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中的一个新苯酞类化合物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鸳谊 李行诺 +2 位作者 张翠萍 葛志伟 颜继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4-527,共4页
为研究当归根茎中的有效化学成分,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和反相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当归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senkyunolide H(Ⅰ),senkyunolide I(Ⅱ),Z-6-羟基-7-... 为研究当归根茎中的有效化学成分,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和反相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当归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senkyunolide H(Ⅰ),senkyunolide I(Ⅱ),Z-6-羟基-7-甲氧基-藁本内酯(Ⅲ),Z-藁本内酯(Ⅳ),E-6,7-反式-二羟基藁本内酯(Ⅴ),阿魏酸(Ⅵ),falcarindiol(Ⅶ),其中化合物Ⅲ为一新的苯酞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Z-6-羟基-7-甲氧基-藁本内酯 苯酞类化合物
下载PDF
苯酞类化合物重排反应的研究—3-位烷基取代苯酞的重排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柏玲 庞素华 +1 位作者 郭宗儒 梁晓天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73-777,共5页
发现了3-正丁基苯酞在三氯化铝作用下进行重排反应生成1-甲基-5-羧基四氢萘,并提出了氢迁移的重排反应机制。研究了3-位不同烷基取代的苯酞类化合物在三氯化铝作用下的重排反应。在重排过程中,既有氢迁移,也会有烷基迁移,这取决于形成... 发现了3-正丁基苯酞在三氯化铝作用下进行重排反应生成1-甲基-5-羧基四氢萘,并提出了氢迁移的重排反应机制。研究了3-位不同烷基取代的苯酞类化合物在三氯化铝作用下的重排反应。在重排过程中,既有氢迁移,也会有烷基迁移,这取决于形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酞类化合物 重排反应 3-位烷基取代
下载PDF
苯酞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段良兴 宋姗姗 +3 位作者 刘军 刘振 王玉明 万升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94,110,共6页
奥利司他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唯一的脂肪酶抑制剂类减肥药。本文参考奥利司他与胰脂肪酶的单晶复合物,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Docking方法,设计并合成了9个具有长疏水侧链的苯酞类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通过HRESIMS、1 H NMR、13 C NMR确... 奥利司他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唯一的脂肪酶抑制剂类减肥药。本文参考奥利司他与胰脂肪酶的单晶复合物,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Docking方法,设计并合成了9个具有长疏水侧链的苯酞类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通过HRESIMS、1 H NMR、13 C NMR确证。对其抑制胃肠道胰脂肪酶的活性进行了初步测定,1mg/mL的化合物2,5,7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分别达到了49%,3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司他 Docking方法 苯酞类化合物 减肥药
下载PDF
手性3-芳基苯酞类化合物
4
作者 林国强 雷建光 《科技开发动态》 2004年第5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手性化合物 合成 3-芳基苯酞类化合物 促神经细胞分化 抗血栓症
原文传递
茶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佳 杨建波 +2 位作者 王爱国 吉腾飞 苏亚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研究茶芎根茎部分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欧当归内酯A(1)、(Z)-7-羟基正丁烯苯酞(2)、洋川芎内酯B(3)、正丁... 目的:研究茶芎根茎部分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欧当归内酯A(1)、(Z)-7-羟基正丁烯苯酞(2)、洋川芎内酯B(3)、正丁基苯酞(4)、(Z)-藁本内酯(5)、(Z)-6,8′-7,3′-二聚藁本内酯(6)、新蛇床内酯(7)、洋川芎内酯A(8)及β-谷甾醇(9)。结论:其中,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芎 化学成分 苯酞类化合物
原文传递
茶芎根茎抗脑卒中有效组分及化学成分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建波 王爱国 +2 位作者 程显隆 魏锋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6期990-995,共6页
目的:研究茶芎根茎抗脑卒中的有效组分及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灌胃给药茶芎组分A和B (100 mg·kg–1),以消旋丁基苯酞为阳性对照组,观察其对大鼠的脑缺血保护作用;采用薄层色谱和反相硅胶... 目的:研究茶芎根茎抗脑卒中的有效组分及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灌胃给药茶芎组分A和B (100 mg·kg–1),以消旋丁基苯酞为阳性对照组,观察其对大鼠的脑缺血保护作用;采用薄层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茶芎根茎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使用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茶芎组分B可以显著减小大鼠的脑梗死体积;从组分B和C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洋川芎内酯A (1)、正丁基苯酞(2)、正丁烯基苯酞(3)、新蛇床内酯(4)、Z-7-羟基正烯基苯酞(5)、4-[(E)-3-乙氧基-1-丙烯基]-2-甲氧基苯酚(6)、4-羟基-3-甲氧基苯乙烯(7)、洋川芎内酯O(8)、洋川芎内酯P (9)、(3Z′)-(3a′R,6′R,3R,6R,7R)-3,8-二氢-6,6′,7,3a′-二聚藁本内酯(10)、川芎酞(11)、欧当归内酯A (12)和Z-6,8′,7,3′-二聚藁本内酯(13)。结论:茶芎组分B显示出较好的抗脑卒中作用,且化合物6~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芎 脑卒中 化学成分 苯酞类化合物
下载PDF
紫外线-B辐射对当归苯酞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王振恒 王引权 +4 位作者 樊秦 杨雪 雒军 荔淑楠 贾妙婷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紫外线(UV)-B辐射对当归苯酞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自然光(CK,只用灯罩,不安装灯管)、UV-B辐射T1[7.11 KJ/(m2·d)]、UV-B辐射T2[8.67 KJ/(m2·d)]3个处理,11月初采收当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目的研究紫外线(UV)-B辐射对当归苯酞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自然光(CK,只用灯罩,不安装灯管)、UV-B辐射T1[7.11 KJ/(m2·d)]、UV-B辐射T2[8.67 KJ/(m2·d)]3个处理,11月初采收当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当归药材中阿魏酸松柏酯、欧当归内酯A、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藁本内酯6种苯酞类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在UV-B辐射T2处理下,当归阿魏酸松柏酯、欧当归内酯A、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藁本内酯含量及总含量均大于CK和UV-B辐射T1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B辐射增强有利于当归中苯酞类成分的积累,提示当归在高海拔UV辐射强度大的条件下,有利于高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苯酞类化合物 紫外线-B 辐射
原文传递
改性凹凸棒基复合肥对当归产量及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8
作者 张亚丽 王引权 +4 位作者 樊秦 雒军 荔淑楠 彭桐 李钦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1-16,共6页
目的研究改性凹凸棒基复合肥对当归产量及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3组进行试验,分别为T1组(施30%改性凹凸棒基复合肥)、T2组(施磷酸二铵)和CK组(不施肥),测定收获期当归产量及根中主要有效... 目的研究改性凹凸棒基复合肥对当归产量及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3组进行试验,分别为T1组(施30%改性凹凸棒基复合肥)、T2组(施磷酸二铵)和CK组(不施肥),测定收获期当归产量及根中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Z-藁本内酯和欧当归内酯A的含量。结果阿魏酸含量CK组与T1组和T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藁本内酯含量T1组>T2组>CK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组洋川芎内酯I含量明显高于T1组和T2组,与T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组正丁基苯酞含量明显高于T2组和T1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阿魏酸松柏酯含量T1组>T2组>CK组,T1组和T2组与C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归产量、根长、单根重和根粗由高到低依次为T1组>T2组>CK组,T1组产量和T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对产量、阿魏酸含量、Z-藁本内酯含量、阿魏酸松柏酯含量和欧当归内酯A含量等的分析,30%改性凹凸棒基复合肥对当归产量和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改性凹凸棒基复合肥 苯酞类化合物 阿魏酸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