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5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磊 吴越 田冬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甲酚曲唑(UV-P)、奥克三唑(UV-329)、布美三唑(UV-326)、甲酚曲唑三硅氧烷(DTTSO)、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UV-360)的方法。其中,水状化妆品经甲醇/四氢呋喃溶解、超声提取、微孔...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甲酚曲唑(UV-P)、奥克三唑(UV-329)、布美三唑(UV-326)、甲酚曲唑三硅氧烷(DTTSO)、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UV-360)的方法。其中,水状化妆品经甲醇/四氢呋喃溶解、超声提取、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乳液状、霜状化妆品经甲醇/四氢呋喃溶解、涡旋振荡、超声提取、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使用ZORBAX S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23℃,以0.1%的甲酸水溶液为A相、甲醇为B相、四氢呋喃为C相进行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0 nm,进样量5μL。结果表明,5种紫外线吸收剂在11~176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检测限分别为6.72,11.94,13.80,18.47和23.49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7%(n=6),加标平均回收率达到93.7%~104.5%。该方法能满足化妆品中5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 化妆品 苯并三唑 防晒剂 紫外线吸收剂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
2
作者 王磊 江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7-1442,共6页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甲酚曲唑(UV-P)、布美三唑(UV-326)、奥克三唑(UV-329)、甲酚曲唑三硅氧烷(DTTSO)等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含量的方法。取样品0.300 0 g置于10 mL比色管中,用体积比1∶2的甲醇-四氢呋喃混合液稀释...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甲酚曲唑(UV-P)、布美三唑(UV-326)、奥克三唑(UV-329)、甲酚曲唑三硅氧烷(DTTSO)等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含量的方法。取样品0.300 0 g置于10 mL比色管中,用体积比1∶2的甲醇-四氢呋喃混合液稀释至刻度。若样品为水状化妆品,则超声提取10 min;若样品为乳液状、霜状和蜡状化妆品,则涡旋振荡5 min,超声提取10 min,离心2 min,取上层清液。得到的上述溶液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加入1 mL 4.00 g·L^(-1)内标(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溶液,用乙醇定容至10 mL。采用HP-50+型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按照柱升温程序对溶液中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分离,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UV-P、UV-326、UV-329和DTTSO与内标的质量比在一定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23.64,12.03,39.88,57.46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6%~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0%。方法用于分析12份不同基质化妆品,仅在2份乳液状化妆品中检出了UV-326和UV-329,检出量分别为9.56 mg·g^(-1)和5.48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内标法 化妆品 苯并三唑 紫外线吸收剂
下载PDF
1-取代胺甲基苯并三唑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4
3
作者 沐小龙 孟菁 +1 位作者 谢筱娟 程根水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用苯并三唑、甲醛或1-羟甲基苯并三唑与胺发生Mannich胺甲基化反应,合成了三种新的1-取代胺甲基苯并三唑,并初步测试了其荧光性能.
关键词 1—取代胺甲基苯并三唑 合成 荧光性能 苯并三唑 甲醛 1—羟甲基苯并三唑 Mannich胺甲基化反应
下载PDF
纳米材料MIL@ZIF-8的制备及其对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4
作者 徐佳敏 张占恩 高仕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0-294,共5页
利用高温微波水热法合成离子液体磁性类沸石有机骨架纳米材料(MIL@ZIF-8),采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测试(BET)和孔径分析(BJH)对MIL@ZIF-8进行表征分析,并用其吸附环境水样中的4种苯并三唑类化合物(UV-320、UV-... 利用高温微波水热法合成离子液体磁性类沸石有机骨架纳米材料(MIL@ZIF-8),采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测试(BET)和孔径分析(BJH)对MIL@ZIF-8进行表征分析,并用其吸附环境水样中的4种苯并三唑类化合物(UV-320、UV-327、UV-328、UV-329)紫外线吸收剂,考察不同参数得出最佳吸附条件:材料投加量20mg、吸附pH=6、吸附温度为室温,且采用搅拌的方式。经一、二级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分析发现,MIL@ZIF-8吸附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模型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微波合成法 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 离子液体磁性类沸石有机骨架纳米材料 吸附
原文传递
苯并三唑紫外光稳定剂对斑马鱼成鱼的免疫毒性
5
作者 张继晔 黄莹 +3 位作者 李志彤 梁雪芳 陈辉辉 查金苗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95,共11页
苯并三唑类紫外光稳定剂(benzotriazole ultraviolet stabilizers,BUVSs)是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新兴污染物,在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体内广泛检出。研究表明BUVSs可引起免疫相关通路的分子响应,影响鱼类早期发... 苯并三唑类紫外光稳定剂(benzotriazole ultraviolet stabilizers,BUVSs)是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新兴污染物,在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体内广泛检出。研究表明BUVSs可引起免疫相关通路的分子响应,影响鱼类早期发育,然而目前不同结构BUVSs对成鱼的免疫毒性效应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文选取4种BUVSs(UV-234、UV-326、UV-329和UV-P),在10μg·L^(-1)浓度下对斑马鱼成鱼暴露28 d,观察斑马鱼肠道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测定肠道、肾脏和血液中免疫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以评估不同结构的BUVSs对斑马鱼成鱼的肠道和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g·L^(-1) UV-234、UV-329和UV-P暴露能够引起斑马鱼成鱼肠道杯状细胞减少、黏液增多和肠绒毛高度减小。免疫相关蛋白在不同BUVSs暴露后的表达存在差异,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UV-234和UV-326暴露后引起芳香烃受体AhR和白细胞介素IL17/22的显著变化,同时UV-326、UV-329和UV-P均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家族CYP1A1表达。综上,BUVSs长期暴露能够引起斑马鱼成鱼肠道损伤并导致免疫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紫外光稳定剂 斑马鱼 免疫毒性 芳香烃受体 肠道损伤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2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6
作者 林泽明 周林 +3 位作者 皮国元 景东 邹文保 王波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54-156,共3页
建立了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检测方法。通过对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UV-328)和2-(2′-羟基-3′-异丁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UV-350)的测定,结... 建立了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检测方法。通过对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UV-328)和2-(2′-羟基-3′-异丁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UV-350)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具有较好的灵敏度,适用于纺织品中紫外吸收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吸收剂 苯并三唑
下载PDF
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合成工艺的研究 Ⅱ.中间体颜料还原为产品 被引量:6
7
作者 丁著明 郭振宇 +2 位作者 王永红 田呈祥 闫贺华 《塑料助剂》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对各种还原方法 (锌粉法、水合肼法、保险粉法、水合肼—保险粉法、水合肼—锌粉法、硫化钠—锌粉法 )进行了各种试验和工业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硫化钠—锌粉法是一条适于工业化的还原路线 ,按该法生产UV - 32 6时 ,产品收率≥ 90 % ,... 对各种还原方法 (锌粉法、水合肼法、保险粉法、水合肼—保险粉法、水合肼—锌粉法、硫化钠—锌粉法 )进行了各种试验和工业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硫化钠—锌粉法是一条适于工业化的还原路线 ,按该法生产UV - 32 6时 ,产品收率≥ 90 % ,所生成的废水可处理 ,不会污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稳定剂 苯并三唑 苯并三唑氮氧化物 还原 合成
下载PDF
硬脂酰苯并三唑的合成及其反应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涛 黄开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9-21,共3页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缩合法由硬脂酸和苯并三唑合成了硬脂酰苯并三唑,产率85%,并利用FT-IR和1HNM 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硬脂酰苯并三唑在胰岛素的化学修饰中呈现较高的酰化反应活性及选择性,并进一步证实该酰化苯并三唑的合成是成功的.
关键词 硬脂酸 苯并三唑 硬脂酰苯并三唑
下载PDF
邻硝基氯苯法合成苯并三唑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新起 王景来 +2 位作者 赵育梁 王玉兰 侯希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96-697,701,共3页
以邻硝基氯苯为原料先合成1-羟基苯并三唑,再还原为苯并三唑。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萃取剂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6℃,反应时间4.5 h,萃取剂异辛醇分4次进行萃取。放大10倍后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小试实验... 以邻硝基氯苯为原料先合成1-羟基苯并三唑,再还原为苯并三唑。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萃取剂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6℃,反应时间4.5 h,萃取剂异辛醇分4次进行萃取。放大10倍后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小试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苯并三唑产品的总收率达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 邻硝基氯苯 1-羟基苯并三唑
下载PDF
硫辛酰苯并三唑的合成及反应活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涛 黄开勋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8期25-27,共3页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缩合法由α-硫辛酸和苯并三唑合成了硫辛酰苯并三唑,产率75%,并利用FT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考察硫辛酰苯并三唑对胰岛素的化学修饰作用,进一步证明了它的合成是成功的,并且对胰岛素的侧链氨基呈现较高的...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缩合法由α-硫辛酸和苯并三唑合成了硫辛酰苯并三唑,产率75%,并利用FT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考察硫辛酰苯并三唑对胰岛素的化学修饰作用,进一步证明了它的合成是成功的,并且对胰岛素的侧链氨基呈现较高的修饰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苯并三唑 硫辛酰苯并三唑
下载PDF
去氢胆酰苯并三唑的合成及反应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涛 黄开勋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7-9,共3页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缩合法由去氢胆酸和苯并三唑合成了去氢胆酰苯并三唑,产率60%,并利用FT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考察去氢胆酰苯并三唑对胰岛素的化学修饰作用,进一步证实该酰化苯并三唑的合成是成功的,并且对胰岛素的侧链...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缩合法由去氢胆酸和苯并三唑合成了去氢胆酰苯并三唑,产率60%,并利用FT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考察去氢胆酰苯并三唑对胰岛素的化学修饰作用,进一步证实该酰化苯并三唑的合成是成功的,并且对胰岛素的侧链氨基具较高的修饰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胆酸 苯并三唑 去氢胆酰苯并三唑
下载PDF
苯并三唑和5-甲基苯并三唑在污泥施用土壤中的消减行为
12
作者 赖华杰 应光国 +1 位作者 刘有胜 赵建亮 《广州化学》 CAS 2017年第4期1-9,共9页
通过野外实验研究了苯并三唑(BT)和5-甲基苯并三唑(5-TT)在污泥施用土壤中消减行为,通过加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污泥和土壤中BT和5-TT的含量,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它们在污泥农用土壤的消减行为。结果表... 通过野外实验研究了苯并三唑(BT)和5-甲基苯并三唑(5-TT)在污泥施用土壤中消减行为,通过加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污泥和土壤中BT和5-TT的含量,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它们在污泥农用土壤的消减行为。结果表明,所有污泥施用土壤中都检出了目标化合物,BT浓度为0.8~14.8 ng/g,5-TT浓度为0.3~14.2 ng/g。BT和5-TT在土壤中消减的半衰期分别为156~360 d和122~253 d,消减速率较慢,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同样环境条件下,5-TT的消减速率比BT消减速率高,主要是由于5-TT比BT更易于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 5-甲基苯并三唑 污泥农用土壤 消减
下载PDF
双苯并三唑N-Mannich碱的合成及应用
13
作者 方骏 黄勤安 吴运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9-51,共3页
苯并三唑、乙二醛和一系列胺在室温下发生Mannich反应合成五种双苯并三唑N-Mannich碱,此类有机物在荧光分析及有机合成中的都有应用。
关键词 苯并三唑N-Mannich碱 应用 苯并三唑 MANNICH反应 合成 乙二醛 荧光分析
下载PDF
含苯并三唑色酮及1,3,4-噁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1
14
作者 刘方明 张正方 +2 位作者 刘育亭 孔蜀祥 陈耀祖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9-504,共6页
研究了一种简便的合成2位含氮杂环色酮类化合物的方法。1H-苯并三唑与ClCH_2COOH反应制得1H-苯并三唑-1-乙酸(1),以此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2位合1H-苯并三唑-1-甲基色酮(5)和相关的1,3,4-噁二唑啉衍生物(8)。
关键词 苯并三唑 色酮 1 3 4-恶二唑啉 合成 MS谱
下载PDF
苯并三唑和8-羟基喹啉对铜的缓蚀协同作用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大全 高立新 +1 位作者 周国定 陆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8,共5页
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苯并三唑(BTA)和8-羟基喹啉(HQ)对铜的缓蚀协同作用,BTA和HQ复配使用后提高了电极的膜电阻,降低了电极的膜电容,增强了对铜腐蚀的抑制作用.通过MM2分子力学程序和PPP-SCF量子化学方法优化计算了... 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苯并三唑(BTA)和8-羟基喹啉(HQ)对铜的缓蚀协同作用,BTA和HQ复配使用后提高了电极的膜电阻,降低了电极的膜电容,增强了对铜腐蚀的抑制作用.通过MM2分子力学程序和PPP-SCF量子化学方法优化计算了BTA和HQ的分子结构参数,分析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缓蚀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 8-羟基喹啉 协同作用 交流阻抗谱 PPP-SCF程序计算 缓蚀作用 缓蚀剂 络合物保护膜 电化学极化曲线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苯并三唑和苯并噻唑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金成 熊力 +3 位作者 张海军 王龙星 金静 陈吉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地表水中苯并噻唑、苯并三唑、5-甲基-苯并三唑、5-氯-苯并三唑及5,6-二甲基-苯并三唑的方法。地表水样品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在甲醇-水(55∶45,v/v)流动相中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地表水中苯并噻唑、苯并三唑、5-甲基-苯并三唑、5-氯-苯并三唑及5,6-二甲基-苯并三唑的方法。地表水样品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在甲醇-水(55∶45,v/v)流动相中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紫外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目标化合物在0.064~80 m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仪器检出限为1.9~3.2μg/L。空白自来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7.8%~125.6%,相对标准偏差(n=3)为0.4%~9.4%。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大连自来水及辽河入海口水样,在辽河入海口地表水中检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5-甲基-苯并三唑、5-氯-苯并三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并三唑 衍生物 苯并噻唑 地表水
下载PDF
Cu电极上咪唑与苯并三唑共吸附的SERS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旷富贵 张传飞 +1 位作者 姚禄安 徐知三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6-128,133,共4页
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研究了缓蚀剂咪唑(IM)与苯并三唑(BTAH)在铜电极上的共吸附行为.实验表明,IM与BTAH能共吸附于Cu电极表面,IM的存在有利于BTAH的吸附,二者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咪唑 苯并三唑 吸附 缓蚀剂 SERS 铜电极
下载PDF
稀土与水杨醛-1H-苯并三唑乙酰腙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实验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何水样 胡亭 +3 位作者 杨锐 赵建社 薛岗林 史启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由水杨醛 1H 苯并三唑乙酰腙 (C1 5H1 3N5O2 ,SBTH)与稀土高氯酸盐在甲醇中合成了 7种新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率的测定确定它们的组成为 :RE(HL) 2 ClO4 (RE =Pr ,Nd ,Sm ,Eu ,Gd ,Tb ,Dy ;H2 L =SBTH)。通过IR、UV... 由水杨醛 1H 苯并三唑乙酰腙 (C1 5H1 3N5O2 ,SBTH)与稀土高氯酸盐在甲醇中合成了 7种新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率的测定确定它们的组成为 :RE(HL) 2 ClO4 (RE =Pr ,Nd ,Sm ,Eu ,Gd ,Tb ,Dy ;H2 L =SBTH)。通过IR、UV光谱及1 HNMR研究 ,说明了配体是以烯醇式羟基氧 ,去质子酚羟基氧和亚氨基氮与RE3+ 以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环形成三齿配位的配合物。生物活性实验显示 ,该类配合物对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水杨醛-1H-苯并三唑乙酰腙 配合物 合成 抑菌实验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中10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被引量:14
19
作者 勾新磊 赵新颖 +3 位作者 池海涛 高峡 周明强 刘伟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1-576,共6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同时测定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中10种苯并三唑类(BZTs)紫外吸收剂的方法。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使用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剂超声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同时测定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中10种苯并三唑类(BZTs)紫外吸收剂的方法。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使用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剂超声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甲醇和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0种BZTs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检出限为0.6-1.6μg/kg;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5.2%-85.3%,相对标准偏差为1.0%-5.7%。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检出限低,可用于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中10种BZTs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苯并三唑类化合物 紫外吸收剂 食品接触塑料制品
下载PDF
苯并三唑和咪唑分子内缓蚀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大全 徐群杰 陆柱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80-284,共5页
通过Mannich 反应把苯并三唑(BTA) 和咪唑(IM) 分子用亚甲基链连接起来, 合成1[(1’咪唑) 甲基] 苯并三唑(IMBTA) 化合物。采用静态挂片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它对3 % NaC... 通过Mannich 反应把苯并三唑(BTA) 和咪唑(IM) 分子用亚甲基链连接起来, 合成1[(1’咪唑) 甲基] 苯并三唑(IMBTA) 化合物。采用静态挂片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它对3 % NaCl 溶液中铜的缓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 咪唑 缓蚀剂 分子内协同作用 极化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