPPH·、·OH及·O-2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苦荞总黄酮 体外模拟消化试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重庆市苦荞品种比较试验
16
作者 彭艳 周见 +2 位作者 唐鑫 谭杨国 吴朝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3-26,共4页
为了解决重庆市苦荞品种产量低、籽粒小、退化严重等问题,于2021—2022年连续两年对9个苦荞品种进行物候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K1206两年平均生育期为72 d,为晚熟品种;在两年试验中产量分别为1834.20、2125.65 kg/hm^... 为了解决重庆市苦荞品种产量低、籽粒小、退化严重等问题,于2021—2022年连续两年对9个苦荞品种进行物候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K1206两年平均生育期为72 d,为晚熟品种;在两年试验中产量分别为1834.20、2125.65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16.45%、23.13%,平均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抗倒性较好,两年倒伏率分别为10%、5%,适应性较强。因此,K1206可在重庆市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物候期 农艺性状 产量 重庆市
下载PDF
黑苦荞茶饮料的工艺研制分析
17
作者 陈馨雨 《食品界》 202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茶饮料作为一种低糖、低卡的饮品,在市场中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近年来,黑苦荞茶饮料作为一种新兴的茶饮品种备受关注。黑苦荞以其独特的香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制作茶饮料的理想原料之一。
关键词 茶饮料 茶饮品 工艺研制 营养成分 健康生活方式 苦荞 低糖 香味
下载PDF
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宁夏不同气候类型区苦荞品种稳产性适应性分析
18
作者 穆兰海 常克勤 +2 位作者 杜燕萍 杨崇庆 陈一鑫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为准确评价参试苦荞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态适应性,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5个参试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半干旱区、半干旱易旱区和干旱区的6县(区)多年多点试验数据进行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及综合... 为准确评价参试苦荞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态适应性,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5个参试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半干旱区、半干旱易旱区和干旱区的6县(区)多年多点试验数据进行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PCA与品种的稳定性(Dg)和试点的稳产性(De)分析,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和川荞3号,晋苦荞2号产量为1 671~2 593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7.3%。川荞3号的产量为1 474~2 513 kg·hm^(-2),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7.5%;试点辨别力代表性以半干旱易旱区的海原县,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及半干旱区的西吉县比较理想;试验经历了干旱年份、正常年份和丰水年份,参试品种在干旱年份较丰水年份产量减产28.0%~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品种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定性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苦荞麦黄酮和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英强 李多伟 智旭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299,共7页
采用HPLC和考马斯亮蓝检测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对苦荞麦黄酮和蛋白质分步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探寻一种高效的苦荞黄酮和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苦荞壳、苦荞麸皮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按料液比1∶10(g/m L)加入75%乙... 采用HPLC和考马斯亮蓝检测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对苦荞麦黄酮和蛋白质分步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探寻一种高效的苦荞黄酮和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苦荞壳、苦荞麸皮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按料液比1∶10(g/m L)加入75%乙醇溶液,在提取温度85℃下提取2 h,提取效率为3.85%;苦荞麦心粉蛋白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按料液比1∶15(g/m L)加入p H=9的碱水,在提取温度35℃下搅拌提取4 h,提取效率为6.22%。优化后的苦荞麦黄酮和蛋白分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能耗低、较大限度地提高了苦荞麦的综合利用率。为企业进行高产、低耗、环保的连续自动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苦荞黄酮 苦荞蛋白 苦荞膳食纤维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苦荞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育种研究展望
20
作者 任长忠 陈庆富 +4 位作者 李洪有 魏黎明 郭来春 王春龙 李春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1260,共10页
苦荞起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地区,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苦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黄铜、酚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是药食同源作物。近年来,苦荞的营养保健功能逐渐得到认可,需求量日益增加,苦荞产业也得到了... 苦荞起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地区,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苦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黄铜、酚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是药食同源作物。近年来,苦荞的营养保健功能逐渐得到认可,需求量日益增加,苦荞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苦荞种质资源(883份),但中国苦荞育种起步晚,育种技术落后,专用型苦荞品种缺乏,严重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该研究对当前中国苦荞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评价(包括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以及抗逆性)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中国苦荞育种研究进行了分析展望,以期为中国苦荞研究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种质资源评价 遗传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