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代边塞诗人的英雄意识 |
任文京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2
|
在悲冷意境中拷问英雄意识——解读毕淑敏的《昆仑殇》 |
陈迪泳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0 |
|
3
|
始信英雄亦有雌——秋瑾革命英雄意识的心理动力探源 |
李奇志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4
|
英雄的沉浮——论当代文坛中英雄意识的流变和走向 |
李永建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5
|
少不得的“英雄意识” |
郑少芬
|
《同舟共进》
|
1995 |
0 |
|
6
|
岑参西域诗中的汉代情结和英雄意识 |
裴佳敏
|
《新乡学院学报》
|
2022 |
0 |
|
7
|
英雄意识与集体记忆——杨力舟、王迎春艺术中的象征与表现 |
殷双喜
|
《中国拍卖》
|
2015 |
1
|
|
8
|
英雄人格意识探微稼轩词 |
张海鸥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3
|
|
9
|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英雄人格意识调查——以广州市为例 |
郑敏燕
|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
2017 |
0 |
|
10
|
青天与青天意识——关于《新星》批评的批评 |
吴炫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8
|
|
11
|
剧诗与民族意识——论黑格尔剧诗观念及中西剧诗异同 |
张德厚
|
《文艺研究》
|
1987 |
4
|
|
12
|
没有英雄的年代里的英雄─—《今天》派诗歌片论之二 |
朱明
|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 |
0 |
|
13
|
有关“5·12汶川地震”诗歌写作的思考 |
程光炜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4
|
大写的渔夫与“做作的男子气概”——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
陆建德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2001 |
2
|
|
15
|
精神原野上的一只坚强的蝴蝶──读博比的《潜水衣与蝴蝶》 |
高莉莉
胡昕
|
《法国研究》
|
1999 |
0 |
|
16
|
论玛拉沁夫小说对民族气派的弘扬 |
蔡继莲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7
|
边塞诗潮,宏观审视——评任文京先生《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 |
李新
王宏力
|
《时代人物》
|
2007 |
0 |
|
18
|
新世纪之交的生存叙事视角的意义 |
郑明娥
|
《理论与创作》
|
2009 |
0 |
|
19
|
寄忧患于雄放——大后方戏剧的总体审美观照 |
廖全京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7 |
1
|
|
20
|
从《动物凶猛》看顽主之“来历” |
姚晓雷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