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煮散与传统饮片煎煮效率的对比研究——皮类、茎木类及果实种子类药材 被引量:9
1
作者 孙玉雯 刘起华 +2 位作者 程艳玲 王菲 刘凤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皮类、茎木类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煮散与传统饮片的煎煮效果,为煮散的研究、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味皮类药材、3味茎木类药材及9味果实种子类药材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煮散,对比分析煮散与饮片传统煎煮水煎液中有... 目的对比研究皮类、茎木类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煮散与传统饮片的煎煮效果,为煮散的研究、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味皮类药材、3味茎木类药材及9味果实种子类药材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煮散,对比分析煮散与饮片传统煎煮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干膏率。结果首先,煮散水煎液(10倍量水,煎煮10min)的干膏率及有效成分煎出量均不低于饮片的传统煎煮(10倍量水,煎煮50min);其次,不同用药部位的饮片,其煮散水煎液化学成分含量和干膏率与传统煎煮相比的比值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药材的质地和组织结构不同所致。结论从药学角度来看,传统饮片制成煮散,可以节省药材以维护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煮散还具有节省能源、方便患者使用以及保证取样均匀的优点,应当对煮散开展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煮散 传统饮片 药材 茎木类药材 果实种子药材
下载PDF
皮花叶茎及全草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以牡丹皮 杜仲 金银花等7种药材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邓爱平 张悦 +10 位作者 方文韬 卢兴松 刘海涛 周洁 马宏亮 马存德 韩正洲 欧阳臻 郭兰萍 黄璐琦 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6期723-730,共8页
目的:介绍皮类、叶类、花类、茎木类、全草类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制订的方法及依据。方法:以牡丹皮、杜仲、金银花等7种皮类、叶类、花类、茎木类以及全草类药材为例,对其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进行介绍,总结出该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主要... 目的:介绍皮类、叶类、花类、茎木类、全草类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制订的方法及依据。方法:以牡丹皮、杜仲、金银花等7种皮类、叶类、花类、茎木类以及全草类药材为例,对其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进行介绍,总结出该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结果:介绍了牡丹皮、杜仲、金银花、淫羊藿、桂枝、鸡血藤、薄荷7种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并总结了皮类、全草、叶类、花类、茎木类、全草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依据。结论:皮类药材主要按照长度、直径、皮的厚度、去除非药用部位的程度等划分等级;花叶类药材主要按照花的非药用部位多少、加工过程导致的褐变、花蕾药材的开花率、含杂质率、破碎率、色泽、气味等划分等级;叶类主要根据叶所含的比例及其完整度划分等级;茎类中药主要按照加工方法、是否野生、长度、直径等与大小性状相关指标划分等级;全草类大多为统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材 全草药材 药材 药材 茎木类药材 商品规格 牡丹皮 杜仲 金银花 淫羊藿 桂枝 鸡血藤 薄荷
下载PDF
中药材采集的一般原则
3
作者 简阳 黄璐琳 +2 位作者 胡常钦 江怀仲 杨晓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3年第6期37-37,共1页
合理采收中药材对保证药材质量十分重要,现将常用中药材的一般采集原则简要介绍给大家。1 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为植物贮藏器官,当地上植株开始生长时,往往会消耗根中贮藏的养分,所以一般根及根茎类药材多宜在其休眠期采收,即秋季及冬季采... 合理采收中药材对保证药材质量十分重要,现将常用中药材的一般采集原则简要介绍给大家。1 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为植物贮藏器官,当地上植株开始生长时,往往会消耗根中贮藏的养分,所以一般根及根茎类药材多宜在其休眠期采收,即秋季及冬季采收。例如地黄在秋末或冬季采收,此时质地坚实,干燥后粉性也足。可是到了春天,地上部位长出后,这时采收就松泡,干燥后其性状干瘪如柴,没有粉质,不能入药。但也有例外,如明党参春天采收,太子参则在夏天采收较好,延胡索(元胡)是早春植物,则应在立夏后地上植株部分枯萎前采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材 采集 药材 药材 药材 全草药材 茎木类药材 药材 药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