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0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茵陈蒿汤研究现状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吉银 戴铭 +2 位作者 吕建林 黄晶晶 张文富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茵陈蒿汤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其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9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有关茵陈蒿汤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6软件分析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绘...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茵陈蒿汤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其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9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有关茵陈蒿汤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6软件分析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856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纳入的文献中,共涉及764名作者,相关关键词共513个,内容包括茵陈蒿汤的临床运用、实验研究和信号通路探讨等。结论茵陈蒿汤虽为治疗肝病的常用方,但目前比较缺乏有关作用机制、分子水平的研究,未来的研究热点应更多地聚焦在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茵陈蒿 可视化
下载PDF
茵陈蒿汤治疗热重于湿证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2
作者 刘军舰 袁红霞 +5 位作者 张井虹 陈帅 张德林 李鸿侠 李忠廉 张西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联合常规治疗对热重于湿证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热重于湿证阻塞性黄疸(良、恶性胆道梗阻均可)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行手术、内镜...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联合常规治疗对热重于湿证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热重于湿证阻塞性黄疸(良、恶性胆道梗阻均可)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行手术、内镜取石或置入胆道支架等操作解除梗阻。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疗程1周。检测患者黄疸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总胆汁酸(TBA)、尿TBA、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变化。结果:与术后第1天比较,两组患者解除胆道梗阻后第7天的TBIL、DBIL、ALT、GGT、血TBA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尿TBA、24h尿量均增加(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增加更加明显(P <0.05)。治疗组中医症状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黄疸热重于湿证患者胆道梗阻解除后,给予茵陈蒿汤联合常规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胆汁酸排泄,减轻黄疸,保护肝功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常规治疗 阻塞性黄疸 湿热
下载PDF
茵陈蒿汤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肝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分析
3
作者 李竹蓉 陈晨 +4 位作者 郭地 吕思学 武嘉文 杨娜 刘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502-508,共7页
目的 探讨茵陈蒿汤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肝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刀豆蛋白A(Con A)尾静脉注射制备自身免疫性肝炎... 目的 探讨茵陈蒿汤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肝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刀豆蛋白A(Con A)尾静脉注射制备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模型,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于造模前14天,给予茵陈蒿汤(4.68 g生药/kg)预防性灌胃治疗,末次灌胃给药后注射Con A。分别检测ALT、AST、IFN-γ、TNF-α、铁离子、GSH、ROS、ATP、MDA水平,计算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并观察GPX4、SLC7A11的表达;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变化。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ALT、AST、IFN-γ、TNF-α、铁离子、ROS、MDA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GSH、ATP含量及GPX4、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值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ALT、AST、IFN-γ、TNF-α、铁离子、ROS、MDA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GSH、ATP含量及GPX4、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值均<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大面积肝细胞变性、坏死、门管区炎细胞聚集,治疗组处理的小鼠肝脏坏死和炎性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有所减轻。结论 Con A诱导肝组织损伤可能与铁死亡有关。茵陈蒿汤可以增加SLC7A11/GPX4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抵抗Con A诱导的肝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茵陈蒿 铁死亡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小鼠 近交C57BL
下载PDF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黄疸阴阳黄证探讨
4
作者 雷迪慧 陈慧 冉思邈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肝衰竭是以黄疸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中医常把其归入“黄疸”范畴。中医学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单纯的阳黄阴黄二分法已不能满足于临床需要,阴阳黄证的提出,为处于阳黄证和阴黄证兼夹的患者... 肝衰竭是以黄疸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中医常把其归入“黄疸”范畴。中医学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单纯的阳黄阴黄二分法已不能满足于临床需要,阴阳黄证的提出,为处于阳黄证和阴黄证兼夹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今治疗1例黄疸病例,中医辨证属于阴阳黄证,选用茵陈蒿汤加味,运用健脾化湿通便化瘀治法,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探讨茵陈蒿汤加味对黄疸阴阳黄证的治疗方法,以及所选药物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黄疸阴阳黄证患者的诊疗意义,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黄疸 阴阳黄 茵陈蒿
下载PDF
茵陈蒿汤联合西医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蒋兆荣 徐继红 +3 位作者 邹梅 姬腾飞 刘欢 顾生旺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HBV-ACLF(黄疸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茵陈...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HBV-ACLF(黄疸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茵陈蒿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无在院死亡病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PTA、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IN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EL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陈蒿汤具有祛黄解瘀、清热利湿、护肝解毒之效,辅助临床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HBV-ACLF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较单一西医治疗受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茵陈蒿 肝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汤直肠滴入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证对患者肝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吕婕 李姗 王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证中以加味茵陈蒿汤直肠滴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并针对该治疗方法对患者肝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肝胆湿热型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证中以加味茵陈蒿汤直肠滴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并针对该治疗方法对患者肝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肝胆湿热型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利胆退黄、保肝抗炎、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茵陈蒿汤直肠滴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指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黄疸、发热、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口干及纳呆)评分及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指标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胺转移酶(GGT)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加味茵陈蒿汤采用直肠滴入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肝功能,降低其炎症反应,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茵陈蒿 直肠滴入 肝胆湿热 黄疸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作用机制
7
作者 曾祥能 覃绿星 周晓玲 《山西中医》 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Uniprot数据库收集茵陈蒿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靶点,并筛选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运用STRIN...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Uniprot数据库收集茵陈蒿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靶点,并筛选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茵陈蒿汤治疗ACLF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豆甾醇、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有AKT1、MAPK、TNF、IL-6等。KEGG分析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18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优势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茵陈蒿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针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艳 宋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119-1122,1126,共5页
目的 探讨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针刺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 探讨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针刺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肠道菌群含量、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细胞因子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脂肪肝程度(根据肝脏B超评分评估)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2组埃希菌、肠球菌含量及血清TGF-β、TNF-α、IL-8、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及血清GSH-Px、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脂肪肝程度均明显减轻(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针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效果更佳,可明显调节肠道菌群,抑制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加味茵陈蒿 针刺疗法 肠道菌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及Th17/Treg失衡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9
作者 王淑平 李艳芳 +3 位作者 孙雪 陈宝艳 李道成 刘志辉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究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疗效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孕周>28周的IC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西医组及联合组,西医组予熊去氧... 目的:探究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疗效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孕周>28周的IC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西医组及联合组,西医组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联合组予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另选择孕周>28周正常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瘙痒评分、肝功能、白介素-17(IL-17)、白介素-35(IL-3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妊娠结局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ICP患者IL-17、IL-35、TGF-β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联合组和西医组治疗前瘙痒评分、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IL-17、IL-35及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和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瘙痒评分、TBA、DBIL、TBIL、ALT、AST、IL-17较治疗前下降,IL-35、TGF-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瘙痒评分、TBA、DBIL、TBIL、ALT、AST、IL-17水平低于西医组,IL-35、TGF-β水平高于西医组(均P<0.05)。联合组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发生率低于西医组,Apgar评分高于西医组(均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发生率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7与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发生率及Apgar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IL-35、TGF-β与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发生率及Apgar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显著改善ICP妊娠结局、肝功能、Th17/Treg失衡,且Th17/Treg失衡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茵陈蒿 熊去氧胆酸 妊娠结局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徐雪芹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究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展开分组处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展开分组处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施茵陈蒿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明显较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治疗期间加施茵陈蒿汤,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促进症状改善和肝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急性黄疸型肝炎 治疗总有效率 肝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支气管哮喘湿热证型大鼠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一玮 桑勉 +1 位作者 孙洮玉 徐荣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9-13,共5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究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湿热证型大鼠的调控机制。方法将65只SPF级雄性SD大鼠,4周龄,(180±10)g,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西药组(15只)、中药组(15只),使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究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湿热证型大鼠的调控机制。方法将65只SPF级雄性SD大鼠,4周龄,(180±10)g,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西药组(15只)、中药组(15只),使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生理盐水混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卵清蛋白雾化激发哮喘,高脂喂养、大肠埃希菌灌胃、置于湿热环境等方式建立湿热证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茵陈蒿汤加减方,西药组予地塞米松,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筛选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途径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后,中药组精神、饮食、二便状态改善,反应灵敏,呼吸逐渐平稳,口鼻分泌物减少;中药组11,14,17-二十碳三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α-亚麻酸、亚油酸等各类脂肪酸及L-色氨酸、L-赖氨酸水平上调,L-组氨酸水平下调。代谢通路中与亚油酸代谢相关性最强,其次为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湿热型哮喘有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脂肪酸、氨基酸代谢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茵陈蒿汤加减方 代谢组学 脂肪酸 氨基酸
下载PDF
茵陈蒿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静怡 舒腾云 +1 位作者 苏丽花 许敏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材茵陈蒿的化学成分,以期从中发现具有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等柱色谱与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对茵陈蒿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分...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材茵陈蒿的化学成分,以期从中发现具有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等柱色谱与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对茵陈蒿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此外,采用MTT法和ELISA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肝癌以及抗HBV活性测试。结果从采自山西的茵陈蒿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0个单体化合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上述化合物未显示抗肝癌以及抗HBV活性。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3,4为烯炔类化合物,化合物2和10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化合物5-9为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药理活性 细胞毒活性 抗HBV活性
下载PDF
基于Nrf2信号通路探讨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肾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军舰 陈帅 +3 位作者 袁红霞 许艳 张西波 李忠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6-1133,共8页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肾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与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及核异位的关系。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O组)、低剂量茵陈蒿汤组(LY组)和高剂量茵陈蒿汤组(HY组),每组8只,S组大...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肾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与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及核异位的关系。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O组)、低剂量茵陈蒿汤组(LY组)和高剂量茵陈蒿汤组(HY组),每组8只,S组大鼠仅游离上段胆总管但不予结扎,剩余各组大鼠胆总管中上1/3行双重结扎建立阻塞性黄疸模型,7天后LY组、HY组分别予茵陈蒿汤6.3 mL/kg和18.9 mL/kg灌胃,S组、O组每日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7天,于第14天处理大鼠。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醌氧化还原酶1(NQO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Nrf2蛋白的核异位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S组比较,O组大鼠TBil、DBil、ALT、GGT、BUN、Cr水平升高,SOD活性减弱,MD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O组比较,LY组和HY组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下降,SOD活性升高,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S组比较,O组大鼠肾组织中Nrf2、NQ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与O组比较,LY组和HY组Nrf2、NQ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各组大鼠肾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S组比较,O组大鼠肾组织中Nrf2细胞核内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与O组比较,LY组和HY组Nrf2细胞核内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结论茵陈蒿汤可以有效减轻阻塞性黄疸引起的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大鼠肾组织中Nrf2蛋白的表达,并调控Nrf2蛋白核异位,从而介导下游NQO1蛋白的表达,调节阻塞性黄疸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减轻大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肾损伤 茵陈蒿 氧化性应激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茵陈蒿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颢宸 劳秋荣 王宁 《河南中医》 2023年第7期984-991,共8页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为利湿退黄经典名方,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等疾病。茵陈蒿汤有保肝、利胆、抗感染、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肝胆系相关疾病,但临床应用不局限于肝系疾病,在消化科疾病(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胆...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为利湿退黄经典名方,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等疾病。茵陈蒿汤有保肝、利胆、抗感染、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肝胆系相关疾病,但临床应用不局限于肝系疾病,在消化科疾病(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胆红素血症、胰腺炎)、呼吸科疾病(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科疾病(痤疮、湿疹)的治疗方面均有应用,只要符合湿热证病机,方证相合,即可辨证应用。目前,对于茵陈蒿汤的作用机制探讨仍不充分,且缺乏临床大样本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湿热证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异病同治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茵陈蒿汤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肠TPH1-肝HTR2A轴”的影响
15
作者 黄艳阳 隋国媛 +2 位作者 赵娜 杨关林 贾连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6-2343,共8页
目的基于肠TPH1-肝HTR2A轴探讨茵陈蒿汤防治M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茵陈蒿汤组,每组8只。模型组、茵陈蒿汤组小鼠采用高脂饲料喂饲,12周后,茵陈蒿汤组给予茵陈蒿汤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H... 目的基于肠TPH1-肝HTR2A轴探讨茵陈蒿汤防治M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茵陈蒿汤组,每组8只。模型组、茵陈蒿汤组小鼠采用高脂饲料喂饲,12周后,茵陈蒿汤组给予茵陈蒿汤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HDL-C、LDL-C、TC、TG、AST、ALT和5-HT含量,肝脏TC、TG、DAG、PLC含量,小肠TPH1、SERT及肝脏HTR2A、SREBP-1c、GPAT1、FASN mRNA水平,小肠TPH1、SERT及肝脏HTR2A、PKC-ε、P-PI3K、P-AKT、P-mTOR、SREBP-1c、GPAT1、FASN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肝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脂肪变性;模型组肝细胞体积肿胀,有明显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茵陈蒿汤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显著减少。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肝脏脂质沉积显著升高,茵陈蒿汤显著改善肝脏脂质沉积。与对照组比,模型组肝脏TG和TC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AST、ALT、HDL-C、LDL-C、TG、TC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5-HT及肝脏DAG、PLC水平显著升高(P<0.05);小肠TPH1及肝脏HTR2A、SREBP-1c、GPAT1、FASN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小肠SER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小肠TPH1及肝脏HTR2A、PKC-ε、P-PI3K、P-AKT、P-mTOR、SREBP-1c、GPAT1、FAS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小肠SER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茵陈蒿汤组肝脏TG和TC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AST、ALT、HDL-C、LDL-C、TG、TC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5-HT及肝脏DAG、PLC水平显著降低(P<0.05);小肠TPH1及肝脏HTR2A、SREBP-1c、GPAT1、FAS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小肠SER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小肠TPH1及肝脏HTR2A、PKC-ε、P-PI3K、P-AKT、P-mTOR、SREBP-1c、GPAT1、FAS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小肠SER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茵陈蒿汤可能通过肠TPH1-肝HTR2A轴调节肝脏TG合成,从而抑制MAFLD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茵陈蒿 肠TPH1-肝HTR2A轴 甘油三酯
下载PDF
茵陈蒿汤加味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胆湿热证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7年疗效分析
16
作者 宋尘悦 陈建杰 +1 位作者 凌琪华 商斌仪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88-591,共4页
目的:研究茵陈蒿汤加味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34... 目的:研究茵陈蒿汤加味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34例采用茵陈蒿汤加味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34例仅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治疗84个月(7年)时,两组患者HBeAg、HBV DNA、HBsAg变化及患者出现肝硬化百分比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HBeAg、HBV DNA、HBsA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第12个月、48个月、60个月、72个月、84个月时,治疗组患者HBeAg阴转率分别为:17.6%、35.3%、44.1%、47.1%、55.9%,高于对照组的2.9%、11.8%、20.6%、23.5%、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个月、60个月、72个月、84个月时,治疗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3.5%、29.4%、29.4%、32.4%,高于对照组的2.9%、5.9%、8.8%、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4个月时,治疗组患者出现肝硬化的百分比为0%,对照组患者则为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可提高其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或延缓肝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茵陈蒿汤加味 恩替卡韦
下载PDF
茵陈蒿汤加减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冯矗 赵芳 +1 位作者 苏玉霞 刘慧竹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670-1674,1679,共6页
目的 探讨茵陈蒿汤加减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茵陈蒿汤加减辅助治疗将病例分为研究组(术... 目的 探讨茵陈蒿汤加减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茵陈蒿汤加减辅助治疗将病例分为研究组(术后常规治疗联合茵陈蒿汤加减)和对照组(术后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2周部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CD4~+/CD8~+ T lymphocyte ratio, CD4~+/CD8~+)]及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qality of life index, GIQLI)等异同。结果 术后第14天,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低于对照组,IgG、IgA、CD4~+/CD8~+、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陈蒿汤加减联合腹腔镜手术能加速恢复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肝功能,增加患者个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茵陈蒿汤临床应用经验
18
作者 于珊珊 何庆勇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0期1748-1751,共4页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茵陈蒿汤作为治疗黄疸的第一方,临床运用此方应把握其六个关键点:一为阳黄专方,其核心病机是湿、热、瘀互结,枢机不利,致使脾胃肝胆功能异常,郁结于肌肤而发黄;二为亦谷疸专方,因饮食水谷不节,肆...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茵陈蒿汤作为治疗黄疸的第一方,临床运用此方应把握其六个关键点:一为阳黄专方,其核心病机是湿、热、瘀互结,枢机不利,致使脾胃肝胆功能异常,郁结于肌肤而发黄;二为亦谷疸专方,因饮食水谷不节,肆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致脾寒胃热,脾胃运化失权,出现腹满,大便干,小便难,饱食则烦躁且头晕的谷疸表现;三为遵循原方相对剂量,重用茵陈,剂量应高于大黄、栀子用量,至少30 g以上,大黄常用6~28 g,栀子常用12~16 g;四为方证辨证抓主证,茵陈蒿汤的主要方证为但头汗出,身黄,巩膜黄染,大便干;五为经方叠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将茵陈蒿汤与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调胃承气汤等合用;六为病后调护与转归方运用,病后恢复期可辨证选用三仁汤、茵陈四苓汤、归芍六君子汤等方剂。本文通过论治茵陈蒿汤临床运用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经方 方证辨证 病机 谷疸 重剂茵陈 叠用经方 转归
下载PDF
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张秀梅 陈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9期134-136,143,共4页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ABO血型不合妊娠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25例。中药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西药组给予间断性吸氧联合...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ABO血型不合妊娠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25例。中药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西药组给予间断性吸氧联合复合维生素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抗体效价、正常分娩率、新生儿重度黄疸发生率。结果中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西药组的68.00%(χ^(2)=4.878,P=0.027);治疗3周后,中药组抗IgG≤1∶256患者占比为92.00%(23/25),高于西药组的48.00%(12/25)(χ^(2)=11.524,P=0.001);中药组正常分娩率为92.00%,高于西药组的64.00%(χ^(2)=5.711,P=0.017);中药组新生儿重度黄疸发生率为4.00%,低于西药组的32.00%(χ^(2)=4.878,P=0.027)。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效果较好,抗体效价显著降低,提高正常分娩率,减少新生儿重度黄疸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茵陈蒿汤加减方 疗效 抗体效价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茵陈蒿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程新红 王浩嘉 +2 位作者 王勇 雒扬 李汛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8期6-15,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使用茵陈蒿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发挥作用的关键成分以及分子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茵陈蒿汤有效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使用OMIN、DRUGBANK、Genecards和Disgen...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使用茵陈蒿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发挥作用的关键成分以及分子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茵陈蒿汤有效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使用OMIN、DRUGBANK、Genecards和DisgenNET数据库获得自身免疫性肝炎靶点。将获得的药物与疾病靶点标准化后,使用VENNY 2.1线上工具获取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茵陈蒿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将靶点的交集导入String,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借助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基因本体细胞成分、基因本体分子功能和基因本体生物过程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化学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茵陈蒿汤有效成分29个,其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核心靶点分别是:白细胞介素-6、P53蛋白、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Bα亚型和白细胞介素-1β。结论茵陈蒿汤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等成分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P53蛋白、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Bα亚型和白细胞介素-1β靶点,进而影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活性氧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多种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茵陈蒿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自身免疫性肝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