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赫德与英德续借款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志勇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4-163,共10页
-
文摘
中国对日赔款的赔付主要是通过三次大借款来完成的,它们分别为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及续借款。赫德帮助英德借款取得成功后,为了防止剩余对华借款落入俄法手中,赫德继续为汇丰银行出谋划策,并向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提出了分10年还清剩余赔款的方案,但未取得成功。最终在向各方借款无着、日本拒绝赔款展期的情况下,总理衙门不得不仍将借款事宜交给赫德办理,赫德从而帮助英德续借款取得成功,同时也帮助清政府利用英德续借款偿清了对日赔款。
-
关键词
赫德
英德续借款
赔款
总理衙门
-
Keywords
Hart
loan renewal from Britain and Germany
reparations
Zongli Yamen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张荫桓与英德续借款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马忠文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66,160,共18页
-
文摘
在甲午战争后第三次大借款过程中,清廷官员在决策层面不能和衷共济:张荫桓与李鸿章围绕借款主导权的争斗贯穿始终,翁同龢则委蛇其间,无所适从,以致时机延误;胶旅事件后,因赫德介入,才与汇丰、德华银行匆匆签订续借款协议;在借款担保问题上,湖广总督张之洞又极力抗争,反对以厘金作抵,与中央争夺财源。以张荫桓的活动为中心,探讨英德续借款达成的原委,可以展现甲午战后清廷内政外交的诸多面相,有助于了解戊戌年朝局变迁的远因。
-
关键词
英德续借款
张荫桓
李鸿章
赫德
翁同龢
张之洞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金登干与中国清政府外债
- 3
-
-
作者
龙国存
-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5X期100-101,105,共3页
-
文摘
学术界很重视赫德在清政府筹借外债中所起的作用,而很少注意赫德的得力助手金登干。金登干作为近代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是参与英国争夺清政府外债的直接经办人,有力地促成了英国成功夺取清政府的多笔外债。从金登干这个角度,可以更深刻地阐明西方列强通过控制近代中国海关干预中国事务的历史事实。
-
关键词
登干
银借款和金借款
英德借款
英德续借款
-
分类号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清末财政纾困筹策失败探析
被引量:4
- 4
-
-
作者
王静雅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24,M0006,M0007,共2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财政纾困与晚清淮盐市场治理研究”(20CZS05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战时督抚权力演变与晚清盐制变革研究”(17YJC77002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甲午战后,为偿还对日赔款,清政府与汇丰银行、德华银行签订《英德续借款合同》,规定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代征七处厘金抵偿部分债款。朝野对此态度各异,清廷、总税务司和督抚之间屡屡对抗又最终妥协。为弥补厘金抵债省份损失,清廷推出拨补方案,却造成拨补虚悬的窘境。抵债省份和承协省份再三呼吁改变拨款无着的困局,但因调整难度大,随后又新增庚子赔款等筹款压力,户部对拨补方案仅作了微调,相关省份只能自行应对困局。清廷固执于“内重外轻”观念,财政调度能力渐趋低下,央地矛盾不断升级,演变成内外失信态势,这是清末财政纾困筹策失败的关键因素。
-
关键词
英德续借款
厘金
财政治理
纾困筹策
《马关条约》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