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岩致密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以四川盆地大安区块茅一段为例
1
作者 栗维民 马立桥 +6 位作者 何方雨 王鹏万 计玉冰 徐云俊 徐政语 曹全斌 贾丹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4,共9页
四川盆地大安区块大安2、大安1、大坝1井相继在茅一段石灰岩中获得天然气发现,由于勘探程度低,对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认识不清。文中以该区茅一段为例,综合野外地质调查、单井分析,以及有机碳分析、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 四川盆地大安区块大安2、大安1、大坝1井相继在茅一段石灰岩中获得天然气发现,由于勘探程度低,对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认识不清。文中以该区茅一段为例,综合野外地质调查、单井分析,以及有机碳分析、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成果,开展烃源岩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储层沉积相、矿物组分、微观孔隙特征及含气系统研究,分析致密气成藏地质条件,建立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茅一段眼球、眼皮灰岩沉积受控于中缓坡沉积环境,构成了自生自储的物质基础;眼皮灰岩是一套有效烃源岩,提供充足的烃源供给;眼球、眼皮灰岩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互层状叠置,纳米孔、微米孔发育,微裂缝贯通穿插,有利于大面积成藏;成藏模式为致密气源储一体、源内聚集、就近吸附,天然气动态生成,动态聚集,不易逸散;该区在燕山中晚期成藏,喜马拉雅期保存,中缓坡的眼皮灰岩带具有高脆性、中高TOC、中含气性特点,是致密气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碳酸盐岩 成藏 茅一段 大安区块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地区茅一段储层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以XT1井为例
2
作者 李亚 钟佳倚 +2 位作者 汪华 戴鑫 安虹伊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第4期57-68,共12页
在以往的勘探实践中,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长期被视为一套碳酸盐岩烃源层,未曾针对性地开展储层评价与测试工作。为了进一步明确川东地区茅一段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以风险探井XT1井岩心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物性测试、... 在以往的勘探实践中,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长期被视为一套碳酸盐岩烃源层,未曾针对性地开展储层评价与测试工作。为了进一步明确川东地区茅一段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以风险探井XT1井岩心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物性测试、薄片鉴定、电镜扫描、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综合开展矿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以获取川东地区茅一段的储层特征及烃源特征。研究成果表明:①川东地区茅一段以中层状、中—薄层状深灰—灰黑色含泥质泥晶生屑灰岩、泥灰岩与中厚—厚层状灰—深灰色泥晶生屑灰岩、含泥质泥晶生屑灰岩为主,沉积水体深度较大;泥晶生屑灰岩及含泥质泥晶生屑灰岩、泥灰岩互层形成的“眼球状构造”发育。②XT1井茅一段储层岩心柱塞样氦气孔隙度分布在0.24%~6.98%,平均为1.39%;渗透率分布在0.0014~1.7200 mD,平均为0.0830 mD,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其中眼皮状构造灰岩(简称为“眼皮灰岩”)物性相对较好,孔隙度分布在0.24%~6.98%,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片状滑石晶间微孔、微裂缝;而眼球状构造灰岩(简称为“眼球灰岩”)储集性能较差,孔隙度分布在0.24%~3.41%,储层不发育。③XT1井茅一段眼皮灰岩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总有机质含量(TOC)分布在0.17%~1.63%;川东地区茅一段烃源岩厚度多大于80 m,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④川东地区茅一段可形成自生自储、多元供烃的含泥质灰岩、泥灰岩气藏,勘探有利分布面积大于2×10^(4) km^(2),预测资源量超过2000×10^(8) m^(3),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东地区 茅一段 储层特征 烃源特征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一段灰岩—泥质灰岩韵律层古温度演化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建平 宋金民 +10 位作者 刘树根 江青春 李智武 杨迪 金鑫 苏旺 叶玥豪 黄士鹏 王佳蕊 姜华 罗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6-738,共13页
发生于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末期的冰期事件是显生宙史上最剧烈的冰期事件,也是地史上最后一次从冰室期到温室期的转换期。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手段,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 发生于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末期的冰期事件是显生宙史上最剧烈的冰期事件,也是地史上最后一次从冰室期到温室期的转换期。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手段,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古温度及古气候进行恢复,探讨中二叠世重大气候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一段灰岩—泥质灰岩韵律层的生物组合类型以有孔虫、腕足和软体动物为主,不发育造礁生物和钙质绿藻;岩石结构以生物碎屑支撑和灰泥支撑为主,无鲕粒等非骨架颗粒,与国际典型的凉水碳酸盐岩类似。通过δ18O与ω(Mg)/ω(Ca)恢复古温度,灰岩沉积期的古海水温度为3.72~12.38℃(平均8.15℃,δ18O标准),13.79~14.28℃(平均13.90℃,ω(Mg)/ω(Ca)标准);泥质灰岩沉积期的古海水温度为7.00~14.24℃(平均10.97℃,δ18O标准),13.82~15.41℃(平均14.27℃,ω(Mg)/ω(Ca)标准)。中二叠统茅一段沉积期古温度变化主要受米兰科维奇短偏心率旋回驱动,短偏心率的旋回性变化是古温度、古气候旋回变化的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泥质灰岩韵律 凉水碳酸盐岩 古温度 茅一段 中二叠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南茅一段碳酸盐岩储层测井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永航 司马立强 +2 位作者 王亮 杨朝洪 马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8-1007,共10页
近年经勘探和测试发现,川东南涪陵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发育一套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含气性,油气勘探前景良好。储层岩性复杂,多见“眼球”“眼皮”状构造,孔隙与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储集空间主要为粒缘孔(缝)、成岩收缩孔(缝... 近年经勘探和测试发现,川东南涪陵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发育一套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含气性,油气勘探前景良好。储层岩性复杂,多见“眼球”“眼皮”状构造,孔隙与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储集空间主要为粒缘孔(缝)、成岩收缩孔(缝)、有机质孔和裂缝。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5%,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1 mD,具有超低孔、特低渗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储层的强非均质性导致单一的常规测井资料难以有效评价储层有效性,为此在分析储层特征基础上,将常规测井和电成像测井、岩心实验分析结果、试气等资料相结合,从岩性、物性、裂缝三个方面开展储层有效性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茅一段主要发育灰泥灰岩、瘤状灰泥灰岩、泥晶灰岩、瘤状泥晶灰岩4种岩性,其中优质产气层岩性为灰泥灰岩和瘤状灰泥灰岩;②储层段灰泥灰岩和瘤状灰泥灰岩物性最好,瘤状泥晶灰岩次之,泥晶灰岩最差;③裂缝在灰泥灰岩和瘤状灰泥灰岩中最为发育,裂缝孔隙度最大,有效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一段 岩性 物性 裂缝 储层有效性
下载PDF
合川-潼南地区茅一段泥灰岩储集空间测井定量评价方法
5
作者 李宏斌 金雪英 +2 位作者 夏文豪 王雪萍 俞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合川-潼南地区茅一段泥灰岩储层纳米孔缝发育,储集空间类型复杂,传统基于岩心实验评价孔隙构成的方法耗时、覆盖率低且成本高。为了准确、连续地评价该类储层的储集空间构成,以岩心实验结果为基础,将储层中的储集空间进行分类,通过研究... 合川-潼南地区茅一段泥灰岩储层纳米孔缝发育,储集空间类型复杂,传统基于岩心实验评价孔隙构成的方法耗时、覆盖率低且成本高。为了准确、连续地评价该类储层的储集空间构成,以岩心实验结果为基础,将储层中的储集空间进行分类,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孔隙在元素、核磁等特殊测井中响应特征,构建储层岩石物理模型,建立了有机质孔、黏土矿物孔等不同类型的纳米级孔隙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并对各类储集空间的贡献及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茅一段泥灰岩储集空间分为有机质孔、脆性矿物孔、黏土矿物孔和裂缝4种类型;茅一段泥灰岩以脆性矿物孔和黏土矿物孔为主,其中黏土矿物孔对有效孔隙度几乎无贡献;有机质孔与总有机碳含量具有相关性,对总孔隙度有一定贡献;裂缝对总孔隙度贡献小,但对渗透率贡献较大。研究成果对同类泥灰岩储层资源潜力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川-潼南地区 茅一段 泥灰岩 储集空间 定量评价 有机质孔 特殊测井
下载PDF
川西南二叠系茅口组一段滑石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以A1井茅一段样品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任海侠 林小兵 +4 位作者 刘叶 敬永红 钟玉梅 康保平 韩智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8-1047,共10页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一段发育形态各异的滑石,作为一种热液蚀变矿物,其形成机理及对茅一段储层的影响尚待深入探索。以四川盆地西南地区茅一段的滑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合扫描电镜、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测试数据,在精...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一段发育形态各异的滑石,作为一种热液蚀变矿物,其形成机理及对茅一段储层的影响尚待深入探索。以四川盆地西南地区茅一段的滑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合扫描电镜、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测试数据,在精细描述滑石颜色、结构、赋存状态的基础上,探讨了滑石形成机理。茅一段滑石主要赋存于泥晶生屑灰岩、生屑泥晶灰岩和灰质云岩中,以交代生屑颗粒或呈星点状赋存于泥晶灰岩中;滑石是硅质热液流体与富镁碳酸盐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的,属于热液交代型;储层中滑石含量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关系,滑石在形成过程中产出大量CO_(2)酸性气体,对茅一段储层孔隙具有一定的溶蚀改造及保存作用,有利于提高储集性能;滑石具有指示含硅流体运移路径及分布范围的作用,热液高能区为下一步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成因机理 茅一段 二叠系 川西南地区
下载PDF
合川-潼南地区茅一段泥灰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7
作者 金雪英 周鹏林 +1 位作者 王春燕 付美男 《国外测井技术》 2022年第4期54-59,共6页
岩性识别是储层测井评价基础。利用岩心资料对合川-潼南地区茅一段泥灰岩岩性特征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灰岩、含泥灰泥、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4类岩性,在总结归纳四类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充分应用常规测井、元素测井资料选用敏感参数... 岩性识别是储层测井评价基础。利用岩心资料对合川-潼南地区茅一段泥灰岩岩性特征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灰岩、含泥灰泥、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4类岩性,在总结归纳四类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充分应用常规测井、元素测井资料选用敏感参数建立泥灰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及标准,经取心段岩性验证,岩性识别符合率在80%以上,识别效果良好。区域多井岩性识别结果显示茅一段岩性纵向上的分布基本稳定,且在横向上有可对比性。该方法为茅一段泥灰岩储层识别,有利区带预测、井位部署等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一段 泥灰岩 岩性识别 元素测井 智能判别
下载PDF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茅一段酸解气、吸附气特征及气源对比 被引量:6
8
作者 姚威 许锦 +3 位作者 夏文谦 王强 饶丹 陈强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0,共6页
烃源岩中酸解气脱附的是不连通孔隙和碳酸盐矿物晶格中吸附的烃气,吸附气脱附的主要是连通孔隙和表面吸附的烃气。对于究竟是用酸解气还是吸附气来进行气源对比,目前仍存在着争议。为此,利用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以下简... 烃源岩中酸解气脱附的是不连通孔隙和碳酸盐矿物晶格中吸附的烃气,吸附气脱附的主要是连通孔隙和表面吸附的烃气。对于究竟是用酸解气还是吸附气来进行气源对比,目前仍存在着争议。为此,利用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以下简称茅一段)的酸解气、吸附气进行对比,探讨了酸解气和吸附气在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方面的差异,以及其在气源对比方面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①酸解气和吸附气在成分和同位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吸附气的重烃组分相对较高、碳同位素值整体偏重,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甲烷和轻碳同位素更容易从吸附气中扩散散失,造成吸附气中相对富集重烃和重碳同位素;②酸解气是烃源岩在不同时期产出烃气的混合物,吸附气是烃气散失和供给达到平衡的产物,这也会导致二者在碳同位素值分布序列上的差异;③涪陵地区茅一段经过酸化压裂产出的天然气特征类似于烃源岩酸解气,而未进行酸化压裂产出的天然气特征则跟吸附气更加类似;④茅一段天然气藏是一个自生自储的碳酸盐岩气藏。结论认为,对于经过运移形成的气藏,产层未经酸化处理,产出的天然气应该跟烃源岩吸附气进行对比;而对于自生自储的碳酸盐岩气藏,一般需要经过酸化处理,其产出天然气则应跟烃源岩酸解气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解气 吸附气 气源对比 组分 碳同位素 四川盆地 涪陵地区 中二叠世 茅一段气藏 自生自储
下载PDF
焦石坝地区茅一段储层特征及天然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培荣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5期772-781,792,共11页
近年来,中国石化借鉴非常规天然气思路,加强川东地区二叠系天然气勘探,在涪陵焦石坝及其邻区多口井茅口组一段获得工业气流,揭示了该区茅一段天然气勘探的良好前景。通过对焦石坝地区茅口组一段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生烃条件、... 近年来,中国石化借鉴非常规天然气思路,加强川东地区二叠系天然气勘探,在涪陵焦石坝及其邻区多口井茅口组一段获得工业气流,揭示了该区茅一段天然气勘探的良好前景。通过对焦石坝地区茅口组一段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生烃条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含气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茅一段可分为2个四级沉积旋回和8个小层,主要发育灰泥灰岩、泥晶灰岩、瘤状灰泥灰岩、瘤状泥晶灰岩4种岩性;②茅一段TOC(总有机碳含量)平均含量介于0.75%~0.87%,整体上属于中等有机质丰度的碳酸盐岩烃源岩,泥晶灰岩、瘤状泥晶灰岩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灰泥灰岩、瘤状灰泥灰岩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Ⅱ型为辅;Ro(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71%~2.18%,平均1.97%,处于高—过成熟度阶段;③茅一段整体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局部层位表现出裂缝性储层特点,储集空间以有机质孔、黏土矿物成岩收缩缝和矿物颗粒粒缘缝为主,碳酸盐矿物溶蚀孔次之,孔径分布以介孔和大孔为主;④茅一段天然气组分以甲烷为主,重烃含量较低,为典型的干气,δ13C1介于-31.25‰~-31.12‰,δ13C2介于-35.28‰~-31.23‰,δ13C3介于-34.87‰~-34.66‰,为典型的油型气,烷烃系列碳同位素发生反转,呈现出δ13C1>δ13C2>δ13C3特征,揭示茅一段天然气为高过成熟阶段的烃源岩干酪根裂解气与早期形成的液态烃裂解成气的混合产物;⑤茅口组一段具有自生自储的特点,为一套介于页岩储层与裂缝性储层之间的特殊碳酸盐岩储层,需要借鉴页岩气勘探思路,加强甜点层段评价和适应性工程工艺技术攻关,促进天然气的规模上产和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有机质丰度 成熟度 储层微观孔隙 茅一段 天然气 页岩气 焦石坝地区
下载PDF
眼皮-眼球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以川中地区茅一段为例
10
作者 赵威 邵红梅 +4 位作者 洪淑新 焦玉国 白雪晶 刘云苗 葛志丹 《断块油气田》 CAS 2024年第3期478-486,共9页
在岩心观察和岩石薄片鉴定基础上,对川中地区茅一段眼皮-眼球灰岩岩心样品进行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探讨了眼皮、眼球灰岩2种岩相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眼皮灰岩泥质质量分数为10%~... 在岩心观察和岩石薄片鉴定基础上,对川中地区茅一段眼皮-眼球灰岩岩心样品进行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探讨了眼皮、眼球灰岩2种岩相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眼皮灰岩泥质质量分数为10%~45%,而眼球灰岩小于10%。2)眼皮、眼球灰岩δ^(13)CPDB平均值分别为4.38‰,3.84‰,δ^(18)OPDB平均值分别为-5.39‰,-6.00‰,总稀土元素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0.54,3.43μg/g;眼皮、眼球灰岩均呈Ce负异常、Eu正异常特征,且眼球灰岩异常程度更高。3)眼皮、眼球灰岩不同常量氧化物之间的质量分数相关性明显,眼皮灰岩相关系数为0.52~0.95(平均值0.69),而眼球灰岩为0.91~0.99(平均值0.96)。4)眼皮灰岩微量元素、总稀土元素及陆源元素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眼球灰岩,反映2种岩相原始沉积物组成存在差异,眼皮灰岩陆源物质输入更高。5)眼皮、眼球灰岩均沉积于干热气候下的高盐度海水缺氧环境,平均古水深相近,平均古水温分别为19.9,22.5℃;眼球灰岩沉积时期气候更炎热,古气候周期性变化是造成原始沉积物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深化四川盆地茅一段眼皮-眼球灰岩成因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皮-眼球灰岩 地球化学 古环境 茅一段 川中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合川—潼南地区茅一段泥灰岩储层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强 师江波 +9 位作者 周聪 鞠林波 谭万仓 崔洁珺 张慧君 王年梅 王力娟 张凯 宋振宇 肖传桃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86-1996,共11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眼球状灰岩在盆内广泛分布,以“眼球灰岩”与“眼皮灰岩”的快速交替发育为特征。近年来,借鉴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思路,四川盆地各地区天然气勘探在茅一段相继取得大的突破,钻采成果表明,泥灰岩(眼...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眼球状灰岩在盆内广泛分布,以“眼球灰岩”与“眼皮灰岩”的快速交替发育为特征。近年来,借鉴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思路,四川盆地各地区天然气勘探在茅一段相继取得大的突破,钻采成果表明,泥灰岩(眼皮灰岩)储层含气性较好,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长期以来,茅一段被认为是一套良好的烃源岩,忽视了其作为非常规储层的巨大价值。基于四川盆地中部合川—潼南地区2口最新钻井资料以及对周边野外露头观测,对茅一段泥灰岩储层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茅一段泥灰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孔隙以中孔为主,孔隙间连通性中等;总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质热成熟度高,生烃条件好,为一套具有自生自储成藏特征的非常规碳酸盐岩储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泥灰岩储层评价标准,并对泥灰岩储层进行初步评价,认为茅一段泥灰岩普遍满足储层成藏的基本条件,部分满足有利储层形成条件,具有进一步勘探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灰岩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茅一段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灰质源岩气勘探突破与资源潜力
12
作者 梁兴 张磊 +11 位作者 蒋立伟 单长安 潘峰 罗瑀峰 孟阳 王高成 舒红林 朱斗星 李博硕 汪振东 姚秋昌 徐政语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5,共16页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灰质源岩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灰质源岩气的源内非常规勘探具有重要借鉴和示范意义。DB1H井是四川盆地针对茅一段暗色灰质源岩非常规气藏评价部署的首口水平井,通过酸化压裂试气获得高达55.6&...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灰质源岩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灰质源岩气的源内非常规勘探具有重要借鉴和示范意义。DB1H井是四川盆地针对茅一段暗色灰质源岩非常规气藏评价部署的首口水平井,通过酸化压裂试气获得高达55.6×10^(4) m^(3)/d的测试产量。系统介绍了渝西大安地区茅一段灰质源岩气的发现历程,展望了四川盆地茅一段灰质源岩气的资源前景。通过对渝西大安地区茅一段灰质源岩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层系岩性主要为中缓坡相深灰色—黑灰色富有机质泥晶生屑灰岩,且区域稳定分布,是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地区重要的海相灰质源岩地层。茅一段灰质源岩气整体经历了富有机质碳酸盐岩沉积—成岩—成烃—成储—成藏—赋存“源内一体化演变”成藏过程,具有“源储一体、原位富集、连续型展布”的成藏特征。以微米级为主体的源内微观孔隙及与断层伴生的溶蚀孔洞、微缝网体系为气体主要储集空间,构成了基质孔隙型(原生型)和裂缝—孔隙型(改造型)两类储层,建立了“源储一体为主兼构造转折带短距离运移富集”的灰质源岩气成藏模式和甜点评价体系。富有机质暗色灰质源岩的发育、有利的古隆起和现今背斜构造背景,及与古断层有关的断控型岩溶、张性应力微裂缝的发育叠置,为茅一段灰质源岩新型储层富集高产的关键。初步估算四川盆地茅一段灰质源岩气资源量可达2×10^(12)m^(3),将成为盆内现实增储上产战略意义的非常规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西大安 茅一段 灰质源岩气 源内非常规勘探 源内一体化演变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岩石微相特征及储层成因——以华蓥山二崖剖面为例
13
作者 张庄 宋晓波 +3 位作者 苏成鹏 李蓉 王东 石国山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5-414,共10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已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然而,茅一段岩石类型划分较为粗略,沉积环境认识尚不统一。四川盆地中部华蓥山二崖剖面露头十分优质,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共识别出6类16种岩石类型,...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已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然而,茅一段岩石类型划分较为粗略,沉积环境认识尚不统一。四川盆地中部华蓥山二崖剖面露头十分优质,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共识别出6类16种岩石类型,并对各岩石微相类型及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茅一段储层特征,探讨了茅一段优质储层发育与岩石微相之间的耦合关系,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实验测试数据,分析了优质储层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华蓥山二崖剖面茅一段为中缓坡浅水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生物化石类型丰富,发育相对低能的生屑滩;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生屑泥粒灰岩、富有机质生屑泥粒灰岩和纹层状生屑泥粒灰岩中;储层的形成主要与早期海水埋藏阶段差异成岩作用和早成岩期暴露岩溶作用有关,而优质储层的发育则主要受低能生屑滩和早成岩期暴露岩溶作用的联合控制。该认识可为今后四川盆地茅一段的勘探部署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微相 沉积环境 储层 次生溶蚀孔隙 岩溶作用 茅一段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一段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以南川区块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佳欣 房大志 程泽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9,共8页
为进一步分析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产能差异大的根本原因,利用测井、岩心、薄片、地化资料及现场生产资料对南川区块茅口组碳酸盐岩地层的沉积岩石学特征、构造特征、不同井位产能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茅口组自上而下沉积水体渐深,茅... 为进一步分析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产能差异大的根本原因,利用测井、岩心、薄片、地化资料及现场生产资料对南川区块茅口组碳酸盐岩地层的沉积岩石学特征、构造特征、不同井位产能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茅口组自上而下沉积水体渐深,茅一段泥质质量分数平均高达14.3%,生烃条件最好,且储集空间类型以微裂缝和溶蚀孔为主,具备自生自储特征;研究区域内,茅口组地层在纵、横向上发育均较为完整,在构造背景条件下,茅一段后期改造形成大量构造缝和断层,断层附近因侧向遮挡条件差,气测显示往往不佳,但构造缝的沟通使得天然气运移聚积成藏。南川区块茅一段良好的生烃条件是成藏的基础,天然气的富集具有“构造控藏、裂缝控产”的规律,在远离断层并发育裂缝型储集体的区域试气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天然气富集规律 茅一段 南川区块 川东南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泥灰岩源内非常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18
15
作者 江青春 汪泽成 +5 位作者 苏旺 黄士鹏 曾富英 冯周 毕赫 鲁卫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97,共16页
早期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茅一段)为一套较好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忽略了其作为类似页岩非常规储层的油气勘探潜力。近期多口探井先后在茅一段获工业气流,揭示其可能成为四川盆地一个油气勘探新领域。通过对该层系钻井含油... 早期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茅一段)为一套较好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忽略了其作为类似页岩非常规储层的油气勘探潜力。近期多口探井先后在茅一段获工业气流,揭示其可能成为四川盆地一个油气勘探新领域。通过对该层系钻井含油气性与油气分布、气源特征与烃源条件、岩相类型与有利岩相分布、储集条件与储层分布、成藏特征与富集规律五方面研究,指出茅一段泥灰岩中“碳酸盐岩源内非常规天然气”富集:油气具有区域大面积连续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斜坡区、向斜区连续富集;茅一段天然气以自身烃源岩供烃为主,茅一段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天然气富集程度高的“双高”特征,揭示其源内成藏、原位富集的特点;茅一段主要发育眼球灰岩相、含眼皮的眼球灰岩相、含眼球的眼皮灰岩相和眼皮灰岩相4类岩相,物性分析表明最有利的储集岩相为眼皮灰岩相,其储集空间主要为有机质纳米孔和白云石晶间微米孔,储层孔隙度普遍小于10%,渗透率小于1mD,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储层特征。研究发现茅一段甜点纵向和平面分布连续稳定,纵向分布于茅一a亚段和茅一c亚段,平面上在全盆地普遍分布。茅一段超压特征显著,含气性好,结合埋深及储层分布对该层系有利区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优选3个I类有利区和4个Ⅱ类有利区,认为南川—合川I类有利区勘探潜力最好,建议在该区进行风险探井部署,采取水平井体积压裂方式对该领域进行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 茅一段 富集规律 有利勘探区带
下载PDF
川东地区茅口组一段微孔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佳蕊 宋金民 +7 位作者 刘树根 范建平 黄士鹏 李立基 金鑫 冯宇翔 王俊柯 王杉杉 《非常规油气》 2022年第3期32-41,共10页
川东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为中缓坡—深缓坡沉积,近期在该套非常规致密灰岩储层内取得了勘探突破,展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和核磁共振等,对川东地区茅口组一段的微孔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 川东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为中缓坡—深缓坡沉积,近期在该套非常规致密灰岩储层内取得了勘探突破,展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和核磁共振等,对川东地区茅口组一段的微孔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茅一段的岩石类型有泥晶生屑灰岩、泥质泥晶生屑灰岩、含泥泥晶生屑灰岩以及含生屑泥晶灰岩等,平均孔隙度为1.57%,平均渗透率为0.113 mD,为低孔低渗储层;2)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孔、滑石收缩孔(缝)、有机孔及裂缝为主;3)孔隙形态呈三角形状、长条状,孔径为1.5~1.8μm,平均孔径1.725μm,平均孔隙面积为2.764μm2,孔隙数量关系为生屑泥晶灰岩>泥晶生屑灰岩>泥晶灰岩;4)孔隙体积与石英含量、黏土矿物含量以及TOC呈正相关。研究认为,有机碳丰度、石英丰度和滑石丰度共同控制了川东地区茅口组一段储层微孔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茅一段 致密灰岩 孔隙特征 纳米孔喉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南缘二叠系茅口组一段页岩气藏地质特征及富集模式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培先 何希鹏 +6 位作者 高全芳 高玉巧 孙斌 蔡潇 何贵松 张志萍 刘娜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6-157,共12页
四川盆地东南缘(川东南)二叠系茅口组一段(茅一段)认识程度较低,以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等为基础,利用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普通薄片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资料,结合测井和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开展沉积相、烃源岩、储层物性及储... 四川盆地东南缘(川东南)二叠系茅口组一段(茅一段)认识程度较低,以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等为基础,利用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普通薄片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资料,结合测井和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开展沉积相、烃源岩、储层物性及储集类型等研究,明确了茅一段页岩气地质特征及成藏富集模式。主要得到3点认识:①茅一段处于碳酸盐岩台地较深水外缓坡相,主要发育深灰色-灰黑色炭质泥岩、灰质泥岩、泥质灰岩和生屑灰岩4种岩性,炭质泥岩和灰质泥岩具有较高TOC(0.5%~5.1%),适中的热演化程度(R o2.0%~2.3%),具备良好的烃源基础,为新类型非典型性页岩气;②茅一段发育有机质孔、溶蚀孔、粒缘缝和收缩缝等储集空间类型,形成“孔-缝-网”储集复合体,其中炭质泥岩和灰质泥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粘土矿物收缩缝和层理缝,泥质灰岩和生屑灰岩主要发育溶蚀孔、粒缘缝、收缩缝和高角度缝;③茅一段页岩气具有“源储一体、连片分布、构造-裂缝双重控藏”的成藏富集模式,研究区茅一段连续分布面积超过7000 km 2,地质资源量超5000×108 m 3,页岩气资源潜力大。研究成果对提高川东南地区新类型页岩气地质认识,指导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富集模式 资源潜力 茅一段 二叠系 页岩气 川东南
下载PDF
川东南南川地区茅口组一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富集模式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斌 张培先 +1 位作者 高全芳 蔡潇 《非常规油气》 2022年第3期21-31,63,共12页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是天然气有利勘探层系,勘探潜力大。为进一步明确该区域富集模式,以钻井岩心等资料为基础,利用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普通薄片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技术,开展茅一段储层特征研究。主要...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是天然气有利勘探层系,勘探潜力大。为进一步明确该区域富集模式,以钻井岩心等资料为基础,利用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普通薄片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技术,开展茅一段储层特征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川东南南川地区茅一段为深水外缓坡相,岩性以纯灰岩、泥质灰岩/碳质泥岩和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为主,发育眼球状构造;2)川东南南川地区茅一段储集空间以裂缝及孔隙型为主,各类有机孔及无机孔通过裂缝(页理、层理和粒缘缝)沟通,形成相较于泥质灰岩储集空间更好、渗流能力更强的基质孔隙储集空间;3)构造运动产生的大尺度裂缝与基质孔隙储层叠合区具有更好的储集能力及渗流能力,实钻井显示构造高部位叠合区气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该研究成果对茅口组碳酸盐深水外缓坡亚相灰泥灰岩的勘探工作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茅一段 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富集模式
下载PDF
川东南涪陵地区二叠系茅口组一段泥质灰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19
作者 夏文谦 刘瑾 +4 位作者 俞凌杰 张汉荣 汪建辉 魏富彬 章思遥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08,共9页
四川盆地东南缘涪陵地区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发育泥质灰岩储层。为明确其油气勘探潜力,运用实钻岩心、野外露头等地质资料,通过岩心观察、物性测试、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探讨储层特征,并分析主控因... 四川盆地东南缘涪陵地区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发育泥质灰岩储层。为明确其油气勘探潜力,运用实钻岩心、野外露头等地质资料,通过岩心观察、物性测试、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探讨储层特征,并分析主控因素。研究认为:(1)茅一段储层岩性主要为泥质灰岩、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主要储集岩为灰黑色泥质灰岩;(2)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8%,储集空间以纳米—微米级基质孔隙为主,亦见微米—毫米级裂缝;(3)茅一段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与碳酸盐岩相关的孔隙比例最高,约占总孔隙的3/5,与黏土矿物和有机质相关的孔隙各约占1/5;孔隙主要为成岩收缩缝(孔)和矿物粒缘缝(孔);孔径主要为2~50 nm,其次为大于50 nm者;(4)孔隙度与TOC含量呈正相关,与碳酸盐岩含量呈负相关,当岩石黏土矿物含量低于50%时孔隙度与其正相关、高于50%则呈负相关;(5)独特的瘤状构造使得储层内普遍发育大量裂缝,对储层物性有较大的提升作用。本次研究对涪陵地区茅一段泥质灰岩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亦可为其它地区泥质灰岩储层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一段 泥质灰岩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涪陵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